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加模拟量在输送过程控制中的作用
在常见仓泵控制系统中,灰管压力、母管压力、仓泵压力和仓泵料位在控制程序中的作用只是一个控制范围的概念,连续测量信号中所包含的输送信息在控制逻辑中并没有获得应用。
比如:通常我们认为灰管压力达到某一个值时,输送管道会出现堵管。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合理确定该压力值将十分困难。堵管压力值定高或定低了均会影响输送系统的正常工作,在目前使用中为保证不出现堵管现象往往将该值下设,这样固然可以避免堵管现象的发生,但这必然影响输送系统的输送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灰管发生堵塞前灰管压力会发生一种异常波动,如果利用灰管压力的异常波动来判断灰管的堵塞将提高堵管判断的准确性。 2.增加输送过程中的相关与调节控制
在目前控制方式中,测量数据相互将的关系没有引入控制逻辑。比如:料位变化速率表示了输送系统的输送效果、仓泵压力与灰管压力差反映了输送速度。利用测量传感器的信号可以获得更多有关输送结果的信息。 3.测量传感器(变送器)
a) 压力变送器
压力变送器主要用于气力输送系统中管道内部的压力测量,通常在输送系统的母管、灰
管和仓泵上配置。经常使用的标准压力变送器输出信号为4~20mA,机械接口为M20*1.5。
在一个气力输送系统中具体压力变送器的配置由系统设计人员确定。一般每台炉的相对独立母管、每根灰管必须配置,而单台仓泵是否配置则需要分析确定。
仓泵配置压力变送器的好处是能够获得仓泵内部的压力信号,为仓泵运行的调试有帮助;可以为输送过程的调节控制提供信号。缺点是增加一定费用。
注意:如果一个系统配置了压力变送器,则必须同时配置二次显示表或PLC中的AD模块。
b) 重量传感器
重量传感器主要用来测量仓泵的料位,它通常安装在仓泵的底部。经常使用的重量传感器输出为mV信号。
每台仓泵可以配置1~3只重量传感器,具体配置视客户的投入情况。如果每台仓泵配置1只重量传感器,当该传感器出现问题时将直接影响到该仓泵的运行。如果配置3只重量传感器则其中有传感器发生故障时,可拆除其中损坏的仍可保持料位判断的正常。,表现的则是仓泵料位信号的改变。只要重新进行量程校正仍可保持料位判断的正常。
注意:如果一个仓泵配置了称重传感器,则必须同时配置称重表或信号转换器+PLC中的AD模块。
c) 流量变送器
在空气母管上配置气体流量传感器可以测量气力输送过程中的耗气量,通过耗气量和重量信号计算出气力输送的料气比指标。根据料气比指标可以指导气力输送系统的调试和工作状态判断。
目前,由于料气比指标大部分停留在系统设计阶段,在实际运行的系统中很少采用。 d) 二次显示表
二次显示表主要用来显示测量传感器获得的信号。
4.3工作流程
单台仓泵输送流程的协调运行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装料阶段。仓泵的排气阀和进料阀打开,物料通过进料阀从上料仓进入下料仓,此时压缩空气进气阀和出料阀关闭。当物料充满仓泵(充满系数75-85%)后关闭进料和排气阀。
第二阶段:气化阶段。通过仓泵控制器自动控制进料阀和排气阀关闭。此时判断母管压缩空气压力达到设定的下限后,打开出料阀与一次气阀。压缩空气通过仓泵底部的复合流化板充入仓泵内,使仓泵内的物料气化,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具有很好的流动性。
第三阶段:输送阶段。物料气化到一定程度后,呈流态化的物料就自动喷入输灰管。输送阶段中,压缩空气一直从进气阀源源不断供入仓泵,当一次气开设定时间到后,保证仓泵内所有的物料全部卸出,之后进入吹扫阶段。
第四阶段:吹扫阶段。当输灰管中的灰全部达到上料仓时,泵内压力降低,可以通过灰管压力开关限值自动检测。当压力值达到(即低于)限值下限时,说明灰管已经处于疏通状态,系统发出信号使进气阀、出料阀关闭,排气阀打开,开始下一轮循环。 控制流程图如图3-3
仓泵系统流程图N母管压力高于下限?排气阀开Y延时T秒一次气阀开进料阀开流化气阀开延时T秒出料阀开N排气阀开?进料阀开?延时T秒二次气阀开执行手动排堵Y料位到或设定时间到Y进料阀关N灰管压力高与上限?NYY报警N灰管压力达到下限?YN灰管压力大于上限设定Y流化气阀关排气阀关流化气阀关一次气阀关N延时T秒N排气阀关?进料阀关?灰管压力小于下限设定出料阀关延时T秒二次气阀关Y流化气阀开Y重新循环其它电场开始送灰
五.PLC系统调试过程
5.1 PLC的组态.
5.2.2 CC-LINK线路测试(硬件设置) 1)执行线路测试前检查以下项目:
验证CPU RUN/STOP 开关设置在STOP上
验证CPU RESET开关设置在\"中间位置\" 2)将主模块/本地模块上的站号设置开关设置为\"0\"
3)将主模块/本地模块上的传送数率/模式设置开关设置为5到9 4)按下列步骤操作CPU RESET开关 将RESET开关设为RESET 将RESET开关设置到中间位置
5)测试结果由主模块上的LED指示灯显示出来 [正常时] \"L RUN\" LED亮起
5.2 CC-LINK的设置。
5.2.1检测模块状态如下(硬件测试):
1)将作为主/本地模块附件的在DA和DB端子间
2)接通电源以前检查以下项目: a 检查模块安装状态 b 检查输入电源电压
c 验证CPU RUN/STOP开关设置在STOP上 d 验证CPU RESET 开关设置在中间位置
3)将主模块/本地模块的传送速率/模式设置开关设置为A到E 4)接通电源
5)按照以下步骤操作CPU RESET开关 a 将RESET开关设置为RESET b 将RESET开关设置到中间位置 6)\"MST\" LED闪烁(正在进行测试)
7)使用主模块/本地模块和CPU模块上的LED指示灯显示测试结果 [正常时]
CPU \"ERR.\"LED 闪烁 [异常时]
\"MST\"LED亮起,\"ERR.\"LED闪烁
由于有硬件故障要更换模块,再次检查以确认模块所装的终端电阻是否连接在 端子DA和DB之间 8)结束
[异常使]\"MST\" LED 亮起,\"ERR.\" LED闪烁
测试结果储存在SW00B4至B7(线路测试1结果).但因为线路测试是对64个站的, 忽略所有连接的站的位 6)结束
5.3人机界面的设计
初始和手动界面用来实现系统的自动和手动操作功能。在现代的生产企业中要求节约成本,使控制简单化,以方便工人们的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我们采用三菱GOT1000触摸屏达到简化线路、方便操作的目的。我们在开发软件上先进行与触摸屏相关参数的设定,进入开发界面,对系统进行如下开发设定:
窗口画面如下:
调试程序如下:
六.系统调试
6.1系统硬件调试
在这次实验中由于我们的气源气量不够,达不到理想的演示效果。所以我们采用质地较轻颗粒较小的小米做传输介质,可视性也好,便于观察。
实验现象:1.气压在最大0.4MP时,小米以雾状快速上升,停机后小米变成粉状,颗粒被破坏。
2.气压在0.15-0.3MP时,小米呈现一段气一段料的上升,压力越大气长,料短,而且料随气压变大,料不能成段,接近现象1;
3.气压在0.15MP以及以下(大于0)小米缓慢上升,气压越往下,料越长,分段的料会在传输过程中前一段的料会分解,落到下一段料,向终端输送。太小会产生物料堆积。
结果:在气压过大时物料传输速度快,传输介质遭到破坏,而且耗气量加大,不节能。所以我们采用0.15MP左右输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因为输送速度低,管道磨损和
料粒破碎程度可降至最低;其次,高输送浓度有利于减少耗气量,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再者,因耗气量减少而使输送终端的料、气分离变得较为容易。随着气力输送技术在电力工业中的普遍应用,以气力除灰为代表的密相气力输送成为大型燃煤发电厂发展的必然趋势。综合其优点根据不同的介质比如药品,实物等,就应更改压力值。
6.2控制部分调试
在控制部分接线图(见附录)我们的本地控制采用旋钮控制,每个控制按钮控制对应的阀装置,这就需要有知道工作原理过程的人操作。还有附加急停开关,还有远程和本地切换开关。只有在现场才能切换到远程控制以防在维修时,远程控制人员误操作。
在图4-7中是我们远程和本地的控制装置。功能以在途中详细标明,这次我们都是采用的24V电压和系统部分都采用气动,做到绝多安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