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看过一本书,就是把宝宝分为了这几类:
天使型宝宝
教科书型宝宝
敏感型宝宝
活跃型宝宝
坏脾气型宝宝
我对比了下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关于宝宝智力的20种表现
关于宝宝智力的20种表现
关于宝宝智力的20种表现,教育好孩子的前提是重视孩子,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主动解决问题,提升孩子的抗压能力不能通过体罚的方式,与孩子共成长。现在分享关于宝宝智力的20种表现。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通过研究,认为人的基本智能可分为八种类型,即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
但是,开始时它们并不是时刻都能被孩子体现出来的。因此,这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全面、细心地观察孩子方方面面的表现,从而挖掘出他的优势智力并适时地加以引导。
以下,为父母罗列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20种表现,千万别忽视这些表现,因为,它们正是孩子发挥潜在智能的体现:
1、善于用语言描述所听到的各种声响;
2、常给孩子朗读的故事,要是你更换了里面的某个词,孩子就会说读错了,并加以纠正;
3、喜欢对人讲故事,而且讲得绘声绘色;
4、喜欢提些怪问题,如人为什么不会飞等等;
5、喜欢把玩具分门别类,按大小或颜色放在一起;
6、喜欢伴随乐器的弹奏唱歌;
7、喜欢倾听各种乐器发出的声响,并能根据声响准确地判断出是什么乐器;
8、能准确地记忆诗歌和电视里经常播放的乐曲;
9、善于辨别方向,极少迷路;
10、乘车时,对经过的站名或路标记得清清楚楚,并向你提起什么时候曾经来过这个地方;
11、喜欢东写西画,形象真地勾勒各种物体;
12、喜欢自己动手,很多东西都一学就会;
13、特别喜欢模仿戏剧或电影人物的动作或道白;
14、善于体察父母的心情,领会父母的忧与乐;
15、落落大方,动作优雅懂礼貌;
16、看见生人时会说“他好像某某人”之类的话;
17、善于把行为和感情联系起来,如说:“我生气了才这样干的。”;
18、善于判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19、善于辨别出物体之间的微小差异;
20、喜欢摆弄花草、逗弄小动物,而对一般的玩具兴趣不大。
测试分析:
如果1、2、3条表现突出,可能具有语言才能;
如果4、5条表现突出,说明有逻辑-数理方面的天赋;
如果6、7、8条表现突出,可能是个音乐苗子;
如果9、10、11条表现突出,说明有丰富的空间想像能力;
如果12、13条表现突出,可能具有较高的身体-运动智力;
如果14、15、16条表现突出,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智力较好;
如果17、18条表现突出,说明孩子有着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如果19、20条表现突出,孩子的自然观察者智力明显地具有优势。
文/妈咪读呀
“小小费,你的小火车呢?”姥姥围着小小费左堵右截。小小费一边摸着后脑勺,一边也跟着姥姥找火车。
姥姥跟我说,小小费最近经常“丢”玩具。但她每天打扫卫生,都能从床底下、窗帘背后,发现丢失的玩具重见天日。好像那些不见光的.地方,就是小小费的宝库一样。
藏玩具也就算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把我们吓坏了。那天,爸爸在厨房做饭,我去卧室拿尿不湿,临走时叮嘱:宝宝你坐客厅沙发上等妈吗哦。谁知,等我拿了尿不湿出来,小小费竟然不见了。
我吓得血压都升高了,大喊小小费的名字,竟然无人答应。爸爸也赶紧从厨房出来帮忙找,沙发背后、卧室里、洗手间,都没有人。家里客厅是落地窗,有一扇大大的窗户,一层厚厚的落地窗帘静静地垂着。
提示:找不到宝宝?可以敲击玩具,发出声音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他很快就会自己找过来的↓↓
【宝宝为什么喜欢藏东西?】
儿童心理学家解释:这意味着宝宝智力朝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了。东藏,是一个利用遮挡物掩盖自己物件的行为,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因为孩子已经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意识。
提示:宝宝的心智活动和潜在能力,远超出妈妈的想象,给孩子多触摸,多看,多听的一直玩具,才能更好的发挥孩子的潜能↓↓
回想一下,当婴儿8个月甚至更早时,当他们和妈妈玩“”时就已经很开心了。比如妈咪拿一个毛绒玩具挡住脸,或者故意不给宝宝。宝宝就会拿小手推开遮挡,去试着拿到玩具↓↓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8~12个月的宝宝,寻找物体时会犯“AB式错误”。就是妈妈把玩具藏到A处,再挪到B处。宝宝只会去A处找,而不会去B处。等12~18个月的宝宝,就不再犯“AB式错误”,而知道去B处找了。
这一时期的宝宝,简直对藏东西这件事充满巨大的兴趣。他们会主动藏东西,然后再去找。这个过程让他们相当兴奋。与此相伴的行为是模仿,他们开始抢大人筷子,想自己吃饭;开始热爱电子设备,想学父母刷屏;开始学爸爸拿螺丝刀,想试着修收音机。
这个事情可以给宝宝一个可爱的小勺子,让宝宝尝试吃饭↓↓
也正是1岁多开始,宝宝有了各种在大人看来“危险”的动作。也请父母理解,这是宝宝智力发展必不可少的程序,他在探索世界呢。
当宝宝到了18~24个月,他们便具备了延迟模仿能力。也就是说,宝宝不仅能模仿大人行为,还记得起过去的行为。这个时候,妈妈要是再玩藏玩具的游戏,宝宝不但能迅速发现目标从A处转移到B处甚至F处,还能在下次玩游戏时,去老地方寻找,看妈妈是不是又把玩具藏在同一个地方了。
提示:惊喜能让孩子学的更快,特别是第一次主动睡觉, 第一次主动吃饭, 孩子会觉得受到了鼓励↓↓
【如何引导一个爱藏东西的宝宝?】
为了避免宝宝把重要的东起来,比如家里钥匙、银行卡、车钥匙等,父母还是应该对宝宝正确引导。需要告诉宝宝,哪些可以藏,哪些不可以。
另外,妈妈只要留心观察,也能发现宝宝藏东西的宝库在何处。一般而言,宝宝经常一个人静悄悄停留的地方,就是他藏东西的地方。比如,小小费喜欢藏在落地窗帘背后,或者一个人蹲在沙发后。这些地方,一定有他的藏宝贝。
提示:对于爱藏东西的孩子,想要纠正这一点,也可以让他做家务,给他布置一个小任务,例如洗洗袜子、洗洗手帕,转移他的注意力↓↓
还有一个方法,如果宝宝实在是藏了重要的东西找不到时,妈妈可以提问:宝宝,带妈妈去找找,你把钥匙藏在哪里啦?在宝宝带领大人找东西的过程,也是锻炼记忆力的过程。宝宝找到东西了,记得夸奖他一下。
小提示:也可以去户外带宝宝出去玩耍,和她玩捉迷藏,但不要忘记给宝贝准备一双舒适的鞋子↓↓
如果孩子忘记藏哪里了,也别大喊大叫。妈妈不要过于苛责孩子,毕竟这是智力发展的正常过程。记住,父母的信任和鼓励,才是宝宝健康正大的最佳动力。
提示:孩子聪明的大脑不仅靠先天的基因,更要靠后台的营养,母乳不足的妈妈,一定要给宝宝选择优质配方奶粉↓↓
培养宝宝分类能力的四个小游戏
*** 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同样,孩子的智力开发也应从着手,尤其是分类整理的,培养起来较为容易。那么怎样才能的分类呢?
两三岁的就已经能认识很多不同类别的物体,例如玩具、食物、衣服等等。更为神奇的是,这些小家伙还能将这些不同类别的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分类是衡量智力的一个重要标志。让及早挑战、掌握分类对于他们以后学会推理、辩论以及形成数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挑战分类指标1——形状
对于小宝宝,可以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水果、小动物等简单的物体进行分类训练。虽然不一定能叫出物体的名称,但通过引导,可以认识到物体之间形状的不同,并在大人指导下进行分类,同时在分类中学习物品的名称。
形状游戏:树叶有形
游戏目的:宝宝按形状归纳整理的能力。
游戏方法 :理一堆形状各异的树叶,让宝宝按照不同的形状分别归类,比如:椭圆形的放在一起,长条形的放在一起,心形的放在一起。同时还可教宝宝认识树叶的名字:细细长长的是柳叶,扇形的是银杏叶,椭圆的是榆树的叶子……
游戏提示: 家长可以先每样挑出一片,放在不同的位置,或者按照树叶的形状描好轮廓,让宝宝按父母的提示再依次分类整理。
挑战分类指标2——颜色
用颜色分类,有利于培养宝宝区分不同的颜色,以及学习各种颜色的名称。
颜色游戏:缤纷果篮
游戏目的 : 促进宝宝按颜色分类的能力。
游戏方法:准备几个容器,比如一个红色小桶、一个小盆、一个绿色水果篮;再准备一些红的、黄的、绿的蔬果,让宝宝把它们按颜色分类放置,把红色的蔬果放到红色的桶里,蔬果放在的小盆里,绿色蔬果放在绿色的水果篮里。
游戏提示:在这里,要强调色彩的一一对应,如果宝宝认识颜色就直接要求,如果宝宝还不清楚就告诉他要放到“一样颜色”的地方。
挑战分类指标3——大小
对于小宝宝来说,在相同种类物体中区分大小、长短、高矮,是比较容易进行的分类培养。
大:大鞋小鞋
游戏目的:宝宝按大小、长短、高矮等分类整理的能力。
游戏方法:先拿出一双大人的鞋子和一双宝宝的鞋子给宝宝看,跟宝宝说:“大鞋子‘大’,小鞋子‘小’。”然后让宝宝模仿著说“大”与“小”。再拿出鞋柜里所有鞋子,让宝宝按大鞋与小鞋区分后,再分类整理回去。
游戏提示:当然,还可以用衣服、水果等进行大小分类游戏;也可以用长短不一的铅笔、木棒等进行长短分类游戏。
挑战分类指标4——名称
让小宝宝逐渐从家庭中以及与同伴的游戏、交往中,学习到一些常见物品的名称。按物体的名称进行分类培养,也是进行分类培养常用的。
名称游戏:玩具与水果
游戏目的:教宝宝认识物品,并按名称进行分类。
游戏方法:准备2个盆子、一些水果和一些玩具。先给宝宝做示范,拿起一个水果,告诉宝宝这是“水果”,然后将它放进一个盆子;拿起一个玩具,告诉宝宝这是“玩具”,然后将它放进另外一个盆子。再指导宝宝按“水果”与“玩具”接着分其他水果和玩具。
游戏提示:一开始可以用区别大的事物进行游戏,慢慢地再细化指标。
、【小游戏】【分类】、
怎么给宝宝进行多角度分类?
通过观察从多个角度找出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叫多角度分类,比如一件物品,根据大小形状颜色,可以分成不同类。层级分类是将不同物品由上到下划分为不同层次,一般下层多,上层少。
扩展资料
幼儿园教师说课时应注意的几个地方幼儿园老师的强项:形象思维,弱项:逻辑思维与宏观思路。
所以更应注意以下问题:“语言”问题,写后可以试讲,说是拉大距离的又一外显性指标思路的清晰性说课时的条理性、流畅性考虑听者的受听性、感染力,把听者当作交流的对象,语句的停顿、语气的顿挫“情绪”问题和外壳自信心自圆其说“理论”问题。
在进行数学教育时,进行分类、排序、对立等学习,有助发展幼儿的思维。分类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进行分组。
幼儿可以学习按物体的某一个(或两个)外部特征(颜色、形状、大小)进行分类,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多角度分类及按物体内在的包含关系进行层次分类。分类、排序和对应这三项活动可以为幼儿进一步学习数的概念打基础。
高智商婴儿的20种表现
高智商婴儿的20种表现如下:
1、能够准确的记忆电视里播放的歌曲及乐曲。
2、善于唱歌或者跳舞。
3、善于辨别方向。
4、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所听到的各种声响。
5、喜欢形象生动的给人讲故事。
6、喜欢经常提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7、喜欢把玩具按照分类放在一起,比如:颜色、大小等类别。
8、喜欢自己动手做事情,比如自己研究一些小玩具。
9、喜欢画画,勾勒出各种物体。
10、善于记路,比如出门之后回家会自己记住一些地方的标志性建筑。
11、经常写字,聪明的婴儿孩子会很喜欢学习,经常写些东西。
12、眼神清澈的婴儿也聪明。
13、眉清目秀的婴儿是聪明的现象。
14、额头大的孩子都聪明。
15、喜欢听乐器,并且能够准确的判断是什么发出的声响。
16、能够快速的辨别出物体之间的大小。
17、懂礼貌,细心。
18、喜欢模仿电视剧里的人物,会说一些经典的台词以及动作。
19、善于理解父母。
20、学东西快,一教就会。
影响孩子智商的方面:
父母智商的高低不能确定孩子智商的绝对值,但能影响孩子智商的潜能。如果在后天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中,将潜能激发出来,发挥最大的效能也是有可能的。
美国堪萨斯大学的两名儿童心理学家李斯莉Todd Risley和哈特Betty Hart,20年前曾对42个来自不同社会以及经济背景的家庭进行了研究。
他们从孩子9个月开始,一直跟踪记录到3岁,重点考察这些家庭共计数百小时的亲子互动情况。研究者每个月都在这些家庭中拍摄1小时的录像,记录孩子和家长的互动过程。
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智力水平普遍偏低。不过造成差距的真正原因,跟家庭条件无关,而是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互动方式。
以上内容参考:澎湃新闻-“高智商儿童”的22个特征,你家娃中了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