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正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第4期 释100倍,由于其稀释液为微碱性(pH=9、4),溶液中苯酚分子 和离子的比例与苯酚水溶液(pH=5.3)中的分子和离子比例不 同,则相同浓度的苯酚水溶液和复方硼砂溶液的水稀释液,两 者的紫外吸收曲线有较大差异,虽然最大吸收的波长相近,但 吸收值有差异L3]。所以,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硼砂溶 液中苯酚含量时,不宜用水作溶剂。 表2紫外分光光度法与溴■法测定结果比较 分不干扰测定,可直接从标准曲线计算出复方硼砂溶液中苯酚 含量。 4.3用0、lmol/L氢氧化钠作溶剂,苯酚的测定波长可选287 ±lnm,其他组分在该波长处无吸收,不干扰测定,并且溶液稳 标示含量(%) 批号 定,只是吸收值较用0.1mol/L盐酸作溶剂时偏大。故亦可选 择0、lmol/L氢氧化钠为测定溶剂。 4.4实验结果表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硼砂溶液中 苯酚含量与溴量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 确,适宜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紫外分光光度法 溴量法 [1]潘学田、中国医院制剂规范[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1995、25、 [2] 马剑文,韩永平,沈克温.现代药品检验学[M].北京:人民 军医出版社。1994.517—519. [3] 钱亚萍,金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硼砂溶液中苯酚 4、2在3、2项下,以0.1mol/I 盐酸为溶剂,含苯酚浓度相同 的苯酚和混合溶液的稀释液的两者吸收曲线几乎完全重叠,说 明两溶液中的苯酚在酸性条件下,紫外吸收特征相同,其它组 含量_J].中国药事,2000,14(4):255—256、 收稿日期:2002—03—19;修订日期:2002—04—25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 陈家坚。温卓莲 (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广西北海536000) 摘要:目的合理选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方法对常规分离的352株铜绿假单胞菌(PA)分离、分布及常用抗生 素的耐药状况进行分析。结果PA所 I起的感染中,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PA对多种不同性质的抗生素高度耐药,对 PA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主要有丁胺卡那、菌克单、头孢吡肟、复达欣、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亚胺配能、三唑巴坦、哌拉西 林、妥布霉素。结论PA感染的监测,对临床医生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绿脓菌素;抗生素类;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抗药性,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817(2002)04—0542—02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是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 表l 352株PA在各临床标本中的分布 致病菌之一,由其引起的感染具有难治性、持续性等特点。PA 对抗生素的固有耐药性以及多重耐药性的发展在临床上越来 越引起广泛的注意,为了合理选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我们 对我院352株PA的分离、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进 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l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分离出的352株PA全部来自1999年1月~ 2001年l2月我院临床各科患者的痰液、脓液和分泌物等临床 标本。 1.2仪器与试剂使用美国Microscan微生物分析仪,阴性菌 药敏复合板N l,试剂全部购自美国德灵公司,质控菌为 ATCC 27853。 1.3方法各种临床标本常规培养分离后,按Microscan微生 物分析仪操作程序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药敏为最低抑菌浓度 (MIC)法。 2结果 表2 352株PA对l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2.1 352株PA在各临床标本中的分布,见表l。 2.2 352株PA对l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见表2。 2.3 352株PA对l9种抗菌药物的MIC及耐药率(%).见表 3 ・・——54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正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第4期 表3 352株PA对19种抗菌药物的MIC及耐药率 3讨论 3.1 PA所引起的医院感染主要有下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尿路 感染、伤VI感染、消化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败血症等。 通过352株PA所引起的感染部位分析,呼吸道感染占首位 (79_8%),这可能与呼吸道由于气管插管、流感病毒感染等因 素损害了呼吸道粘膜,在细菌鞭毛及蛋白酶的作用下,细菌易 于移生、粘附有关…。 3.2 PA对1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提示,352株PA无一株对 全部抗菌药物敏感,其耐药性从3耐到19耐不等,其中以8耐、 9耐居首,6耐以上菌株占97.72%,甚至有2株PA对全部抗菌 药物耐药,其中1株分离自肺癌患者的痰标本,另1株分离自眼 分泌物,后因无法控制感染而切除眼球。 PA对多种不同性质的抗生素高度耐药,其耐药机理非常 复杂:PA能产生某些抗生素失活酶,故该菌为天然耐药菌;PA 的外膜通透性很低,非特异通透性仅为大肠埃希氏菌的0.2% ~1%;PA主动外排系统在其多重耐药性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 作用[2l。 3.3 PA对 一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是PA可产生 p一内酰胺酶,通过水解p一内酰胺酶的酰胺键使 一内酰胺类 抗生素到达靶位PBPs前被灭活。药敏结果显示,PA对G一内 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最高,其中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 头孢唑啉、头孢西丁、头孢呋肟、头孢噻吩耐药率高达90%以 上,而第三代头孢菌素由于内环结构进行了改造,对多数 一内 酰胺酶稳定,所以菌必治、头孢噻肟、复达欣的耐药率相对较 低,耐药率分别为55.58%、30.68%、14.77%;头孢吡肟是一种 广谱的抗G一及G 菌的四代头孢菌素,不易产生 一内酰胺酶, 并且不易被该酶水解,故耐药率较低,仅为15.06%;PA对氨基 糖甙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丁胺卡那、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的 耐药率分别为4.83%、6.53%、11.65%。 喹诺酮类抗生素对PA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环丙氟哌酸耐 药率为10.79%。 复方新诺明对铜绿假单胞菌几乎无活性,耐药率高达94. 03%。 亚胺培能是目前用于治疗G一杆菌感染的最有效抗生素, PA对亚胺培能的耐药率在10%左右 J,而我们分离出的耐亚 胺培能铜绿假单胞菌高达21.9%,这可能与较多地使用亚胺培 能有关。耐亚胺培能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上具有更大的危害 性 J,通常是造成最后抗感染治疗失败、患者死亡的原因,这一 点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可见对PA抗菌作用较强的药物有青 霉素类的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吡肟、头孢噻 肟、头孢他啶,碳烯青霉素的亚胺培能,单环p一内酰肽类的氨 曲能,氨基甙类的丁胺卡那、庆大霉素以及氟喹诺酮类的环丙 氟哌酸等。细菌的药敏测定,特别是MIC测定对PA感染的监 测,及时了解耐药菌株的动态分布,指导临床选用最有效的抗 生素和最佳给药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8.312—314. [2] 王玉峰.绿脓杆菌的主动外排系统与耐药性[J].国外医学 (药学分册),1999,26(5):282—287. [3]张杰,王辰.肺部感染细菌耐药现状[J].中华医院感染学 杂志,2002,l2(1):79—80. 14]Li XZ,Zhang L,Srikum ̄R,et a1.G—Lactamase in— hibitors&re substrates for the multidrug effect pumps of Pseudomonus aemDnosa[J].Antimical Agents Chemother. 1998,42(2):399—403. 收稿日期:2002—04一l5 ‘-——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