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 #亲子教育# 导语】宝宝发育标准分体重增长标准基本规律,身高增长标准基本规律。以下是 亲子教育频道的更新。 1.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篇一
第1周:
刚出生的宝宝,皮肤红红的、凉凉的,头发湿湿地贴着头皮,小手握得很紧,哭声响亮,头部相对较大。在喂养方面,吃完奶后,常常会出现吐奶的情况。在护理方面,最显著的情况是脐带在4-7天脱落。
2.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篇二
1周后:
出生一周后的宝宝,伏卧抬头45度,能注意父母的面部。宝宝各种条件反射都已建立,当你分开他紧握的小手,用一个手指轻触他的掌心时,他就会紧紧地握住你的手指不松手,现在宝宝已经能够和你对视,但持续的时间还不长。
3.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篇三
2个月:
两个月的宝宝日常生活开始规律化,也形成了固定的吃奶时间。做为家长的你,要定时给宝宝按摩,经常抱宝宝到户外活动。在亲子互动方面,家长逗引时会,宝宝会微笑,眼睛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转头寻找声源,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旋转头部,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开始吸吮拇指。
4.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篇四
3个月:
3个月的宝宝已经基本适应了周围的环境,身体的各种机能开始发育,他会控制手脚去拍打在他周围或前面运动的物件,对颜色也有了辨识的能力,特别是和红色,并且能短暂的集中注意力,开始会寻找从视野中突然消失的物品。
5.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篇五
4个月:
这个时期的宝宝,头围和胸围大致相等,比出生时长高10cm以上,体重为出生时的2倍左右。俯卧时宝宝上身完全抬起,与床垂直;腿能抬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视线灵活,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开始咿呀学语,用声音回答大人的逗引;喜欢吃辅食。
6.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篇六
5个月:
5个月的宝宝,在饮食方面,开始为断奶做准备了;在亲子互动方面,能够认识妈妈以及亲近的人并与他们应答;大部分孩子能够从仰卧翻身变成侧卧或俯卧,可靠着坐垫坐一会儿,坐着时候直腰,大人扶着,能站住,能拿东西往嘴里放,会发出一两个辅音。
7.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篇七
6个月:
6个月宝宝,体格进一步发育,神经系统日趋成熟。在喂养方面,宝宝差不多已经开始长乳牙了,可以添加肉泥、猪肝泥等辅食。在早期教育问题上,与宝宝进行交流时,家长对其咿咿呀呀声作出回应。
8.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篇八
7个月:
宝宝头部的生长速度减慢,腿部和躯干生长速度加快,行动姿势也会发生很大变化。随着肌肉张力的改善,孩子的姿势变得更加直立,将形成更高、更瘦、更强壮的外表。
9.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篇九
8个月:
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的营养非常重要,如果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此外,在运动方面,8个月的宝宝一般都能爬行了,爬行的过程中能自如地变换方向。8个月大的宝宝有怯生感,怕与父母尤其是母亲分开,这是孩子正常心理的表现,说明孩子对亲人、熟人、生人能准确、敏锐地分辨清楚。
10.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篇十
9个月:
9个月宝宝头部的生长速度减慢,腿部和躯干生长速度加快,行动姿势也会发生很大变化。随着肌肉张力的改善,将形成更高、更瘦、更强壮的外表。此时,宝宝产生自我意识,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做。
11.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篇十一
10个月:
不要强迫宝宝吃不喜欢的食物,逐渐将辅食变为主食。此时,婴儿的身体动作变得越来越敏捷,能很快地将身体转向有声音的地方,并可以爬着走。坐时不失去平衡,能左右摇摆和转身,扶家具站立稳。能配合穿衣时伸手,穿鞋袜时伸脚。
12.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篇十二
11个月:
此阶段宝宝的辅食开始变成主食,应该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动物蛋白,辅食要少放盐、糖。此外,要开始锻炼宝宝克服怕生现象,要训练宝宝的性,让宝宝逐渐于胜任接触。
13.不同年龄阶段宝宝发育标准汇总 篇十三
12个月:
12个月的宝宝刚刚断奶或者没有完全断奶,孩子度过了婴儿期,进入了幼儿期。幼儿无论在体格和神经发育上还是在心理和智能发育上,都出现了新的发展。宝宝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阶段,随着年龄增长,宝宝的牙齿逐渐出齐了,但胃肠消化能力还相对较弱。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父母必须确保宝宝能够摄取到充足均衡的营养,以帮助他奠定一个良好的健康基础。
孩子成长各年龄段的特点
孩子成长各年龄段的特点
孩子成长各年龄段的特点,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我们关注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一样的表现,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道路,下面为大家分享孩子成长各年龄段的特点。
(1)婴儿期:从出生到12个月末的这一年龄阶段。也就是人们所说的1周岁以内的“吃奶的孩子”。在婴儿期开始的头1个月,又称新生儿期。“新生儿”是人们常说的“没出满月的孩子”。婴儿期,是儿童出生后的最初阶段。
(2)幼儿期:儿童从1~3周岁末的这个时期称为幼儿期。这是学龄前期之前的时期,因此,也有人称为“先学前期”。儿童从婴儿期发育到幼儿期,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发育都是非常明显,各方面的发育和发展也都非常迅速。
(3)学龄前期:儿童从3周岁到6~7周岁这一年龄阶段。这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之前的一段时间,即接受正规学习之前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属于儿童启蒙教育,对他们一生中的学习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劳动技能的水平都极为重要。因此,有条件的家庭都应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去接受系统的启蒙教育,并使其从家庭或托儿所转入集体、伙伴生活。
在学龄前期所接受的启蒙教育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儿童一生的生活方式、学习劳动能力,因此,这一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的时期。
(4)学龄期:儿童从6~7周岁到15周岁这一年龄阶段,教育心理学中又把此期开始的6~7周岁至12~13周岁称为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时期。儿童进入学龄初期的重大变化是把以游戏活动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学习为主。这一时期的开始,使儿童从家庭或幼儿园进入学校,这对儿童是一个重大的转折。
因此,要做好“幼小”(指从幼儿园到小学)衔接的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儿童事适应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否则,将会发生对学校环境、学习生活适应不良等心理障碍,学龄期的后期阶段是从12~13周岁到15周岁。相当于初中时期。
学龄期的开始年龄,多数国家划在6周岁。我国解放前儿童7周岁入学,而目前满6周岁即可入学。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是少年期,也称“过渡期”,有人把过渡期的学龄界限划为12~18周岁,而现代汉语词典中结实少年期为10到15~16周岁。可见,在近代儿童发育超前。
儿童入学年龄提前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儿童期、过渡期(少年期)的年龄划分,各家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从生理、心理发育来看,真正的单纯、幼稚的儿童期是12~13周岁之前。本书的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咨询的问题讨论重点上真正的儿童期,即从出生到学龄初期末。
不同年龄段的身心,不仅受社会影响,还深受教育方面等多方面的影响。
婴幼儿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阶段如下:
1、婴儿期。婴儿期是孩子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2、婴儿后期:(7~12个月)孩子的身体动作迅速发展,手的动作开始形成,五指分工动作和手眼协调动作同时发展。同时言语开始萌芽,依恋关系发展。
3、幼儿期,从1岁到3周岁之前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生长发育较前变慢,但是社会接触多,活动增多,容易发生外伤。
4、学龄前期,从3周岁至入学前为学龄前期,这个阶段宝宝的智力发育和社会社交能力都逐步得到提高。
5、学龄期,从入学开始到青春期前为学龄期,这个阶段的儿童智力发育更加成熟,可以接受系统的文化课教育。
6、青春期,年龄范围从10-20岁是儿童到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出现第二次体格发育,生殖系统也趋向成熟。
各年龄段宝宝哭泣的特原因特点
1、6~12周宝宝最爱哭
6~12周的宝宝最爱随意哭泣了,这时候宝宝的知觉除了听觉外,视觉也开始渐渐成熟,逐渐辨识周围不同的事物:从1个月大的黑白模糊影像、2个月大的黑白清晰影像到4个月大的彩色影像。这时的宝宝虽然不会认生,但会出现黏人的情况,在四五个月大时。
2、4~6个月宝宝最黏人
宝宝最会黏人的时期在4~6个月,原因是此时宝宝渐渐发展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宝宝会要求妈妈更多地陪伴在自己身边。他会主动跟人家玩,好奇心与日俱增,双手会握着东西晃动发出声响。但是当没人理他时他会害怕、哭泣。这个时期也是他对周围环境认识、注意、学习的阶段。
这时候的爸妈,要多花点时间陪宝宝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也可以开始训练他的注意力,比如买一些鲜艳的、会发声的玩具,摆放在床边让他随时玩耍。不但可以培养宝宝将来的音乐素养、增加他视觉的刺激,也可以稍微分散他的注意力,不至于太黏人。
由于4~6个月能够较清楚地看东西、听声音,所以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能够辨别出身边亲近人的声音影像。当婴儿一直哭闹不安时,父母的影像和声音,可以产生安抚的功效。事实上,在4~8个月大时,宝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翻身、探索,以及坐和爬的动作练习上。和周围人和事物的互动也越来越多,喜欢和人玩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身边的人逐渐成为宝宝熟悉的人,当看到陌生人出现时,宝宝就会出现害怕、害羞等表现。
这个时期是宝宝认识爸爸妈妈、建立深刻印象的关键时期,因此爸妈可以利用这个时期与宝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7~8个月宝宝开始认人
7~8个月的宝宝,开始熟悉他身边的人了,谁是一直在照顾他的人,谁是陌生人,小家伙心里已经很清楚。所以当陌生人出现时,就会表现出敌对态度,这就是认人行为。而对于长期照顾他的人,宝宝会越来越依赖,当别人企图将他抱离妈妈时,他就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哭泣。
4、8~9个月宝宝容易无理取闹
8~9个月的小宝宝正好处于认人期的关键时候,经常会因为陌生人的出现而哭哭闹闹。爸妈们劳累一天回到家里,总是面对一个哭哭啼啼的宝宝,难免心里不舒服,可能会责骂孩子。要知道宝宝离开父母会很不适应,所以才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若是爸妈用责难或是惩罚的方法来对待小宝宝,孩子就会对爸妈失去信赖。
国家标准儿童年龄段是如何划分的?儿童到底是指哪个年龄段?
国家标准儿童年龄段是如何划分的?儿童到底是指哪个年龄段?
第一阶段是婴儿期,指的是0-1岁。
第二阶段指的是幼儿期1-3岁,婴儿期和幼儿期阶段是每个人生长的“第一高峰”。孩子在0-3岁阶段,不管是身体、语言还是整个认知活动会发展的非常快,所以这个阶段是生长的第一高峰期。
第三阶段是学龄前期,指的是4-6岁上幼儿园阶段的孩子。
第四阶段是学龄期6-12岁,即小学阶段的孩子。
第五阶段是青春期12-18岁,这个阶段被我们称为“第二生长高峰期”,也被称为“第二反抗期”。
我是一名宝妈,现在宝宝一岁零一个月了,宝宝还不会完全走路,今天六一儿童节了,我打算这样陪宝宝。
虽然我没有能力带宝宝出去玩,宝宝也还小也去不了远地方。我今天五点多给宝宝喝奶粉,然后给宝宝熬上粥,等她醒来可以直接吃上饭了,五点多喝完奶粉宝宝还要睡觉的,陪宝宝睡到九点多醒了,然后第一时间给她喝水,吃饭,吃完饭洗脸,吃完饭没事了就陪宝宝玩耍,到11点多在给宝宝喝奶粉,这会我老公来接我们娘两回老家村子里吃饭,吃完饭陪宝宝玩一会,然后哄宝宝睡午觉,睡到三点多然后起来打算给她做西红柿鸡蛋面,吃完饭继续陪孩子玩耍,到五点多凉快了带着宝宝在小区里面遛哒遛哒,到七点多回家吃饭,陪宝宝玩看电视,陪她练走路,到九点给宝宝喝奶粉哄宝宝睡觉。
我觉得孩子太小没必要送给她什么,因为衣服玩具什么的平时都可以买,只要孩子开心每天都是儿童节。
如果没有孩子的话,那就好好的陪陪父母,在父母这里,自己永远都是孩子,带着不符合自我年龄的小任性,吃着妈妈做的可口饭菜,听着二老的唠叨,思想冲破天际,享受童趣生活,自是妙不可言。
今天已是儿童节了,在孩子的童话王国里,不管是大孩子还是小孩子,都要开开心心的哦,也祝大朋友小朋友们儿童节快乐哦,不许不开心。
小儿年龄阶段划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界限如何?
1、新生儿期。
从娩出到生后28天。
2、婴儿期
指从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的一段时期。是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婴儿在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最短的一个阶段。
3、幼儿期
儿童从1~3周岁末的这个时期称为幼儿期。这是学龄前期之前的时期,因此,也有人称为“先学前期”。
4、学龄前期
幼儿满3岁后至7岁前的时期。这个时期是儿童进入幼儿园接受教育的时期,故称学龄前期。此时体格生长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智能发育较幼儿期更加迅速,与同龄儿童和社会事物有了广泛的接触,知识面能够得以扩大,自理能力和初步社交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5、学龄期
指6~7岁入小学起至12~14岁进入青春期为止的一个年龄段。脑的形态已基本与相同,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是长知识、接受文化科学教育的重要时期。
儿童期是人生发育的最重要阶段。年龄越小,差别越大。生长表示身体和器官的量的增长。生长与发育关系密切,是身体在质和量两方面进展的动态变化。
全身各系统发育的速度不同,一般按自上而下的次序进行。头部发育最早,停止也早;下肢发育的开始及停止较迟;神经系统和淋巴系统的发育先快后慢。出生后第一年,脑的发育最快。幼儿期咽部淋巴组织和扁桃体增长较快,10岁以后发育减慢。生殖系统及肌肉到青春期后方迅速发育。身高及体重在乳幼儿期及青春期有两次高速度增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儿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