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一)教案

来源:画鸵萌宠网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一)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计算: 1422 143 2.口算: 3l30 640 2410 1320 142 1420 283 2830 243 1924 23 2143

说明:指名板演2道笔算题的同时,其他学生口算.练习中使学生知道,用整十数乘得多少个十.

第1页/共5页

3.贴出画有3盒彩笔,标明每盒24支的彩图,指名编题后列式.

列式可能出现两种情况:24+24+24;243.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引出例1:教师在原彩图左边再贴出一摞彩色笔,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盒彩色笔?每盒是多少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笔?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明确: 2413表示13个24是多少? (2)揭示课题:

观察:这道题中的一个因数与刚才的笔算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2.学习例1.【演示课件笔算乘法(一)】 (1)看图比较,理解算理.

①指彩图,问:例1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

明确:复习题只是求3盒的枝数,而例1是求13盒的枝数,比原来多了10盒. ②怎样计算24乘13?

教师提示:我们已经知道3盒彩色笔是72枝,只要再求出10盒彩色笔有多少枝,然后把两部分枝数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明确要分三步求13盒彩色笔的枝数.

第2页/共5页

3盒的枝数:243= 72(枝)

10盒的枝数:学生能口算出240,即:24个十. 13盒的枝数:72+240=312(枝) (2)竖式计算,掌握算法.

思考:怎样把三步计算写在一个竖式里呢? 板书:

①刚才第一步我们求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求3盒彩色笔共有多少枝. ②第二步求什么?

求10盒彩色笔共有多少枝,用10乘24,十位上的1表示10, 因此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去乘十位上的2,所得积与百位对齐. ③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3盒枝数72和10盒枝数240相加,得312枝,是13盒的枝数.

(3)反馈练习. 将下列竖式补充完整.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随堂练习.

1.学校买了32把椅子,每把椅子的价钱是15元.根据左边的竖式在()里填数.

第3页/共5页

2.判断并说明理由.后三道题的竖式中有两个64,表示的意义相同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口算下面各题. 830 3230 263 1505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37+6 49+8 88+8 77+4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思考:用11去乘两位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第4页/共5页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第5页/共5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