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怎样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
培养宝宝好的饮食习惯,应饮食多元化、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控制零食的摄入等可以帮助培养宝宝良好饮食习惯。
一、饮食多样化,不挑食、偏食: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挑食、偏食都会妨碍我们获得全面营养。有些孩子仅仅对个别食物有所挑剔,家长可选择同组的其他食物代替,但如果孩子是严重的挑食、偏食,如不吃荤菜或蔬菜等,则必须予以纠正。
二、均衡饮食,不要有所偏爱:不同食物具有不同营养成分,机体对各类营养成分都有要求,摄入多或少都不行。应按比例摄入各类食物,并注意同组食物间搭配,如粗细搭配、深色与浅色蔬菜搭配、鱼禽肉类的搭配等。
三、按时用餐,不要在餐间多吃零食:一日三餐是我们摄入营养的主渠道,符合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特点。若餐间多吃零食会影响正餐摄入食物的数量。不少孩子下课后爱吃路边摊贩食物,这些不仅营养成分单纯,且大多存在食物卫生问题。
四、三餐饥饱适度,不要不吃或少吃早餐或午餐,多吃晚餐:一日三餐总热能安排是早晚各占30%,午餐点40%。不吃或少吃早餐会降低体力和影响大脑正常活动。如果午餐马马虎虎吃一点,晚餐就会进食过度。此外,节假日和家庭宴会都应适度进食,不要大吃大喝,更不要狼吞虎咽,否则会损害胃肠道正常消化功能,甚至造成呕吐或消化不良。
五、清淡饮食,不要嗜好油炸、高糖份以及高能量食品:宝宝一天总热能有一半以上应来自粮食,约1/6来自蛋白质,从油脂中获得热能只有1/4。过多摄入重油或糖,不仅会使热能摄入过高,造成宝宝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冠心病等现代文明病的高发率,而且会因为食物过于甜腻、缺乏膳食纤维影响消化功能,从而引起便秘、胃炎等等消化道疾病。
六、选择适合体质的食物,不要单凭口味挑选食物:食物可以养人也可伤人,譬如:脾胃虚寒体质的宝宝如贪吃生冷食品会引起肠胃不适或腹泻,内热较重的宝宝嗜好油炸食品或吃羊肉火锅常会引起口舌溃疡或大便干结。这是因为食物属性与儿童体质不相符合。所以,父母应熟知食物属性与宝宝体质,根据季节选择合适的食物让宝宝进食。
七、文明用餐,不要用餐时看电视、看书、玩耍或大声交谈:就餐环境要安静,培养细嚼慢咽的习惯,轻松舒缓音乐有利使人保持愉快情绪。父母可在餐桌上结合菜肴讲些有促进宝宝食欲的话,或介绍营养知识。宝宝不良饮食习惯,可在平时加强教育,就餐时就不要训斥宝宝了。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自己用手乱抓着食物往嘴巴里送,可能还没有吃进去多少,就弄得桌子、衣服、手、脸都是脏兮兮的,甚至撒得满地都是。这时不要责怪他,要鼓励他。当他自己把食物吃到嘴里时要称赞他,要增加他自己吃饭的兴趣。
要有耐心,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下面总结几点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第一,吃饭前一段时间尽量不要让孩子玩玩具或者看电视,可以跟他做一些肢体互动方面的游戏。
第二,固定吃饭的时间和地点,最好在餐厅桌子上吃饭,远离电视和玩具。
第三,建立起吃饭的仪式感。比如开饭前很开心地跟孩子说“我们要吃饭啦!”,然后让孩子看着你把他的餐椅搬到桌子前,让他知道每次你这样说、这样做时就是要开始吃饭了。
第四,给他勺子,尝试让他自己动手吃。孩子也不是天生会用勺子,要有个学习和练习的过程。
第五,给孩子建立好吃饭的榜样。孩子模仿学习的能力是超强的。他们会很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和孩子同桌吃饭,如果大人吃饭吃得很香,吃饭时专心致志,不看电视,不看手机,孩子也会跟着学,慢慢地就能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了。
孩子良好的就餐习惯有哪些
孩子良好的就餐习惯有以下10条
1:拟订规则
规则不是父母单方面订立的,而是与孩子讨论后的结果。例如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妈很不喜欢吃饭时,有人把餐桌弄得乱七八糟。你来告诉妈妈,如果以后在吃饭的时候发生这样的事,妈妈应该怎么办?”然后让孩子发表意见。也许他会说:“可以打他”、“可以不让他玩玩具”或者“可以不让他吃饭”等。无论孩子提出什么样的惩罚方式,妈妈最好将它们记下来,写在卡片上,再把时间记上。一旦他重犯错误,你再清楚地重复给他听,这样的过程就是“订规则”。如果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那么就要按照规则来做。合理的规则是培养孩子良好用餐习惯的基础。
2:餐桌用具
让宝贝自己选餐具。妈妈可以带着大一些的宝贝去选购餐具,让他置身于五彩斑斓的小碗、小勺的世界,让宝贝熟悉他的新朋友。而且,对于自己精挑细选的小碗,宝贝肯定会爱不释手,这样可以增加宝贝吃饭的兴趣。经过愉快的引导和示范,不仅宝贝能乖乖地坐下吃饭,说不定还想自己动手呢。提醒妈妈,餐具要适合宝贝勺子的大小要适合宝贝的小嘴,最好一勺子就是一口;碗和盘子的容积要适中,且放在桌上比较稳当,以免溢出或打翻。
3.转移注意力
可以不露声色的和孩子讲起有趣的事情,不提有关吃饭的问题,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其感兴趣的事情上,时机成熟就慢慢的开始一边吃一边讲,不知不觉引导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吃饭。给孩子留下愉快的进食记忆,一点儿都不觉得吃自己不喜欢的饭是件令他很讨厌的事,绘本《一只很饿很饿的小猪》就是不错的餐前故事。
4.让孩子参与饭菜的制作
人是需要自我成就感的,是会为自己的杰作骄傲的。让爱挑食的宝宝和妈咪一起做他不喜欢吃的饭菜。先带他去购买,如果是韭菜,回来后就给宝宝摘韭菜洗韭菜的机会。待饭菜做好后,宝宝会特别关注有自己参与的这顿饭,他为自己能帮妈妈做菜感到自豪,于是会尽可能地多的吃自己做的饭菜。
5.经常变换宝宝讨厌食物的做法
如宝宝很讨厌吃鸡蛋,不用硬着宝宝吃,而是应把鸡蛋变着花样做,如水煮蛋、鸡蛋炒饭、蒸蛋羹等;不爱吃蔬菜,可把蔬菜剁碎后包在面食,大多宝宝都喜欢吃带馅的食物,同时注意加强食物的色、香、味、形。
6.多多鼓励
即使宝宝不爱吃或从未吃过的菜,最好让宝宝都尝一尝。也许仅能尝一点点,但这样做能使宝宝吃更多品种的食物,并能发现更多喜欢吃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当宝宝这样做了,一定要及时赞扬和鼓励,如给他一件意想不到的小礼物,让宝宝十分惊喜。待过几天,要求宝宝多品尝一点,以后逐渐增 加品尝的量,如果不这样就得不到奖励,即使他吃了很多别的菜。这样,宝宝慢慢地就会接受更多的或不喜欢的饭菜。
7.宝宝说了不算
这是对于“冥顽不灵”的孩子的底牌招式了。宝宝一上餐桌,面对摆着的多个菜,不要先问他想吃哪个菜,而是问他想吃鱼还是蛋;如果宝宝吃饭时只是挑自己喜爱的吃,别的菜一点都不去动,可做一个宝宝最喜欢吃的菜,吃饭一开始,先把别的菜都夹上一点,放在一个小盘子里,告诉他只有把这盘菜吃光了才可以再吃喜欢的菜。宝宝为了能吃到自己喜欢的菜,只好把盘里的吃光。可在一旁以讲故事的方法给宝宝介绍这些食物对身体的好处,这样有助于宝宝由不爱吃到逐渐爱吃,也许还会突然发现这些令他讨厌的菜并不那么难吃,由此改变以前的偏见。
8.创造和谐温馨的吃饭气氛
吃饭前要让宝贝做好准备。饭前宝宝要洗干净小手,在端上饭菜的时候,家长要表现出对饭菜很感兴趣的样子,把这种情绪不经意间传递给宝贝。和全家人一起用餐。不论是坐在家长的腿上,还是独自坐在椅子上,应该让宝贝和家人围坐在一起进餐。看到大家都津津有味地享受食物的美味,宝贝也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吃饭上。
9.固定吃饭的时间和地点
孩子坐在餐桌前才给饭吃,不延长吃饭时间。宝贝的吃饭时间和大人一样,每餐吃20-30分钟,只要宝贝专心吃饭,这么长时间就足够了。对于喜欢边吃边玩的宝贝,家长要他的吃饭时间,时间一到,即使吃不完也要把饭菜拿走,让宝贝知道饭菜是过时不候的,要专时专用,不要过于迁就宝贝,要让他知道,吃饭是有固定位置的,跑来跑去就吃不到东西。
10.不要怕孩子饿着,尽量不要给孩子吃零食
如果在平时吃过多的零食, 会影响孩子的胃口, 并且到了饭点她已经不饿了, 或者她会认为 ,一会饿了还可以吃零食 ,不要怕孩子饿着, 饿了几顿没关系 ,家长要传达给孩子一个信息:正餐不好好吃饭,那就只有饿到下一顿饭开饭的时候。如果家长怕孩子饿了,孩子就会抓住家长弱点,知道等下饿了还可以吃其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