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GMP03-001-食品欺诈预
防计划(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发放序号:
食品欺诈预防计划
第A版
编 写 人:
审 核 人: ____ 批 准 人:_____
1 目的
建立相应的程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欺诈或掺假食品原材的采购风险,而且确保所有的产品描述和承诺合法,准确且属实。
2 3 3.1 3.2 4 4.1 4.2 素; 4.2.1 4.2.2 4.2.3 4.2.4 4.2.5
掺假或冒牌的以往证据(主要参照《151种非法食品添加物黑名单》); 可掺假或冒牌更具吸引力的经济因素; 通过供应商接触到原材料的难易程度; 识别掺假常规测试的复杂性; 原材质的性质.。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与本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涉及的所有供应商。
职责与权限
采购:对于所有供应商原材料索取相关资料。
品控:对供应商原材料提供的检验报告进行核实,验证。 程序
信息来源于:行业协会,政府来源,私有资源中心。
对所有食品原材料或原材料组进行成文的脆弱评估,以评定或冒牌的潜在风险,考虑以下因
应保持对薄弱性评估的审核,以反映可以改变潜在的风险的不断变化在经济情况和市场情报,应对每年进行一次正式的审核。
严重性很小小中等严重非常严重 可能性12345 经常发生(≥205510152025 次/年) 会发生(11-20 448121620次/年) 能发生(4-11次33691215 /年) 应该不会发生2246810 (1-3次/年) 从未发生过或极 少发生(≤1次112345/2年) 风险等级评估表如下
4.3 4.3.1
评估规则:
原物料特性:原物料本身特性是否容易被掺假和替代。
风险等级:高-容易被掺假和替代;中-不易被掺假和替代;低:很难被掺假和替代。
4.3.2
过往历史引用:在过去的历史中,在公司内外部,原物料有被被掺假和替代的情况记录。
风险等级:高-多次有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中-数次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低:几乎没有被掺假和替代的记录。
4.3.3 经济驱动因素:掺假或替代能达成经济利益。
风险等级:高-掺假或替代能达成很高的经济利益;中-掺假或替代能达成较高的经济利益;低:掺假或替代能达成较低的经济利益。
4.3.4
供应链掌控度:通过供应链接触到原物料的难易程度。
风险等级:高-在供应链中,较容易接触到原物料;中-在供应链中,较难接触到原物料;低:在供应链中,很难接触到原物料。
4.3.5
识别程度:识别掺假常规测试的复杂性。
风险等级:高-无法通过常规测试方法鉴别出原物料的掺假和替代;中-鉴别出原物料的掺假和替代需要较复杂的测试方法,无法鉴别出低含量的掺假和替代;低-较容易和快速的鉴别出原物料的掺假和替代,检测精度高。
注:等级分数评判结果判定:1-7分为低风险,可忽略不计的原料,不必采取下述行动。8-15分为中风险,不大可能掺假的原料,有新的信息时要再评估。16-25分为高风险,极有可能掺假的原料,需要采取下述行动控制。
4.4 4.4.1 4.4.2 4.4.3
在原材料被看做是掺假或冒牌的高风险的情况下,应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或测试流程。 采购要求供应商提供原材料担保书。 每年提供一份第三方检测报告。
要求成品包装上贴有或取决于包括以下各项在原材料状态的标签或承诺声明包括以下内容:
4.4.3.1 具体来源或原产地 4.4.3.2 繁殖\\变种承诺
4.4.3.3 保证状态(如GlobalGAP全球良好农业规范) 4.4.3.4 转基因生物(GMO)状态 4.4.3.5 身份保持 4.4.3.6 特定商标命名成分 4.4.4 4.4.5 5 5.1 5.2 6
对供应商生产方法(如有机,清真,合礼)作业承诺声明的情况下,我司有必要供应向商政府部门最近公布的易掺假的原料,应立即采取相应行动控制。 每年至少一次
企业认为必要时:如法律法规、适用标准、物料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时 相关文件 索取证书。
评估频率:
《供应商选择与评定控制程序》 《原辅料采购管理规定》 《采购索证管理规定》
《原料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品添加剂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
评估日期:2019年5月10日 序物料号 类别 物料 名称 可能出现欺诈的因素 可能性 风险评估 严重风险等性 级 预防措施 1. 供应商每年提供一次非转基因三方检测报告; 2. 供应商每半年提供一次玉米淀粉真菌毒素检测资料; 3. 供应商每年提供一次玉米淀粉农残、重金属和型式检验报告; 4. 品控部对上述检验报告进行核实; 5. 禁止采购未经合格评定的玉米淀粉。 1. 每季采收前随机抽取样品送三方实验室检测农残、重金属; 2. 禁止采购未经合格评定的原料。 1. 要求供应商每年提供一次型式检验报告; 2. 禁止采购未经合格评定的内包装材料。 1. 要求经销商提供代理证明; 2. 每年提供一次型式检验报告; 3. 网上核实食品生产许可证是否真实; 4. 验收时要求提供出厂检验报告COA; 5. 对产品包装状况进行查看,防止破损物料验收入库; 6. 查看产品外包装标志、标识是否清晰; 7. 查看产品外包装是否有食品添加剂字样,使用的产品标准是否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应对 部门 1 B1 1. 使用转基因玉米可能造成成品中含有转基因成份; 2. 使用变质玉米加工淀食用玉粉导至淀粉真菌毒素超标; 米淀粉 3. 玉米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高毒高农残的农药,造成玉米淀粉农残、重金属超标。 柑橘鲜水果 内包装材料 使用禁用农药,造成农残、重金属超标 为了节约成品,使用非食品材料加工制作,可能造成塑化剂超标、微生物超标、含有害物质 2 2 4 采购部 品控部 2 B1 2 3 6 采购部 品控部 3 B2 2 3 6 采购部 4 C 食品添加剂 用工业级原料代替食品添加剂,造成农残、重金属、杂质超标。 2 4 8 采购部 品控部 辅料仓库 8. 禁止到无代理资质的经销商采购食品添加剂。 风险评估小组 制表: 审核: 批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