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新农办《关于开展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导调研的通知》(抚新农办字〔20__〕20号)文件精神,我县高度重视,立即进行了专题调度,按照督导调研的内容及要求,现就我县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广昌县地处江西省东南部、武夷山西麓,建县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因“道通闽广、隶属建昌”而得名。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辖6镇5乡1场129个行政村1374个自然村,总人口25万,其中农业人口约20.8万。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县于20__年11月,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了《广昌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建设“美丽莲乡·幸福广昌”为目标,以农村垃圾治理、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着力强化各项举措,加快补齐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短板,致力于让农村建房规范有序,农村环境整洁美丽,农村服务完善有序,农村人居环境和谐宜居。
二、组织领导
近年来,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脱贫攻坚同安排、同部署,在历次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推进会上,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关要求进行重点强调。一是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各有关单位、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广昌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二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专题调度,开展实地调研,高位推动工作开展,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年度全县高质量发展考核,作为单项考评内容,确保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督查、有考核;三是县人大和县政协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有关内容纳入年度专项巡察视察活动,为村庄整治建设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持。
三、工作成效
1.我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自20__年实施以来,县政府在开局之年随即制定了行动方案,方案中有职责、有目标、有奖惩。县农业农村局作为牵头单位,积极组织、会同成员单位县卫健委、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对各乡镇的人居环境卫生采取督查制、督办制、排名制,编印动态简报,每季对于排名倒数后三位的乡镇,主要领导将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作表态性发言,此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环境卫生整体水平提高。对于新农村建设,我县整合各方面资金约8亿元进行打造,通过进行“七改”(改路、改水、改塘、改厕、改房、改沟、改猪牛栏)、“三网”(电网、电信网、广电网),彻底拆除农村闲置土坯危房等举措,全县村容村貌得到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获得感不断增强。今年11月初,经市新农村建设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核验,通过了验收,我县农村人居环境达到了上级制定的“清洁、整齐、有序”目标要求。同时,对市检查验收组指出的农村房前屋后物品堆放较为杂乱的情况进行了整改,现面貌焕然一新。下一步,我县将制定长效管护机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2.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为建立一支稳定的保洁队伍,实现生活垃圾常态化管理,我县于20__年全面启动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一体化PPP项目。该项目通过竞争性磋商的招标方式,由北京首创环境投资有限公司中标,主要负责我县县域内全部生活垃圾的清扫、收运及处理,合作期限为30年,于20__年4月正式运营。目前,我县在各乡镇均建成了垃圾中转站,首创公司已全面负责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配备农村保洁人员674名、管理人员22名,配备240L垃圾收集大桶10332个、垃圾清运车辆20辆,20__年5月—20__年6月30日累计清运农村生活垃圾121834.67吨,全部运至县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有效保证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集得拢、运得出、处理好。20__年11月,我县顺利完成了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国家第三方检查工作,得到了检查组的肯定与好评。20__年,我县制定了《广昌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PPP项目运营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第三方公司的监管,实现生活垃圾常态化管理。
3.村“厕所革命”。制定了《广昌县农村改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编制了《广昌县厕所革命专项规划(20__-2030)》,明确了任务清单和落实措施,确保农村改厕工作有序推进。一是20__年以来,连续开展农村改厕技术培训,尤其是20__年11月,组织各乡(镇)分管负责同志、各村委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约150余人就农村改厕技术进行集中培训,详细讲解农村改厕技术并发放相关宣传材料,有效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二是抽调县卫健委、县农业农村局业务干部就农村改厕工作进行实地督导,查阅台账资料,及时发现改厕过程中的问题,并督促整改到位;三是对全县11个乡镇129个行政村的户厕、公厕进行了调查建档,通过改厕摸底调查,全县农户常住40448户,已改厕38097户,改厕率94.19%。改成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32230户,卫生改厕率79.68%。下一步,我县拟将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纳入新改建农村住宅设计的申报,确保新建厕全面达到无害化卫生厕所标准。
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切实保护广昌生态环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我县于20__年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一是采取PPP模式,投资2亿元,全面完成11个乡(镇)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之后辐射到常住人口300人以上的行政村、组,实现广昌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49个污水处理站建设并投入试运行;二是我县“十三五”期间已建成的28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根据县政府与挺进环保签署的《广昌县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项目PPP项目合同协议书》,由该公司进行运营和维护。20__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17个,目前已完成5个,正在施工12个。此外,为做好农村黑臭水体摸排工作,我县制定了《广昌县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摸底工作方案》,并成立了县级联合工作组;三是对于一般村庄,采取氧化塘加人工湿地的形式对污水进行处理。
5.村容村貌提升。按照“重点突破、梯次推进、全域覆盖”的思路,不断提升村庄环境品质,始终把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手段,分年度制定并下发村庄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对农村闲置土坯(危)房、乱搭乱建进行全面拆除,对乱堆乱放、环境“脏乱差”现象进行彻底整治。按照《关于统一农村房屋维修改造风格样式的通知》文件精神,突出“灰斗砖、坡屋面、飘檐、压檐、瓦头、翘檐、吊脚楼”等我县传统民居“七大特点”, 统一风格、统一色调、统一标准对房屋进行改造。建成了G206、G528两条示范路和赤水港王、甘竹刘家堡、长桥上凡、驿前姚西和高虎脑、旴江彭田等一批示范点,在全县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发动乡、村及群众力量,多次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在针对境内环境卫生、植被恢复、乱搭乱建等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全域治理、全面覆盖,确保农村环境整体干净、有序、美观。
6.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为开展好管护工作,我县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后管护工作的通知》(广府办字〔20__〕91号),按照“管出群众好习惯、管出队伍好作风、管出治理新路径、管出村庄好面貌、管出地方好形象、管出发展好效益”目标,明确管护主体、标准、内容。在此基础上,为确保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制定了《广昌县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考核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管护责任和管护要求,督促各乡(镇)成立管护站、各行政村成立管护点,确保全县长效管护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尤其是《广昌县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制定,进一步规范管护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管护项目的实施报账流程,为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放宣传单、道德“红黑榜”等方式方法,不断加强对农民群众管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村庄环境管护工作,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我县正在探索市场化运作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后管护工作模式,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7.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以道德“红黑榜”树立文明乡风。在全县开展了晒道德“红黑榜”移风易俗活动,对家庭和睦、孝老敬亲、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等先进模范,通过晒“红榜”、颁发“光荣证”等进行宣传弘扬,树立崇德向善的社会正气。对于不孝敬老人、铺张浪费、破坏公共财物等不文明行为,则贴出“黑榜”公开曝光警示。20__年,我县的道德“红黑榜”工作经验在全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培训班上作交流。20__年以来,全县已发布道德“红黑榜”名单共1837起,其中红榜1428起、黑榜409起;二是以“最美莲乡人”评选传播社会正能量。通过开展“最美莲乡人”评选活动,按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勤劳致富”、“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6大类别,选出“最美莲乡人”予以表彰,引导大家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弘扬新风,推动“最美莲乡人”不断涌现;三是以“红白理事会”为抓手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引导广大乡村群众更新观念,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0__年以来,全县129个行政村共理事2315场次,通过红白理事会劝说累计减少9007余桌,费用减少达288.5万元。
8.“四好农村路”建设。全面启动了总投资5.37亿元、总里程116.3公里的12条国省道和县道升级改造公路工程PPP项目,着力改善辖区道路基础设施。目前,基本完成新安至榨树湾段公路建设,长桥至尖峰段已完成工程量的90%,已开工建设的有G206国道驿前段、广昌县大塘—文会—赤水段、青桐至潘田段、甘竹至重田段。此外,G528旴江镇至水南圩乡段的整治建设成效显著,沿线房屋风格统一、错落有致,林木花草馥郁,山峦苍翠蔚然,景色明丽怡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9.村庄规划编制。制定了《广昌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规划编制指导意见》,按照保护特色、因地制宜、保建并重、村民参与的原则,坚持县域一盘棋,推动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着力补齐短板,打造和谐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目前,我县已完成1211个(含170个不需编制村庄规划的搬迁撤并类村小组)村小组的规划编制工作,尚有163个村小组未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下一步,我县将开展村庄规划评估,掌握各村庄规划情况,摸清现行村庄规划中的突出问题,提升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后续管理,在此基础上,陆续完成剩余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修改部分重点村庄规划。
四、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建议
1.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作,涉及的面广且工作繁杂,长效管护、厕所革命、污水和垃圾治理、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而县级可用财力极其有限,常常面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建议上级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资金投入,确保工作推进可持续、出成效。
2.群众参与度不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县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建议上级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引导,明确群众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发挥群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