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例如:通过搓手发热的活动来感受摩擦生热; 将耳朵贴在桌子上,用手敲桌子,耳朵可以听到响 生活小实验 ——声,感受固体可以传声;用手将空杯子慢慢压人盛 水的盆中,让学生感受手掌受力的变化,从而初步 体验物体排水多少与浮力的关系;用盛水的玻璃 杯代替凸透镜来研究成像规律;透过小水滴观察 电视荧光屏上的三原色等。 (2)趣味性强 演示实验的极好补充 口 严青荣 江苏省阜宁县陈集中学 22441I 生活小实验与生活联系紧密且趣味性很强, 1 引言 在课堂上引用生活小实验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 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而课本中所安 果。例如,在讲“液体能传递压强”时,拿一空酒瓶 排的演示实验,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 向学生提问:能否用空瓶作锤子把铁钉钉进木板? 在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的理解、掌握上,现行教 学生回答:“不能。”结果一试,刚敲一下酒瓶就裂 材有些实验比较难做。在农村中学教学设备不完 了。将空瓶装满水盖好后再试,结果钉子打进木 善或根本没有的情况下,教师自行设计或引导学 板,酒瓶却安然无恙,学生们显出一脸的惊讶、疑 生设计生活小实验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惑。这时教师趁机指出要弄清装满水的瓶为何不 2特点 会被钉打破,就必须先弄清压强在液体中的传递 特点,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被激发出来, (1)简单易行 他们会很迫切地想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又比如在 生活小实验存在于Et常生活之中,简单易行。 大气压强的教学中,在做了马德堡半球实验后,再 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和各种探 拿两个塑料衣钩模拟这个实验,使学生在形象、生 究活动,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 动的贴近生活的实验中展示知识的魅力,在意外 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 情景教学法中获得知识。 学和Et常生活的关系。 (3)取材方便 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种 生活小实验取材方便,简单改制常用物品就 创新。教师因地制宜地设计这类简单实验,可以 能完成实验。 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理论知识,开拓思路,提高兴 例如:在演示摩擦现象时,在书中夹带的长纸 行分析和综合后得出来的结论,生成物的组成和 的气体”,应描述为“放出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结构是不能被感觉器官感知的,故而电不能将其 (6)混用或乱用概念 作为实验现象来加以描述。例如锌与稀硫酸反应 化学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概念不同,其含义 的现象不能描述为“生成了氢气”,应描述成“产生 不同。如不能乱用“通入”、“滴入”、“加入”,也不 气泡,锌粒逐渐消失”。又如,氢气还原氧化铜不 可混用“点燃”、“加热”、“高温”。“通入”用于描述 能被描述为“黑色氧化铜逐渐变成红色的铜,同时 气体,“滴入”用于描述液体,“加入”则用于描述固 有水生成”,应描述为“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物 体。 质,同时出现无色液体”。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 (5)用词不当 一个重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素 描述化学实验现象时如果用词不当,就不能 质的有效方法,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例如,说向澄清的石灰水 作用。因此,要切实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做实验 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出现白色沉淀”就不妥,因为 时,教会学生要集中注意力,运用各种感觉器官, 看到的仅仅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未“出现 注意观察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现象和变化, 白色沉淀”。又如,制取氢气时有的学生错误地描 去探索未知的观察方法,在实验中培养观察能力。 述为“放出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轻、具有可燃性 (收稿日期:2007.11.13) 。3O。 Educational Equipment And Experiment Vo1.24.No.2.February 200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带竟然能吊起厚厚的课本,再将课本换成练习薄, 学生原以为练习薄重量轻,应更易提起,结果失 败;再将纸条换成不易被拉断的塑料条,实验又失 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视程度。 (2)开展生活小实验竞赛活动 开展自制教具和小制作活动,定期对自制教 具进行评奖,这对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 大有好处。如:导体、绝缘体演示器、静电除尘器、 败,这一组实验迷雾重重,在学生的预料之外,却 在物理的理之中。这样的实验既简单,又方便,每 位学生都可以做。又如,在“简谐振动的图像”教 学时,让同桌学生两人一组,甲用铅笔模拟往复简 谐运动,乙沿桌面用手匀速拉动纸条,结果学生在 雷电现象演示器、潜望镜、反冲小车、水力发电机 和弹簧秤等等。教师要认真阅读和收集这方面的 教材和资料,肯花时间、多动脑筋,布置学生制作 教具,并做好评选活动,这对学生参与教学,调动 学习积极性很有裨益。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运 纸条上得到正弦(余弦)曲线。这样既可活跃课堂 气氛,又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与演示实验互补,有利于重、难点的理解 用已学知识进行一些有创造性的制作,甚至一些 与掌握 小发明。 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鉴 (3)以新教材为引导开发生活小实验 此,在教学中教师自行设计或引导学生设计生活 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小栏目,如想想做做、想 小实验十分重要。例如,为了演示金属电阻率随 想议议,科学世界,STS等,教学中应该多做“试一 温度而变化,可取“220V 40W”的废日光灯管一端 试”、“动动手”之类的随堂生活小实验,通过观察 的灯丝,将其与“6V 6W”灯泡、演示电流表、开关 和感受使学生受到启发并归纳出结论。还应该让 串接在6V稳压电源上。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 学生多做一些生活小实验。演示实验应该与学生 光;用尖嘴钳夹住一端,用酒精灯给灯丝加热,灯 生活小实验相结合,不要用演示实验来替代学生 泡亮度显著变暗,电流表读数变小;停止加热,把 动手的操作,也不要将学生实验仅仅作为验证规 灯丝、尖嘴钳一起浸入凉水盆中,灯泡迅速变亮, 律的手段。在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多角度地创 电流表读数变大。学生亲眼看到金属电阻率随温 造条件,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去伪存真中悟出道 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印象深刻。这 理,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种直观的形象的实验,学生一看就明白。再如:振 才会得到激发,操作实验能力得到培养,思维不会 动的相位这是申学物理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常不 感到约束,创造能力才会得以训练。 易被同学们所理解。我们可以利用齐走时每个人 4结束语 的动作来说明,他们的步调都相同,说明同相;两 个小孩玩翘翘板时一上一下,说明反相。 生活小实验与演示实验互补,有利于重、难点 3生活小实验的实施 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实 际问题;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 (1)布置生活小实验作业 感受成功的喜悦,促进他们学习物理的原动力释 生活小实验作业大体有两类:一类是动手的 放。它是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的一种极好的补 小实验,教师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启发学生利用 充,对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培养创新精神有着 方便易得的材料做一些简单、安全的实验。如悬 深远的意义。 挂法测物体的重心、纸盒烧开水、验证合力与分力 的关系、自制万花筒、热气球、安装楼梯电灯、球型 参考文献 浮力水位器等。另一类是动脑的生活小实验方案 1刘慧民,李玉华.生活中的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物理教 设计和交流。例如,在学过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 师, ̄995(6) 度后,让学生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设计重力加速度 2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高中物理读本(第一册).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1998 g的新的测量方法。 3李荣明,张云生.用原型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物理教学 在国外的一些课本作业中,就有自制lkg水 探讨,2000(8) 泥;测牛皮纸的张力等生活小实验,足以看出他们 (收稿日期:2007.11.16) 《教学仪器与实验》第24卷2008年第2期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