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宝宝适当站立不需阻止:
1. 宝宝肌肉力量已成熟:9个月时宝宝下肢力量明显增强,有站立欲望,可适当让其练习站立,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2. 站立要注意防护:虽然宝宝可以适当站立,但要注意加强防护,避免受到磕碰,也不要让宝宝站立时间过久。
3. 时间遵循自然规律:宝宝练习站立的时间需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可过早也不可过晚,避免腿部骨骼变形或走路姿势异常。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九个月宝宝能站立危害
九个月的婴儿的是可以学习站立的,但是尽量不要让婴儿站的时间太长,否则婴儿的双腿会承受不住婴儿的身体重量,容易损伤婴儿的腿部关节。在婴儿站立的时候,妈妈一定要陪同在婴儿身边鼓励婴儿自己站立,不要别人扶,同时防止婴儿磕伤摔伤。
过早站立危害
1.腿部变形。宝宝在下肢骨骼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状态下,过早的负重走路有可能会出现o型腿或者是足部外翻的状态。因为宝宝在负重站立的时候,小脚丫的内侧着地,时间一长就容易让宝宝形成足跟外翻的状态。
2.脊柱发生弯曲。过早的学习战力和走入对于宝宝的脊柱和骨盆来说有负重,而且容易产生不对称,最终会导致宝贝的脊柱出现侧弯。所以,家长们不可以过早的锻炼宝宝坐、站、走,真的不科学。
3.容易受伤。宝宝过早的走路,平衡能力不是很好,很容易摔跤,摔跤也会对宝宝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以后有可能就不会放心大胆的独自行走了。宝宝1~3岁期间是骨骼塑性比较强的阶段,过早的站立会导致骨骼弯曲变形,影响宝宝的健康。建议家长们不要过早对宝宝使用学步车以及学步带。
九个月宝宝自己扶着东西站起来对身体有影响吗?
一般孩子的腿部发育会在一岁左右可以独自站立,千万不要在孩子一岁以前扶着他学习站和走。
从医学的视点看,小孩的骨骼钙化不完全,骨质较软。一般宝宝在11个月左右下肢骨骼的强度才可以支撑起他的体重。如果在此之前,宝宝不是自己学会站了,妈妈们就完全没有必要让宝宝练习站。因为宝宝的下肢骨骼还未有满足的承重才能负重。
一般情况下,宝宝会在七八个月的时候喜欢蹬腿,然后在大人的扶持下想要学站,到了九十个月,宝宝会努力使身体站立起来,不需要依托物品。当然,也有宝宝个子过高、身体较重的话,下肢就不太容易支持住,站的时刻就会稍微晚一些。如果妈妈仔细观察宝宝,就会发现宝宝有时候爬着爬着就站起来了,站起来后又坐下来了,坐一会又爬起来。即使会站了,也不会一直站着,会但是并不常用这个技能。
其实,宝宝能够在少量帮助下站立,是行走这个里程碑的一部分,完全没有必要开始太早,一般来说,宝宝7-9个月会开始乐于在父母的辅助下,被动站立,并且做类似蹦蹦跳跳的动作,就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的宝宝8-9个月的时候,其他大运动发展的都很好,但是依然不喜欢让自己的双脚承重,那可能会因为他的偏好原因,走路这个里程碑可能就要滞后,所以也可以在平时开始一些相关训练。
所以平时不要给宝宝穿任何袜子或者鞋子,让他光脚尽量多触摸各种材料的硬地面,包括地板,地毯,布料,毛料等等,让宝宝的脚底肌肤不再那么敏感,不讨厌脚底接触各种东西。
无论我们训练宝宝站立还是走路,都最好不要依靠外力扶着宝宝,帮他省力,帮他保持平衡。
应该设计环境,让宝宝发挥自己的能力,不停的探索试错,他才能更加明白如何控制身体,如何用力,最终形成正确的肌肉记忆。
你越是提供外力,他越是依赖你,反而会影响自身能力的形成,甚至出现非常错误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