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秋天干咳?便秘?易上火?快给孩子这么吃,健康一整年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最近,北京是越来越冷了,俨然是一副#入冬#的节奏!
很多抵抗力较弱的孩子,稍不留神,就生病了。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出现口干鼻干、便秘、干咳等情况,都是秋燥惹的祸。
所以想通过多喝水、多吃梨、苹果等水果的方式,来缓解孩子的秋燥症状。
但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
或许,您以为的“降燥法”,并不适合孩子。
秋冬季节,如何吃才能让肺更滋润呢?
为什么明明给孩子吃了很多梨,可秋燥的症状依然得不到缓解呢?
……
本期,我们请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辛晓卉医生 ,看医生怎么说……
1
水果虽好,怎么吃大有讲究
若有启发帮助 欢迎转发
入秋后,很多家长都给孩子增加了每日水果的摄入量。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改善孩子秋燥的状态。
但在辛医生看来,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吃梨等水果的,我们要根据水果的性味特点,因时、因地、因人,来决定怎样给孩子吃水果。
梨,防治秋燥第一水果?
我们都知道梨是防秋燥、润肺的第一水果,它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是秋天 养生 的首推水果。
那么对于梨,是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吃呢?
或者说,是不是可以放开了吃呢?
非也!!!
梨其性寒,因此对于脾胃虚寒的孩子,或者说体质偏凉的孩子,我们应少食或不食。
否则脾胃一旦受损了,那么这个孩子的体质就会越来越差,贻害无穷。
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我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句话:“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苹果有水果里“全科医生”的美誉,有生津止渴、清热除烦、健胃消食、润肺悦心、涩肠止泻的功效。
但如果孩子脾胃虚弱、腹泻的话,我们还是建议少食或不食的。
此外,有糖尿病,或平时有胃寒症状者忌生食苹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病痛。
一日含三枣,身轻永不老?
老话说“一日含三枣、身轻不易老”,枣中含有大量维生素,确实是非常好的滋补佳品,有调节脾胃的功效。
但久食或多食以后,它容易化火生痰。
所以, 对于痰多、便秘的孩子,我们不建议多食用。
小贴士:
对于体质弱、脾胃素虚的孩子,应合理摄入水果,且尽量选择平性水果;
水果虽然饱满多汁,味道甜美,但是不可以其代替蔬菜,更不能一次吃太多;
饭后不可立即吃水果,这样不但不会助消化,反而会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
食用瓜果要注意清洁和消毒,霉烂的瓜果不能吃,容易患痢疾及腹痛、腹泻、呕吐等;
吃完水果要立即漱口。秋季刚上市的水果,有些含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多种发酵糖类物质,对牙齿有较强的腐蚀性,易使牙齿受到损害,如果食用水果后不及时漱口,更容易引起龋齿。
2
这样吃,才能正确“润肺去燥”
想要润肺去燥,首先适度饮水是不可少的保养措施,这很重要!
但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脾胃功能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所以, 在饮水时一定要尽量饮温开水,且少量慢饮,只有“润物细无声”才能对身体起到良好的滋润作用 。
其次,应多补充滋阴润肺的食物,少食辛温发散之品。
多吃蔬菜,例如 萝卜、莲藕、大白菜、菠菜、冬瓜、黄瓜 等;
肉类可食 鸭肉、瘦猪肉 等;
水果可适当吃些 香蕉、梨等,以及蜂蜜、乳品 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之品;
尽量 少食或不食 葱、姜、蒜、辣椒等燥热之品及油炸、肥腻之物,防止辛温助热,加重肺燥症状。
为了我们能正确的帮助孩子润肺去燥,辛医生有 两例药膳 分享给大家。
贝母秋梨
【原料】
雪花梨1个(约250g),川贝母2.5g,冰糖5g。
【制法】
将雪花梨洗净,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核;
另将川贝母洗净研碎成末,放入梨中,把梨上部拼对好,用牙签插紧;
把梨放入碗中,加入冰糖、水少许,将碗放入蒸锅内蒸30分钟,直至梨肉软烂;
揭开梨盖,将药与梨肉混匀,吃梨喝汤。
【功效】
清热化痰、润燥生津。
银耳莲子大米粥
【原料】
银耳15g,大米150g,莲子10g,冰糖5g。
【制法】
将银耳用温水发透,除去硬蒂、杂质,撕成瓣状;
大米淘洗干净,将大米、银耳、莲子同放锅内,加水适量;
将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40分钟,加入冰糖,搅匀即可。
【功效】
滋阴润燥、生津止渴、养心安神。
3
做好这3点,帮助孩子平稳度过秋季
若有启发帮助 欢迎转发
秋冬季节,除了在饮食方面,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合理穿衣
老话常讲“春捂秋冻”,因为秋天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孩子大脑的兴奋性,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更能适应即将来临的冬季,但一定要适度且因人而异。
对于体质素弱或是虚寒体质有基础病的孩子,我们要及时加衣。
那么对于体质壮实的孩子,或者平和质的孩子,我们做到 摸他的手,是温暖的,说明他的衣服穿着是合适的就可以了。
调节情绪
秋季阳气逐渐内藏,外界出现了一种萧瑟的情况,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情绪容易低落。
因此,我们要关注到孩子的情绪,要注意调养情智,学会调适自己,要保持乐观情绪,保持内心的宁静, 并适当延长夜间睡眠时间 。
注意个人卫生
视频中辛医生还提醒各位家长,由于秋季风比较大,气候干燥且早晚温差较大,所以是病原体繁殖的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因此,我们应 帮助孩子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工作,勤洗手、勤洗脸、清洗鼻腔,减少病原体的附着,从而减少致病的可能性。
做到以上几方面,孩子便可平稳度过秋天!
特邀嘉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辛晓卉医生
全国产经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秋季宝宝经常上火、嗓子疼、便秘?6道小粥赶走秋燥,轻松换季
秋天天气逐渐转凉,空气湿度下降,水气的蒸发速度也随之加快,干燥度明显增大,宝宝的咽、喉、气管都难逃秋燥之劫,口燥咽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症状纷纷出现,我们经常把这种“秋燥症”通俗地叫做“上火”。
口燥咽干
症状解读: 秋天天干气燥,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降低,容易出现咽喉不适的症状。具体表现为嗓子干疼、声音沙哑,因为嗓子不舒服,宝宝不爱说话,吃饭和喝奶都会受到影响,食欲变差。
调理支招
●补充足够的水分,多喝白开水,少喝甜味饮料。
●避免接触辛辣或者冰凉的食物,以免对咽喉造成更大的刺激。
食谱推荐:
大米胡萝卜粥:取大米、胡萝卜汁各适量。将大米洗干净,用水泡1小时,然后放锅内用微火熬煮,米粒快烂熟时加入胡萝卜汁,再煮10分钟左右即成。
爱烂嘴角症状解读: 口秋天天气干燥,致使宝宝口唇、口角周围皮肤黏膜干裂,病菌乘虚而入造成感染有关。有的宝宝因嘴唇干燥而喜欢用舌头嘴唇及口角,这会越越干燥(因为唾液中有蛋白质、淀粉酶等物质,在嘴唇上,风一吹,水分蒸发,淀粉酶粘在嘴唇上,反而使干燥程度更严重),甚至出现干裂、出血、疼痛加重,或合并感染。口舌生疮则由于宝宝心火盛导致。引起嘴唇干裂或烂嘴角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核黄素(维生素B2)摄入不足所引起的。
调理支招:
●要注意孩子面部皮肤的清洁卫生,如饭后及时给孩子擦干净嘴巴。
●在宝宝嘴唇干裂时,用湿热的小毛巾敷在嘴唇上,让嘴唇充分吸收水分,可缓解嘴巴干裂。
●宝宝准备一支专用的润唇膏,饭后、临睡前都要记得涂抹。
●不要让宝宝用舌头嘴唇,也不要用手撕嘴唇上的皮。
●淘米不要次数过多,以免核黄素的破坏与丢失。
●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复合维生素B,局部涂用硼砂末加蜂蜜调匀制成的药糊。
食谱推荐:
萝卜菠菜黄豆汤:白萝卜250克,菠菜250克洗净,黄豆100克。黄豆先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后小火焖酥,放入萝卜,煮至酥烂后加入切碎的菠菜,再烧开调入少许盐即可。
鼻子出血
症状解读: 宝宝鼻腔内的黏膜分布着丰富血管,鼻黏膜具有加热、加温、加湿和过滤空气的作用,秋天干燥的空气容易导致鼻腔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另外,干燥空气还会导致鼻粘膜分泌的液体挥发较快,鼻腔分泌物容易结痂,有的宝宝爱用手指挖鼻孔,会损伤鼻黏膜,更容易造成出血。
调理支招:
●孩子流鼻血时,可用凉毛巾敷在额头或鼻部,减轻出血症状。
●为防止室内干燥,可在地面上洒些水,或用空气加湿器。
●经常用小棉签蘸婴儿油或润肤露,轻轻擦拭宝宝鼻腔前部。
●纠正宝宝挖鼻孔的坏习惯。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宝宝鼻根两侧,用力向下拉,由上而下连拉12次。这样能促进鼻粘膜的血液循环。
食谱推荐
荸荠汁:鲜荸荠200克,洗净去皮捣烂,去渣取汁,每天饮用2-3次,有凉血止血之效。
皮肤干燥
症状解读: 宝宝的皮肤相对于要薄且娇嫩得多,宝宝皮肤的水分很容易流失,一旦空气干燥,宝宝的皮肤很容易因为缺水而发干发紧,皮肤起皱、皲裂等现象也很常见。
调理支招:
●保持室内合理的湿度,空调房里可在孩子身边放上一盆水。
●洗澡时不要使用碱性,脱脂性强的香皂和浴液,最好使用专门为婴儿设计和生产的婴儿浴液。浴液使用不宜过于频繁,每周使用1-2次浴液就可以了。
●用润肤品是给宝宝稚嫩的肌肤上一层“保护膜”,脸颊、小屁屁等容易干燥的地方要加大量,多涂抹几次。
食谱推荐
胡萝卜丝汤:取胡萝卜2根,骨头汤100克,植物油适量,姜末少许。将胡萝卜洗净、切段,刮成细丝;锅内放适量油,烧热后下入姜末、胡萝卜丝翻炒至半熟;加入骨头汤,烧开后转小火焖1分钟即成。
大便干结
症状解读: 秋天天气干燥,宝宝体内缺水,容易上火,有的上火状况表现在嘴上,有的则表现在便便上,比如长时间排便不通畅,粪便郁结、干燥,成颗粒状,就是所谓的便秘。
调理支招:
●多给宝宝补充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
●早晨起床后给宝宝喝一杯温开水。
●培养宝宝定时排便的习惯。
●孩子采取仰卧位,轻揉孩子的脐腹部位数分钟,早晚各进行一次,可以增强孩子的肠蠕动,促进排便。
食谱推荐
大米松仁粥:取大米50克,松仁末15-30克。大米洗净后放进锅里,加入清水熬粥;待粥快熟时放进松仁末,熬至粥烂熟。
宝宝秋燥都有哪些症状?该怎么办?
秋天气候干燥,早晚气温下降,但是白天天气还是很热,宝宝的皮肤是非常娇嫩的,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被秋燥入侵,宝宝秋燥的症状主要有皮肤干涩,烂嘴角,喉咙疼痛干咳等症状,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措施来应对。
1、皮肤干涩。婴儿的皮肤是非常娇嫩的,对于外界的变化很难适应,尤其是秋天,天气干燥的时候,皮肤就很容易脱屑起皮变得皲裂,这个时候孕妈妈可以多给孩子擦一些婴儿的润肤霜,帮助婴儿保持皮肤湿润。
2、口腔干燥。秋燥的时候宁儿的口腔会非常干燥,口腔的唾液腺分泌的比较少,所以很容易引起口腔感染如脓性腮腺炎,口腔溃疡咽喉炎等等,所以家长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多给孩子喝温水。
3、烂嘴角。烂嘴角也叫做口角炎,经常会在嘴角出现口角潮红,起包糜烂结痂等症状,并且婴儿在张嘴的时候还会出血,非常疼痛,家长看到也是非常担心,所以一定要及时的给孩子补水。
4、喉咙疼痛。秋燥的时候嘴巴和喉咙都会非常缺水,所以会导致喉咙疼痛,导致嗓子沙哑,宝宝就会不爱吃饭,不爱说话,喝奶的时候也会哭闹。
5、鼻腔干燥、流鼻血。空气干燥的时候,人体的鼻黏膜分泌的液体挥发比较快就很容易干燥,所以经常会干涩发痒,如果宝宝经常去挖鼻孔的话,就很容易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而流鼻血。
6、干咳。人体的肺脏对干燥是非常敏感的,并且宝宝的肺非常娇嫩在秋燥出现的时候会出现咳嗽的症状。
7、便秘。车照的时候宝宝会排泄不通畅,出现粪便郁结、干燥、成颗粒状、排便痛苦的反应。
秋天气候非常干燥,孩子很容易发生秋燥,所以家长在日常护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多吃水果和蔬菜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容易上火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雪梨、枇杷等清肺降火的食物。
宝宝秋燥的症状
皮肤干、嘴唇干裂
秋燥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导致身体黏膜的干燥,例如眼睛会感觉干涩、嘴唇会变干发皱,甚至干裂出血
流鼻血鼻腔黏膜的干燥则容易导致流鼻血。孩子鼻腔里黏膜本来比较薄、脆,非常娇嫩。而孩子的身体水分本就比较多,稍微干燥一些就会让鼻黏膜变得更脆弱,毛细血管容易破损,从而导致流鼻血。特别是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干燥的鼻腔会导致他们经常打喷嚏、有瘙痒感,甚至有意无意地去抠挖,而在睡梦中,鼻痒时就容易控制不住去抠挖,造成损伤和出血。
解决:润燥
在秋天给孩子适当进补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水果、芝麻、藕、萝卜、甘蔗等有助于减缓秋燥的影响。也可以吃一些略酸的食物,如西红柿、苹果、柚子等等有助于生津润燥,注意少吃葱、姜、蒜、胡椒、肉桂等辛辣食物。
干咳、喉咙疼痛人体的肺脏对干燥比较敏感,而宝宝的肺更是娇嫩,秋天经常会出现燥咳,表现为喉咙肿痛、嗓子沙哑。喉咙疼的宝宝不爱说话,吃饭、喝奶时都会哭闹。
便秘燥邪易伤肺,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肺阴亏损每致肠津失润,当大肠的津液不足时,宝宝就容易便秘。专家提醒,如果孩子的大便间隔时间较长,或每次大便时候都比较干结,排便困难,则要尽快处理,否则反复便秘,很容易引起孩子营养不良、肛裂、痔疮和脱肛等并发症。
解决:补水
给孩子喝水,讲究少量多次。
即使孩子不表现出口渴也要多尝试让孩子喝几口水。孩子水分的摄入量应把白开水、奶、汤、果汁等计算入内,特别是富含维生素、富含营养的饮品,最好多以奶、汤水来补水,因为孩子生长发育需要更多的营养,白开水喝多了,自然牛奶、果汁之类的就喝得少了,营养摄入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
如孩子小便偏黄,可以煲茅根竹蔗水喝。而大便干结的可以煲生地沙参麦冬汤,如果孩子脾胃素虚,胃口不好而没有感冒的状况,可以适当地喝一两次西洋参瘦肉汤水,注意西洋参量不要多。按一碗的量来算,1-5岁的孩子每次用3克就可以了。注意汤水不要太浓稠,否则会过于滋润,对于脾胃不好的孩子来说很容易造成积滞妨碍脾胃的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