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学研究生阅读文献目录

来源:画鸵萌宠网


附录二:阅读文献目录

【教育学各专业必读书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2.高时良:《学记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2002。

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6.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82。 7.布鲁纳:《教育过程》 ,文化教育出版社 , 1982 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9.斯腾伯格:《成功智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陈元晖:《中国教育学史遗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1。 11.怀特海:《教育目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2。 1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

13.迈克·富兰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4。

14.罗素:《西方的智慧》,商务印书馆,1999。

15.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6.孙正聿:《哲学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7.赵汀阳:《论可能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9.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 , 2002。

20.[德]马克斯·韦伯著.韩水法等译.社会科学方法论.商务出版社.2002。 2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教育学原理专业】

一、必读文献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页至第16页,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6页,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06。 5.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人民出版社,1958。

6.高清海:《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7.卡西尔:《人论》, 西苑出版社,2009。

8.李泽厚:《历史本体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

9.康德:《论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今日的教育为了明天的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 11.王国轩译注:《大学》,中华书局,2006。 12.王国轩译注:《中庸》,中华书局,2006。

13.《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4.《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5.《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6.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93。

二、选读文献

1.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8。 2.康帕内拉:《太阳城》,商务印书馆 , 1980。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 , 2003。 4.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5.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6.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9。 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1。 8.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 , 2005。 9.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3。 10.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出版社 , 2008。 11.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 12.格尔兹:《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2002。

13.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于思维的大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4.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 , 1998。

15.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译林出版社,2003。 16.休谟:《人性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9。 17.费正清:《中国的思想与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 , 2008。 18.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4。

19.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 20.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1.布迪厄:《再生产》,商务印书馆,2003。 22.布迪厄:《国家精英》,商务印书馆 , 2004。 2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9。

24.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25.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 26.弗洛姆:《爱的艺术》,商务印书馆 , 1987。

27.杜威著,傅统先等译:《人的问题》,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06。

28.底特利希·本纳著,彭正梅等译:《普通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29.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与哲学基础》,华夏出版社,1987。 30.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1.拉格曼著,花海燕等译:《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困扰不断的教育研究的历史》,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6。

32.M·扬:《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3.南怀瑾 :《论语别裁(上下)》,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5。 34.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02。 35.王逢贤:《优教与忧思》,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4。

36.石佩臣:《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引论》,中国展望出版社 , 1990。 37.石佩臣:《教育学基础理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 38.陆有铨:《躁动的百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2。 39.陆有铨:《教育是合作的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2。

40.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1.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瞿葆奎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美)奥恩斯坦等著、柯森主译:《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第三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3.小威廉姆·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4.林智中,陈建生,张爽著,《课程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德雷克(Susan M. Drake),伯恩斯(Rebecca C. Burns)著,廖珊 等译.综合课程的开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7.G Hall,S M Hord. Implanting Change: Patterns,Principles and Potholes,1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Inc.2001。

中文版:吉纳·E霍尔,雪莱·M 霍德著.《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8.(美)派纳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 9.佐藤学著 教师与课程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佐藤正夫:《教学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1.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12.《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3. [英]劳伦斯·斯坦豪斯·宾特雷伊著.课程研究与课程编制入门 .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14. Dr.George J.Posner著:课程分析(第三版),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 15.Fessler R &Christensen J C.教师职业生涯周期[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5。 16.黄显华等著 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7.徐碧美著 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8.周淑清著,课程发展与教师专业, 台湾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

3

19.李定仁:《教学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0.瞿保奎主编.瞿保奎教育学文集.课程与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1.吴杰:教学论——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 22.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教育史专业】 必读文献:

1.四书集注,岳麓书社,2004。

2.高时良著:《学记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4.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6.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1-8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7.李国钧、王炳照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1-8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8.孙培青、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1-3)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9.吴式颖、任钟印主编:《外国教育思想通史》(1-10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10.孙培青、任钟印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古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11.吴式颖、阎国华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近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学前教育学专业】

1. [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商务印书馆,2006。

2.[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陈鹤琴 :《幼儿园课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意]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5.卡洛琳。爱德华兹等《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法]保尔·朗格朗,周南照等译:《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7.陈杰琦、玛拉。克瑞克维斯基等编:《多元智能的理论与实践:让每个儿童在自己强项的基础上发展》。

8.国家研究院早期儿童教育委员会:《渴望学习》,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高等教育学专业】

1.[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高等教育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美]克拉克·克尔著.大学的功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3.[美]克拉克·克尔著.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美]德里克·博克著.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责任.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

5.[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7.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编著.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现代大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9.[西班牙]奥尔特加·加赛特著.大学的使命.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0.[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大学之理念.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11.[英]路易斯·莫利.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权力.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英]巴尼特.高的观念教育理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3.[加拿大]奈特. 高等教育与全球化丛书-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5.[日]金子元久·高的观念教育的社会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6.[英]亨克尔,里特.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7.[美]弗兰克·纽曼,莱拉·科特瑞亚,杰米·斯葛瑞. 高等教育的未来:浮言、现实与市场风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8.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成都:巴蜀书社,1991。

【比较教育学专业】

1.[美] 艾萨克·康德尔著,王承绪译:《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英] 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罗伯特·阿诺夫、卡洛斯·阿尔伯特•托雷斯编,冯增俊等译:《比较教育学: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关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6.[法]保尔·朗格朗,周南照等译:《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 7.[美]菲利普·库姆斯编,赵宝恒译:《世界教育危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安迪·格林著,王春华等译:《教育与国家形成:英、法、美教育体系起源之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0.[美]约翰·S·布鲁巴克著,单中惠、王强译:《教育问题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

11.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版。 12.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13.[美]弗里曼·伯茨著,《西方教育文化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14.[美]S·E·佛罗斯特著,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与哲学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5.[加]迈克尔·富兰著,赵中建等译:《教育革新的新意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英]帕尔默:《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