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

来源:画鸵萌宠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

以爱育爱,用心引领 一、案例主题 ---助“精灵”健康快乐成长 杨某,男,15岁,八年级三班学生。学习成绩一般,智力较好。对学习不感兴趣。自尊心强,有时候有自卑,情绪化严重。常和家长、老师顶嘴,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在学二、案例概况(基本情况描述+问题症结) 校,老师对他越关注,他越抵触,越懒散,越不学习。在家不愿受家长过多的照顾或者干预,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不愿意听家长意见,甚至和家人发生冲突,一旦家人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使性子,赖在床上不去上学。放学回到家直接把自己关进房间,从早到晚与家人也说不上几句话,对家人生病等事也不关心,非常冷漠。家长和老师对他很头疼。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对这一成长阶段的孩子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会妨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成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批评和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三、分析与评估 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个: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离异,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父亲脾气暴躁倔强,离家出走很多年都没回来,母亲改嫁后,最近这两年才跟孩子联系。孩子平时没有沟通交流的对象,自前年其父亲回来后,因交流方式不当,父子俩经常发生争执,其母亲总觉得对不起孩子,对孩子很放纵,总是尽一切可能去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但因为距离和生活压力等各方面的问题,很少与孩子见面,也很少和孩子聊天谈心。杨某的奶奶一直生活在村里,年纪较大,平时也不懂得与杨某沟通交流,总是希望杨某能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经常督促孩子学习,给杨某无形的压力。孩子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一种厌恶和排斥感。 与青春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有关,八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处于半成熟半幼稚阶段,一方面觉得自己很成熟,什么都懂,另一方面又收到自己经验和能力的限制,有意识摆脱童年期的纯真,并开始以怀疑和审视的态度来观察和面对周围的事物。他们认为自己是大人了,不希望别人把自己当小孩。他们以反抗成年人的约束, 来表现自己的成熟。这是心理发展的必然过程,是正常现象。 整个社会、学校及家长给孩子造成的压力。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越来越重视知识和人才,所以成绩好成立衡量孩子的最主要、甚至是唯一标准,在无形中给孩子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当他们受到挫折时便产生了反抗情绪。 个别教师的教育和处理方式不当,当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未能得到适当满足就会表现出逆反心理。 1.端正对老师和家长的态度,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家长、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四、辅导目标 2.接纳自己的原生家庭,能理解关心家人,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和学习的态度。 3.能慢慢地控制自己,有一个稳定的情绪。 第一阶段:与杨某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探讨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让家长更多地了解这一阶段的孩子。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帮助其父亲制定与孩子交流的原则,改变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尝试以朋友的身份,民主地与孩子交流。做好杨某母亲的工作,让她知道孩子的养育不仅仅是满足他的要求,更不要毫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适当地给予限制并制定一定的规则。叮嘱杨某的奶奶平时尽量少在杨某面前平要求他学习,多跟杨某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行动感化教育杨某。家长平时要多与孩子谈心,多鼓励孩子,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家庭教五、辅导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氛围、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杨某之所以极其厌烦他的原生家庭,就是受家庭氛围和父母影响较大。 第二阶段:1.积极与各科老师沟通,协同各科老师针对孩子的情况制定对应的策略。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发光点,并给予赞扬和鼓励,多创造一些给他表现的机会。在全面充分肯定杨某优点的同时,恳切地提出希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当我们老师努力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时,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烟消云散。2.参与管理,自信自强。利用杨某在数学方面的优势成立一个数学学习互助小组,让其担任组长,负责小组数学作业的收发,检查组员的书写认真程度,及时向老师反应组员最近的学习情况,使他把大部分心思转移到他爱好、感兴趣的事上。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对自己、对同学、对事情的看法有了明现的变化,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3.坚持疏导教育: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杨某犯错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点他的名字,在与杨某交流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去改正;利用课余时间与杨某谈心,从父母谈起,让他先说出对父母的看法,并和他一起分析父亲脾气暴躁的原因,暗示其父亲已经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并会慢慢改正,让杨某心理上能释放怨恨。指导杨某如何与父母沟通:先让杨某反思自己在与家人相处时,平时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的不好,再让杨某明确只要用心与家人沟通,经常说说心里话,就会避免很多误会。4.在生活中给予无声的关心和关怀。杨某经常不吃早饭,上课饿地捂着肚子,发现后我经常放一些吃的在办公室,看到他又捂肚子,我总是态度很温和地把他叫到办公室然后给他拿出吃的并嘱咐他以后要吃早饭,不对他做任何指责和评价。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关心和重视,以爱来感化他,缓和紧张的师生关系。5.重视自我调节:与杨某制定约定,想发脾气的时候自己先数三秒;指导杨某阅读、观看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电影等,开拓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心胸宽广,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取得成功;教给杨某一些自我心理调试的方法,如:运动,游戏;向朋友(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家里养的小动物等等)倾诉;写日记;大笑一场;大睡一觉;听音乐等等;科学适当地加强心理挫折教育。 第三阶段: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帮助杨某走出心理叛逆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以及他的家长、老师、同学等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才能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春风化雨润无声,通过几个月的辅导杨某的逆反心理有所改观,和家人、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在家基本可以跟家长心平气和地交谈,在学校对班级更关心,也能和老师谈论自己的想法,并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意见;最大的改变是比原先爱笑了,朋友也多了;基本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开始关心家人,杨某奶奶前几天生病,他还在医院陪了好几天。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有了很大进步。“没有阳光染不绿的小草,只有阳光照不到的角落”只要我们用心,每一个孩子都充满阳光,都能绽放他们的光彩。 六、效果与反思 通过杨某的成功,我深深体会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我更加认识到爱和赞扬的力量,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学生的逆反心理是生理心理发育的一个正常的阶段特征,积极的疏导和干预非常的必要和重要,这种疏导和干预需要家庭和老师的合作;我喜欢把我的每一个孩子叫做“小精灵”,因为天真、阳光的他们充满了无限可能。会时不时地给我惊喜,当然偶尔也会有惊吓,但是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要充满爱地真正地关心他们,帮他们顺利地走过青春期。爱,引领我们共同飞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