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一岁左右宝宝的早教怎么做
一岁左右宝宝的早教怎么做
一岁左右宝宝的早教怎么做。孩子出生以来爸爸妈妈 就已经很关心的,婴儿早教方法,一个可爱的宝宝出生后,宝宝的身体、心理以及各种意识就逐渐开始发育,下面看看一岁左右宝宝的早教怎么做。
1、艺术熏陶
一岁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艺术,而宝宝是否喜欢艺术也还是未知数,但是一岁的宝宝会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长们经常带宝宝听音乐以及帮助宝宝认识各种色彩的话,宝宝也会培养出一定的艺术能力。
2、跟着音乐拍手
父母们可以躲在家中播放可爱的儿童音乐,让宝宝和家长们一起跟着音乐拍手或者咿呀哼哼,这样有助于宝宝的四肢协调能力、
3、上街买菜
人们会发现,经常带孩子出去外面的话,宝宝们并不会容易怕生,反倒是一些不怎么出门见人的宝宝会抵触陌生人的接触。而经常带宝宝上街买菜可以让宝宝多一些和外界的人接触。
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和参与的能力。父母们在过程中可以念着买来物品的名称,宝宝会学到更多的名称。
什么是1岁宝宝早教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
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侧重开发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对于早期教育儿童年龄的分界,学界有以下两种看法:早期教育广义指从人出生到6岁入小学以前阶段的教育,对0-6岁儿童进行的以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而一般幼儿在3岁进入幼儿园,所以3-6岁儿童的早期教育又称了幼儿教育。狭义主要指0-3岁幼儿阶段的早期学习。
关于小儿早教的内容是一个大概念,父母是孩子人生当中最好的老师。
首先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做到避免吵架,避免骂人,避免喧哗,一定要讲信用,避免说脏话。与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吐字清晰,放慢语速,发音准确,这都属于早教的内容。
可以给孩子制作一些带颜色的卡片,带有各种人物的卡片,带有各种蔬菜水果、带有各种小动物的卡片,让孩子来分辨,这样能够促进孩子的视力发育。
平时在日常的生活里也可以让孩子多听音乐,给孩子讲故事,朗诵古诗,唱儿歌,这样能够促进孩子听力功能发育。能够促进孩子更早的说话都属于早教的那种。
宝宝1岁的时候大部分都已经学会了走路,家长要准备一双舒服的鞋子给宝宝,让宝宝慢慢学习如何穿上鞋子,这是帮助宝宝学会生活自理的重要方法。
让宝宝在1岁的时候慢慢开始学习怎么样穿衣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而且衣服的面料要注意到健康因素。
家长要了解和学习一些游戏来帮助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由于1岁宝宝年龄比较小,所以游戏和玩具是最能够吸引孩子目光的方式。
音乐想必家长都不陌生,这个时候,家长可以为宝宝挑选一些适宜早教的幼儿歌曲大全,这是帮助宝宝得到智力锻炼的最优方式。0到1岁婴儿早教音乐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内容去了解。
充足的睡眠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如果宝宝睡眠状况不好的话,会造成宝宝食欲不振,从而影响到脑部的发育,影响到智力。
0-1岁是重要的觉醒期
1、身体发育
心理学家曾发现,婴儿期是孩子智力发育的飞跃时期,从什么都不懂的小宝宝到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这大部分的技能都是在婴儿期学会的。从身体发育的情况上来说,一岁内是人类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0-1岁的宝宝早教怎么做?婴儿早教方法
一个身体健康的婴儿在出生时大脑仅重350-400克,但是到了半岁左右时,婴儿的大脑的重量就可以增加到700-800克,脑部的增长重量接近出生时的一倍,可见婴儿期大脑发育十分迅速。
2、情商教育
从出生谁也不认识,到逐渐依恋母亲;从区分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到如何与这些不同的家庭成员相处;从不管是难受、伤心还是愤怒都用哭声来表达,到会用不同的表现来展现自己的情绪……一岁内的宝宝在情商发育上,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3、智力发展
一岁内的宝宝好奇心开始初步萌发,对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无比感兴趣。通过从舌头探索到用手逐渐开启探索这个世界的脚步。这个时期内的宝宝学习能力强,学什么东西都很快并且自主学习能力更强。
4、运动发展
从只会躺着喝奶的奶娃娃到逐渐学会翻身、爬行、直立行走,一岁内的宝宝需要在一年内学会各种运动技能。而这些运动技能又是帮助宝宝探索世界的辅助,宝宝的每项运动技能的掌握都标志着孩子的运动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0-1岁是婴儿智力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也离不开妈妈的照顾和教育。如果妈妈们能掌握好正确地方法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早期教育,有利于促进宝宝潜能的发展。
怎么对一岁半宝宝进行早教?
仅供参考:
1、让他们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数字去表示物体的数量。
2、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3、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可以按照两种属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4、认识、比较物体的宽窄,并将物体按宽、窄排序;引导幼儿仿照ABB的规律给物体排序,并能发现规律知道接下去该排什么,中间漏掉了什么。
5、能从各个方向说出物体的位置,并能区别第几和数量几的不同,如第5和5个是不同的。
6、能准确说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感知10以内的单、双数,能分辨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
7、初步理解序数、相邻数的含义,懂得简单的数的守恒。
8、认识50以内的数字;了解50以内数的连续性。
9、认读数字11~15,并能对数量是11~15的物体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10、认识平行四边形,能在生活中辨认出平行四边形;并能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并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
11、能主动、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
一岁半宝宝如何进行早教
一岁半宝宝如何进行早教
早教对于宝宝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下面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一岁半宝宝如何进行早教,欢迎大家浏览。
一岁半宝宝如何进行早教
1、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垒积木、放钱币到存钱罐、捏小豆子、串珠子等。从大的开始,越来越精巧,越来越准确。
2、去户外活动:在草地上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捡玩具;多走路、多跑跑,锻炼孩子肢体能力,开阔眼界。
3、在家里帮大人拿东西:拿肥皂、拖鞋、小板凳等。培养孩子和人合作的习惯。
4、学走路、爬楼梯、迈楼梯(上楼梯)、跑、跳(先向下跳,再向上跳)、一只脚站立,踢球-循序渐进
5、让孩子自己玩套碗、积木:锻炼注意力的集中
6、用形状套认识形状:圆-正方形-正三角形-长方形
7、学习自己整理自己的东西:把玩具收拾好放回原处。家里的东西应该都在固定的地方,让孩子养成整齐、整洁的好习惯。
8、问宝宝这个东西是谁的:第一步说“这”,第二步说“是XX(名字)的”,第三步学说“是我的”,表示孩子会用代名词了,能够分得清“我”、“你”。
9、玩电视遥控器:知道哪个按钮是做什么的,开、关、换台。
10、自己学服:先学脱前开扣的背心或套头背心,再学穿衣服。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11、用线串大珠子:一边提高手眼协调能力,一边学数数学认颜色。(也可以用硬币塞进存钱罐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12、过马路学的儿歌:大马路 宽又宽
叔叔站中间
红灯亮了停一停
绿灯亮了向前行
13、拼图配对:找一样的拼图配对
14、玩藏猫猫的游戏:让宝宝找东西、找人
15、玩球:先学抛球,再学滚球,最后学接球
16、练习前后走、横向走(向左走、向右走):锻炼身体整体感觉
17、学习自己擦鼻涕
18、认哭、笑脸:宝宝哭 哇哇哇
宝宝笑 哈哈哈
宝宝生气拍拍手
19、认身体部位:先从宝宝熟悉的身体部位开始认起
20、玩水:(夏天)宝宝洗澡的.时候玩一些会沉、会浮的玩具,玩舀水、倒水的游戏
一岁半宝宝该培养的6种能力
一、语言能力培养:
1岁半宝宝将迎来一个“语言爆发期”,宝宝的词汇量猛涨,但多半发音不准,而且无法连成句子。因此在这一时期,家长要把宝宝的词在生活中练成简单的句子,如当宝宝说“妈妈,抱”时,家长需要为宝宝连成句子“你是想说‘妈妈,我想要抱’吗?”在生活中长期坚持,宝宝就会逐渐掌握短句子了。
另外,家长在生活中需要教宝宝正确的语言,避免“婴语”,比如“饭饭”、“车车”等。这样有利于宝宝学习正确的语言,避免宝宝养成错误的语言习惯。宝宝在此时发音不准是正常现象,家长不要取笑或鼓励、模仿宝宝,在生活中坚持正确的发音即可,宝宝就能慢慢在模仿中掌握了。
语言:语言爆发期,宝宝词汇量猛涨,在这一时期,家长要把宝宝的词在生活中连成句子。此外,要教宝宝正确的语言,避免“婴语”。对于发音不准,不要取笑或鼓励,在生活中坚持正常发音即可。
二、认知能力培养:
1岁半至2岁的宝宝需要逐渐认识认识大小、形状(圆、方、三角)、颜色(红、黄、蓝、绿),可以通过绘本、游戏、玩教具来学习。您可以为宝宝准备颜色鲜明,并且带有上述形状的木制积木,注意积木块不要太小,防止宝宝发生吞咽意外。您可以把积木打乱,和宝宝玩“找形状”(迅速找出某种形状的积木)、“找颜色”(迅速找出某种形状的积木)、“比大小”(类似于扑克牌,从一堆积木块中找到比对方大的积木)等游戏来帮助宝宝进行认知。
此外,在认知形状、颜色时,建议家长结合生活先教一种,比如教红色时,给宝宝看“苹果是红色的,草莓是红色的,番茄是红色的,花是红色的,帽子是红色的……”等宝宝掌握后再教下一种。
三、个性培养:
1岁半至2岁的宝宝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开始显现出性格,并开始模仿父母。有些宝宝开始出现“秩序敏感期”的征兆,开始任性、爱发脾气。在这一时期,家长需要包容宝宝的情绪,比如在宝宝任性的时候,不要训斥宝宝,适当冷处理即可,如果宝宝哭闹,可以抱抱、摸摸宝宝。
但这并不代表家长要顺从宝宝的要求,纵容宝宝的行为。事实上,家长应该在这一时期明确宝宝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对于不能做的事情和不合理的需求,家长需要坚定自己的态度,同时温和地告诉宝宝“你可以怎么做”、或者“你什么时候就可以做这件事了”。
对于已经开始出现“秩序敏感期”征兆的宝宝,对宝宝的刻板行为不能责备,而是要在接纳情绪的同时,多带宝宝多多尝试其他行为方法。
此时也是宝宝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此外家长要注意以身作则,防止宝宝模仿不好的行为。
注意:在这一时期,家长尽量不要对宝宝使用“不要”“别”等否定词,而是告诉宝宝“你可以如何做”,多用正面的词来引导,否则宝宝就很容易学会顶嘴。
四、习惯培养:
1岁半至2岁的宝宝需要养成自己收玩具、吃饭、擦鼻涕、刷牙等习惯。家长在生活中一定不要代劳,而是鼓励宝宝自己做。家长在生活中可以借助玩具、玩偶,让宝宝给玩偶刷牙、擦鼻涕等,让宝宝养成良好的习惯。
此外,在此期间,家长应该尽量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宝宝吃饭、玩耍、洗漱、睡觉都有固定的时间和流程,这样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节律感,帮助宝宝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五、社交能力培养:
1岁半至2岁的宝宝社交能力开始萌芽。在这一阶段,家长可以带着宝宝多进行户外活动,逐渐开始社交。
当遇到熟人时,家长可以先把熟人介绍给宝宝,给宝宝一个“适应阶段”,再让宝宝打招呼。如果宝宝执意不肯,也不必勉强,可以引导宝宝和对方说再见。
您可以在家中通过情景模拟的游戏,教宝宝使用“你好”、“再见”、“谢谢”等礼貌用语,并在社交中引导宝宝说出来。
当几个宝宝一起玩时,由于语言能力发展不同,宝宝间很容易发生打挠、推搡、抢玩具等情况,建议家长陪孩宝宝背后,时刻注意宝宝的行为,以免发生意外。但如果没出现上述情况,家长不必过多干涉。家长还可以在宝宝进行错误行为前及时制止,然后问宝宝“你是想和小姐姐问好吗?那我们就挥挥手吧”,教宝宝社交的正确方法。
六、运动能力培养:
1、大运动发展:1岁半至2岁的宝宝可以做基本的体育动作,比如跑、跳、迈过障碍、钻圈、投掷等,都可以做了。家长可以带宝宝去有简单的体育器械小区公园玩耍,还可以和宝宝玩采集树叶、投沙包等游戏,让宝宝加大运动量。
2、精细动作发展:1岁半至2岁的宝宝可以会握笔划道、把纸折两三折,垒5-6块积木,可以捏起豆子大小的细小物品。家长可以和宝宝玩“蘑菇钉”、“捡豆子”、“穿扣子”等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注意:玩“捡豆子”时,家长需要密切注意宝宝的动作,防止宝宝把豆子吞咽或塞到耳朵、鼻孔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