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一岁内宝宝发育规律
一岁内宝宝发育规律
一岁内宝宝发育规律,儿童的整个生长发育期也是颇为持久的,而妈妈们看重自己的孩子一天天慢慢的成长内心也是非常欣喜的,那么下面为大家分享一岁内宝宝发育规律。
运动发展规律
一个月:这个时候宝宝刚刚拥有一定的力量,能够双手紧握成拳头状,当家长把手指伸出去,孩子能够紧紧抓住。
两个月:这个阶段宝宝的眼睛开始可以追随运动的物体,手能够短暂握住一些较轻的玩具。
三个月:宝宝开始学着尝试翻身,两只手也可以开始握在一起。
四个月: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可以熟练翻身并且翻身的频率逐渐变高。
五个月:能够自主伸手拿玩具。
六个月:可以自己坐起来,能够自己动手摆弄一些积木类的玩具。
七个月:这个阶段的宝宝大多对颜色有了一定的敏感度,喜欢翻一些鲜艳的画册或者图书,开始和家长有一定的互动的动作,比如扯妈妈的衣角之类的。
八个月:开始学会爬行,并且是手脚并用。
九个月:走路早的宝宝可以开始扶着物品慢慢行走,大部分的宝宝也可以靠某个物品支撑站立几分钟了。
十个月:这个时候孩子的手指更加灵活,配合也更加熟练,可以自己拿住奶瓶喝奶。
十一个月:能够捏住很多物品,并且可以有自主动手能力。
十二个月:这个时期一些简单的积木游戏孩子已经可以自己玩耍了,还能拿到自己需要的物品。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运动的发育与中枢神经系统程度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不仅需要调动身体的肌肉以及关节运动,往往还有肢体的协调配合等,而这些都是需要通过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指令。
宝宝的语言发育
1个月:基本不会有语言能力但是能发出微弱细小的声音。
2个月:能够发出一些惯性声音,例如“啊”“哦”“呜”等。
3个月:开始能够发出笑声。
4-6个月时:能够发出一些尖叫的声音,并且开始能够辨别人和物,如果家里有人叫宝宝名字,宝宝就会明白这是在叫自己并看向叫他的人。
7-9个月:这个阶段宝宝已经开始对语言有一定的敏锐度了,开始模仿大人说话的声音并跟着重复,到了9个月左右,基本上就能说出几个模糊的音节,当然有的宝宝已经断断续续能够说出一些简单的话。
10-12个月:这个时候宝宝已经能说一些简单字和词语,最重要的是,他们大体上能够明白大人说话的意思。
宝宝出牙情况
一般宝宝的牙齿在第6个月才会开始生长,到第七个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出现上切牙。
然后就是下面的侧切牙,大概7个月,紧接着就是上面的侧切牙大概是9个月。
上下的侧切牙长齐之后,就会出现上乳磨牙,大概在12个月,接着就是下乳磨牙,大概需要14个月。
乳磨牙长齐之后,就是上下犬牙。首先是下面犬牙,在16个月左右,上面犬牙是18个月左右。
到两岁左右,上乳磨牙长齐,宝宝的.牙齿就基本发育完整。
宝宝出牙时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1、食欲不振。长牙的时候牙床常常会有不适感,宝宝会有疼痛感,如果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出现不喝奶水的情况,妈妈首先排除消化不良,如果没有那就是开始出牙了,妈妈不必担心。
2、流口水。长牙的时候会刺激到唾液腺,会分泌出很多唾液,妈妈需注意及时擦拭,以免引起嘴巴周围皮肤问题。
3、咬东西。宝宝长牙的时候,牙床会的感觉,孩子可能喜欢自己的手指或者看到什么要什么。为了卫生和健康,建议妈妈可以为宝宝准备专门的磨牙玩具。
1~4月龄宝宝生长发育最新最全对照表
● 1月龄
大动作:宝宝俯卧的时候,头部可以稍微向上抬起;
精细动作:把食指放在宝宝的掌心上,宝宝可以自己把拳头握紧,抓住食指;
适应能力:宝宝仰卧时候,妈妈把黑白物体放在距离宝宝脸部上方20cm的地方移动,宝宝眼睛可以明确注视;
语言能力:宝宝可以从喉咙里发出细小柔和的声音;
社会能力:妈妈说话的时候,宝宝可以注视着妈妈的脸。
● 2月龄
大动作:宝宝俯卧时,用玩具逗引他抬头,他的头部可以抬离床面2s或以上;
精细动作:宝宝仰卧时,把摇铃放在他的手中,他可以握住摇铃不松手达2s或以上;
适应能力:宝宝仰卧时,用娃娃在他脸部上方20cm处晃动,他能立刻注意到娃娃;
语言能力:宝宝可以从喉部发出a、o、e等元音;
社会能力:宝宝在无外界逗引时可以自发出现微笑。
● 3月龄
大动作:宝宝俯卧时,用玩具逗引他抬头,宝宝能抬头至45°,并持续5s或以上;
精细动作:宝宝仰卧时,把摇铃放在他的手中,他可以握住摇铃不松手达30s或以上;
适应能力:宝宝的头能够跟着看到的物品或听到的声音,转动 180°;
语言能力:逗引宝宝时,他可以发出“咯咯”的笑声;
社会能力:宝宝在不经逗引时,能观察周围环境,眼睛可以东张西望。
● 4月龄
大动作:宝宝俯卧时,用玩具逗引他抬头,宝宝可以抬头至90°,并持续5s以上;
精细动作:宝宝仰卧时,把摇铃拿到宝宝可及的范围内,宝宝手臂可以试图抬起或有手抓的动作;
适应能力:妈妈对着宝宝说话,宝宝可以和妈妈对视,并保持5s或以上;
语言能力:宝宝安静时可以自言自语,无意义地咿呀作语;
社会能力:站在镜子前引逗宝宝,宝宝可以自发注视镜中人像。
5~8月龄宝宝生长发育最新最全对照表
● 5月龄
大动作:握住宝宝的腕部,把他轻拉到坐的位置,宝宝自己可以主动用力坐起,头部不会向后倒;
精细动作:宝宝可以自发地将自己双手抱到一起玩;
适应能力:宝宝可以注视葡萄干、小药丸这样的细小物体;
语言能力:宝宝可以发出像说话般的声音,如伊伊呀呀、ma、pa、ba等辅元结合音;
社会能力:照镜子时,宝宝可以对镜中自己的影像有面部表情变化或伴有肢体动作的反应。
● 6月龄
大动作:宝宝可以从仰卧的位置自行翻到俯卧的位置;
精细动作:把宝宝抱坐在桌子前面,放一个积木在宝宝容易够到的桌面上,宝宝可以伸出手触碰到并抓握到积木;
适应能力:把宝宝抱坐着,先后递给他两块积木,他可以一手拿一块积木,保持10s以上;
语言能力:妈妈向宝宝伸手表示要抱时,宝宝可以理解手势的含义并且做出回应;
社会能力:宝宝可以抓住妈妈给的食物,并且能将食物送入口中咀嚼。
● 7月龄
大动作:扶着腋下让宝宝呈悬空位,脚离床面20cm~30cm,再落下,宝宝可以全脚掌着地;
精细动作:出示一块积木给宝宝,他抓住后,再出示另一块,宝宝可以主动抓住第一块积木,并且成功地用另一只手抓住第二块积木;
适应能力:将玩具放在宝宝手恰好够不到的桌面上,宝宝可以伸手够远处的玩具;
语言能力:宝宝可以发出类似于da-da 、ma-ma的无意义双音节;
社会能力:有陌生人靠近时宝宝可以表现出拒抱、哭、不高兴或惊奇等反应。
● 8月龄
大动作:宝宝可以双手扶栏杆站起来,并且保持站立5s以上;
精细动作:宝宝可以用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的指尖捏住并夹起桌上的小玩具;
适应能力:用玩具逗引宝宝来取,在他将要取到时,将玩具移动到稍远的地方,宝宝可以持续用手追逐玩具;
语言能力:宝宝可以使用一些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主动伸手表示要抱;摊开手表示没有;咂咂嘴表示好吃;
社会能力:赞许宝宝时,他会有高兴的反应。
9~12月龄宝宝生长发育最新最全对照表
● 9月龄
大动作:宝宝可以将腹部抬离床面,用四肢支撑着身体,向前爬行;
精细动作:妈妈将积木放入杯中,鼓励宝宝取出,宝宝可以自行将积木取出;
适应能力:宝宝可以一手拿一块积木,把双手合到中间,拿着两个积木相互击打;
语言能力:宝宝可以用招手来表示欢迎;
社会能力:宝宝对不感兴趣的物品可以做出摇头或推开的动作。
● 10月龄
大动作:宝宝处在俯卧位时,妈妈用玩具逗引,他可以较协调地从俯卧位坐起,并坐稳;
精细动作:宝宝可以用拇指和食指的指端,协调、熟练、迅速地捏起桌上的小球,手掌不碰到桌面;
适应能力:在宝宝面前摇响装有硬币的盒子,宝宝可以明确地寻找盒内的硬币;
语言能力:宝宝可以咿咿呀呀地学说话,会模仿“妈妈”、“爸爸”、“拿”、“走”等语音;
社会能力:将娃娃、球和杯子并排放在宝宝双手可及的桌面上,鼓励宝宝按指令拿其中的一件,宝宝可以理解指令并成功拿对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物品。
● 11月龄
大动作:妈妈让宝宝站立,等他站稳后松开双手,宝宝可以保持站立的姿势2s或以上;
精细动作:妈妈给宝宝示范把一块积木放进杯子中,宝宝可以有意识地自己把积木放进杯子并撒开手;
适应能力:妈妈在宝宝面前拍哄娃娃,宝宝可以模仿拍娃娃的动作;
语言能力:宝宝开始牙牙学语,可以有意识地发出一些简单的字音;
社会能力:宝宝口渴的时候用水杯给他喂水,宝宝可以顺利地喝水。
● 12月龄
大动作:妈妈只牵着宝宝的一只手,宝宝可以自己迈步,协调地移动双腿,至少向前迈三步以上;
精细动作:拿笔给宝宝,宝宝能握住笔,并且在纸上划出笔迹;
适应能力:将空矿泉水瓶拧开盖子,分开盖子和瓶身,宝宝可以将盖子盖回瓶子;
语言能力:宝宝已经学会叫爸爸妈妈,并且能知道这两个称呼所指的人是谁;
社会能力:帮宝宝穿衣服的时候宝宝可以主动配合地抬手或是抬脚。
指标规律:
身高(长)是指头、躯干、下肢三者长度的总和,三者的比例在宝宝不同阶段不一样。
年龄越小,头和上半身的比例越大,随着年龄增长下半身的增长速度将快于上半身。
出生时宝宝平均身长为50cm左右。
第1年的身高(长)增长得最快,1-6个月时每月平均身高增长2.5cm,7-12个月时每月平均增长1.5cm,1周岁时比出生时大约增长25cm,是出生时的1.5倍。
在出生后第二年,宝宝身长增长速度开始变慢,全年仅增长10-12厘米。
从2岁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之前,宝宝的身长平均每年增加6-7cm。
2-7岁宝宝身长计算公式=年龄×5+75cm
贴心小提示
为宝宝测量身高(长)时要脱去鞋、帽、袜子。
身高(长)的测量最好选择在上午进行,这样得到的数据会比较准确。
较小并且不配合的宝宝可选择平躺的姿势测量。测量时要注意膝关节伸直,头部有人用手固定。
同龄男宝身高(长)都要比女宝略有优势。单助词,如瓶子、洗澡、球球、喝水。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2kg-4.3kg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0.18kg-0.2kg,4-6个月时每周增长0.15kg-0.18kg,6-9个月时每周增长0.09kg-0.12kg,9-12个月时每周增长0.06kg-0.09kg。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kg-3kg。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kg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以上内容为我们具体的介绍了三个月女宝宝发育指标,我相信大家现在一定都已经有所了解了,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知识,这样才能使他们快乐的成长,尽到一个做爸爸妈妈的责任,让整个家庭都特别快乐。
1岁宝宝的发育指标 1岁宝宝的发育标准
宝宝满一岁了,也就意味着很快将会说话和走路。满一岁的宝宝,也在这个阶段有着不同的发育指标,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岁宝宝的发育指标。
1岁宝宝发育
社会和情感发育:
1、对陌生人会感到害羞或紧张;
2、当妈妈或爸爸离开的时候,会哭泣;
3、有喜欢的人和事;
4、在某些情况下,会表现出恐惧;
5、当他想听故事的时候,会给你一本书;
6、会重复某种声音或者行为,来引起你的重视;
7、穿衣服的时候会伸出手臂或者腿;
8、玩游戏,比如或做蛋糕游戏。
语言发育:
1、对简单的语言指令作出反应
2、使用简单手势,如摇头“表示不”,或者挥手表示“再见”
3、声音和语调有起伏,听起来像是演讲
4、会说“爸爸”和“妈妈”,会运用感叹语,比如“哦!”
5、模仿你说话。
认知发育:
1、用不同的方式探索物体,比如摇晃、敲击、抛出去、扔到地上等;
2、找到藏起来的东西;
3、当念图或者东西的名字时,能够看正确的那张图或者东西;
4、模仿动作手势;
5、正确的使用一些物品,如用杯子喝水,梳头发;
6、用两个物品相互撞击;
7、把物体放在一个容器里,并将物体从容器里拿出来;
8、没有帮助下做某件事情;
9、用食指戳东西;
10、遵循简单的指令,如“收拾玩具”。
运动发育:
1、没有帮助下可以采取坐位;
2、扶着东西能够站起来,扶着家具走路;
3、可以不扶东西走几步;
4、可以不扶东西站一会儿。
异常信号:
1、不抓取东西;
2、在有支持的情况下不能站立;
3、当他看见你藏东西时,不会去寻找;
4、不会说简单的词语,如“妈妈”或“爸爸”;
5、不学习简单的手势,如挥手、摇头;
6、不会指东西;
7、失去了曾经有的技能。
1岁宝宝的发育指标
男孩
身高(cm)68.6-85.0平均76.5
体重(kg)7.21-14.00平均10.05
头围(cm)42.6-50.5平均46.4
女孩
身高(cm)67.2-83.4平均75
体重(kg)6.87-13.15平均9.4
头围(cm)41.5-49.3平均45.1
1岁宝宝的饮食要求
这一阶段,宝宝大多数东西都可以吃了,但他可能开始挑食了。因此,妈妈需要变化每日饭菜花样,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注意胆固醇和其他脂肪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所以应该让宝宝足够摄入。妈妈们要尽量为宝宝提供由以下4种食物组成的菜谱:1、肉、鱼、家禽、鸡蛋;2、奶制品;3、水果和蔬菜;4、谷类、马铃薯、大米、面包、面食。
一岁半的宝宝发育标准
一岁半的宝宝发育标准
一岁半的宝宝发育标准,宝宝的成长发育一直都是家长们担心的事情,及时的了解宝宝的发育是不是符合发育标准,可以帮助宝宝健康成长。下面来看看一岁半的宝宝发育标准。
1、进入1岁半以后,大多数宝宝已经能够下蹲、行走自如了。有的宝宝还可能会眼睛盯着地面,动作不很协调地往前“冲”着跑几步。或许你的宝宝早在1岁时就开始尝试着向后退着走了,但大多数宝宝要到了这个月龄,才能掌握向后退着走的技巧。
2、宝宝学会了自己服,但还不能很好地穿衣服,拉链衣服还不能自己拉上,会使用粘贴式的鞋带,但可能会粘得歪七扭八。借助工具取够不到的东西,这不但是宝宝运动能力的进步,也是宝宝协调能力的进步。
3、一岁半的宝宝喜欢自言自语,能叫出一些东西的名称,并指出方向,不但能指出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还能指出其他人的名字。
宝宝发育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运动能力滞后要及时就医:如果这个月仍不能独自站立,请带宝宝去看医生。大多数宝宝可以离开搀扶物稳稳的站立了,部分宝宝还不能独自行走,虽然能向前走几步,但如果没有爸爸妈妈的迎接,很快会摔倒。
2、光脚丫走路的好处:光着脚走路可以促进宝宝脚掌、脚踝、腿部的肌肉发育,所以父母应该多创造条件让宝宝光脚走路,但要注意别让宝宝着凉哦。
3、不要替宝宝“谦虚”:如果有人夸宝宝,你也许会下意识的谦虚几句,说一些宝宝的缺点,这时候就有可能在宝宝的小心灵里播下否定自己的种子哦。
对于宝宝的发育家长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要注意平时让孩子多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要多进行一些语言锻炼等。以上就睡关于一岁半的宝宝发育标准的相关介绍,希望对于宝妈有一定的帮助,做好孩子发育的监督工作。
1、动作:一岁半的小宝宝在动作方面已经是比较成熟,能够用汤匙吃东西。但是有些小宝宝可能在某些方面发育比较慢,各种指标也不是特别一致的。所以家长发现小孩子如果在某些方面不是特别好,也不一定是发育迟缓或发育异常的表现。
2、语言:一岁半的小宝宝通常已经可以开始说话了,也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父母和小朋友交流的时候,也可以直接用有意义的语言,而不是婴儿语。小朋友也可以帮助父母完成一些拿拖鞋或是拿玩具的任务。有时候还可以用笔,在草稿纸上乱画,也能搭起积木和玩具。
3、社交:通常一岁半的小宝宝已经是可以和周围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家长可以在这方面给宝宝多做示范,比如多和朋友玩,这样小宝宝也可潜移默化吸收很多交友的知识。
宝宝1岁6个月发育指标详解
牙齿:大多数宝宝长出12颗乳牙。
动作:能够自如地向前走,甚至跑上几步。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喜欢把东西集中在一起,常常是一次拿很多东西。
听觉:和父母对话或周围小朋友对话时,宝宝会抬起头,两眼盯着说话人的嘴,兴致勃勃地聆听。
语言:基本上能掌握50—100个词,50%的宝宝能够掌握60—80个口语词汇。能灵活使用双字句,开始使用三字句。
社会适应:宝宝开始使用语言和周围人打招呼。
宝宝1岁6个月发育营养建议
1、食品要富有营养和易于消化,不要让小儿吃过于香甜、酸辣的食物,因为它容易造成胃口减退和消化不良。食物应该做得软些,可由原来的“末、羹、泥”改为“丁、块、丝”。不要吃不该吃的食物,如带刺激性的食物,整粒的干果(如花生米、瓜子、核桃、干豆等)。
2、1岁—1岁半的宝宝正处于智力发育时期,让宝宝经常吃些深海鱼(如马哈鱼、三文鱼、鲑鱼等),自然就不会缺少益智因子。
3、1岁以后鸡蛋仍不能代替主食,有些父母为了自己的.宝宝身体长得更健壮些,几乎每餐都给宝宝吃鸡蛋,这很不科学。过多摄入鸡蛋,会增加宝宝胃肠道的负担,重者还会引起宝宝消化不良性腹泻。
宝宝生长发育的特点
1、外观特点新生儿皮肤呈粉红色,皮肤表面有一层薄白色胎脂。足月儿胎毛不多,仅在颅部或额面、骶尾部可见;胎毛多,未脱落表示未成熟。由于新生儿的皮肤细嫩,毛细血管丰富,保护功能不强,稍不注意容易损伤,细菌感染后容易发生脓疱疮、疖子和其它病症。
新生儿头颅较大,头长占身长1/4,颅缝可能未闭或颅骨边缘重叠(为产道内受挤压所致)口腔粘膜光滑薄嫩;牙龈及上腭可见白点为上皮珠,粘液腺阻塞,对吸吮无妨,不可挑破。
2、体温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善,体温不易稳定。因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过多,故须对新生儿注意保暖,防止低体温,以免引起硬肿症。
3、体重 新生儿由于排胎粪,皮肤也开始排泄水分,一般吃奶又较少,在出生后4~5天内,会出现重量性的体重下降,约下降出生时体重的3%~9%,随后体重逐渐回升,大约在第10天左右又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但如果喂养不当,或奶量不足,都可影响体重的增长。
4、新生儿黄疸 出生后3~4天约50%的新生儿皮肤与巩膜出现黄染,多在7~10天后自然消失。新生儿血液中多的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大量胆红质,因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不能使间接胆红质变为直接胆红质从胆道排出,结果过多的胆红质集存在血液内,发生黄疸。
若黄疸持续不退并加重,多为病理现象,应检查有无败血症、母婴血型不合等所致的溶血性黄疸、先天性胆道畸形或肝炎等疾病。
5、新生儿消化道 新生儿的胃最初只能容不足30毫升的流食,两周内可逐渐增到50毫升左右,新生儿胃容量小,胃的位置呈水平位,故常见新生儿哺乳后溢乳或吐奶。
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粪便,呈深绿色或黑色粘稠糊状,称为“胎便”,它是胎儿在宫内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角化上皮和肠道分泌液、胆汁等混合物,以后随着哺乳,转为过渡性粪便,逐渐转,胎便约于3~4日内排尽。若出生后24小时尚不见胎便排出,应检查婴儿、腹部,有无闭锁或其他异常。
一岁半婴儿发育标准
一岁半婴儿发育标准
一岁半婴儿发育标准,1周岁对于宝宝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很多父母也很重视宝宝的发育状况,想知道孩子身体各方面的发育是否正常。以下我为大家分享一岁半婴儿发育标准,仅供参考
1、 生理指标
男孩体重:9.1~13.9公斤 身长:76.3~88.5厘米 女孩体重:8.5~13.1千克 身长:74.8~87.1厘米。 出牙12~14颗,前囟闭合 头围45~46厘米。
2 、行为动作
进入1岁半以后,大多数宝宝已经能够下蹲、行走自如了。有的宝宝还可能会眼睛盯着地面,动作不很协调地往前“冲”着跑几步。或许你的宝宝早在1岁时就开始尝试着向后退着走了,但大多数宝宝要到了这个月龄,才能掌握向后退着走的技巧。 身体技能发育 宝宝学会了自己服,但还不能很好地穿衣服,拉链衣服还不能自己拉上,会使用粘贴式的鞋带,但可能会粘得歪七扭八。借助工具取够不到的东西,这不但是宝宝运动能力的进步,也是宝宝协调能力的进步。
3、语言能力
一岁半的宝宝喜欢自言自语,能叫出一些东西的名称,并指出方向,不但能指出自己身体部位的名称,还能指出其他人的名字。 这个月龄的宝宝,开始使用语言和周围人打招呼。如果客人要走了,宝宝会向客人说“再见”。基本上能掌握50~100个词,50%的宝宝能够掌握60~80个口语词汇。从这个月开始,宝宝的词汇量猛增,此后半年,可以说是宝宝词汇量爆炸期。 宝宝能够发出20多种不同的音节,这些音节能够组成50多种不同的词或类似词。宝宝说出的句子通常包括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开始向儿童语调发展。
4、 认知能力
宝宝的注意力时间还很短,大概6分钟左右,对陌生人表示好奇;能够分辨出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能够分辨出物体的形状,能够把不同形状的积木插到不同的插孔中。
5 、模仿能力
这个阶段的宝宝会学妈妈的咳嗽声,如果宝宝曾看过妈妈某种特殊的动作,如捂着疼痛的胃部,宝宝会学着妈妈的样子,同时还能模仿妈妈说话的内容、声音和妈妈的表情。 宝宝能够集中注意力观看动画片或书本上的`图画,并能够记住动画片中的部分内容。记得最清楚的是人物(尤其是小动物)的名字,对故事中的情节有了初步理解能力,如果动画片中的人物哭了,宝宝可能会跟着哭;如果动画片有让宝宝兴奋的场面,宝宝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如蹦跳、鼓掌、欢叫、原地转圈、大笑等。
6、 情感发育
一岁半以后宝宝开始向着执拗期迈进,一般在2岁时出现典型的执拗期(有的专家称为反抗期)。你会发现宝宝已经有了主见和个性,自我意识和思考的性增强了,对妈妈极度依恋的情态,一去不复返了。 因为宝宝懂得越来越多的词汇,自己却难于用语言表达;有了更多的自我意识,在一些问题上想自行其是,但他不能左右;宝宝内心的需求,超过了与人沟通和解释自己行为的能力。在宝宝看来,周围的人和事物不理解他,不懂得他,由此导致宝宝出现沮丧的心情,无法忍受了,怎么办?反抗,对这个世界说“不”。
一岁半宝宝发育标准
生长指标:男童体重8.8-13.7kg,身长76.9-87.7cm,女童体重8.1-13.2kg,身长74.9-86.5cm。
能力指标:宝宝已经掌握50-100个词,喜欢使用双字词,已经可自如走动。
一岁半的宝宝身高发育的护理
1、宝宝脾气变大了:宝宝现在会尝试做很多事情,尝试用语言跟他人沟通,但掌握的技能又往往不能满足需求,有时候就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的情绪,妈妈需要多体谅宝宝,帮助宝宝疏导情绪,而不是跟宝宝对着干。
2、断母乳不意味着断奶:断乳以后,也要让宝宝坚持喝牛奶,奶作为食物的一个种类,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有利宝宝生长发育。但如果宝宝非常拒绝喝奶,也不要着宝宝来,也许过几天,宝宝就能接受了呢。
3、屏气发作是这个月龄宝宝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有些宝宝生气时,会出现大哭,随即出现屏气,口唇、面色青紫,两眼上翻,手足舞动,“不省人事”,历时2-3分钟后缓解。这是由于宝宝的神经发育不稳定造成的,家长不必惊慌,可稍用力打宝宝面颊部。
宝宝发育的注意事项
1 、运动能力滞后要及时就医:如果 这个月仍不能独自站立,请带宝宝去看医生。大多数宝宝可以离开搀扶物稳稳的站立了,部分宝宝还不能独自行走,虽然能向前走几步,但如果没有爸爸妈妈的迎接,很快会摔倒。
2、光脚丫走路的好处: 光着脚走路可以促进宝宝脚掌、脚踝、腿部的肌肉发育,所以父母应该多创造条件让宝宝光脚走路,但要注意别让宝宝着凉哦。
3、不要替宝宝“谦虚”: 如果有人夸宝宝,你也许会下意识的谦虚几句,说一些宝宝的缺点,这时候就有可能在宝宝的小心灵里播下否定自己的种子哦。
4、不要错过添加固体食物的关键期 :如果还不给宝宝固体食物的话,宝宝日后会产生进食困难。
5、宝宝的“罗圈腿”: 小宝宝的腿由于收肌力量强,大多小腿有些弯曲,这属于正常的生理弯曲,宝宝到了三四岁以后,胫腓骨延长,小腿就不会那么弯了,不必过虑。
6、小心乳腺炎: 断奶时如果乳房胀痛,要定时用吸奶器吸奶,如果吸奶器不好用,要毫不犹豫的让宝宝吸吮,因为乳汁淤积是引起乳腺炎的原因之一。
一、1岁宝宝体格发育指标
1、体重:男婴为7.21-14.00kg,女婴为6.87-13.15kg。
2、身长:男婴为68.6-85.0cm,女婴为67.2-83.4cm。
3、头围:男婴为42.6-50.5cm,女婴为41.5-49.3cm。
4、胸围:男婴平均胸围为46.80厘米,女婴平均胸围为45.43厘米。
二、1岁宝宝神经精神发育指标
1、运动机能: 扶着一只手能走;无需别人帮助能从站立的位置坐下,能坐着转身;熟练地用手指拿东西吃;用汤匙吃东西时需要帮助。
2、心智 :除了“爸爸”、“妈妈”外,还会说2-3个字的词;会用声音表达愿望;能找到藏起来的玩具;能玩简单的游戏,惊讶时会发笑;能把木栓插入圆孔中;能用蜡笔在纸上乱涂;在别人的帮助下能用杯喝水。
3、社会发育: 会用哭来引人注意;能准确地表示愤怒、害怕、嫉妒、焦急、同情;喜欢当众炫耀自己;能听从大人的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