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来源:画鸵萌宠网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系别:数理系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号:121106105

姓名:陈熠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说到经济新常态就有必要了解一下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定义: 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经济新常态不是不需要GDP,而是不需要GDP增长方式;不是不需要增长,而是把GDP增长放在发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长成为再生型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

背景:2014年全球经济的弱复苏和大分化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年多时间,但世界经济依然并不平静,近半年来,困扰全球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事件恐怕要算是国际油价的一路持续下跌,自2014年6月以

1 / 4

宏观经济学

来,国际油价已跌去约40%。这其中自然受美国页岩气革命、地缘政治、供需结构失衡等多重因素影响,但也反映了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一些深层次的变化,世界经济凸显出以下主要特点:

1.世界经济仍难以摆脱深度调整压力。全球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缓慢。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最新预测,2014年和2015年全球贸易额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为3.1%和4%,远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10年平均贸易年增长率6.7%的水平。特别是2014年以来,大宗商品和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风险,全球经济复苏仍然较为缓慢且脆弱。

2.各国经济复苏格局分化加剧多重风险。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两大板块经济复苏态势不平衡,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美国三季度GDP环比增长3.9%,10月份失业率回落至5.8%,为6年来新低,而欧元区和欧盟三季度GDP环比增长0.2%和0.3%,虽然比二季度稍有改善,但仍处于衰退边缘,日本经济则由于消费税影响,三季度出现环比0.4%的萎缩,经济萎靡不振,新兴经济体增长日趋分化。各国走势分化、结构分化、周期分化导致政策进一步分化。美联储退出量宽、美元步入升值周期,以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将会导致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国际资本流向以及主要汇率等新动荡,加剧多重经济金融风险。

3.全球技术创新进步周期尚待开启。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再工业化”,以及大数据、3D打印、智能制造、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新能源开发,但总体看,新一轮工业革命尚处孕育阶段,大范围的新的领先产业仍处于寻求阶段,关键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缺乏实质性突破,短期内还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新经济增长点。

中国经济新常态主要特征

2 / 4

宏观经济学

严格说来,目前中国经济并非已处于“新常态”,而是处于由 “老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之中。 可以说,“常态”常有,但“新常态”不常有,“新常态”关键是“新”,而不是“常态”。如果说过去的中国经济是非均衡的经济,那么“新常态”就是要从一个不均衡的经济向一个新的均衡经济全力迈进、全面转型。

(一)经济增长减速换挡

对于2015年GDP目标设定,我们认为7%比较合适。一方面,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从整个“十二五”时期看,2011年GDP增长9.3%,2012、2013年均增长7.7%,2014年预测增长7.4%左右,那么今年增长7%,既有利于推进结构调整,也能够跟“十三五”有效衔接。另一方面,7%的增速目标,更强调单位GDP的含金量,提升单位GDP的就业率,以及单位GDP的附加价值等。

(二)经济结构经历艰难“再平衡”

1.国际收支正经历结构性“再平衡”。过去5年,经常账户盈余已从200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峰值的10%降至2013年的2.1%,较2012年下降0.5个百分点,为9年来的最低水平。外管局公布了2014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2014年三季度,中国经常项目顺差5017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5021亿元人民币,国际储备资产减少4亿元人民币。按美元计价,三季度中国经常项目顺差81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816亿美元。

国际收支的再平衡既有主动调控的原因,更有被动调整的原因。近两年,发达国家欲借“再工业化”重夺国际贸易竞争主导权,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比中国更低的成本优势,成为接纳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新阵地,对中国出口形成“前堵后追”之势, 净出口对

3 / 4

宏观经济学

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美日欧经济复苏与中国出口出现“脱钩”迹象。新兴经济体贸易竞争追赶态势进一步增强。TPP+TTIP+PSA正在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和秩序。

2.投资消费正经历结构性“再平衡”。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持续下移,从2009年33%的增长速度已经回落至9月的16.1%,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从2009年的8.1%降至2013年的4.2%。投资率下滑有深层次原因:一方面,从产能周期角度来看,目前中国正在消化2010-2011年大规模投资释放的产能,且房地产、地方投融资平台对实体经济的挤压持续存在,产能过剩行业已从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扩展到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产业,许多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5%,负产出缺口显示去产能化比较缓慢,制约了新增投资的增长。

而另一方面,投资率下滑与资本形成率下降有直接关系。我们利用投资产出弹性来测算投资效率(投资效率常用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来衡量,表示增加单位总产出所需要的资本存量,即ICOR=当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GDP增加值,数值越高表示投资产出效率越低)。结果显示,1996-2012年期间,中国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平均为3.9左右,与处于相似增长阶段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现阶段的ICOR数值明显偏高。特别是随着实际融资利率,以及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正在供求不平衡推动下逐步回补,工业企业部门的利润有可能越变越薄,高投资率已经难以为继。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