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一岁半至两岁的宝宝应培养哪些生活技能?专家建议以下七项须掌握
一岁半之后宝宝就能自理不少事情了,家长可以顺应宝宝的发展水平,有意识的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让他慢慢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独挡一面,这对于培养孩子的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一岁半到两岁之间,宝宝可以掌握哪些技能呢?看看专家的建议吧!
一、教宝宝穿衣和宝宝一岁半以后,对于掌控自己的双手有非常大的兴趣,并且非常乐意使用它们,这时可以鼓励宝宝自己服,并多让宝宝帮助你完成穿衣的过程,锻炼他的自理能力。
1、先学会服
服是最简单的一步,晚上睡觉前,尽量让宝宝自己服。
你可以帮宝宝解开扣子,其他让宝宝自己脱就行了。
刚开始时宝宝会手忙脚乱,你要有耐心,并及时夸奖他。
在寒冷的冬天如果房间太冷,宝宝就会讨厌服,这时应该在房间里加上暖风,然后引导宝宝自己解扣子、服,这对锻炼他的精细能力也有好处。
2、循序渐进学穿衣
宝宝学穿衣比要难一些,你可以先选择简单宽松的衣服让宝宝学习,尽量避免拉拉链、系带子等繁琐工程。
在教宝宝穿衣前,可以边穿边跟宝宝说话,让宝宝了解步骤,然后你再给宝宝穿衣服。只留下最后一个步骤让宝宝完成。当宝宝成功完成时要及时给他夸奖和鼓励。
适宜的早晨可以和宝宝一起起床、穿衣服,可以一边和宝宝唱穿衣的儿歌,一边给宝宝做示范,这样不仅让宝宝了解穿衣服的顺序,也能让宝宝喜欢穿衣,可能会很快学会穿衣服。
专家提醒:准备一个穿衣娃娃,教宝宝给娃娃穿服,他会学得更快,无论宝宝给自己还是给娃娃穿,都为宝宝提供了很多掌握手指和手部协调的机会。 二、教宝宝穿脱裤子宝宝自己会穿脱裤子是训练尿便的前提,你可以选择松紧带的裤子。方便宝宝自己穿脱,慢慢的学会穿脱裤子。
脱裤子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宝宝很容易学会。
你可以在教宝宝穿衣和的过程中同时教他脱裤子,等他会自己拉下裤子时再教他穿裤子。
告诉宝宝先伸左脚再伸右脚,然后站起来。
因为宝宝穿裤子时往往只知道把裤子提上去,却不知道该提到什么位置,更不知道提好后还要把衣服整理一下。
所以在宝宝提完裤子后,你最好检查一下宝宝穿裤子的情况,如果提得不到位,就要帮宝宝提好。这时给宝宝讲一讲动作,并让宝宝多练习,他很快就会学会穿脱裤子。
专家提醒:习惯穿开裆裤的宝宝学提裤子可能会不习惯,你可以先在起床时锻炼他穿脱裤子,然后教他在尿便时穿脱裤子。
三、脱帽戴帽、穿脱鞋袜
1、脱帽戴帽
让宝宝站在穿衣镜前让他看着自己怎样戴帽脱帽,你在一旁协助宝宝。
边给宝宝戴帽边教他唱儿歌“小棉帽,头上戴,像朵花儿惹人爱,小小蜜蜂看见了,汪嗡嗡嗡嗡把蜜采”。
给宝宝练习的机会:给宝宝一顶帽子,你蹲下来让宝宝帮自己带上,然后摘下来,也可以给布娃娃准备一顶帽子,让宝宝给娃娃戴帽脱帽。
2、穿脱鞋袜
先教宝宝脱掉鞋袜:从外面回家后让宝宝坐在小凳子上,鼓励他自己脱鞋脱袜。
你可以先给宝宝松开鞋带和搭扣,鼓励宝宝脱掉鞋子,可以把宝宝的手放在袜子松下的一端,教宝宝从上到下脱下袜子。
教宝宝穿鞋时应选择大口的鞋子,让宝宝穿脱方便,此时宝宝有可能分不清左右,你可以先把鞋放好。一般宝宝到两至三岁就会分清楚左右啦。
专家提醒:教宝宝把帽子鞋子放在固定的地方,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
四、教宝宝洗手、擦手洗手擦手的技能一般在宝宝19至30个月之间就能学会,出于卫生的考虑,这也是一件应该在宝宝如厕训练之前或和如厕训练时一起学习的技能。
1、洗手准备
给宝宝准备一个大台阶的小凳子,让宝宝够到洗脸池。
然后帮宝宝卷起袖子,他会很喜欢自己涂肥皂,并搓出泡泡。
你可以给宝宝准备酒店里那种大小合适的肥皂,给宝宝自己洗手用。
但注意提醒宝宝,洗干净每个手指头,香皂不能吃更不能放进嘴里。
2、让宝宝爱上洗手
刚开始时你可以先给宝宝洗一只手,让宝宝自己学会去洗另一只,这样给宝宝提供接近和适当参与劳动的机会,是培养和训练宝宝自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你也可以将洗手编成 游戏 或者编一首洗手歌,也可以针对每根手指头讲一个小故事。
可以让宝宝耐心将每个手指头都洗干净,让洗手变得更愉快。
注意每次洗手需要双手涂满肥皂反复搓揉十秒钟以上,然后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3、教宝宝擦干手
为宝宝专门准备一条小毛巾,教宝宝擦干手。
寒冷的冬季,要给宝宝涂护手霜,保护宝宝娇嫩的肌肤,防止宝宝皮肤干裂。
专家提醒:饭前便后洗手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妈妈应适当引导教宝宝自己洗手,养成宝宝勤于洗手的好习惯。
五、放手让宝宝自己洗脸
教宝宝洗手的同时就可以让他放手去洗脸了,但是有很多宝宝都不爱洗脸。你需要先激发他洗脸的兴趣。
先让宝宝洗澡时学会自己洗脸,这样不用担心弄湿衣服,少了规矩多了 游戏 。有利于宝宝放开手脚去学习,你也可以在澡盆放个娃娃,让他给娃娃洗脸,
可以给宝宝准备专用的盆和毛巾,告诉他这是他的,然后倒上温度适宜的水让宝宝自己去洗。逐渐养成早晚洗脸的卫生习惯。
你在洗脸时让宝宝在旁边观察每个步骤,配上解说,然后展示洗脸完毕非常舒服的样子。
让宝宝对洗脸产生期待,还可以让宝宝触摸洗过的脸,让他知道洗脸可以让人变得干净漂亮。
专家提醒: 游戏 让洗脸更有趣,给洗脸编个故事,比如小猫爱洗脸然后可以跟宝宝一起进行洗脸比赛,让他更喜欢洗脸,在宝宝吸洗干净擦干后,不要忘了亲亲他夸奖他。
六、帮宝宝学会刷牙
宝宝在16个月大时可以自己学刷牙,不过需要你帮他。但他很可能要等到三至四岁大的时候才能完全靠自己刷牙,即便到那时你也要不断检查他的刷牙质量。
刚开始时宝宝还不能集中精神、灵敏的使用牙刷。你需要帮助宝宝学习,引导宝宝自己刷牙。
宝宝的牙刷要买儿童专用的,一般可以选刷头小、刷毛细,牙刷柄长短以及刷头长度适中的儿童保健牙刷。
含氟牙膏可以有效防止龋齿,但若使用不当宝宝容易得氟牙症。
不应给三岁以下的宝宝使用含氟牙膏,同时将每次使用量控制在豌豆般大小以内 ,并教宝宝在刷完牙后把牙膏漱干净,每天至少让宝宝刷两次牙。
最后一次在晚饭之后,这样才能保证食物残渣不会整夜留在宝宝嘴里,让宝宝逐步养成早晚刷牙的卫生习惯。
专家提醒:如果可以控制让宝宝少吃糖,也可以不给宝宝用牙膏,在宝宝吃完甜点后,给他喝点白开水,让他漱漱口,呵护牙齿 健康 。
七、鼓励宝宝自己吃饭有些宝宝早在13个月大时就开始使用勺子了,在22-24个月期间,有的宝宝已经能自己用勺子把碗里的饭菜吃干净,这时就可以鼓励他自己吃饭了。
当宝宝自己吃饭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即使他把饭吃得乱七八糟。,还是应当鼓励他。
如果你确实担心宝宝把饭吃得满地都是,可以在宝宝坐着的椅子下铺几张报纸,这样一来,他吃完饭后只要收拾一下弄脏了的报纸就行了。
专家提醒:学会自己吃饭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妈妈要放手让宝宝自己学习,不要急于求成。
培养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一味等待。到了宝宝的某个发育阶段,就可以顺应宝宝的敏感期,让宝宝及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为宝宝迈开人生的步伐打下坚实基础!
1-2岁孩子发展重点
最好的教育是懂得孩子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以提供最好的支持。
在1-2岁期间,孩子发展的主要三个方面是
走路 (行动,非抱抱)
探索 (世界,非书籍)
语言 (母语,非二外)
先说说走路吧,
这个阶段特别有意思,孩子走的像不倒翁,你担心他东倒西歪的,怕他摔倒,可是人家就是能越过坑坑洼洼不平的路,左一下,右一下,就是不倒,即使偶尔摔倒了,也会爬起来。没毛病,除非疼的不行了,嚎上两嗓子。可是担心害怕,嫌累的是父母,总想把他抱在怀里,或牵着走,省事。
父母该怎么做呢?
哪里不平走哪里,父母要跟住保护好,让他尽情探索,不要为了自己舒服不累,让他有限的体验,这样孩子的学习能力就受阻了。这个阶段,孩子正在体验新技能,行走到新的地方,培养自己的,享受成就。对于任何人学会新的能力,都会很开心,成年人也是一样。
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一岁半的孩子可以走好几里路不会累,但小孩儿在走路时,不像那样在心里有一个目标。幼儿学习走路是为了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存在,他慢慢的走,既没有节奏也没有目标,但四周的景物都吸引着他,鼓舞着他继续向前,如果想帮助孩子,他必须放弃自己的步伐与目标,引自《蒙台梭利》第33页。
这是腿的关键期,孩子用腿来感知这个世界,他要到什么地方去,什么样的地形,这是用腿的感知,只有孩子体验过才会知道。
家长必须要了解的三件事,
第一无论有多么累,都不要在宝宝正在探索的时候把TA抱起来,尤其在他强烈要求走路的时候硬抱,或者因为他的哭闹去打他的。
第二如果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跟在孩子后面保证安全,这才叫帮助孩子成长。
第三最不可取的就是买带声响的鞋子给孩子穿上,因为不仅会影响他的听力,而且还会使孩子心烦意乱,不爱走路,要求爸爸妈妈抱。
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在吃饱喝足并获得足够的爱之后,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让自己获得发展。所以如果能获得发展,孩子心情就特别的好,身体就会很健康,但是如果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或得不到发展,孩子就会大发雷霆,脾气暴躁,甚至麻木不仁。如果还有愤怒的话,说明他还有力量去争取发展,但是如果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看着很乖,意味着孩子已经放弃了发展,未来连情绪都没有了。所以孩子要按照自己内在的规律去发展自己,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条件,让他内心健康,愿意发展自己,不干涉孩子。
再说说关于探索,锻炼大脑,发展心智模式
1~2岁孩子探索的兴趣从哪里开始?还是从探索物质开始探索环境,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比对人更加感兴趣,所以孩子也在从周围的环境的探索中发展了自己,9个月以后他们开始探索事物是否能够旋转那滚动啊,把整齐的物品弄乱了,使物品发出声响,一岁半到两岁这个阶段,他们就开始探索物品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哪一些可以摞在一起,哪一些可以装在里面,哪一些可以排成一行,这些都是关于物体的空间关系,质量,因果这些特质,所以当孩子全身都在探索这些物质的时候,他们的大脑收集了有关事物的信息,他们的感觉器官被高度的统合起来,所以大脑开始非常恰当的工作,肢体与大脑产生了非常和谐的配合,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的感官会受到丰富的刺激,在感官被刺激以后,大脑的树突就开始连接,成为带有环境特征的样子,发展心理学中管这种模式叫做心智模式。
环境越丰富,孩子的大脑越丰富
所以当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人内在的神经元模式就不同,所以环境元素丰富,心智结构就丰富,环境元素单一,心智结构就单一,两个心智结构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没有办法沟通,所以创造丰富的环境给孩子探索。
最后但很重要的,就是语言,
孩子探索世界的同时也在发展语言,所以0~2岁的孩子,暴露在语言的环境之下,所以他的语言和情感相融,从生活情景中学到的。这个时候不要把孩子的兴趣过早的引到阅读书籍。因为读的书上面有图画,这些只给孩子一个二维的空间,平面,可视不可触摸的,这是二手信息,二手原料。
孩子缺少现实生活的支持,所以在造成表述的时候,他们的内容就会太少了。阅读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阶段特点和心智模式分配,比例应该有所不同。
两岁以前孩子需要习得母语,是从母亲子宫里面就听到的。母语帮助孩子来形成自己的精神内涵,那母语也是用来表达自己与周围的人沟通,所以不要把孩子暴露在太多语言环境之下,这样会造成混乱。
1岁到2岁宝宝早教内容
1岁到2岁宝宝早教内容
1岁到2岁宝宝早教内容,1岁到2岁之间是宝宝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期对于宝宝的教育成为了孩子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影响,看看1岁到2岁宝宝早教内容。
1、认知能力的训练
一岁到两岁之间首先需要教会的就是宝宝的认知能力,爸妈需要通过日常当中的物品来教会宝宝认识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可选择一些常见的物品对宝宝进行训练,如苹果的大小几何形状、颜色的识别等;
2、记忆能力的训练
一岁到两岁之间也是训练宝宝记忆能力的关键时期,爸妈可以通过一些实物来对宝宝的记忆能力进行训练,找一些宝宝平常玩的小玩具,比如先给宝宝玩一会小球,然后再将小球混入其他玩具当中,让宝宝凭借自己的`记忆将小球找出来;
爸妈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当中一些直观的形象来进行训练,如宝宝自己的名字、身体各个部位的名字,让宝宝的记忆得到强化;
3、动作能力训练
这段时期需要训练宝宝的行走以及手脚的灵活性,爸妈可以和宝宝一起玩拖拉车的游戏,帮助宝宝进行行走的训练;通过教宝宝画画、搭积木等各种方式,锻炼宝宝手部的灵活性;
4、语言能力的发展
在日常生活当中,父母需要教会孩子更多更丰富的词语,引导宝宝正确认识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个宝宝看一些图片或者绘本,教会宝宝识别物品;在生活当中多与宝宝进行交流沟通,训练宝宝日常交往的语言能力;
5、社交和生活基本能力
一到两岁之间的孩子应该懂得基本的礼貌用语已经基本的礼仪,家长需要教会孩子打招呼问好,养成礼貌的好习惯;
在生活当中需要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习惯,按时睡眠按时起床,并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在日常生活当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1、人际关系发展
三个月到六个月,在这三个月里,必须带宝宝外出,跟不同的人打招呼,谈话。过了半岁,婴儿就会认生,甚至接下来的成长中会害怕陌生人。我家孩子就抓住这个时期,现在他见到谁都可以打招呼聊天交朋友的。相反,认识一个宝宝,由于家人保护的太好了,半岁前都呆在家不出门,结果,现在一岁多了,连见亲戚都哭鼻子。所以三到六个月是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能错过。
2、高速运算敏感期
半岁以后可以对宝宝进行圆点训练,宝宝天生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到两岁半就关闭了,越早越好。我家是一半以后才缓慢的开展,效果就不够理想了,但经过长期坚持的训练,宝宝运算能力还不错,现在三则运算也有九成能答对。
3、锻炼身体的敏感期
一岁的时候,几乎每个宝宝都非常有胆量,去尝试各式的健身器材,这时候家长既要放手让他们多去尝试玩,同时也要保护他们不要让他们受挫折。过了这个时期,孩子越大就越不敢玩了。例如,秋千,滑梯,悬梯,弹弹床,游乐场等等。
4、图片阅读敏感期
也出现在一岁的时候。这个时候大量显示百科图片卡,宝宝能迅速吸收海量图片知识。我就是在一岁的时候发现孩子可以对着一本动物看得非常入迷,于是就买了动物百科书,他马上就全懂了。后来也买了上千种百科卡片,包括动物,植物,蔬菜,水果,世界名画,天文知识,运动,乐器,生活用品,电器,交通工具,文具,汽车品牌等等,孩子一个星期就全掌握了,而且见到图片就非常开心。所以我不用怎么花力气就让孩子把身边的事情几乎全搞懂了。两岁的时候我就不用再走“这是什么”的阶段,而是进入了“这是为什么”的阶段了。我现在已经跟他聊,为什么苹果会掉到地上,而不是告诉他这是苹果了。
5、语言学习期
语言学习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家长会认为,平常多跟他说话,然后他就会早说话了。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
第一,在婴儿期,要对着婴儿说话,让婴儿看到家长的嘴型。
第二,婴儿期,除了指认生活用品和常说生活用语外,还要多念押韵的诗歌,或儿歌。
第三,教拼音,a o e ,y u u 等等,由拼音开始,经常教宝宝拼音。不要再学老人家那套“恩古古”了!
第四,念押韵诗歌时,当家长已经重复念了好几天后,可以把每句最后一字留给宝宝说。 举例,“大飞机大飞ji ,忽而高忽而di ,晴空飞行千万li,长大我要开飞ji“ 我家孩子一岁就能接上这诗歌了,而且还能接唱一些儿歌。当然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家长得花些心思。
第五,是非题。说话时,不但语速要缓慢而且清晰准确,然后经常问宝宝,“是不是?”“要不要?”“好不好?”这样的是非题,然后叫他回答“是”“要”“好”。这样,孩子很快就可以跟家长聊天了。
第六,名词跟读阶段。身边所有的事物都是教材了,拿起一个苹果,家长要清晰准确的告诉宝宝“苹果”,千万别一开始叫教“这是苹果”,记住,先教名词!而不是直接教句子。
第七,讲故事。宝宝会讲话了以后,家长还可以继续引导孩子讲故事。首先,家长先讲故事,让孩子熟悉故事以后,就开始引导了,如何引导呢?家长先把故事讲点点,停下来不说,就问孩子,“然后呢?”“接下来呢?”“会怎样啊?”就让孩子讲他的故事,家长作一个听众就好了,有时孩子的故事很真蛮有趣的。我家儿子不到两岁就给我讲三只小猪的故事,讲了快有半小时,当然了,和原版是完全不一样的,儿子把他生活的事情和认知的事物放在故事里,天马行空的,不过真的非常有创意。竟然扯到小猪坐火车去旅游。
1-2岁幼儿发展特点
一、外观和生长
接近一岁时,孩子的发育速度开始减缓,他的身高和体重会稳步增长,不会像刚出生几个月速度那么快。婴儿可以在4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增加1.8KG,但第二年全年大概只能增加1.4-2.3KG的体重,所以这个时候家人不用担心,只要定期为孩子测量身高,做好记录,然后看是否符合正常的发育曲线。
在一岁以后,孩子的头围增长速速会显著减小。尽管在这一年他的头围只增长了2.5CM左右,但他的头围已经达到的90%左右。
这一时期,孩子的容貌变化会比较大。12个月,孩子已经开始走路,会说几个简单的词,但看起来仍像个小婴儿。头和肚子仍比较大,站着时,肚子会腆起来,手臂和腿仍相对又短又软,没有什么肌肉,脸仍是圆嘟嘟的。1岁以后,孩子更加好动,肌肉增加,消耗了很多脂肪,手臂和腿会逐渐拉长,他的脸会变得更有轮廓感,下巴线条更明显,到2岁时,已经很难再想起他婴儿时的模样。
二、手部和手指能力发育
由于1岁孩子正在掌握对他来说比较大的动作技能,比如学走路,家长往往将注意力都放在这些大动作上。此时孩子的手部和眼手协调方面会发生很多微妙的变化。这些发育将在他研究物体和尝试新动作时给他更多的控制力和精准度,还可以提高他探索和学习周围世界的能力。
三、语言发育
1岁多,孩子似乎听懂你说的很多话了,尤其是一些能对应实物的。比如你说要吃饭了,他就会跑到餐桌椅旁,等着吃饭;你让他拿鞋子,他会帮你拿;你说找某个玩具,他会理解,并四处寻找,如果没找到,他有可能会拿其他东西替代,当得知不是这个时,他会继续寻找……,刚开始,你可能会很惊奇,怎么突然就明白了呢,不用惊叹,这种能力会升级的很快。
但这个时候,你和家人需要考虑该怎么跟孩子沟通,甚至是你们平时的交流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比如你要根据他的听觉特点遣词造句,一字一句说出你觉得他不懂的词,比如“你想不想吃海-苔”并把海苔拿在手里,反复的跟他说,让他也尝试着说。等他下次看见或想吃时,可能就会和你说海苔,你就能快速理解他是什么意思,因为你们之间有过沟通。
大部分孩子在快2岁时可以掌握至少50个口语词汇,而且可以将两个词放在一起组成句子,当然孩子之间差异很大。而且男孩一般语言发育速度往往比女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