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能力:正常范围比较宽泛,表达能力好的2岁宝宝可以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说话的句子长度可以达到10个字。表达能力比较差的宝宝可能只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平均可以达到5-6个字;
语言理解能力:2岁宝宝能够完成比较复杂的指令,如回答简单的问题、找到不同的书名等;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2岁儿童中有15%-20%的孩子语言发育迟缓,这是怎么回事儿
从出生到成长,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免不了“说话”二字,但说话到底代表着什么估计没几个人能说个所以然?《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说,释也。从言、兑。话,合会善言也。从言、舌声。
是不是看得有点糊涂,其实很好理解, 说就是为了将一个复杂的事物解释给对方,而话指的则是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 可见,说话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其实很明显,就是将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完完整整地解释给别人。
而这,就涉及到了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来说说语言表达。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发音器官,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气流从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声腔,然后再从专门的通道排出,最后就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声音,也就是普遍意义上所说的语言表达。
假设发音器官出现了问题,我们的语言表达是不是会受到影响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因为 发音器官几乎决定了每个人语言表达得清楚与否、准确与否。 很不幸的是,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发音器官多多少少存在点问题,而这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语言表达。
别看发音过程很复杂,其实也很清晰明了。简单来说, 发音过程就是气流串联其他发音器官并且最终发出声音的过程。 只不过,任何一个发音器官配合失误都会造成语言表达的错漏,比如有些孩子说不好平翘舌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因此,当发音器官出现问题影响表达的时候,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始逐渐落后于同龄孩子,如果没有外力(语言矫正)的及时干预,那他的语言能力很可能就会一直落后下去,继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
既然语言表达能力都出现问题了,语言理解能力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呢!当语迟儿童语言表达不经意间落后的时候,语言理解能力也开始了一定程度的落后,谁让它们两个都和智力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呢。一个方面出问题,自然也会影响到其他的方面。
学习能力的落后、反应能力的降低、语言意识较差都是语言理解能力落后所带来的问题。语迟发生的概率从1%-6%,十几年的时间中,我们忽视了什么?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数量还不算多,大概只占到新生儿的1%-2%左右,但到了16年,这个数字却迅速增加到了4%-6%,甚至有些地区达到了9%或者更高,例如18年福州地区出具的报告中提到福州地区语迟儿童发生的概率大概在12%左右。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章依文教授指出, 在2岁儿童中,约有15%到20%的孩子是语言发育迟缓。 尽管有一部分孩子的语言能力会随着时间产生些许进步,但大多数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语言能力仍旧落后于同龄孩子,并且持续落后于同龄孩子。
虽然现在年轻父母的学历越来越高,但很可惜的是大家对于儿童语言、行为、智力发展的知识并不太了解,往往不能及时察觉孩子身上的异常表现,也不能及时改变自己错误的 育儿 方式。
一些语迟儿童的父母往往存在着“既然语言发育迟缓不是病,那我们就不用紧张”、“孩子说话晚只不过是暂时的情况,等他再大一些就好了”、“工作比较忙,没时间带孩子去做康复训练”等等心态。而恰恰是这种心态,耽误了孩子接受专业的语言矫正。
时代在进步,但很多家长 育儿 的方式还是停留在之前粗放式的阶段。语言发育迟缓,应该要做的就是“语言矫正”
时至今日,随着研究的深入,语言发育迟缓已经不再是那个当初只影响孩子说话的问题, 它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种全方面的落后 ,比如行为能力受限、智力发展水平较低、语言逻辑混乱、性格过于暴躁极端等等。
因此,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矫正必须要尽早进行,绝对不能往后拖。四五岁对语迟儿童来说都有些晚,更不要说七八岁了,要真到那个时候再去矫正,能有多少效果谁也不知道。
不仅是语言发育迟缓,很多我们熟悉的语言问题在矫正的时候都不要拖延,必须要及早及时矫正,越拖只会越麻烦。
2岁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岁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岁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两岁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虽然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也还是没有能够把话说全,有的宝宝已经会讲很多的话,但有的宝宝却还只会说爸爸妈妈,以下分享2岁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1、两岁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虽然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也还是没有能够把话说全,因为正常情况下两周岁左右的孩子才可以说出一整句话,这还得说是语言发育比较快的孩子,对于语言能力发育比较慢的宝宝来说两岁也就能说三个字以上的词。
2、想要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好,首先应该从自己的教育开始着手,因为如果孩子的语言发育关键期没有给孩子灌输很多的词汇,那么孩子是不可能无师自通的说出很多话的。
3、平时要可以多给孩子念书,念书的时候不要太平淡,要结合故事中的角色,和故事的内容,来调节自己的语气,这样孩子才有听下去的兴趣,孩子听得故事多,接受到的词汇多,孩子自然就特别会说话了。
孩子的语言发育能力,在一方面与父母的基因遗传有联系,另一方面也和大人的教育有关,所以是不能太心急的,要慢慢的教,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教小孩子要有耐心。
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适当使用电子产品,不依赖就行。
有很多人觉得电子产品是单向输入,对孩子的语言表达没有什么好处。
根据我查的资料和理解,说的应该是以前那种很机械式的语音,听着确实很枯燥,这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自然是没有帮助的。
而现在的儿童音频故事和儿歌都是真人发音,很多儿童节目都是由妈妈朗读的,也很有感情,慢节奏;有的说唱的唐诗是由孩子完成的,童声稚嫩,也特别好听。
在成长环境相对单一的家庭,人少,彼此之间话又不多,孩子能吸收到的语言自然少,此时播放一些高质量的音频也未尝不是一种语言补充啊。(因为我曾经也傻傻地坚持着)
我自己也会在音频APP上读故事,有时候也会放给孩子听,确实不如现实生活中给孩子朗读的效果好,但是我认为,是可以听的,只是大家在选择节目的时候注意音频的质量就行,比如口音很重的、没有美感的就可以排除。
我通常在自己做家务而娃又需要陪的时候使用音频软件让孩子听歌,听故事,尤其是我们共读过的绘本故事,比如《青蛙弗洛格》,在学校玩过的游戏,比如《老狼老狼几点了》,他会更有感觉,也会很认真的听。
二、带养者要多和孩子说话,高回应,并启发孩子开口讲话,纠正发音,耐心聆听。
妈妈带着爱意的话会更能刺激孩子的语言发育。哪怕父母不会讲故事也没有关系,但是要多和孩子讲话,父母的话,对婴幼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营养。
1、从方法上来讲,想让孩子多说话的两个主战场:
①、将对话场景化,引起孩子互动
吃饭的时候,父母在干什么呢?赶紧催促孩子吃完,扣手机或者干别的.,我们可以把每一步场景化,这都是引导孩子说话的好时机。
“宝宝坐在餐椅上,我们要开始吃饭了,吃什么呀,哇,是一碗热乎乎的面条啊,吹一下,凉了,就可以吃了。”类似这样,如果不说的话,就平平淡淡的什么也不会发生了。(还可以让孩子吹一下,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并不会‘吹’这个动作的。)
穿裤子的时候,“宝宝要先穿哪只脚呢?左脚还是右脚?”基本上是我们说左脚的时候孩子会伸右脚,还可以给孩子唱《穿裤歌》。
②、读绘本故事,进行词汇量扩充
有时候我们可能也讲不了太多的话,那么,合适的绘本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来孩子有机会存储语言,二来方便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但是,读绘本的时候,基本上是大人讲得多,孩子说话的机会少,那么,我们就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说。
填词:
读绘本的时候,如果经常看《肚子里的火车站》这本书,连读几天以后,可以说,肚子里的...,说完这几个字,表示侧耳倾听的样子,等几秒钟,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都不会说,那么我们就慢慢说出来,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开口接话,“火车站”,然后别忘了竖个大拇指。
可以玩起来的绘本:
比如《数一数,亲了几下》,亲一下数一下,亲一下小手,亲一下数一下,这种互动的效果会更好,孩子基本上会被逗得咯咯笑。
2、从技巧上来讲,父母需要注意的6点:
①、不要做嘴快手快的父母,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当孩子“啊,啊”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说,你想玩这个小足球,对吗?有可能还顺手把球球递给孩子了。
可能我们还会因为可以猜透孩子的内心而沾沾自喜,可是,别疏忽了,我们是要翻译,但是别立马就把孩子的想法表达出来了。
更建议妈妈们假装不懂持续几秒钟,因为我们的对话不能完全靠猜,孩子必须要掌握自己说话的能力,那么,就要给他时间,给他开口说话的机会。
②、耐心聆听
孩子有时候会说半天,其实就是想表达一句很简短的话,我们要耐心听完,并简单地总结一下,这样,不光是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还有逻辑表达都是有好处的。
③、纠正发音
孩子刚开始说话的时候,有的发音不是那么准,需要及时纠正,比如我家孩子把老师会喊成“老xi”,我们千万不要觉得好玩,正确的做法是跟着慢说一遍,“老师”。
④、发音不准的要强化
比如我家孩子“ben,beng”这一类发音总感觉很吃力,不会像我们这样自然,于是,我就有意教他说“笨蛋”“参差不齐”“正好”等词语,每天跟读一遍唐诗或者童谣,因为这些句子很简短,孩子也愿意跟读。
⑤、不用代词
我们会很容易说出这里、那里、这个、那个这样的代词,说得人心里非常清晰,听得人一脸茫然。
所以,说话不仅仅是说了,要尽量让别人能听清楚,能听懂,我们在孩子面前说话要少用代词,孩子才有可能表达 的 更具体。
⑥、睡前复述
我们每天晚上都会一起回忆当天的事情,以及开心的不开心的,这对孩子的语言提升很有帮助,尤其是我们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这个事情大概是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断断续续 的 执行,养成习惯是今年,每天晚上互动都特别好。
语言发展的本质是互动,希望这样的回答能帮助到需要的爸妈,如有不全,也欢迎留言。
码字不易,记得点“好看”哦。
如何激发1、2岁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1、2岁孩子是幼儿言语的发生期,也是孩子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怎样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每个家长不能不重视的一个问题。
这个时期的孩子基本上能准确地叫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词,接受能力强的还会说自己的名字、年龄及一些简单的常用的生活物品,能表达简单的要求和愿望,如:我要喝水;我要睡觉等简单的句子。
因此,我们的家长在这一阶段要多跟孩子说话,从身边简单的事物说起,可以是家里的所有物品,或把孩子带到外面大自然中去,看见什么说什么。
如:看见一棵大树,我们就可以指着树对孩子说:宝贝,这是一颗“树”,“大树”,这时他也会学着你的样子说“大树”。
如果孩子表达不够清晰或准确的话,我们再说一遍,让他再跟着学,如果孩子说得好的话,我们家长记得要对孩子进行表扬和鼓励
如:微笑着竖起你的大拇指说“宝贝,你说真棒!”“很好”等之类的话或通过鼓掌来表示赞许和鼓励,让孩子有表达的。
在丰富孩子词汇量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教孩子如何正确运用词汇。当听到孩子孩子表达不完整或不通顺时,我们要及时地、反复地纠正
如:孩子说“宝宝鞋”时,我们听了之后就应及时教他纠正,教他说“宝宝要穿鞋”,训练他把话说完整,再如有的宝宝表达不够通畅,有口吃时,我们温和地可以鼓励他慢点说,让他慢点把话表达清楚。
总之,1、2岁的孩子是较喜欢表达的,我们的父母一定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充分利用一切环境,引导和鼓励孩子多说、多表达,不断地激发他们的表达欲。
另外,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也很强,经常会问这问那,对大人说的话也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有时还会一个人喃喃自语。所以我们的父母就要有耐心地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陪着他说,陪着他笑……伴他快乐地成长。
如何培养两岁宝宝的语言能力
孩子两岁左右,如果还不怎么会说话,父母需要开始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了,因为如果孩子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口语发展遇到了障碍,那么,以后想再弥补就会很困难了。
怎样加强孩子的语言训练呢?父母不妨从引导孩子模仿做起。
一、为孩子创造适合模仿的条件
孩子都很喜欢模仿别人,因此,父母可以利用他的这个特点,来对他进行训练。当然,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亲近的人,父母平时对孩子说话的时候,尽量发音准确,用语恰当,声调也要自然,因为孩子会在潜移默化当中,学习父母的说话方式的。
除此以外,平时父母还可以经常说一些简单的语言,引导孩子模仿。在引导孩子模仿的时候,父母要留意以下几个细节:
1、由浅入深地引导
父母让孩子模仿的语言,要由浅入深,先从简单的开始。例如,父母可以先对孩子说一个词,然后再慢慢地过渡到说一句话。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要心急,如果孩子说不出来,那么,父母可以多说几遍,然后鼓励孩子跟着模仿。
2、多给孩子鼓励
孩子年纪小,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父母在引导孩子的时候,尽量不要总是自己说一句,就让孩子跟着说一句,以免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父母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例如多用语言鼓励孩子,如果孩子准确地模仿出来了,可以给他一个拥抱或者亲吻;另外,父母还可以准备一些孩子喜欢的小糖果,如果孩子表现很好,或者说了一句很长的句子,可以给他一颗糖果作为奖励。
当然,如果孩子实在说不出来,或者产生了抵触的情绪,不愿意继续说了,那么,父母也不要勉强他。
3、挑选合适的时间
父母给孩子进行语言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的时间,尽量不要在孩子困了,或者饿了的时候进行,因为这种时候,孩子不但很难集中注意力,而且特别容易发脾气。
父母应应该选择孩子精力充沛、心情愉悦的时候进行训练,当然,父母还要注意,训练的时候不要太长,而且内容要丰富,这样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法丰富孩子的词汇量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好不好,与他的词汇量有很大关系。所以,父母要平时一定要多丰富孩子的词汇量。例如,父母可以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给孩子讲讲故事;白天有空,就陪孩子一起看看绘本,这样是可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的。
等孩子长大点,例如上了幼儿园之后,父母就可以教唱一些语简单明快的儿歌,或者朗诵一些生动的、优美的诗歌,让孩子多吸收一些规范化的语言了。
三、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父母平时可以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到户外去活动活动。例如,带孩子到郊外去,让他看看大自然,观察观察花草树木。
对于孩子没见过,或者不认识的东西,父母可以把这些东西的名称、外形特征、用途等等告诉孩子。然后,再向孩子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例如问问他:“你看它是什么颜色?”“这片树叶是什么形状?”
如果孩子的回答是正确的,父母要及时对他表示肯定和鼓励;如果孩子说错了,父母就可以对他进行查漏补缺,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他。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
结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生活范围也会逐渐扩大,这个时候孩子的好奇心重,问题也很多,而且很多东西都乐意去尝试,所以,父母只要利用好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孩子进行引导,帮他积累词汇,那么,孩子的语言能力肯定很快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两岁宝宝要怎么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重视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生理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一定能够学习语言。幼儿在1岁半以后,随着幼儿发音器官的逐渐成熟,幼儿说话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他能听懂的词也多了,一般在18~21个月能记住50多个词语,到2岁时掌握130个左右。有时在游戏、交流中,你还能听到幼儿说出一个你从未专门教过的词,这个词可能是他对你说话的模仿,也可能是从其他地方学来的。
在与幼儿的对话中,大人应尽量用规范的语言。不要重复幼儿错误的儿语,应逐渐地纠正过来。对幼儿的错误发音更不要加以模仿、嘲笑,应及时纠正。这样可以调动幼儿说话的积极性,当然也有利于幼儿语言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