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3岁宝宝锻炼弹跳最简单的方法

2023-09-29 来源:画鸵萌宠网

宝宝开始尝试站立,此时父母可扶孩子站立起来,并用手托住其两侧腋窝,孩子将会借力用两脚频频跳跃。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怎样可以使孩子的弹跳力变好。

提高弹跳力的六种训练方法

第一项:半蹲跳

1、开始时,半蹲至1/4的.位置,双手放置于前。

2、向上跳离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觉得容易的话,你可以跳至25-30cm)。当在空中,你的双手需放在后面。 着地时,完成一次。接下来,只需重复以上步骤。

第二项:抬脚尖(提踵)

1.首先,找个梯级或一本书来垫脚,然后只把脚尖放在上面,脚跟不得着地或垫着。

2.脚尖抬到最高点。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双脚完成,完成一个组。

第三项:台阶

1. 找张椅子来, 把一只脚放上去,呈90度

2.尽全力的跳开, 在空中换脚,在放在椅子上,

3.重复2,将原起跳的脚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第四项:纵跳

1. 双脚放直, 与肩同宽,"锁紧"你的膝盖。

2.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弯曲你的脚腂, 膝盖尽量不弯曲。

3. 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这一项很难, 你可用你的手帮助起跳。

第五项:脚尖跳

1. 将脚尖抬到最高点。

2. 用脚尖快速起跳, 跳时不得超过1.5 或2.5cm

第六项:蹲跳

这一项每周只练习一次

1. 站立,怀抱篮球于胸前。

2. 蹲下(半蹲),看前方,背直,抬起脚尖,大腿需保持90度。

3. 跳起至8-13cm,一定要保持步骤2的姿势。

4. 着地,完成一下。

5. 如果要跳15下的话,1-14需跳于8-13cm,第15下,需尽全力跳高。

训练宝宝的弹跳要根据年龄

专家表示:对孩子施行弹跳训练,得根据孩子的年龄与运动能力的发育情况来定。

  10个月左右

  宝宝开始尝试站立,此时父母可扶孩子站立起来,并用手托住其两侧腋窝,孩子将会借力用两脚频频跳跃。

  1岁半后

  可在床上或光洁的地板上放一坐垫,让孩子站在坐垫上往下跳。

  2岁后

  孩子的运动能力明显增强,可做“兔跳游戏”,即父母在前面双脚跳动作示范,孩子模仿着向前跳;或者父母两手拉着孩子的小手,让他借力向上跳,谓之拉手跳。

  3岁后

  孩子完全能够地进行各种弹跳活动了,花样也可多起来,除了上面提到的跳绳、舞蹈外,还有踢毽子、跳橡皮筋、跳水等。父母可根据他的爱好,鼓励他选择一种或几种交叉练习,每次10分钟就够了。

  教宝宝弹跳的方法

  (1)当宝宝到10个月左右,会站立了,家长用手托住宝宝两侧腋窝,扶宝宝站立起来,此时宝宝就会借力频频跳跃两脚,这是最早期的小儿弹跳运动。

  (2)当宝宝长到1岁半后,会自然行走了,训练宝宝进行弹跳运动的方法是:拿一个厚度为10~20厘米的垫子,放在床上或地板上,引导孩子站在垫子上往上跳。

  (3)2岁后的宝宝运动能力明显增强,家长可引导宝宝学动物跳,如兔跳、猫跳等。家长先作示范双脚跳动,引导孩子模仿;或家长拉着宝宝的手,让宝宝借力向上跳。

  (4)3岁后的孩子可以进行弹跳运动,跳绳是最常选择的项目。

小孩如何练习弹跳?

一、弹跳力是全身力量、跑动速度、反应速度、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的综合体现。所以我们不可以认为提高弹跳就成天的跳跳的就行了。你必须坚持每天拉伸自己全身各部位的肌腱、韧带、肌肉,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做各种复杂的有利于提高身体协调性的体操。动作要准确、优美、既有力又放松。二、力量训练最好由身体训练教练安排和辅导。如自己进行训练,最好每周进行2到4次的大力量训练,训练时必须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伤害。所谓大力量训练就是利用杠铃进行大负荷的练习。最典型常用的有三种:三、速度训练也是提高弹跳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反复冲刺训练还是有必要的。30次,50次,也许80次,那就要看你的吃苦精神了。所谓冲刺,要求你自己在准备活动后全速往前冲,而不是中速。专项速度训练同大力量训练相同,不必天天练,每周三小时即可。还要特别注意运用小;力量训练手段增强大腿后侧肌肉群的力量。四、各种专门的弹跳练习手段非常多,诸如跳绳、跳栏、摸篮圈、摸小黑框上沿,甚至摸篮板上沿。第三项:台阶 1. 找张椅子来, 把一只脚放上去,呈90度 2.尽全力的跳开, 在空中换脚,在放在椅子上, 3.重复2,将原起跳的脚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4 第四项:纵跳 1. 双脚放直, 与肩同宽,"锁紧"你的膝盖... 2.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弯曲你的脚腂, 膝盖尽量不弯曲... 3. 到地时,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这一项很难, 你可用你的手帮助起跳... 迅速提高弹跳力训练教程5 第五项:脚尖跳 1. 将脚尖抬到最高点, 2. 用脚尖快速起跳, 跳时不得超过1.5 或2.5cm

幼儿跳的动作要领

幼儿跳的动作要领

  幼儿跳的动作要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关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都是大家所关心的,尤其是孩子在运动方面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发展部分,以下了解幼儿跳的动作要领。

  幼儿跳的动作要领1

  跳跃动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是幼儿需要学会的基本动作,也是锻炼幼儿身体的有效手段。跳跃的种类很多,深受幼儿的喜爱。同时,很多项目中都含有跳跃的动作,如:篮球中的单/双脚起跳抢篮板,羽毛球中的起跳扣杀球,空手道实战中的实战步伐跳,这些都需要建立一个好的跳跃姿势(关节对位),不能产生膝盖内扣、内翻等这种的姿势出现。错误的跳跃姿势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甚至骨骼变形。

  幼儿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跳跃活动,可以增强腿部的肌肉力量,发展弹跳能力、爆发力以及身体的灵敏性、协调能力,提高耐力素质。而且对幼儿视觉运动能力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跳跃的特点与基本要求

  跳跃动作属于非周期型动作。幼儿跳跃动作的形式丰富多样,有双脚跳、单脚跳、纵跳、行进向前跳、侧跳、立定跳远、助跑跨跳等,无论是哪种跳跃形式,都包含有某些共同的动作结构,如蹬地、腾空和落地的阶段。

  蹬地动作应要求力量大、速度快,只有这样,才能使身体跳得远、跳得高,所以应该要求幼儿尽量用力蹬地。腾空阶段虽然很短,但是它对落地阶段却有着重要的影响。

  需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身体动作,尤其是身体重心转移的情况,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动作,如身体重心过前或过后。落地阶段的任务是保持身体的平衡并注意缓冲落地时所引起的地面对身体的震动,因此要教会幼儿轻轻落地的动作,并要尽力保持身体的平衡、不摔倒。

  具体动作上就是要求幼儿落地时要弯曲下肢的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还可以顺势向前方跨一步或走几步等。

  对学前儿童跳跃动作最基本的要求是∶蹬地动作要有力,落地动作要轻,动作要协调。

   2、学前儿童跳跃能力的发展

  在幼儿还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跳跃的意识,他们常常会在的怀里或地上做快速地屈伸髋关节、膝关节的动作,有时也会一只脚离地,而另一只脚做支撑和蹬伸动作,但由于幼儿这时腿部肌肉的力量还很弱,不可能使自己的身体跳离地面。大约2岁左右,幼儿逐渐开始学习两脚离地的纵跳动作。但此时的弹跳能力还很差,只是跳跃的初级阶段。

  3岁左右的幼儿,已经能够双脚跳起,但蹬地力量小,弹跳能力差,跳得低,手臂的摆动和脚的蹬伸配合不好,动作的协调性较差,脚落地时沉重,不会屈膝缓冲,而且在做跳跃动作时,几乎全身都处于紧张状态,不太会移动身体的重心。随着幼儿身体的发展以及经常参加身体运动,幼儿跳跃能力的发展很快。

  到了五六岁,幼儿不仅能较有力、较协调地向前跳和向上纵跳,而且还学会了其它较复杂的跳跃动作, 如单脚行进向前跳、侧跳、立定跳远、助跑跨跳、跳绳等等,并且,在跳跃的过程中。幼儿基本上学会了落地缓冲的动作,腿部的弹跳能力以及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3、学前儿童跳跃练习的指导。

  (1)指导的基本要点

   A、为学前儿童提供适宜的活动场地。

  跳跃的练习,应尽可能在较柔软的地面上进行,如泥土地、泥沙地、草坪或地毯等,尽量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进行,尤其是不要在高低不平的砖地上做跳跃活动。如果必须在水泥地上进行跳跃练习时,一定要提醒幼儿落地动作要轻,教会幼儿轻轻落地的动作,以保证幼儿身体的健康发育。

   B、根据不同种类跳跃动作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

  跳跃活动的种类很丰富,在进行指导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种类跳跃动作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指导。例如∶在指导幼儿进行双脚连续向前跳(小免子跳)时,重点应放在轻轻落地的动作教学和要求上;在指导幼儿进行立定跳远时,强调的重点应该放在摆臂与蹬地动作方面,即要求幼儿摆臂要协调而有力,蹬地时要快而有力;在指导幼儿进行侧跳练习时,要点则应放在教会幼儿如何在跳跃的过程中变换身体的方向,以利于下一个动作的需要。

  幼儿跳的动作要领2

   幼儿弹跳训练方法

   01 、增强下肢力量的练习

  ①抬脚尖:可以拿一本书或软垫子来踮脚,让孩子将脚尖放上,脚跟不能着地,将脚尖抬到最高点,再慢慢放下来,如此重复,适合2岁的宝宝。

  ②独脚连跳:宝宝能够用一只脚连续跳跃几下,适合3岁半以上的孩子,但是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③换脚跳:找一张椅子或一级台阶,将一只脚放上去,呈现90度角,然后跳开,跳跃同时换脚,将另一只脚放上去,适合5岁以上的`孩子。

  ④跳绳、跳远、跳房子:这些运动其实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而是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连续跳跃的能力。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一起进行运动,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兴趣,适合6岁以上的小朋友。

   02 、掌握正确的跳跃姿势

  跳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弹跳对孩子有很多好处。但是当孩子弹跳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首先,两脚稍稍分开,呈半蹲状,然后小微微翘起来,攥紧拳头,然后开始起跳。以上的动作一定要做标准,这样才能避免运动损伤。

  发现孩子弹跳力不足时,家长不必过度紧张,只要加强孩子的下肢力量训练,并且教孩子正确的弹跳姿势,就能解决孩子弹跳力不足的问题。

  幼儿跳的动作要领3

   幼儿跳绳教学步骤

  跳绳是一项要求动作、技巧的运动,需要四肢、手脚、腕、肩的相互配合。跳绳跳得好,说明孩子的平衡感、敏捷度、节奏感、耐力和爆发力都不会差。跳绳的好处很多,主要是帮助孩子提升心肺功能、长高和提升算术能力

   跳绳的技巧

  1、摇绳的主要部位是手腕。两手分别握住绳两端的把手,一脚踩住绳子中间,两臂屈肘将小臂抬平,绳子被拉直为合适的长度;

  2、跳起的高度不宜太高,一般在3--5CM之间,落地时稍有屈膝缓冲动作;

  3、前脚掌起跳和落地,腾空时身体自然弯曲,呼吸时自然有节奏,切记不能用脚跟或全脚掌落地,以免造成脑震荡;

  4、跳起的双脚膝盖一般都是直的。小腿更不能有明显屈膝;

  5、向前摇绳时,大臂靠近身体两侧,肘稍外展,上臂近似水平,用手腕发力,使两手在体侧做圆圈动作;

  6、呼吸要有节奏,全身要放松;

  7、练习时间和跳绳速度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体质稍弱的一般三到五组,强的一般五到十组。

   轻松快速提高跳绳成绩秘籍

  1、跳绳的长度:单脚踩住绳,两端拉到胸口到肚脐眼的位置。

  2、握绳的方法:握在绳柄中后端。再者两手心不可朝上,尽量向下或者相对、手心朝下更能发力。

  3、手上技术要点:两手上臂贴近身体,手腕用力。减少绳运行周长。

  4、腿部技术要点:脚尖和前脚掌起跳落地,起跳高度不能太高以刚能过绳子最好,落地时膝盖微屈做缓冲。

  5、呼吸:呼吸要自然有节奏

  6、站姿:身体挺直但不要僵硬,自然弯曲,两眼平视前方。

  7、服装:最好穿运动服或轻便服装,穿软底布鞋或运动鞋。

  8、减少失误:失误一次的时间约等于跳十次的同时,为了不失误速度不宜过快,熟练掌握后再加快速度。

  9、思想方面:不要过分准求成绩,放松跳。

  10、分段增次练习:以20秒为单位,要求不失误,逐步加强,争取达到60次。

  11、分段增时练习:20秒、30秒、40秒、50秒、60秒。

  12、如何训练臂力:摇绳训练保证一次能摇200下左右。做俯卧撑、引体向上等。

  13、练习弹跳力:台阶跳、蛙跳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