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宝宝的大运动都包括哪些,怎么样?
所谓的宝宝“大运动”就是宝宝在发育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所学会的一些肢体运动,只有这些大运动符合宝宝月龄内标准范围,才能说明宝宝发育是正常的。
关于宝宝的大运动,民间有句这样的顺口溜:“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走”,说的就是宝宝什么时候学会翻身、坐、翻滚、爬行、走等大动作普遍的发展状况。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2岁前的宝宝,不同月龄的大运动发育情况,家长们也可以对比看下自己家宝宝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
宝宝的大运动都包括哪些?▶ 1个月的大动作:俯卧时能够抬头片刻
测评方法:
让宝宝趴在床上脸向下,双臂弯曲放在胸前,妈妈们在宝宝前面用摇铃引逗宝宝抬头。如果宝宝能够下颌离开床面,自行抬头2秒,就算通过。
▶ 2个月的大动作:俯卧抬头离床面45度
测评方法:
让宝宝俯卧在床上,然后双臂弯曲放在胸前,同样是妈妈在前面用玩具引逗宝宝。如果宝宝可自行抬头,且面部与床呈45°角度,就算通过。
▶ 3个月的大动作:
俯卧抬头离床面90度。测评方法同前面,只是与床呈90°的角度。头能竖直且平稳。测评方法:抱直宝宝,观察宝宝的头竖直情况,如果超过10秒就算通过。仰卧转侧卧、俯卧前臂撑起。测评方法: 宝宝仰卧在平板床上,妈妈用玩具引逗宝宝,不能主动帮助宝宝,让宝宝自己侧翻;然后让宝宝俯卧,两臂放在胸前,看宝宝是否用张开的双手或者前臂支撑身体,脸是否看向正前方。▶ 4个月的大动作:大人扶着宝宝的腋下和髋部时,孩子能够坐着。
测评方法:
将宝宝抱着坐在大人腿上,两手扶住宝宝的腋下或者髋部,宝宝能平稳坐5秒,就算通过。
▶ 5个月的大动作:扶住宝宝的腋下能够站立。
测评方法:
家长用双手扶住宝宝的腋下,站立在床上或者大人腿上时,宝宝能够站立2秒以上,就算通过。
▶ 6个月的大动作:独坐片刻和扶着站立。
测评方法:
妈妈们让宝宝坐在床上,不用扶着,然后给玩具让宝宝玩耍,他们能够坐30秒以上就算通过;另外,扶着宝宝的双臂让他们站立,能够直站5秒左右也算通过。
▶ 7个月的大动作:独坐自如和扶着站立。
测评方法:
让宝宝独自坐在床上,家长不要用手去支撑宝宝的身体,如果能够坐十分钟左右,算通过;然后,扶着宝宝的双手手腕腕让他站立,宝宝若是能够站立10秒以上就算通过。
▶ 8个月的大动作: 会自己坐起、躺下和会自己匍匐前进。
测评方法:
让宝宝自己躺在床上玩耍,能够从仰卧变成俯卧再变成坐位,并且自己能够躺下。宝宝俯卧的时候,妈妈在前面用玩具去引逗宝宝,鼓励宝宝向前活动,在宝宝爬行的时候,宝宝会以手、腹部为支点向前匍行,能完成就算通过。
▶ 9个月的大动作: 扶双手走路和双手扶墙站起。
测评方法:
家长将宝宝立于地面扶住宝宝的双手,并鼓励宝宝迈开步伐,一般来说这个月龄的宝宝能迈出三步以上;同时让宝宝坐在床上玩,鼓励宝宝用手扶着墙壁自己站起来,一般来说宝宝可以扶墙站立30秒,若是都能做到,就算通过。
▶ 10个月的大动作: 扶物体能够走几步。
测评方法:
家长可以让宝宝扶着椅子、床沿或者小推车,鼓励宝宝向前迈步,一般来说这么大月龄的宝宝能迈3步以上,能做到的宝宝就算通过。
▶ 11个月的大动作: 会扶物体行走和站稳。
测评方法:
家长把宝宝带到床边或者沙发旁边,用玩具去引逗宝宝,宝宝会扶着东西走5步以上,而且还能够放开扶着的东西,单独站立10秒,就算是通过了。
▶ 12个月的大动作: 独自走步。
测评方法:
让宝宝独自站在爸爸妈妈之间,然后通过言语的鼓励或或玩具的逗引,让宝宝走到爸爸这边或者妈妈这边,一般来说宝宝能够单独走3-5步,能做到就算通过。
▶ 16个月的大动作: 牵大人手上下楼梯。
测评方法:
家长把宝宝带到楼梯的最下方,然后牵着宝宝的一只小手鼓励他走上去,通常来说,宝宝这时候会自己用力迈步,可以上两个台阶,能做到的宝宝就算通过。
▶ 24个月的大动作:
两岁的宝宝走路已经非常平稳,跑步也快,会用双脚跳,也会向前跳步,还能从矮的台阶上跳下,并且站稳,他们跑跑停停的平衡能力能够控制自如了。
帮助宝宝锻炼“大动作”需要注意什么?1. 大动作的发展需要骨骼肌肉的配合,不要过早的进行锻炼。
帮助宝宝锻炼大动作时,必须是宝宝的身体状况可以支持他尝试或者完成这样的动作,才可以对宝宝进行大动作的锻炼,不然在宝宝骨骼肌肉还没发育好,就让宝宝过早的进行锻炼的话,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压力,对宝宝不好。
2. 顺其自然的帮助并鼓励宝宝去锻炼。
当宝宝身体发育到一定程度,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想要探索外面新奇的世界。比如:
当宝宝脊椎发育到一定程度,比较硬时,当他想要拿旁边东西时,他就会努力翻身。当宝宝的手脚力气够大时,他就会想要向前爬,去拿远一点的玩具。这时可以让宝宝多爬,这样可以让宝宝以后的平衡感更好,因为这是他一点点通过爬上爬下,用身体尝试且记住这些平衡的技巧,慢慢锻炼出来的。当宝宝的骨骼肌肉进一步发展,有足够力量时,他就会尝试扶着东西站起来,拿放在高一点地方的东西。当宝宝的平衡力发展得更好时,他就愿意慢慢放开妈妈的手,走出自己的第一步。3. 正确看待宝宝的“个体化”发育,不盲从,不焦虑。
生活中,妈妈们凑一起时都喜欢说说自己家宝宝学会了哪些本领,有的妈妈看到自己宝宝还没学会坐或者走路比较晚,就特别着急,总觉得宝宝这些动作落后,就是“发育不良”的表现。
于是就会盲目的给宝宝吃各种营养品,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每个宝宝是不一样的,发育也存在“个体化差异”,那他们的生长发育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并不一定单纯的是因为营养不良就造成大动作落后。
总结:
在宝宝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爸爸妈妈适当的帮助宝宝进行一定的锻炼,是应该的,单只要把握好节奏,不用操之过急,毕竟每个宝宝的身体发育情况不一样,具体的养育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并没有研究证明,宝宝越早做到这些大动作,以后的运动能力就越好,而宝宝大动作落后就说明宝宝发育异常。只要宝宝身体健康,身高体重都在标准范围,有时候动作发育的慢一些都是正常的;但若是宝宝发育真的滞后很多,确实可能存在发育异常,也不要带,要及早去看医生进行纠正。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到您,祝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3个月是宝宝发育的里程碑,发育标准、具备能力、早教方法,收藏
欢迎关注@京妈说,点击加入下方圈子,学习更多实用孕产 育儿 知识。
有个朋友家宝宝3个多月了,一大早她发消息告诉我,早上娃第一次翻身了,把她这个老母亲激动的都快流眼泪了。
3个月是个宝宝发育的里程碑,因为在这个月龄要解锁第一个大运动——翻身 。
此外,在其他能力方面,也会的越来越多,接下来就来详细的说说3个月宝宝生长发育标准、具备的能力及锻炼每项能力相应的早教方法,新手家长们可以收藏备用。
根据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发布的 《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可以看到3个月男/女宝宝的发育参照标准。
男宝宝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
女宝宝各项指标的正常范围:
这个数据是2009年9月发布的参照标准,已经有10多年了,现在的宝宝普遍发育情况更好,可能数据要偏高些。
不过 如果宝宝的发育达不到每个指标的下限值 ,那就说明发育不达标,需要家长引起注意了; 如果超过上限值很多 ,也要当心超高超重的问题,也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进行适当调整。
身体发育的同时,能力发展也有很大的进步,到了三个月左右,宝宝的反射行为已经逐渐消失,自发性行为逐渐增多,那家长就要把握好机会,给宝宝做好早教。
1、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能力:会90 抬头、会吃手、会抓握、会侧翻
随着宝宝的生长,到了第三个月,宝宝的手眼协调性、上肢力量都更强了,并且已经逐渐具备这些 大运动和精细动作 能力:
给家长的家庭早教建议:
针对这个月龄宝宝以上的这些动作方面的发育特点,家长就可以经常帮助宝宝练习抬头、翻身和抓握等。
① 练习抬头
家长可以选宝宝状态好时练习抬头,让宝宝趴着,家长在宝宝对面,用 颜色鲜艳、能发声的玩具或镜子 ,逗引宝宝抬头,有助锻炼颈部、上肢和肌肉力量。
② 练习翻身
家长会发现到了这个月龄,宝宝想要翻身了, 甚至已经会从仰卧到侧卧翻身了, 而家长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帮宝宝多做锻炼。
练习翻身的方法:
让宝宝仰卧在床中间, 家长手里拿着宝宝喜欢的玩具,在宝宝一侧逗引宝宝翻身;
刚开始可能会有些困难,不能很好的完成翻身动作,家长可以一手轻轻握住宝宝一侧的大腿,另一手握住宝宝臀部,给予宝宝一点外力,帮他扭转身体翻向一侧。
练习翻身时的注意事项:
③ 锻炼抓握能力
可以让宝宝躺在婴儿床或婴儿车上, 上方悬吊些彩色小玩具, 宝宝就会尝试去抓;还可以买个 音乐健身架 ,让宝宝经常躺在上面玩。
2、语言发育能力: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这个月的宝宝经常会咿咿呀呀的说话,能清晰的发出一些简单元音,还经常咯咯的笑;当家长给宝宝播放音乐时,能看出宝宝在倾听;而且已经能辨别出妈妈的声音了。
给家长的家庭早教建议:
妈妈经常温柔且充满爱心的和宝宝说话, 宝宝对妈妈的声音最敏感,平时照顾宝宝时,妈妈要多和宝宝说话,促进宝宝语言和听力的发育。
比如,换尿不湿时,先和宝宝说要换尿不湿啦,换了尿不湿宝贝就舒服啦,先脱下尿不湿、洗洗小屁屁,,很温暖的感觉对不对,擦干小屁屁,拍拍拍、抹点香香,可以保护小屁屁哦……
说话时, 尽量 说的 简短、易懂些 ,而且要说固定的词语,避免一会尿布、一会儿尿不湿、一会儿又纸尿裤等。
3、认知能力:有一定的持久注意力、双臂活动,视力可追随180
随着宝宝长大,家长会发现宝宝和家长间的互动越来越多了,不仅动作灵活了不少,语言和眼神方面也有了互动。
3个月的宝宝可以 立刻注意到面前的玩具,会盯着看一会儿 ,说明宝宝有了持久的注意力;并且有了双臂活动,宝宝可能想要抓握。
宝宝躺着时,如果用一个红球在宝宝面前逗引宝宝,他可以用 眼睛灵活 的 追随180 。
并且,宝宝知道了“打玩具时玩具就会动”的 因果关系 ;当疼痛、饥饿时会哭,当满足、舒服时会开心、手舞足蹈等。
给家长的家庭早教建议:
这个月龄,锻炼宝宝的认知能力,家长可以陪宝宝玩些亲子小 游戏 ,比如拉拉小手、飞呀飞、翻身看看、陪宝宝躺在音乐健身架里玩等。
拉拉小手: 让宝宝依靠着坐在床上,妈妈分别拉住宝宝双手,俩人来回做牵拉动作,动作要轻柔缓慢,可以边做边唱儿歌“小手尖尖,妈妈牵牵,宝宝动动,妈妈送送”。有助增强宝宝手部力量、抓握能力及语言发育能力。
飞呀飞: 建议臂力较大的爸爸陪宝宝玩,让宝宝俯卧在爸爸手臂上,把宝宝从爸爸身体左侧的右上方举起,反复4-5次再换另一个方向,同样注意动作轻柔缓慢,同时边玩边和宝宝说话“飞呀飞,飞呀飞,飞高喽~”对于诱发宝宝兴趣、建立亲子关系都很好。
以上就是3个月宝宝的基本生长发育情况,及能力方面的发展,3个月是宝宝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为宝宝要学会翻身了。
在陪伴宝宝成长的过程中, 家长除了照护好宝宝的吃喝睡等方面外,也要重视早教方面的训练 , 协助宝宝更好的发育,让宝宝变得更强壮更聪明。
你家娃在三个月时都会哪些技能了呢?来留言分享呀,或者家长们有哪些 育儿 问题,也欢迎留言咨询讨论。
三个月婴儿运动训练
三个月婴儿运动训练
三个月婴儿运动训练,健康的身体要从儿时就着手,宝宝在三个月的时候,已经有了一些全身肌肉的运动,所以可以着手进行一些身体上的锻炼,那么三个月婴儿运动训练有什么内容呢?
三个月的宝宝就能从仰卧翻到侧卧,这时护理宝宝的爸爸妈妈可以训练宝宝翻身。
1、有侧睡习惯的宝宝,学翻身比较容易,只要在他右侧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再把他的左腿放到右腿上,形成交叉的姿势,再将其一只手放在宝宝的胸腹之间,轻轻地扶宝宝左肩,轻轻在背后向右推,宝宝就会转向右侧。
这样练习几次后,家长不用推宝宝的肩膀,只要将宝宝的腿放好,用玩具在前面逗他,宝宝就会为了够玩具而自己翻过去了。以后不用放腿就用玩具逗宝宝就能翻了。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训练宝宝从俯卧变成仰卧。
2、没有侧睡习惯的宝宝,家长可以让宝宝仰卧在床上,手拿着能发出响声的宝宝感兴趣的玩具在他侧边逗他,并对小宝宝说:“宝宝,来拿玩具。”训练宝宝从仰卧位翻到侧卧位。宝宝成功的翻到侧卧后,把玩具给宝宝玩一会儿,休息一下。
有些宝宝在一段时间内会非常喜欢翻身,而一些宝宝有可能跳过翻身这个阶段,直接学会坐。只要宝宝在不断学习新本领,精神状态还,对什么都感兴趣,爸爸妈妈就不用担心。 宝宝一般都是先学会从仰躺翻到俯卧,然后再学会从俯卧翻到仰躺,一般每日训练2—3次,一次5分钟左右,要看宝宝的状态。等宝宝的动作熟练了,就可以稍微增加训练时间。
对于3个月的宝宝,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早教:
一、运动能力上:
1、大动作能力:
抬头训练,其中包括竖抱抬头和俯卧抬头。给宝宝被动做婴儿操:宝宝仰卧,抓住宝宝两手,上举、平举、前举、放下等,妈妈嘴里配合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
2、精细动作:
轻轻宝宝的双手,按摩手指。训练宝宝能够用小手握住妈妈的手指或细棒;
3、俯卧抬头:
婴儿一个月后头部可逐渐抬起,家长可用一些带响的或色彩鲜艳的玩具在前逗引,让婴儿联系自己抬头。抬头动作从抬起45度到90度,逐渐稳定。2个月的婴儿一般能抬到45度,个别婴儿可达90度。这种俯卧抬头的联系不仅锻炼了婴儿颈部、背部的肌肉力量,而且有助于增加婴儿的肺活量。
4、头竖直
每日适当地竖立起抱婴儿数次,让婴儿联系将头竖起,一般2个月婴儿头可竖10余秒至1-2分钟,联系竖头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还可讲婴儿背部贴住母亲抱,这样婴儿面前是一个广阔的空间,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引起婴儿的兴趣,使得孩子更主动的联系抬头。
二、认知能力上
3个月的认知能力与感观灵敏:
悬挂一些色彩鲜艳,能发出一些声响的东西,让宝宝集中视力、视听;闻各种气味,如食品香、化妆品味、各种植物香和其它无害气味等等,开发嗅觉能力;
视觉
视觉是人的感觉系统中最重要的,大多信息都是靠视觉来传达,这时可对婴儿施行一些专门的视觉训练。方法:婴儿仰卧时可在其上方20-30厘米处悬吊一些婴儿感兴趣的玩具,如彩色的环、铃、球,最好是红色的,或放一些能发声的玩具,每次最好放一件,经常调换或变换位置。
听觉:
除了在视觉训练及动作训练伴随时有一些听觉训练,无论是躺着或抱着时,家长可在婴儿的不同方向用说话声、玩具响声或音乐声等训练婴儿寻找声源。听觉训练要注意所用的声音刺激要柔和、动听,声音不要连续很长,否则婴儿会失去兴趣、停止反应。
4、情绪与社交能力:在宝宝醒着的时候,妈妈要经常在宝宝的视线内走动,同时对宝宝说话和微笑。使宝宝注视您,让宝宝的`视线追随您移动的方向。或者,训练宝宝能注视玩具的摇晃,并随着玩具发声,手足舞动。
5、视觉语言:布置识字环境,字宝宝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说、常见的事物:“妈”、“爸”、“门”(贴在门上)、“窗”(贴在窗上)等,经常将字宝宝指给他看,读给他听;
6、将《启智音乐》作为生活的背景音,训练他听音与节奏感,接受优美的旋律。
【适合3个月婴儿的早教游戏】
这一阶段宝宝能熟悉自己妈妈,在众多人群中会投向妈妈怀抱,听到妈妈的声音也会探头寻找。宝宝学会玩手了,可以练习照镜子,在镜中移动不同物体,辨认其不同的特征,并引发探索外界的兴趣。
◆拍打吊球
把悬挂玩具改成带铃铛的小球,妈妈扶宝宝的小手去拍击小球,球会前后摇摆并发出声音,吸引宝宝不断击打它。宝宝还不会估计间隔,手的动作也欠灵活,经常拍空,好不容易击中,球又跑了,再想击中就十分困难。可再用球的摇摆和铃声吸引宝宝。
每次玩时改变小球悬吊的位置,以免长时间注视形成对眼。玩过后把小球收起,防止盯视。练习拍击一个活动目标,可进一步练习手眼协调,为4~5个月时捉住吊起的玩具做准备。
◆用肘卧撑
宝宝俯卧,可移动的镜子摆在宝宝头侧,宝宝喜欢看镜中的自己,会努力把上身撑起。妈妈帮助宝宝把一侧肘部放好,宝宝会主动把另一侧也放好,使整个都撑起来,扩大视野,而且宝宝会伸一只胳膊去取身旁的玩具。这同样是锻炼颈部上肢和肌肉,同时扩大视野,使宝宝能看到过去看不见的事物。
◆单肢遥控
宝宝仰卧,吊一个大花球在宝宝能看到的地方,拉一条绳索,一头系在球上,一头系在宝宝手腕。妈妈扶着宝宝的左手摇动,会牵动大花球上的铃铛作响。妈妈松手让宝宝自己玩,宝宝会舞动四肢甚至晃动身体去使铃铛作响。宝宝发现挥动左臂铃铛会响后,妈妈给宝宝把轮子再换一只手绑,然后再轮流绑到左、右脚踝上。
这是一种锻炼感觉统合和选择性专一的游戏。由看到听,到支配全身无选择运动,感觉统合过程,锻炼大脑专门指使选择肢体活动,对益智十分有用。
◆坐抱
妈妈左臂托着宝宝,让宝宝靠坐在妈妈的胸前,妈妈用右手取一些玩具让宝宝双手拿着玩,或托着宝宝坐在桌前,把玩具放在桌上,让宝宝用手去取或够,或推动桌上的惯性小车。
通过这个游戏,可让宝宝学习坐的姿势,为以后练习拉手坐起打基础,宝宝坐起来后,可双手同时活动,为双手协作提供机会。
◆翻身90度
宝宝学会侧卧后,还会从侧卧翻到俯卧或仰卧,这种翻身几乎是无意的,是由身体重心的偏移决定的。3个月前后,宝宝自己能做90度翻身,或由仰卧到侧卧。妈妈也可用玩具逗引加上适当的帮助使宝宝翻身。
让宝宝把翻身的动作由无意上升到有意,由身体重心偏移决定变为自主决定。
◆元音答话
妈妈经常同宝宝说话,使宝宝经常发出元音。两三个月的宝宝喜欢说双元音,或拉长一个元音,妈妈要用夸张的口形同宝宝说话,会使宝宝也发出声音同妈妈对话。
宝宝自小喜欢喊叫是语言发育良好的开始,要鼓励宝宝说话,父母一边照料宝宝一边同他讲话就会激起宝宝与人对话的兴趣,宝宝独处时也会自己发声自娱,或者对着玩具说话。此时的发声是为以后早日学话做准备。
◆见人就笑
常抱宝宝到公园或人们休息散步的地方,妈妈同四周的人打招呼,也让宝宝接触生人。人们喜欢孩子会逗宝宝,宝宝也会报以微笑。这是孩子社会化训练的第一步:学会用笑同人打招呼。而从来不见生人的孩子见人就躲开,或者不敢正面看人,逐渐养成害羞的性格,没有招人喜欢的本领。
要让宝宝学会主动招呼人,养成大方开朗的良好性格。
◆识别爸爸
爸爸要主动同宝宝玩耍,宝宝会感到父母是不同的,爸爸的胡须、气味、声音以及强健有力都与妈妈不同,多数宝宝都喜欢让爸爸抱,把自己举得高高的,经历一些惊险但感觉更加有趣。尤其是男婴,更喜欢惊险刺激,喜欢爸爸豪爽的笑。宝宝开始觉察辨别两个不同的人,一种是妈妈,一种是爸爸,都很爱自己。
1、抬头练习:对一个月内的宝宝进行训练时,可以让宝宝俯卧在床上,家长在宝宝头顶上方唱歌或者用玩具发出声音吸引宝宝,一开始吸引宝宝抬头,逐渐可以达到让宝宝抬头挺胸的效果。每次练习可根据宝宝情绪控制在3-10分钟内,每天可重复数次。
抬头练习能很好地锻炼宝宝脖子和脊椎的力度,在新生儿时期就经常进行俯卧位练习的婴儿,满1个月的时候就能将头抬起数秒,头能摆正不歪,抱起来时脖子不会太软;2个月时可以在俯卧位抬头呈45度,到了3个月时就能用双臂支撑着挺起头和,上举到90度。
抬头练习不但能锻炼颈肌、背肌和胸肌,加快宝宝的发育,而且宝宝抬头后周围环境的一切都会映入眼帘,他就能睁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更好地探索着这个五彩缤纷的未知世界。
2、转头练习。妈妈让宝宝面超前,背靠着妈妈胸腹,抱起孩子。宝宝的头颈部由于靠在妈妈身上,比较容易竖起头。此时,让爸爸或者其他人在宝宝旁边边用玩具逗引他边说:“宝宝看这边,爸爸在这呢!”
宝宝会随着玩具出现的方向左右转头寻找,他会觉得很有趣。转头运动同样可以训练宝宝的颈部肌肉,而妈妈这种抱姿也为宝宝直视周围环境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每次练习5分钟左右,时间不宜过长。
3、足蹬练习。宝宝俯卧练习抬头的时候,会存在匍匐反射,双下肢仍然交替做蹬的姿势。这是家长要用手顶住宝宝的足底,给他一点蹬的力量。这样做有利于促进身体各部分动作的协调,促进小儿大脑感觉统合正常发展。
4、翻身练习。3个月时,让宝宝仰卧,在宝宝的一侧拿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训练他从仰卧位翻至侧卧位。开始时家长用手托住婴儿一侧的手臂和背部慢慢推向一侧,帮助小儿翻身。
冬天衣服穿得比较多,翻身可能有一定困难,可以安排在临睡前或洗澡前练习。每日2-3次,每次几分钟。坚持锻炼可以使腰部的肌肉力量增加。
5、扶站练习。宝宝2-3个月大时,用双手托住婴儿腋下使其站立,让他体验直立的感觉,在锻炼腿部力量的同时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
大动作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宝宝尽早掌握运动技巧,促进运动机能的发展。但家长切记凡事应有度,切勿揠苗助长,适得其反。要牢牢遵循“宝宝喜欢则继续,宝宝不喜欢就立即停止训练”的原则。身体的健康需要坚持不懈的锻炼,而心灵的健康则需要细心的呵护。
婴儿三个月发育标准
婴儿三个月发育标准
婴儿三个月发育标准,婴儿的到来是整个家庭都为之兴奋的事情,对于婴儿的照顾也是需要家长们要做到细致的,照顾婴儿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了解清楚,以下婴儿三个月发育标准。
三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男宝宝和女宝宝是不完全相同的,具体如下:
第一、男宝宝的身高一般是在57.6-65.3cm,体重是5.1-7.9kg,头围是38.3-42.8cm,女宝宝的身高是59.5-63.8cm,体重是4.6-7.4kg,头围是37.2-41.9cm。
第二、运动发育,3个月的宝宝可以竖头,同时可以竖抱,能够伸手臂,能够做对称性的姿势,躯干稳定性比较好,俯卧位的时候头能抬的比较硬实,此外,孩子能摆弄拨浪鼓。
第三、语言方面,宝宝可以发出吹泡泡的声音,听到父母的声音会感到异常兴奋。如果宝宝侧面摇铃,孩子头会转向摇铃的方向。
第四、社会认知方面,逗宝宝笑,宝宝会能够笑出声音,同时对的关注报以回应。
第五、3个月的宝宝已经进入口欲期,喜欢吃手指,甚至会把脚丫放到嘴里进行吸吮。
宝宝3个月发育标准
3个月的男宝体重的中等值是6.2kg,最低是5.1kg,最高是8.1kg。男宝3个月男宝的身长中等值是62cm,最低58cm,最高66.5cm。3个月女宝的体重中等值是6.1kg,最低5kg,最高7.8kg。3个月女宝身长中等值是60cm,最低56.5cm,最高64.5cm。3个月的宝宝精神发育方面的指标,应该能够达到俯卧抬头60-90度,练得好的孩子到90度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用玩具触碰孩子的手指,孩子能够张开小手抓住玩具,追视和追听都会比较灵敏,而且动作比较连续。如果把鲜艳的玩具放在眼睛上方的20cm,来回转动红球应该能够接近180度,发育好的是可以达到180度的,而且中间没有断续,应该能够连续追视下来。当你做鬼脸逗他的时候会笑出声,3-4个月就会哈哈大笑,也是早期参加社交活动的标志性项目。
婴儿在0-1岁的发育标准是什么呢?
1个月婴儿智力发育标准
体重(平均) 5.03公斤(男) 4.68公斤(女)
身高(平均) 57.06厘米 56.17厘米
头围(平均) 38.43厘米 37.56厘米
胸围(平均) 37.88厘米 37厘米
坐高(平均) 37.94厘米 37.35厘米
身体发育1个月的孩子,一逗会笑,面得扁平阔鼻,双颊丰满,肩和臀部显得较狭小,脖子短,、肚子呈现圆鼓形状,小胳臂、小腿也总是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
感觉发育
孩子经过妈妈一个月的哺育,对妈妈说话的声音很熟悉了,如果遇到陌生的声音他会吃惊,如果声音很大他会感到害怕而哭起来。因此要给孩子听一些轻柔的音乐和歌曲,对孩子说话、唱歌的声音都要悦耳。孩子很喜欢周围的人和他说话,没人理他的时候会感到寂寞而哭闹。
1个月的孩子,皮肤感觉能力比敏感得多,有时家长不注意,把一丝头发或其他东西弄到孩子的身上刺激了皮肤,他就会全身左右乱动或者哭闹表示很不舒服。这时的孩子对冷、过热都比较敏感,以哭闹向大人表示自己的不满。两只眼睛的运动还不够协调,对亮光与黑暗环境都有反应。1个月的孩子很不喜欢苦味与酸味的食品,如果给他吃,他会表示拒绝。
动作发育
孩子发育到第8周时,俯卧位下巴离开床的角度可达45度,但不能持久。要到3个月时,下巴和肩部才能都离开床面抬起来,也能部分地离开床面,上肢支撑部分体重。孩子俯卧时,家长要注重看护,防止因呼吸不畅而引起窒息。
从出生到1个月的孩子,动作发育处于活跃阶段,他可做出许多不同的动作,特别精彩的'是面部表情逐渐丰富。在睡眠中有时会做出哭相,撇着小嘴好象很委屈的样子,有时又会出现无意识的笑。其实这些动作都是孩子吃饱后安详愉快的表现。
睡眠
这么大的孩子,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每天能睡18-20个小时,其中约有3个小时睡得很香甜,处在深睡不醒状态。
你知道婴儿的发育标准吗
很多时候婴儿的发育是很需要我们去注意的。当然了,很多人会认为这没有一个很好的标准,其实呢,是有这么的一个标准的,如果你对于这方面的问题不是非常了解的话,你就应该好好的看一下以下的这些说明。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2kg-4.3kg左右。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0.18kg-0.2kg,4-6个月时每周增长0.15kg-0.18kg,6-9个月时每周增长0.09kg-0.12kg,9-12个月时每周增长0.06kg-0.09kg。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kg-3kg。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kg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身高(长)是指头、躯干、下肢三者长度的总和,三者的比例在宝宝不同阶段不一样。年龄越小,头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随着年龄增长下半身的增长速度将快于上半身。
出生时宝宝平均身长为50cm左右。第1年的身高(长)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每月平均身高增长2.5cm,7-12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1.5cm,1周岁时比出生时大约增长25cm,是出生时的1.5倍。在出生后第二年,宝宝身长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从2岁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之前,宝宝的身长平均每年增加6-7cm。2-7岁宝宝身长计算公式=年龄×5+75cm
贴心小提示。为宝宝测量身高(长)时要脱去鞋、帽、袜子。身高(长)的测量最好选择在上午进行,这样得到的数据会比较准确。较小并且不配合的宝宝可选择平躺的姿势测量。测量时要注意膝关节伸直,头部有人用手固定。同龄男宝身高(长)都要比女宝略有优势。单助词,如瓶子、洗澡、球球、喝水。
看了以上的这些内容。大家应该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吧,当然了,还是有很多的一些内容没有提到,如果你是有兴趣的话,那么可以到网上查查一些相关的信息,希望对于大家在养育宝宝这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