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25羟维生素D3正常值范围为20~50ng/ml:
1. 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正常发育:25羟维生素D3正常范围轻微波动属于正常,但小于20ng/ml提示可能存在潜在不足的风险,大于50ng/ml可能有潜在副作用。
2. 缺乏会导致佝偻病发生:25羟维生素D3缺乏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骨骺以及骨基质矿化不全,易受肌肉牵拉出现畸形,是佝偻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新生儿维生素D3每天补充量多少
正常出生的孩子,需要补充维生素D3400IU/d,一般从出生后半个月到1个月开始服用,一直服到2-3岁。
早产儿出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3800-1000IU/d,纠正月龄满3个月后改为400IU/d,直至2-3岁。
除了维生素D3制剂,配方奶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3。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需要根据配方奶中所含维生素D3的量,对不足部分加以补充。
400IU是每天的预防量,不是治疗量。如果宝宝有佝偻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剂量,给予相应的治疗。
补充维生素D3低于10,000IU/d,通常不会导致中毒,只是太高的维生素D3摄入量会导致副作用的风险增大。
扩展资料:
世界各国对维生素D3需要量指导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08年3月):
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2周后800IU/d,三个月后400IU/d
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2周-2岁,400IU/d
配方奶喂养儿:如果奶量少于500ml,补充200IU/d
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孕妇:400-1000IU/d,同时监测25-(OH)D3浓度。
美国儿科学会临床指南(2008年11月):
与中国相比,提前和延长了补充维生素D的年龄段,
孕妇(妊娠后期)、乳母,不管什么季节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400-1000IU/d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维生素D3
关于婴幼儿维生素D补充量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维生素D及来源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维生素,作用类似于激素,对于宝宝生长发育及预防佝偻病必不可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儿童维生素D推荐量为400IU/天,获得它的途径有两种:食物和日光照射。
维生素D的食物来源非常的少,一般主要存在于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瘦肉、奶、坚果中含微量的维生素D,蔬菜、谷物(及其制品)和水果含有少量或几乎没有维生素D。
另外一种获得维生素D的途径日照,普通着装(胳膊、头、颈面部暴露),夏季在阳光下20~30分钟可得到一天所需量。婴儿暴露面部和胳膊,需要每天户外2小时左右能达到需要量。
二、宝宝补充维生素D 的必要性
从上面理论依据,结合宝宝需求来说,维生素D强化是有必要的,原因有二:
1.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为22IU/L(2.2IU/100ml), 即使宝宝每天吃母乳1000毫升,可以摄入22IU的维生素D,对宝宝来说,只能满足需求量的5%左右;
2.暴露胳膊和面部,让宝宝晒太阳每天2小时左右很少有家长能做到。
必须知道: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生素,长期过量摄入会在人体蓄积,从而产生中毒症状,危害宝宝身体健康,所以补充多少爸爸妈妈要“精打细算”。
三、奶粉能给宝宝多少维生素D?
奶粉喂养的宝宝需不需要额外补充VD、补充多少?这是需要计算的。
婴幼儿每日饮奶需要量分别为:
家长可依据宝宝自身饮奶量推算出已摄入维生素D的量,从而计算是否需要补充。例如某1段奶粉维生素D含量为1.2微克/100ml,宝宝每日能吃600毫升,计算方法如下:1.2x40=48IU→48x6=288IU→400-288=122I。如果宝宝不能保证每日户外晒太阳2小时左右,摄入不足的部分就需要补充维生素D制剂了。
宝宝维生素D每天需要多少?
很多新手妈妈都知道宝宝出生半个月后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但在补充的过程中有些妈妈可能由于某些原因,会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过量,那么这样的情况严重吗,会导致宝宝维生素D中毒吗?
什么是维生素D,为什么要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的作用有很多,比如促进肾对钙磷的重吸收;与甲状旁腺共同作用维持血钙水平的恒定;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等等。
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及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中国参考摄入量的维生素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如下表,家长可以对照宝宝年龄,查看应该给宝宝补充多少剂量。对于婴幼儿,按照中国的推荐量,每天摄入的维生素D在800国际单位以内都是安全的,再多一点也没有那么容易中毒,治疗剂量每天需要达到2000~3000IU。
目前维生素D的中毒剂量尚未确定,维生素D中毒的剂量在个体之间差异也较大。一般而言,宝宝每天服用维生素D 2~5万IU,连续数周或数月可导致中毒,相当于每日服用维生素D400IU胶囊50-125粒,如果不是误服,一般很难达到这个剂量;敏感的小儿每日服用维生素D制剂4000 IU,连续使用1-3个月即可引起中毒,相当于每日服用维生素D胶囊10粒。
维生素D的中毒可能出现哪些表现?
轻、中度维生素D中毒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表现为恶心、 呕吐、厌食、倦怠、烦躁、低热、顽固性便秘和体重下降等。
重度维生素D中毒时,才会有胃肠道、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眼睛和皮肤等的症状,表现为惊厥、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烦渴、尿频,甚至脱水或酸中毒等,严重的维生素D中毒还可导致死亡。
一般,维生素D摄入过量时可导致25(OH)D水平升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血钙升高时,才会出现一系列继发于高钙血症的临床表现。
生活中如何预防维生素D中毒?
其实,生活中预防维生素D中毒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滥用或误服,家长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有以下几点建议:
1、给宝宝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前一定要看清产品的剂量,按剂量给宝宝合适的补充。
2、如果是溶液型维生素D产品时要注意滴管刻度,仔细看产品说明书是每1毫升含400 IU维生素D还是每0.5毫升含400IU维生素D。
3、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合格的产品可能会出现维生素D实际剂量远大于包装说明书上的剂量,长期服用类似不合格产品可能会出现维生素D过量或中毒的问题。
4、对于大一点的宝宝来说,家长需要把维生素D补充剂放在宝宝们够不到的地方,避免宝宝偷偷误服大剂量的维生素D导致中毒。
婴幼儿每天需要补充多少维生素D才不超标?
新生宝宝从出生14天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个单位,1岁到两岁每天补充600个单位,两岁以上每天补充800个单位。早产或双胞胎、多胞胎的新生宝宝,建议要达到800个单位/天,除非是本身某些疾病的个别宝宝。
宝宝的日常食物中,除了海鱼之外,维生素D含量并不高。比如,每100毫升母乳里维生素D的含量是20单位~40单位,至少每天要喝1000毫升母乳才能满足所需维生素D的量,但每天能喝这么多奶的小宝宝并不多。
一个鸡蛋黄中含有40个单位的维生素D,和每日摄入量也相差甚远。但小月龄孩子恰恰处于骨骺发育最快速的阶段,对钙的需求量大,因此额外补充维生素D非常必要。
扩展资料
宝宝缺乏维生素D的原因
1、阳光照射不足
北方孩子的维生素D缺乏率远远高于南方的孩子,就是因为南方气候比较温和,冬天也可以出门晒太阳。北方的孩子就没有这个条件,宝宝几乎有半年的时间都是不出门的,阳光照射不充分就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
2、摄入不足
很多家长都没有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的意识,特别是农村家庭,城市家庭大部分都知道要给孩子补充维生素D,但是仍有一小部分不知道。
3、胃肠、肝胆、肾脏疾病
维生素D不是简单地吃进1粒就能马上在体内转化,需要通过胃肠道的吸收、肝胆的合成、肾脏的代谢,如果这些器官组织功能有问题,就会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
4、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适宜
维生素D的吸收要求体内有合适的钙磷比例,如果钙和磷都吃得很多,但比例不合适,或者两者都使用量不足,都不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的成长发育。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给宝宝补维生素D须补足剂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四大原因导致宝宝缺乏维生素D 如何补充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