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宝宝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多大可以看出来
宝宝智力低下发育迟缓多大可以看出来
宝宝智力低下一般在三个月到半岁就可以看出来。
因为基本上正常的小儿2个月会笑,4个月可被逗得大声发笑,而智力低下的小儿,一般不会笑,或只会无目的的傻笑。
在6个月后,仍不能注意到大人在和他讲话。对周围的人和物注意力差,目光呆滞。
所以,如果在宝宝3个月到半岁之间还没有出现这些基本的智能发育,那么,宝宝很可能是出现了智力障碍,建议去医院检查。
发育迟缓是智力低下吗智力低下有的时候也被人们称为痴呆或者是智商低,通常这种疾病一般都是先天的因素造成的,但是发育迟缓却往往是身体的各种机能相比别人来说都稍微的有点缓慢而已,所以说发育迟缓并不是智力低下。
发育迟缓和智力低下的区别发育迟缓具体是指在宝宝的生长过程中,生长的速度出现了缓慢的情况,或者是在生长的过程中顺序出现了异常。生长迟缓的发病率在宝宝中大约也是6%到8%左右。
智力低下主要是身体缺乏生长素和甲状腺激素的时候出现的新陈代谢紊乱以及神经系统的迟钝,从而造成傻相行为的外在表现。
孩子智力发育迟缓怎么办
孩子智力发育迟缓怎么办
孩子智力发育迟缓怎么办,让你的宝宝越来越聪明,未来的好坏,取决于孩子现阶段的成长,幼儿时期所受的教育可能会影响未来,认真教育孩子的人终会有所收获。下面我分享孩子智力发育迟缓怎么办方法。
1、如何提高孩子智力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
训练计划与儿童作息时间的有机结合。 有些项目可以融合在日常作息活动中,比如类似“”、“穿衣”等等,完全可以利用早晚及午间睡觉、起床进行学习。
2、兴趣和需要
训练计划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相结合。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干预应当考虑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所在,比如孩子对音乐有兴趣,父母便可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儿童触摸琴键,训练其精细动作,简单的视奏练习,训练其手眼协调能力,大声读谱,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3、游戏中开发孩子智力
在游戏与活动中自然地训练。 对于年幼的孩子,应尽可能将训练安排在自然的情景中。有时,一个活动会涉及到孩子多方面的能力,父母可根据发展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协助。
4、与外界多交流
与外界多多交流。 智力发育迟缓的幼儿同样需要认识外部世界。由于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父母要设法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外界交流。要努力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比如礼貌用语、求助、购物、认路、建立友谊、与同伴交往等等。
5、认同发育缓慢的孩子
认同自己的孩子。 对于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父母可能面对的是:孩子学得慢而忘得快,孩子的注意里难以集中,孩子的思维很幼稚。
6、发展孩子创造思考的能力
可以让孩子常接触纸、沙土等,阅读各种启发想象力
7、诱导孩子多提问
在生活中父母不仅要认真地回答孩子的提问,还要适当地启发提问,也可对孩子的问题进行深一步的发问,以引导孩子思考,使其掌握学习方法。愿意思考、喜欢探索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提问是孩子求知欲的表现形式。
智力发育迟缓是一种智力发育障碍问题,如果自己的孩子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训练孩子,通过一定的积极的训练孩子的智力发育迟缓的问题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的`哦。
根据孩子身体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方法还是药物物理等疗法,也可以通过中西结合的疗法方法,只要能治好脑瘫,孩子的智力发育迟缓也会有所改善的。
如果不是疾病所导致的,那么宝宝智力发育迟缓还是比较容易治疗的,除了药物治疗,在家长照顾孩子过程中,可以多些陪伴,不要让孩子总是一个人没有同伴,多带孩子去旅游,去一些名胜古迹的地方,也能放松心情。
不要给孩子特别大的压力,多鼓励孩子,慢慢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学习能力要开发智力,还要让孩子多看书。虽然年龄还小,多数的内容都是看不懂,可以看一些图画比较多的书籍,家长在看书过程中给宝宝讲解,细心陪伴宝宝病情会得到缓解。
给予全面均衡的饮食调理
孩子智力一定程度上与微量元素有关,因为铁、锌等对脑部发育重要,元素缺乏会致大脑神经生长发育迟缓,会导致智力发育障碍的问题。对于孩子智力发育迟缓这个问题,首先家长应该给予合理营养、全面均衡饮食,这样才能够保证身体以及脑部发育营养足够。
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
智力发展迟缓的孩子,其动手能力会比正常的孩子要差,这个时候家长们可以融合在日常作息活动当中,多给他们锻炼动手能力,例如简单的、穿衣等,长期进行训练孩子是可以收获很好的效果的。
多与外界进行交流
智力发展迟缓的孩子同样需要认知外部世界,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为父母要尽量创造条件,去让患儿多与外界交流,这样可以帮助患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对患儿今后成长是很必要的。
多鼓励患儿动脑筋
引导孩子思考,能够促进大脑的发育,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除了需要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以外,也需要适当地提问孩子,让他们有思考的可能,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想得更多。
2岁宝宝智力发育迟缓的5信号
2岁宝宝智力发育迟缓的5信号
2岁宝宝智力发育迟缓的5信号,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生下的是一个高智商宝宝,孩子的智力发育究竟如何,在他们还小的时候就能略知一二。2岁宝宝智力发育迟缓的5信号是哪些?
宝宝智力发育迟缓的5信号表现在哪些方面
1、9个月时仍不能主动伸手去拿东西
如果你有跟其他宝宝对比的话,一旦发现宝宝到了9个月时仍不能主动伸手去拿东西,同时在有大人搀扶时也不能用自己的双腿支撑体重。
2、宝宝要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
有的宝宝会因为受刺激到而起啼哭的时间长,但有的时候却需要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也有的宝宝哭声尖锐,有的或哭声细小无力;还有部分宝宝不爱哭闹,显得异常“乖巧”。
3、很晚才学会咀嚼
有的宝宝会比较晚才学会咀嚼,吃固体食物时,容易发生吞咽障碍和呕吐等现象。
4、睡眠超过合理时间
有的宝宝会一直处于睡眠的状态,而且不容易被唤醒。
一般说来,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一昼夜内所需的睡眠时间大约为18-20小时。当宝宝到了2-3个月大的时候,每天需要睡16-18小时;而到了5-9个月宝宝宝仍然需要睡15-16小时;满周岁的时候大概需睡14-15小时。
5、表情呆滞
宝宝一直表情都比较的呆滞,满百天后才有笑的表情,且表情呆滞,到6个月时仍不能表现出自然的笑容。
影响宝宝智力发育因素
影响因素一:遗传
一般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这种遗传因素还表现在血缘关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为102。
影响因素二:母【 乳 】
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对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
影响因素三:饮食
吃肉过多或贪吃的孩子智力会减低。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力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早餐摄入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都是健脑的重要成份。
影响因素四:环境
生活在枯燥环境里的儿童,如弃婴,得不到母爱及良好的教育,智商会较低。
了解到宝宝智力发育迟缓的5信号,这样家长们就能够掌握好宝宝发育的情况,如果出现有以上的现象,应当及时就医。为了防止宝宝智力受影响,最好是吃母乳,防止添加对智力受损的辅食,给宝宝一个好的环境,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不要滥用药物。
宝宝智力发育缓慢信号
1、异常乖巧
宝宝在小的时候,外界的很多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事物,因而,对这一切都极具好奇心,总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比如用手触摸,将东西拆卸等等。
如果父母发现自家宝宝总是特别安静、乖巧,对很多事物都提不起兴趣,面对父母的互动也很少给出回应,那么,就需要提起警觉了,多半是智力发育出现了问题,最好能及时就医检查。
2、反应、动作迟钝
正常情况下,随着月龄的增加,宝宝的反应和动作都会越来越灵敏,从开始的听到声响就立马四处张望,到后来到处寻找声源。
如果父母发现自家孩子对外界动静的反应不太灵敏,动作也有些迟钝,那么,就需要警惕他是不是智力发育迟缓了。
3、迟迟不会说话
通常,宝宝在1岁的时候就会叫爸爸妈妈,到了15月龄的时候就能再说3-5个字,到了2岁的时候,就能理解“好不好”、“要不要”等日常问话了。
如果父母发现自家孩子到了2岁的时候,还不会叫爸爸妈妈,或者不愿开口说话,那么,很可能是智力发育出现了问题。
通常而言,宝宝智力发育迟缓,主要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引起的。
一般,只要父母发现得早,经过早期干预和综合康复训练,绝大多数儿童的智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在出生后前两年,大脑可塑性和代偿性最强的时候干预最佳。
而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宝宝,虽然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但能保证基本自理。
宝宝智力发育迟缓该如何锻炼?
1、注重早期运动训练
在宝宝运动能力建立初期的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宝宝进行翻身、抓握、爬行和走路的训练,多给予一些刺激来锻炼大脑,帮助他们尽早、尽可能好的掌握这些基本能力。
2、注重早期认知训练
宝宝早期认知的形成,对其智力发育尤为重要,父母可以就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给宝宝讲解是什么,有什么用,该怎么使用,让他们对这些物品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此外,还可以给他们玩一些色彩鲜明的玩具和读物,并营造丰富的学习场景,让他们在认知新事物的过程中,刺激大脑更好发育。
3、注重早期语言训练
宝宝说话晚或者不愿说话,父母一定要不断地和他们说,并引导他们开口。在这个过程中,语言需要尽量简短,内容尽可能和宝宝相关,从而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并引起“共情”。
此外,父母还可以陪宝宝一起阅读,一个故事反复地讲,强化他们的记忆力。另外,一定要引导和鼓励他们多和外界接触交流,从而提升环境的适应能力。
4、送到专业机构进行康复训练
不过,以上三步仅适用于智力发育轻度障碍的宝宝,对于那些滞后严重的孩子,父母最好还是能尽早将他们送到专业的机构进行科学康复训练,让他们的智力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一、0-3个月
这是宝宝智力发育的第一个黄金期,也被称作“视觉发展黄金期”。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视觉极大的被触发。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经常帮助宝宝去多看多指。
方法:
1、看图片
拿出一些图片,可以是家人的照片,也可以是宝宝感兴趣的图片。放在宝宝眼前,当宝宝聚焦时,再缓慢地移动图片,就这样每天训练2分钟。
2、指认东西
拿一些色彩鲜艳的东西,给宝宝指认,并告诉宝宝这个东西叫什么。还可以和宝宝一起,指认五官,摸摸他的鼻子,再摸摸自己的,告诉他这个是鼻子。
3、常外出
经常带宝宝出门走动,户外有更多新鲜的事物,帮助宝宝刺激视觉,增加对事物的认知。
二、4-6个月
这个时期的宝宝变得特别爱“咬”,这不是宝宝饿了,而是宝宝到了“唇齿发育的关键期”了。宝宝通过嘴,来刺激脑部发育,感知世界。
方法:
不要阻止宝宝,宝妈们可以买一些奶嘴、牙胶满足宝宝用嘴探知世界的需求。
另外注意宝宝手和周围物体的清洁,避免病从口入。
三、3个月-1岁
在这个阶段的宝宝们,开始建立本体感觉,也就是开始学翻身、爬行、坐立和行走。
方法:
1、0-3个月:这个阶段可以教宝宝抬头;
2、3-5个月:教宝宝翻身;
3、5-8个月:学会爬;
4、8-12个月:通过玩球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四、5个月-1岁
这个阶段是宝宝,训练如何识别情绪的关键时期。很多情商高的孩子,在这个时期就已经能分辨出大人的情绪。
方法:
家长们可以在宝宝做出强烈情绪的时候,去模仿他。让宝宝通过大人的模仿,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原来开心是这种表情。
加深宝宝对情绪的认知和理解,时间长了宝宝的面部表情会越来越丰富。
五、1-2岁
1岁后的宝宝,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在这个阶段,宝宝会更加注重自我的需求,如果大人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会用哭闹表达不满。
家长们不用感觉苦恼,因为这种“不听话”的表现,恰恰证明了孩子大脑发育到了一个新阶段:自我意识阶段。
方法:
如果宝宝的需求没有危险,尽量满足他们,让他们能尽情的探索世界。
但如果他们的要求存在危险,就要及时制止。这时一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家长们可以通过,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来达到目的。
六、1-3岁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开始会说一些基本的词了,但是还并不能流利的把词句贯通。
其实这个时期也是“语言准备的关键期”,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宝宝积累词汇,打好语言基础。
方法:
1、多给宝宝读一些绘本,并且用手指指着阅读对应的图画,观察宝宝的注意力是否在你的手指上。时不时的也可以向宝宝提问,然后再告诉他。
2、带宝宝外出时,也可以刻意的告诉教宝宝认识事物,特别是在买东西的时候,让宝宝直接碰触,能更好的帮助孩子积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