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训练大小便的方法及时机:
1. 训练时机:一般推荐在2岁左右进行。
2. 日间排尿训练:脱掉纸尿裤,定时带宝宝去厕所排尿,并逐步延长时间间隔,形成正性的排尿训练机制。
3. 饮食及排便习惯训练:控制饮食,多吃蔬菜,避免暴饮暴食,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4. 夜间唤醒训练:限制饮水,改用隔尿垫,入睡后2小时应准时唤醒,培养宝宝自己去厕所排便的意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几岁训练宝宝大小便
几岁训练宝宝大小便
几岁训练宝宝大小便,到了一定的年纪孩子是需要学习自己大小便的,说起尿床、尿裤子,相信不少人小时候都有过这种经历,尤其是在进行如厕训练的阶段,以下看看几岁训练宝宝大小便及相关资料。
宝宝在一岁半至两岁左右可以训练大小便。在宝宝一岁半之前避免过早的训练排便,否则由于膀胱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括约肌不能自行控制,进行排便训练会产生条件反射,容易引起尿频、
尿急,甚至在训练时过度用力排便,还会引起脱肛、肛裂。另外,宝宝脊椎、髋关节发育并不完善,过早训练自行排尿、排便,还会影响发育。因此,为了宝宝身体健康,尽量可以在一岁半后再进行训练。
宝宝一般需要在两周岁左右训练大小便,因为在两周岁左右宝宝会有排便控制能力,而且也能够听懂家长说的话。刚开始训练时需要从坐便盆开始,让宝宝定时进行排便。
平时一定要注意好局部的卫生护理工作,每天晚上使用温水进行清洗,以免出现炎症感染,另外也要多穿透气性比较好的纯棉衣物。
宝宝训练大小便的年龄一般推荐在2岁左右,可通过日间排尿训练、饮食及排便习惯训练、夜间唤醒训练等方式进行训练,以免宝宝出现纸尿裤依赖,从而导致日间或夜间排尿、排便异常,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尿失禁、夜间遗尿症等问题。
1、日间排尿训练:应脱掉纸尿裤,让宝宝习惯使用马桶或蹲便,并与宝宝约定好,每隔1小时设置闹铃,闹铃响后无论有无尿意,必须去厕所排尿一次,如果耐受情况较好,可以将时间适当延长,但应尽量不超过2小时。如果宝宝完成得较好,可适当给予奖励,有助于形成正性的排尿训练机制,促使宝宝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2、饮食及排便习惯训练:首先应尽量避免让宝宝进食过多甜腻、油炸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注意体重控制,保持1-2天排便一次。应多吃蔬菜,可以配合益生菌和乳果糖等软化大便,养成晨起排便的好习惯,并仔细观察宝宝的排便表现,如果有排便意识,应立即帮宝宝坐上小马桶排便;
3、夜间唤醒训练:建议睡前2小时饮水,入睡前排尿1-2次,脱离纸尿裤,改为使用隔尿垫,如果夜间可保持干爽,则可以先不用唤醒。如果单纯饮水效果不佳,入睡后2小时应准时唤醒,需注意应将宝宝完全唤醒,使宝宝形成自己在厕所排便的意识。
如厕训练信号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大多数宝宝在18-24个月的时候会出现自主排便意识,这个时候的宝宝消化系统和膀胱基本成熟可以自己控制排便了。
以下这些标准供家长们参考,不必一一满足,孩子的实际情况是家长们更要多关注的地方,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如厕训练。
1、纸尿裤能保持至少2小时干燥,或午睡后纸尿裤还是干燥的。
2、渴望屁屁干爽,纸尿裤湿了会传递出不舒服的信号。
3、对坐便器产生兴趣,或愿意模仿大人上厕所的样子。
4、大便时间逐渐变得规律。
5、可以听懂并遵守家长简单指令。
6、能够自己坐在小马桶上。
7、会用表情、姿势或语言来表达自己正在大小便。
8、能够自己或在大人的帮助下脱穿裤子。
研究表明2岁左右的宝宝开始如厕训练仅需半年的时间宝宝就可以掌握的很好,而18个月开始训练的宝宝完全掌握的时间可能要延长到4岁左右,所以还是建议家长们把宝宝的如厕训练时间安排在2岁左右比较合适。
如厕训练准备工作
如厕训练需要家长思考的几个问题
如厕训练的准备也是宝宝告别纸尿裤的准备,宝宝和家长们的心态很重要。
1、这么做是为了宝宝还是为了我们?
2、宝宝的心理生理条件是否满足?宝宝现在真的可以脱掉纸尿裤吗?
3、我们是为了减少开支还是宝宝到了如厕训练的时候?
4、“别人家的宝宝已经脱掉了纸尿裤”,我们是怕落后于别人吗?
如厕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们的自然积极态度,适当的降低期望值,宝宝会更容易接受,效果会更好的。
如厕训练需要给宝宝购买儿童专用坐便器
如厕训练前,我们需要给宝宝选好如厕小帮手,小帮手可以是宝宝的小马桶,特别提醒家长们不建议给宝宝买带有音乐和闪光功能的小马桶,否则宝宝会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音乐和闪光玩具上,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宝宝为了好玩去上小马桶不一定是生理需求,二是宝宝为了玩,忘记了自己的排泄需求,起不到如厕训练的初衷。
小帮手也可以是放在马桶上的小马桶圈,这个可以等宝宝稍大一些使用,也可以在宝宝的脚踩的地方垫上适度的小板凳,方便宝宝腿脚有着落点,不至于让宝宝产生不舒服的姿势和对高高在上的马桶产生恐惧感。
每个宝宝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建议家长们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宝宝的如厕小帮手也可以带上宝宝选用宝宝比较中意的小帮手。
如厕训练可以从大便开始训练
宝宝大便的时候相对固定,可以让宝宝从大便开始接受适应小马桶。
观察宝宝每天的大便时间,通常情况下宝宝有愣神、两眼发直或脸憋得通红的表现,此时就可以引导宝宝去小马桶上了。
也可以固定某一个时点引导宝宝的到小马桶上坐一会培养宝宝大便的规律时间,尊重宝宝的意愿,坐便盆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5~10分钟左右即可。如果宝宝没有便意,就让他起来,过一会儿再去。也不要让宝宝坐在便盆上吃东西、玩玩具或看图画书,以免转移了注意力。
如厕训练需要家长保持良好的耐心
自主如厕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家长们别心急,孩子学得快,那皆大欢喜,孩子学的慢,也不必苦恼,毕竟会不会上厕所和孩子的智力以及其他能里没有任何关系。
当孩子经历失败后,可以告诉孩子这只是个偶然事件,例如家长可以说“下次如果宝宝肚子里小水桶装满了就赶紧告诉我,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的”。
如厕训练误区
从生理上方面看,1.5岁前婴幼儿的膀胱、尿道括约肌、括约肌及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频繁把尿会让宝宝形成对指令性的条件发射做出回应而去排尿,而并非宝宝的膀胱处于尿液充盈状态去排尿。
这样的经历会使宝宝缺乏憋尿经历,膀胱的括约肌得不到锻炼,膀胱缩小,有可能引发憋不住尿或者出现尿频的问题,不要频繁给宝宝“把尿”,有识地逐渐延长“把尿”的间歇时间,使宝宝的膀胱充盈度增加,这对宝宝的整体成长有益。
同样,这个阶段如果提前如厕训练,对孩子的成熟的肌肉和器官的发育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也违背了孩子的自然发育规律。
宝宝多大的时候该教他自己上厕所?该如何教?
引言:婴儿在一天天长大,它的各项生理功能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当宝宝的膀胱能够容纳一定量尿液的时候,宝宝的小便次数就会相应减少,这时候宝宝的控制能力就会越来越强。那么,宝宝多大的时候该教他自己上厕所?该如何教?
大多数孩子在2至3岁之间学会控制大小便。有些孩子通过观察别人学会了使用马桶,但大多数孩子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上厕所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孩子们意识到或说他想要大小便,忍着它走进洗手间,脱下裤子,坐在马桶或马桶上。人的自主神经在出生20个月后开始成熟,所以在这个时期开始训练的话,最好自己知道。当然,发育快的婴儿在出生后18个月也可以开始,发育缓慢的婴儿要到2岁才能开始。除了身体条件外,父母还要注意婴儿理解大人意图的能力。如果宝宝能听懂大人的话,有自理大小便的意志,那么即使训练短短的一天,也可以让宝宝自己照顾大小便。
1.当宝宝不能自己控制大小便时,经常跟着感觉走,想拉就拉,想要宝宝自己大小便的前提是让宝宝意识到他不可能随便大小便。是否有变故,只有婴儿自己才能感受到,所以要训练婴儿,以便他能方便地尽快告诉你。2.记录婴儿大小便的时间虽然婴儿大小不统一,但可以对婴儿的饮食和大小进行一些记录和观察,可以大致估计婴儿大小便的时间。虽然不准确,但也有助于把握婴儿的大小便。3.买宝宝喜欢的儿童马桶,带宝宝去超市,挑选他喜欢的儿童马桶,如果宝宝告诉你他有马桶,请在把他带到马桶之前坐他。他一旦能成功,请抓紧机会,热情鼓励他,让他认识到坐在马桶上小便大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综上所述,每个孩子的发育节奏各不相同,多久能学会上厕所与智力无关。所以,父母不必和别人家相比,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一步一步地前进,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宝宝从多大的时候应该练习自己上厕所,该怎么教?
实际上这个时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是可以从宝宝的发展情况来推断一下。一般来说1岁前的宝宝是不能够控制自己的膀胱,以及附近的肌肉,这时候他们还无法做到控制排便。1到2岁之间,大部分宝宝就会有一些控制能力了,而且他们也会有一些信号,这个时候就可以尝试着训练宝宝的如厕了。至于3岁左右,是要上幼儿园了,自己小便,提裤子,脱裤子等常规技能应该训练好。
当然这只是一般来说,也有些宝宝3岁多才开始有如厕的意愿,爸爸妈妈还是应该顺应他们的发育规律,不要拔苗助长。训练宝宝上厕所不可操之过急,一般认为等宝宝具备自我控制能力后再进行训练比较稳妥,在具体时间上,对绝大多数宝宝而言,在一岁半(18月)至两周岁之间进行训练排便比较合适。
排便次数规律;小便间隔时间比较固定,每隔2小时左右一次;大小便前都有自己的专属动作;大小便前会提醒爸爸妈妈,“尿尿”之类;另外还有一些模仿爸爸妈妈的大小便动作;自己不愿意穿着尿湿的尿不湿......一般来说宝宝有上面几个表现的话,就可以训练如厕了。
这就见仁见智了,主要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像开心爸爸就是给开心准备了一个小便盆,他对这个小便盆很喜欢,刚开始不管尿不尿,都喜欢坐上去玩一会。至于想尿或者想拉的时候,就更是忙不迭的要跑到便盆前面了。所以开心的自主如厕可以说是自愿形成的。如果宝宝没有这个意愿,爸爸妈妈也可以尝试着引导他们,逐渐形成类似于便盆和大小便之间的联系。
宝宝应该在多大开始培养排便习惯呢?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宝宝在一岁左右有理解能力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培养孩子排便的习惯。首先家长应该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或者是给孩子购买可爱的小马桶,让孩子明白不能随地大小便也不可以随便尿在裤子里,这样会导致自己感冒也很不舒适。购买小马桶,孩子的占有欲也是非常强,就比较喜欢坐在马桶上排便,这样的习惯就很容易培养起来。
教育孩子新手爸爸妈妈肯定会面临很多困难,要养成排便习惯是有生物钟的,对于肠胃来说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孩子在三四个月左右就会养成排便的习惯。只要初期训练孩子排便的过程,家长也会找到规律,尝试着让孩子进食之后半个小时可以让孩子有排便的行为。这样形成生物钟之后,家长也可以找准时间规律,孩子也会养成排便习惯。
对于成年人来说,饮食之后或者是喝完水之后都会有便意,家长就可以利用这种机会来安排孩子排便的习惯。像这种反复训练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形成条件反射,就更利于后期排便时间。有的孩子已经两岁左右了,可是还不习惯自己上厕所,这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要把他们当做温室的花朵,要让他们克服困难。
但是什么事情都不能选择去强迫,而是要找到正确的办法去引导。孩子自己上完厕所之后,家长就应该鼓励孩子,表示孩子这种做法是非常棒。特别是三岁左右的孩子一定要训练成功,可以的上厕所,而且不需要父母的帮助。三岁的宝宝就应该进入幼儿阶段,早期适应,这对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也会起到很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