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CHINA RURAL HEALTH
医院感染管理的风险评估分析罗彩霞(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院感办 湖北麻城 438307)【摘要】风险评估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见,在当前人们对医院感染管理十分关注的前提下,更应该做好感染管理的风险评估,如此才能有效的分析其风险、原因、后果与可能性等,从而能及时准确的应对风险问题。为此,接下来笔者重点分析了医院感染管理的风险评估问题,旨在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人员进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与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医疗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出现医院感染,也会对病人、医院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带来损失,比如说病人发生感染时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患者病情加重等。根据相关的调查表明,一些发展中国家感染发病率达到25%左右,这个数据也令人震惊[1]。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医院的感染管理工作,这也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新的挑战。1医院感染与风险评估的定义1.1 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1.2 风险评估的定义风险评估主要指的是在发生风险时间之前或者之后(还未结束),该事件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生活等造成的影响或者是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比较常用的风险评估技术主要有情景分析、德尔菲法、结构法等31种工具[2]。2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的实施2.1 识别医院感染管理的风险本研究运用了专家调查法识别医院管理风险,主要是按照管理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以及患者四大项目进行,对医院各个临床科室与医技部门细化识别。确保所关注的指标要科学、全面,尽量运用能量化的指标。比如说也可以将各个临床科室的管理指标放到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与流程中,如一些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抗菌药物管理等因素,结果指标中也都可以纳入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的发生率、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手卫生的正确率、无菌操作观念、导尿管使用率等等,也可以纳入患者的年龄、免疫力、既往疾病等。比如说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年龄在60岁以上发生感染的风险比60岁以下的要高[3]。可见,还应该量化患者的各项指标,并结合医院基础工作确定,医院不同,因此定义的率也有所差距。2.2 评估医院管理的风险(1)确定相关的权重系数总的来说,确定权重系数是风险评估中比较关键的工作,为此笔者建议在评估这部分的风险时可以运用咨询资深专家或者是搜索相关的文献进行。从分配的权重系数我们也能看出指标的重要性,其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影响力主要是从医院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去评估,并按照每个风险指标的重要性分别赋予相应的系数,如很重要(1.0)、非常重要(0.8)、比较重要(0.6)、一般重要(0.4)、不重要(0.2)。(2)实行量化评定通常,都是以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发生事件的后果严重程度或损失分析以及目前总的体系情况为基础开展量化评定。第一,可能性分析。在评分这个部分时可以根据被评价的科室的基线水平进行预测,比如可以是回顾性分析过去一年或者几年,这个可以以医院的情况去确定;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即发生的概率很大、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可能发生、基本上不发生、从不发生。根据医院的需要再对其进行赋值。其次,从发生事件的后果程度或者是损失分析,评估事件发生对各个方面造成的损失时,通常我们可以分为很严重、一般严重、比较轻、轻微、很少几个等级,并按照相应的需要赋值,2019.05
中国农村卫生 . 2019年第9期
学术研讨
CHINA RURAL HEALTH
59
一般是1~5分。最后,分析当前的体系情况。这主要指的是科室或者医院应对此类风险的能力与系统,同样也可以分为5个等级:完备、比较好、一般、比较差、无。同样也可以根据需要给予赋值。2.3 总体测评在评价每一项风险时我们都可以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的程度或者损失分析,当前的体系情况等将分析的风险评估价值相加或者是相乘后再乘以相对应的权重系数值,得出每一项的风险分值后再计算出总的评分,之后再按照最终的结果去评价风险的高低[4]。医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划分风险界定线,并决定是按照第30百分位及70百分位还是按照第20百分位及80百分位,同样也是可以根据医院工作的需要进行调整,主要是为了能分析出风险较高的临床科室,并有效的进行干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风险评估全员层面的医院感染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选出高风险的科室,并集中医院的资源,如人力、物力等。按此方式细化各个项目,并可以针对性的去设计某一个具体项目的评估风险或者是某个部门的风险,这部分的评估也是属于部门层面或者是项目层面的评估,如此评估主要是为了能分析各个高风险的环节以及相关的因素,并针对性的控制,比如说手术部位感染等方面的风险评估。近年来医疗技术也不断的发展,这无形之中也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人员一个很大的挑战。通过分析医院感染管理的风险评估,更有利于工作人员能明确感染控制的工作重点,从而将有效的财力、物力与人力针对性的运用到预防措施上,从而促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5]。当前,就风险评估在医院感染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不仅是在特定病房或者高风险因素的研究,而且也已经逐渐应用到整个医院的层面上。因此,作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者,还应该积极的应对当前的挑战,要具有较强风险管理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积极运用风险管理,并运用正确的风险评估方法,在转变工作模式的情况下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这样也能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针对性更强,且感染的风险也不断降低,提高了医疗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参考文献[1]李六亿, 徐艳. 医院感染管理的风险评估[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 15(7):2607-2610.[2]俞桂珍, 叶旭琴, 赖香菊,等.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医院感染管理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 37(11):1326-1330.[3]风险评估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18):4235-4237.[4]欧阳育琪, 向阳. 风险评估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实用预防医学, 2017, 24(10):1277-1280.[5]周春莲, 陈惠清, 王世英,等. 某三级医院医院感染风险评估[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2):360-362.上转57页表1 两组患者临床情况比较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术中出血量 (d) 6.0±1.1 9.5±1.7 13.26 <0.05 (ml) 32.3±10.5 110.5±28.1 8.51 <0.05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d)1.3±0.42.4±0.74.35<0.05开取石术治疗疗效较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参考文献[1]彭靖,马军亮,郝建华,兰辉.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27(06):519-520.[2]檀占海,朱光辉,陈建荣,周联明,杨治,张吉发,张学利,单远洲.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05):883-887.[3]燕涛,侯亚峰,程晓剑,吴浩荣. 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并T管引流术对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血清Na~+ K~+水平及安全性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17,23(06):975-977.[4]罗健.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5):99-100.[5]何耀鹏,焦文萍,邓睿,李小龙,吴泉霖.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10):1502-1504.[6]杨国防.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2017,15(24):39-41.观察组 29 对照组 29 t P -- -- 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可见,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较优,差异性显著,P<0.05。证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具有显著性的疗效,可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对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可选择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进行取出,将结石彻底性取出,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其身体康复[5-6]。综上所述,细径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2019年第9期 . 中国农村卫生
2019.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