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2-3岁幼儿特点
2-3岁幼儿特点
2-3岁幼儿特点,小孩子的成长是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2-3岁的幼儿活动能力增强,语言能力突飞猛进,父母应该保护孩子的好奇爱学习的天性,培养孩子自尊,下面就来看看2-3岁幼儿特点。
心理发展情况
动作:行走得很好,能双脚跳,有时用一只脚跳。扶一手能单足站好,并稍跳起。学着不扶栏杆上下楼。手臂举起有抛掷的姿势。会自己洗手,会扣扣子,会穿简单的外衣,会穿鞋林,会用勺子吃饭。能用3块积木搭一座析。能把纸折成近似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思维:两岁后已开始能用词对同类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思维由直觉行动性开始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也就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的联想来进行。
语言: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一质变期。两岁半到3岁之间造句能力逐渐增强,逐渐掌握语法结构,已会说不少复合句。除名词、动词外,其他词类有所增加。说的话常常还不完整,不连贯,句子短。对话多,独自语言少,常边做动作边讲话。已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语言用来进行交际。
开始问:这是什么?为什么?等。孩子提问题说明了他们最早的认识兴趣、发展思维的需要以及要理解周围各种现象的愿望。喜欢跟讲话,喜欢听故事。能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会唱短儿歌。3岁时能听懂的词汇达到1,000个左右。
数概念:2~3岁是儿童计数能力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能说出物体的大小,口头可数到9,给物说数或按数取物可到5。能指出第一、第二、第三的次序。
其他:开始做一些象征性游戏,把自己比做小动物,有时会象大人教育他一样去训练玩具娃娃。能认识5、6种以上的颜色。开始领会并使用今天、明天、昨天等时间概念。在语言作用下,行为已开始带有某种自觉性。
开始有是非观念,知道打人不好,开始能区分亲近的人和疏远的人。意识和行动的性日益增长,要求自己去完成许多动作,常说“我自己拿”“我自己吃”等等,有时拒绝别人的帮助,什么都想自己干,亲自去摸一下。
家长应做的事
1、进行捏橡皮泥、折纸的手工活动。
2、常带孩子到郊外观察大自然,上街,游览公园或参观展览,常到动物园。每次外出边走边讲,边走边指点,走走停停,边问边答,通过多听、多看、多说,既培养观察力,长知识;又练习对话,丰富口语词汇,又进行美的教育。每次外出后,在父母的指导下要求孩子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尽量多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讲有趣的故事、童话、寓言、唱儿歌、猜谜语、指导他们看图识字。每次活动时间不宜太长,有时可有的放矢地选编故事,进行适当的品德教育。
4、鼓励孩子多问问题,有问必答。回答孩子的问题要经过认真地思考,讲究科学性,并以简单易懂、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耐心地回答,借回答问题来发展孩子的'完整语言以及好奇心和求知,不断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同时要进行品德教育,如诚实、勤劳、讲礼貌、守纪律、与别的小朋友团结友爱等。
对孩子语言中的错误,不要讥笑,不要重复,要对孩子作出正确的示范。可给孩子看一些儿童电影、木偶戏、美术片、动画片和儿童电视剧,但要控制不宜太多,时间也不能长。对孩子看不懂的地方要加以解释。
5、教孩子数第一、第二、第三。使孩子通过数头、手、脚、眼、耳、鼻、嘴等认识数字1和2,通过数东西认识3~5。计数能力训东从口头数数、按物点数,到说出总数和按数取物。口头数数可教到10
6、教孩子抓笔画直线、竖线和圆圈等。
7、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两岁时,或更早一些可教孩子学英语简单口语。
8、明确教导孩子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要正面教育孩子,不应随便打骂。孩子表现好,应给予恰如其分的赞扬;孩子有了错误后,应当及时批评,但要注意场合和方式。
对孩子的爱表现要适当,不要溺爱,不要让孩子随心所欲,更不能百依百顺。孩子无理哭闹时,应说服教育,或用其他事转移他的注意力,事后再加以批评并说清道理。家庭生活气氛要和谐、愉快,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和睦、互相关心,要注意文明礼貌,尊长爱幼。教孩子学会用“请”、“谢谢”等语言,别人问他话时要有礼貌地回答,知道向年纪大的人或同伴问好。
9、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孩子如做得不好,要给予示范,并加以指导。培养孩子的劳动观点,增强生活的能力。培养孩子做事谨慎,有自信心,有进取心,有始有终,能克服某些困难的好习惯。完成某件指定的任务后要加以适当的表扬,要注意评价过高会使孩子骄傲或过于自信,评价过低会挫伤孩子向上的积极性,因此表扬时要适当,批评时要讲究方法。
10、孩子会走会跑前后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安全。要求孩子油意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晚上睡觉前不吃东西,早晚及午饭后用温开水漱口。生活要有规律,学会正确使用手帕,吃饭时力求保持衣服清洁。
1、语言发育:2-3岁以后开始逐渐向连续性语言发展,能离开具体情景表述一些意思了。2-3岁幼儿开始沉浸在自言自语的语言快乐中,这是宝宝语言发展的一个阶段。3岁以后,宝宝的思考就渐渐不直接说出来了,宝宝会静静地思考,并作出某作决定和行动。
2、身体技能:锤子、剪刀都要用一用,拖把、扫帚都要试一试,破坏东西一流高手,不会修理却有修理整个地球的愿望。可以用积木搭成复杂的结构。会给娃娃穿服,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
3、运动技能:走、跑、跳、站、蹲、坐、摸、爬、滚、登高、跳下、越过障碍物,3岁幼儿的运动能力应有尽有。宝宝应该已经会拍球、抓球和滚球,能接住2米远抛来的球。经常玩秋千、翘翘板和滑梯能提高孩子对自己身体的信心。让宝宝玩跳房子游戏,亲子单脚蹦:牵着宝宝的手让他单脚换着跳,可练习跳跃能力。
4、认知能力:会说10个左右的英语单词。背儿歌,唐诗、广告词及简单故事。能数到几十甚至100,会做数字汉字的配对。能认识4-6种几何图形,切分圆形1/2或1/4。拼上4-8块的拼图。从图中找出缺漏部分。宝宝记忆力很好,会引述过去发生的事。
5、情感发育:父母和看护人性格怎样,人品怎样,怎样对待宝宝,都深深地在宝宝人格发展的道路上留下印记,甚至影响宝宝一生的发展轨迹。如果父母总是否定宝宝,批评话语不断,宝宝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缺乏自信。
6、社交技能:宝宝个性与家庭的影响很大,如果你怕孩子吃亏,过分保护,就会使孩子胆小怕事,遇事畏缩躲避。三岁时应及时引导和纠正,培养孩子开朗活泼,善于与人相处的良好性格。
两岁孩子的年龄阶段特征
两岁孩子的年龄阶段特征
两岁孩子的年龄阶段特征,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我们关注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表现,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道路,为大家分享两岁孩子的年龄阶段特征。
1、很难与人相处:一些年轻的父母们,因为想急着去上班,孩子不到三岁才两岁多,就把孩子送去了幼儿园或者托儿所。但这一时期的孩子,还并不会与其他小朋友相处。这些孩子通常在幼儿园或托儿所的表现是,抢其他孩子的玩具、食物,动手打人、咬人等等。这都是因为孩子的年龄和不适应幼儿园或者托儿所导致。
2、分离焦虑开始发展:你离开一会就哭着找你,整天总喜欢粘着你,这些都表明孩子的分离焦虑开始出现并发展。分离焦虑是2岁孩子发展阶段中很正常的表现,此时期的孩子依赖性特别强。
3、逆反心开始出现:2岁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自己做一些事情了,凡事他都想去掺和一下,凡事都想自己做。如果父母拒绝他的要求,此时孩子的逆反心理也会开始出现。
2岁宝宝的心理发展和特征?
一:执拗期两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第一执拗反抗期,很多家长发现本来很听话的孩子在这个阶段突然开始逆反了,甚至跟家长对着干,你越让他做很么他越不做什么,特别在两岁到三岁这种情况达到高峰,家长非常不理解,认为是孩子不听话了、不好管,甚至为了让孩子听从说教而采用极端的方法,轻则指责重则打骂。
二:自我意识萌发两岁左右的孩子形成自我意识非常关键的时间点。当孩子在一岁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动作出现,就是直立行走。这被称之为真正脱离母体。正是因为行走的出现,儿童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发现从此开始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自己的思想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他们开始对于“我”出现了认识的萌芽。
1、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
2岁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记忆以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事物的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的。离开了具体的事物,具体的活动便不能进行,他们往往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什么,而常常在捏出某种形象之后才会说“苹果”,“大饼”等。
2、尝试模仿,喜欢重复
2岁儿童爱模仿别人,他们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在家里模仿大人的活动,在幼儿园模仿小朋友,教师的行为。模仿的大多是一些具体,简单的外部动作。
2岁儿童的注意以及记忆是不随意的,短暂的。喜欢重复是此年龄段儿童显著的特点。他们喜欢重复地摆弄物品,喜欢听教师重复讲同一个故事,重复做某个动作,如反复地娃娃吃饭。在往返的重复中逐渐认识物体的属性,发展语言与动作,并由此逐渐认识事物简单的关联,产生简单想象。
3、词语发展迅速,听说能力基本形成
2~3岁是儿童口语发展额关键期,此时的儿童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亿元,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2岁后期会用“”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开始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言语的发展促进自意识的萌芽。
4、对鲜明的色彩、节奏感兴趣
2岁的儿童处于新异性的探索阶段,此时的儿童对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因此,色彩鲜艳的,有声响的,会动的物品特别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喜爱,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去认识环境,投入活动。
针对2-3岁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教育,下面几条要点就很重要:
1、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是发展他们良知,即包括做了错事感到愧疚,以及克制再次犯错的能力最关键的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积极地引导和塑造孩子的行为,那么接下来就可能为日后的“熊孩子”埋下伏笔。
2、父母要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这个阶段孩子有强烈地学习、模仿的动机,无论做什么,说什么,他们都会有样学样地模仿。
因此,如果一个父亲暴躁,那么幼儿就会学会暴躁;如果一个母亲懒惰,那么幼儿就会学会懒惰。所以,做父母的应该让自己的行为至少在孩子面前是积极的,用自己的良好言行给孩子以示范。如果父母本身言行就存在问题,那么就不要怪孩子有样学样。
3、慎用惩罚,特别是不要体罚。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理解父母通过惩罚试图让他明白和学会的规则,幼儿要到5岁以后才会逐渐形成规则意识。相对地,如果父母采用体罚的方式,他们没有学会“道理”,反而更可能学会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幼儿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方式来对待他人。
4、避免与孩子情绪冲突,特别是不要再情绪上与孩子对立。一旦父母与孩子情绪上冲突,那么孩子就会发展出退缩,并逐渐发展为在父母面前和身后两套行为模式。
对幼儿发脾气,幼儿是不可能了解父母愤怒后面的用意,他只会注意并强烈地感受到愤怒的压力,这会对幼儿产生极为负面的心理影响,阻塞掉未来孩子与父母的沟通,很多父母苦恼孩子什么都不跟自己说,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追溯到这个年龄阶段父母与孩子的情绪冲突。
语言发展新阶段
2岁宝宝语言发展再上新台阶,词汇量又一次爆炸式增长,宝宝用语言表达需求的能力更强了,有能力与父母进行交互式对话了。与此同时,宝宝对语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使用新词和妈妈对话。父母的赞赏,可极大激发宝宝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兴趣。
当宝宝说出一个新词时,父母表现出惊讶的神情,并适当赞许,这对宝宝潜能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个月龄的宝宝,说话的语序已经很少出错了,还会使用不少名词以外的词汇,如不能、受伤、知道、认识、喜欢、生气、高兴等。宝宝能说出不少完整的语句了,如“我喜欢爸爸”“小猫咪受伤了”“妈妈生气了”等。
性和自律能力
2岁的宝宝性不断增强,开始有了自律能力,并特别在意自己的感受。宝宝开始尝试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感受父母对他的情感。但由于宝宝的认知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当妈妈为了避免危险而制止宝宝做某件事时,宝宝感受到的可能是妈妈“不爱他了”。宝宝看到的是妈妈外在的表现,感受到的是妈妈“不友好的态度”。
所以,当妈妈要严肃而坚决地制止宝宝做某件事时,首先要告知宝宝“妈妈是爱你的”,这样就会让宝宝的情感发展保持在良性轨道上。
喜欢帮爸爸妈妈做事
现在不能只是爸爸妈妈帮宝宝做事了,父母要教会宝宝帮爸爸妈妈做事,教会宝宝自己做自己的事,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宝宝动手做事的能力,还能培养宝宝热爱劳动的品质。让宝宝参与日常生活中琐琐碎碎的家务事,也是开发宝宝潜能的方法之一。
手眼协调能力
宝宝手眼配合越来越好了,会很耐心地把带小眼儿的珠子一个一个穿成串珠。只要是宝宝想做的事情,几乎都要尝试着去做,尽管有时显得还比较笨拙,但宝宝不会气馁,坚持把事情做完宝宝开始凭借自己的想法,画一些有意义的图画,如月亮、太阳、苹果、香蕉;宝宝还会化解尴尬,宝宝画的'香蕉黑乎乎的,妈妈问香蕉长得这样啊?宝宝则诙谐地告诉妈妈,他画的是烂香蕉。
锻炼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宝宝从2岁向3岁迈进,这个阶段最重大的进步,就表现在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上。把宝宝玩具放到高一点的地方,当宝宝想要高处的玩具时,妈妈不要马上就把玩具拿下来给宝宝,而是用启发的口气问宝宝,能自己拿下来吗?不要等宝宝回答,你紧接着说,我相信宝宝一定能想办法拿到它。
这时,宝宝可能就会把小凳子搬过来,站在凳子上,通过让自己“长高”而拿到玩具。如果宝宝这么做了,父母一定要表扬宝宝,让宝宝尝到完成任务的喜悦,产生自豪感。这样愉快的经历,会激发宝宝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探索精神。
无暇顾及“小事”了
告别婴儿期,刚刚进入幼儿期的宝宝,尽管有了巨大的变化,但还能找到婴儿期的影子,宝宝还会不时地喜欢在妈妈怀里撒娇,用小手摸一摸妈妈的乳头,回味一下吃妈妈乳头的感觉。2岁的宝宝可无暇顾及这些“小事”了,宝宝有更多的事要做,有更多的愿望要实现,有更多的事情让他感到新奇,有更多让他感兴趣的事情,有了更强的探索和冒险精神。
强烈的自我意识
2岁的宝宝有了“自我意识”,最明显的特征是“那是我的”,想从宝宝手里拿到属于他的东西,可要费一番周折。如果不想把他手中的东西给你,不再是把小手高高举起或藏到身后,而是义正词严地阻止你要他的东西。果果“手松”,无论多好吃的食物,多喜欢的玩具,只要有人要,无论是大人宝宝,他都会慷慨地递过去。
这是为什么?难道果果没有“自我意识”?一个小妹妹要果果的气球,果果玩性正浓,哪里会舍得给妹妹,可妹妹哭着喊着要,果果默默地递给了妹妹。当果果把头转过来的时候,我看到果果眼里充满了泪水,果果不到3岁,正是“护东西”的年龄,他把自己心爱的东西给出去,是仁义使然。
需要讲明事情原委
宝宝会展示很多令父母惊奇的能力,好像什么都懂。有时宝宝也会“混”起来——违拗了他的想法,不答应他的要求等等。教养良好的宝宝,只要妈妈和他讲明事情的原委,他就会像个可爱的小天使,很快乐地接受妈妈的安排。1338
调皮的宝宝
宝宝动作之快,简直出乎妈妈意料。放在茶几上的杯子,还没等妈妈拿起来,站在妈妈身边的宝宝,会蹿到妈妈前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它撩到地上,看着摔在地上的玻璃碴,稍微一愣,很快就玩自己的去了,全然没有了以往的害怕。
听懂“不”的含义
2岁以前的宝宝,妈妈越不让他动的东西,他越要动,那是不理解妈妈的话,是由于妈妈的提醒,宝宝才走到东西跟前。2岁以后的宝宝,可就不这样了,开始领会妈妈的话,知道“不”的含义了。如果宝宝没有听从妈妈的话,这可不是没有听懂,而是就想这么做,以显示他的能力。即使不爱活动的宝宝,到了这个月龄,也不会老老实实呆着不动。
极强的模仿力
这时的宝宝,有极强的模仿力,也有极强的模仿,妈妈要干什么,他就要干什么。2岁前的模仿大多是后滞的,或许几个小时后,或许几天后才开始模仿妈妈的动作。现在不是这样了,马上就要行动。
如果妈妈拿着墩布拖地,宝宝马上就要抢过来干,成了“小捣乱鬼”。可也有的宝宝喜欢自己玩自己的。宝宝的模仿力不但很强了,还可以模仿一些比较复杂的动作,如用锤子钉钉子,有时会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不但像爸爸一样用锤子钉钉子,还可能用锤子钉其他宝宝认为应该钉的东西。
合作精神
宝宝开始喜欢和小朋友玩耍,但还缺乏合作精神,还不懂得和小朋友分享快乐。这是正常的,不能因此认为宝宝不合群。父母没有必要煞费苦心教育宝宝,如何与小朋友分享游戏;没有必要劝导宝宝慷慨解囊,把他喜爱的玩具或食物送给小朋友。这会让宝宝有“劣势”的感觉,对哭着喊着要东西的小朋友也没有补益,倒是怂恿了那位小朋友抢占别人的东西。
如果宝宝从小朋友手里抢东西,没有必要用语言教育宝宝,宝宝还不理解妈妈的语言,妈妈只需说不可以拿小朋友的东西,然后把东西还给小朋友就可以了。有时,如果妈妈硬着宝宝把东西还给小朋友,常令妈妈懊恼和沮丧,因为宝宝就是不听从妈妈的话,甚至会因为妈妈的强迫而号啕大哭。宝宝就是这样任性,不能就此认为宝宝的品德有问题。
2到3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哪些
1、认知能力的发展
两岁的宝宝80%能进行颜色命名,但正确率只有25%。表现出较明显的颜色偏好,一般来说,易受孩子喜欢的颜色是红、黄、绿、橙、蓝。有80%的孩子能用语言说明物体的大小,88%能正确选择物的大小。
2、注意力的发展
一般来说,1岁半时能集中注意力5-8分钟,2岁10-20分钟,2岁半10-20分钟,到了3岁时间更长一点,他们能长时间地注意一个事物,自己也能地玩。
3、记忆力的发展
2岁以后的孩子的记忆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此时他已能再认相隔几十天或几个月的事物,还能表现出较好的回忆,也就是重现,自己能回想到相隔一个月甚至更多时间的事物或物体。
4、动作能力的发展
两岁的宝宝最明显的是运动能力的发展,所以当孩子眼睛一张开就开始吵吵闹闹。这时已经能够用单脚保持平稳2-3秒,双脚同时起跳,着地能不摔倒。从这时候起一直近3岁,孩子一般都采用双脚同时起跳的方式,能够双脚交替一步踏上一阶楼梯,有时也需要手扶栏杆或由大人牵引。
孩子胳膊和手上的劲也越来越大,能扔出一些略重的玩具、书本、沙包等等,能提、拿一些重物,如妈妈的包、一本厚书等。对物体的操作也日趋精细、准确,大多数的孩子已能在1分钟正常用纸穿上5-6个珠子,在25分钟内把5-7个小球装进瓶子里,这说明孩子的动用具有了一定的速度。
5、自我意识的发展
过了2岁时,孩子思想逐渐成熟,而且趋于复杂化,大人这时不可再一味地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最主要的特征是有了逃避父母的保护和自我意识强烈,正在尝试自主,父母若无不马上适应这种急速的变化,只会带来泄气和灰心,如果顺着他,也许反抗心还不至于太强,其实一个可爱且有依赖性的孩子试着反抗,这对大人而言也算是件可喜的事。多少产生点反抗意图,较能激起他应对人生冲突的意志而增加思考能力。
两岁宝宝心理发展特点
1.头脑中出现表象。大脑中能保持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一岁左右的孩子离开妈妈会哭,但很好哄,很快就会忘记妈妈,两岁的孩子就很难哄,因为他能回忆起妈妈,看到与妈妈相关联的东西,也能想起妈妈。所以不要一味指责孩子任性无理。
2.延迟模仿。有时候孩子会做一些莫名其妙的动作,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都是之前他所见到的在他大脑中形成了表象,在某个时间相互结合表现出来。延迟模仿比直接模仿更高级。
3.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常说“不”。凡事都想自己完成,否则就会生气。有很多反叛行为,就是为了证明自我的力量。
4.出现占有意识。意识到哪些物品是自己的,不允许别人占有。
如果家长不了解不孩子的不同心理发展阶段,不按正确身心规律引导,双方矛盾激化,以后孩子会出现执拗、任性、自我意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