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30万中国科技信息2019年第20期·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Oct.2019DOI:10.3969/j.issn.1001- 8972.2019.20.014可实现度可替代度行业曲线linkappraisementindustry潘冰冰1 殷蓬勃2影响力真实度1.山东创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2.北京易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行业关联度连云港花果山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特征与保护花果山地质公园位于我国江苏省连云港市,于2018年被国土资源与华北板块的碰撞带内。扬子板块北缘插入华北板块南缘之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花果山处于我国中央造山带的东部,形成了高下,沿秦岭—大别山—连云港一线,形成了巨大的碰撞造山压低温的变质岩岩体,花果山东临黄海,经历了数次的构造抬升,形成带,这就是现今的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了以海蚀地貌和滑坡崩塌为代表的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国家级地质遗始自200万年前的第四纪是一个由冰期与间冰期交替组迹20处,是研究苏鲁造山带变质岩体和环境地质遗迹的重要科研基地。针对花果山代表性地质遗迹,应在机构设置、保护区划定、生态修复等成的时期,现今地球仍处于间冰期。由于花果山地区四周为方面实施保护措施,实现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国家公园建设。脆性断裂发育,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活动使得花果山不断升高,形成了现今江苏省的最高峰玉女峰624.4m。现今的花果山地貌景观,主要形成于近50万年以来的花果山地质公园地处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国家经济地质过程。花果山地区至少记录了7次较大规模断层构造活技术开发区的结合部,公园总面积约21.84km2,分为“花动,而反应这些活动过程的典型地质记录为海蚀洞穴,这些果山中心园区”和“渔湾-东磊”两个园区。地质公园内地洞穴自下而上呈现出7个密集分布层,是海陆变化的直接反质遗迹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文化胜迹景观荟萃,生物资源种应。类多样,是连云港市最负盛名的旅游景区。花果山地质公园已经于2014年1月9日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代表性地质遗迹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区域内,除有目前中国确认的切割花果山地质公园地质概况深度最大的断裂之一,一级大地构造形迹。“苏鲁造山带”江苏连云港花果山地质公园,位于我国中央造山带和被命名的“云台岩群”“竹岛岩组”与“花果山岩组”, 东段——苏鲁造山带的东部,构成岩石为形成于中新元古中新元古代云台岩群—变质岩相剖面,花果山岩组地层剖面代云台岩群变质地层。举世瞩目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外, 国家级地质遗迹点共有20处,以地貌景观及环境地质(CCSD)即研究苏鲁造山带,就位于超高压构造岩片上,遗迹景观为主。主要分布如下:距花果山仅50km,而花果山则位于高压低温构造岩片上。1.玉女峰—地貌景观:地质公园地貌为构造剥蚀低山丘新构造运动时期地壳强烈的抬升,超高压变质带和高压变质陵,受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的影响,山势北坡陡峭,南坡平岩体崩塌构造堆积,形成的单面山,侵蚀剥蚀构造,形成的缓,部分成为单面山。峰峦起伏、峡谷纵横,共有74座山峰,海蚀洞穴群等地质遗迹自然景观。主峰玉女峰,海拔624.4m,为江苏省最高的山峰。2.海蚀洞—海蚀洞穴景观:公园内,从海拔5m到560m的鬼石崖,均可见到海蚀洞分布。它们一般成层排列,成景时期分析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形成演化过程、可供旅客观赏的海蚀洞(石)景观主要有海浸石、鬼石崖海距今2亿3千万年左右,现今花果山地区处于扬子板块蚀洞等。以海蚀洞作为依据,对研究50万年以来全球海平-42-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Oct.2019·中国科技信息2019年第20期10万~30万◎面的升降,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自然风化。东磊园区的石海、三磊石、天愚亭一级保护区,3.七十二洞—环境地质遗迹:在区域构造作用以及岩性已装备了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立了警示牌,地质灾害区域,特征的影响下,花果山岩石节理与小断层发育,受长期风化禁止行人进入。作用影响岩石支离破碎,在地震、重力等作用下,岩石极易(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崩塌,降水对崩塌起到促进作用,交错堆叠形成大小不等的为了防止景观资源遭受人为的破坏,景区内严禁任何单崩塌堆积洞穴群。位和个人,破坏景观资源与生态环境、采伐景观林木。制定4.中新元古代云台岩群—地质剖面:典型超高压变质带的地质公园景观资源保护管理办法,地方政府发布实施,并剖面,云台岩群花果山岩组命名的剖面,以浅粒岩为主,时报上级政府与主管部门备案。办法对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保代属中、新元古代(距今11亿至8亿年),花果山岩组它护、园内建设开发、商业活动,明确进行界定。是一套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经低绿片岩相变质,形成的(2)建设智慧园区一套低级变质岩。在原三年地质公园建设的基础上运用3S技术、VR虚5.滑坡堆积“东磊石海”—环境地质遗迹:朝阳—东磊拟体验技术等建设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数据库,包括:地质断裂在这里切割围屏山形成巨大的破碎带,而地层中云母片环境背景数据库、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地质遗迹景观名录岩发育,遇有雨水和地下水渗入,破碎的岩石由于重力作用内容。构建花果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内容登录系统,根据花沿着岩层片理整体向下滑行,形成滑坡体。其上有大量的奇果山地质公园的特点,设计开发基于GIS的地质遗迹管理信石堆叠,岩性与围屏山现状断崖一致,主要由围屏山体破碎息系统。形成,岩石有棱有角,磨圆度低,未经过长距离搬运,称为“石进一步进行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增设特色景点项目开发海”。和夜间互动休闲项目开发。实现景区内垃圾的生态无害化处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现状与进一步措施加大地质公园科普行动力度,出版地质公园地学专著。1.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机构(3)特殊地质遗迹的保护为了统一管理,便于保护地质遗迹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对东磊-猴嘴变质岩剖面,以露头剖面向外延伸50m使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保护,达到“在保护中开发,在以内区域为严格控制区,可允许游客进入,但严禁刻画、非开发中保护”的要求和地质遗迹自然景观资源开发利用,达科学研究的挖掘活动和新增的旅游设施建设活动。对于海蚀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连云港市成立了花果山地质公园管理洞等地貌景观,在周边10m以内设立围栏,以防游人触摸委员会,隶属于连云港市人民政府。破坏,对于具有海蚀地貌景观的未完整开发区域,禁止游客2.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保护区的划分进入,仅限科学研究人员。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自然景观,按照评价(4)地质灾害防治分级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花果山区域滑坡较为发育,旅游开发中的切坡和坡面改一级保护区设立两处,一处为花果山中心园区560m处的鬼造、加载普遍,应该时刻监控,以防威胁游客安全,建立滑石崖海蚀洞,保护面积为0.01km2。另一处一级保护区为东坡检测系统。磊景区的石海、三磊石、天愚亭,保护面积为0.09km2。(5)进行地质公园环境容量控制3. 地质遗迹下一步保护措施:花果山地质公园采用面积法进行容量控制,目前花果山目前,花果山国家地质公园内花果山中心园区的鬼石崖国家地质公园的日环境容量约为11582人次,年环境容量约一级保护区处于未开发状态,人迹罕至,面对的主要威胁是为4227649人次。-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