如果周围的人,比如父母和老师,能够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我现在很伤心」,「我现在因为完成这个任务很困难而感到受挫」,并且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能被父母和老师所接受,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我在这样的情形下,有这样的感受是正常的」,「人们在这样的情形下往往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那孩子就能接受自己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并且逐步学会用更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或者疏导自己的情绪。 如果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情绪不重视,他们就会觉得很困惑:「现在这种感受让我很难过,我不知道怎么办」,而且他们可能会用更激烈的方式来表达,以达到引起父母或者老师关注的目的。 如果父母只注意到孩子的行为,而不理解行为背后的情绪,往往会训斥孩子: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你怎么能摔东西?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要再吵了!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不能认识自己的情绪,也不能接受自己的情绪,认为自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我的鼠标为什么动不了?
灯亮并不代表鼠标是好的,你把它拿到别人的机器上一试便知是不是好的。估计是你的鼠标挂了。
如何才能让上课爱捣乱的孩子不捣乱?
第一、和老师达成一致的目标
想让孩子不扰乱课堂秩序,首先父母可以去和老师达成一致的目标。为了同一个目标,让孩子在课堂上不去捣乱而努力。
老师在课堂上尽量照顾这些孩子的情绪,但是一定要让孩子遵守纪律。家长要跟孩子约法三章,让孩子能够在课堂上不去扰乱秩序而遵守和父母的约定。
第二、不可以一回家就指责孩子而是引导
当老师向家长诉说孩子在课堂上的不良行为的时候,父母不可以回家就去对孩子进行指责,这样反倒会让孩子老师产生一种更加强烈的反感情绪。
而是应该在了解孩子具体情况以后,引导孩子如果上课总是扰乱课堂秩序,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也会影响你的学习。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尊重老师才是好孩子应该拥有的品质。
第三、及时跟老师反馈与孩子的沟通结果
当和孩子沟通好以后,可以跟老师去及时地反馈。告诉老师和孩子沟通的结果,让老师也明白家长对孩子做工作所进行的进度,家长和老师也可以为了共同的目标继续努力。
每当孩子有所进步的时候。老师与父母之间会互相反馈,为了让孩子更进一步,而共同努力,让家校结合共促孩子进步。
我家孩子上课总是爱捣乱,教育了很多次孩子依旧我行我素,怎么办呢?
有些孩子常常让老师和家长头疼。因为总是在课堂上捣乱,不听课,做小动作,甚至影响其他孩子听课。老师和家长经常担心该怎么办。
1、生活要有规律。孩子的生活有规律,才能专注于精神。上课中断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暂时不适应而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按时吃饭、按时休息、按时做作业,这是非常必要的。
2、根据材料进行教学。对于顽皮的孩子要根据材料进行教育,并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客观的分析。对顽皮的孩子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不要只用高压手段,以免孩子嘴里和心里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
3、与老师沟通。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捣乱,大人刷存在感是一种天性。家长与老师沟通,不时给孩子提问,让孩子有存在感,阅读会认真很多。
4、规则教育。父母应该给孩子灌输规则意识,通过一些童话故事,以身作则的力量来启发和激励他们,当然也应该辅以一定的管教手段。 “养父的过错”,养育和教书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优秀孩子的背后,必然是站在睿智父母的身后。
5、家长需要多一些耐心。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应该提倡互动式和参与式教学。教育孩子,不能幻想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要有耐心。
6、多关注孩子,学会适当的表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些孩子爱闹,其实他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当他做得更好时,家长应该给予适当的、及时的、有效的称赞。
7、在日常生活和习惯上,一点一点地培养孩子的规矩。循规蹈矩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也不是老师简单就能做到的。家庭教育是关键。在家里,我们大人应该有意识地在孩子身上培养这样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