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旅游视角下的日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
①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韩邦云
日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遗进行旅游开发,不仅会促进日照旅游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对非摘 要:
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本文从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机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同步宣传力度,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和旅游参观平台,创新开发具有非物质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文化商品开发等方面,构建旅游视角下的日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从而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共赢。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模式 关键词:
F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4)07(b)-184-02中图分类号:
日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东夷文化、龙山文化、莒文
化等资源丰富多样,历史悠久,在华夏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10个类别共10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扩展项目彰显着日照丰厚的民俗文化。日照非物质文化地域特色鲜明,表现形式多样。而且,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范围广泛,其中,莒县过门笺(中国剪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秃尾巴老李传说、满江红(鲁南五大调)、过门笺、渔民节、孟姜女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日照文化的底蕴和命脉,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对非遗进行旅游开发,不仅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对非遗的管理、保护和开发,从而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共赢。
建立网站,设立宣传论坛;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样化的
现代化多媒体传播手段,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注重宣传营销的针对性和独特性;通过与国内大型旅游企业合作,积极拓宽促销渠道,提升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增强国内、国际影响力。
3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和旅游参观平台
3.1 建设特色鲜明的民间博物馆或专题艺术馆
民间博物馆或专题艺术馆除了拥有文化展示功能外,还是集收藏、研究、社会教育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文化设施,是承载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提升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的基础上,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有市场运作价值、有自我发展能力的民间博物馆或专题艺术馆,形成日照文化创意的一个展示区,成为日照市一张历史文化名片。在非物质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为使游客有充分的参与性和认知性,需进一步完善旅游标识解说系统、旅游信息系统,突出遗产与旅游结合的独特方式。3.2 打造民间艺术表演中心,建立民间艺术产业基地
通过商业演出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是对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方式。被列入国家及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音乐岚山渔民号子(满江红等)、夹仓传统吹打乐、民间舞蹈(小海水族舞等)、民间杂技、民间说唱艺术(莒县渔鼓书等)、传统戏剧以及体育竞技等都可以在民间艺术表演中心展演。通过民间艺术产业基地深入挖掘弘扬日照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民间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品牌建设及与国内外的交流活动,通过戏曲、音乐、舞蹈、杂技等艺术形式向游客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不仅有利于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更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共赢。3.3 开发民俗特色商业街区(城镇)
为更好地弘扬日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与旅游餐饮、购物等活动相结合,按照前店后室的形式,建设兼具展览、设计和制作于一体的民俗商品特色街和特色餐饮街。一些民间技艺可在店面完成销售、制作、展演于一体。如:日照农民画制作、民间彩塑泥塑(泥人郑彩塑、莒县泥塑彩绘)制作、手工制陶技艺(东港手工轮盘制陶技艺、莒县黑陶加工技艺、莒县慢轮制陶手工技艺)、蛋壳陶制作工
李潭崖村竹编)、核桃工艺品制作技艺等。艺竹编技艺(小莲村竹编、
游客在品尝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岚山头煎饼、碑廓锅饼、东莞李
氏熏肉、许孟烧烤、涛雒羊肉面、五莲煎饼、五莲豆腐)和购物的同时,满足了体验需求,逐步打造吃、住、购、游、娱一体化的地标式餐
1 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机制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日照地方政府和文
化、旅游等部门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开发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思路,严格执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在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并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对日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进行全面调研、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结合日照实际、因地制宜、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中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态性为前提,防止异化现象出现。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民俗旅游展现给广大游客,丰富民俗旅游内涵。
2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同步宣传力度
宣传营销是成就旅游热点和提高景区知名度、激发人们出游愿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知名度的高低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前提,大众传播媒体的大力宣传及广泛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提升旅游知名度的有效方法。如:举办与本地旅游、民俗有关的全国性专题研讨会、专题新闻发布会,借助节庆举办大型综艺活动,参加国内各类旅交会、举办大型旅游推介活动,加强同外省市旅游企业的交流学习及建立交流演出机制等形式向国内外宣传日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国内外游客对日照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①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日照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J13WG8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韩邦云(1962-),女,山东日照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184
2014年7月 www.chinabt.net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区域经济
饮聚集区。
Regional Economy
“人居奖”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后,每年都迎来大批的海内外游客,但是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步伐落后于其他旅游要素的发展,尚存巨大的发展潜力。4 创新开发具有非物质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
目前,日照较具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品,像日照农民画、民间彩4.1 整合旅游节庆活动,提炼特色品牌项目
塑泥塑(泥人郑彩塑、莒县泥塑彩绘)、莒县黑陶、蛋壳陶、工艺竹编民俗旅游节庆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日照沿海渔
技艺(小莲村竹编、李潭崖村竹编)、核桃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民节日与海洋生产紧密联系,同一个节日,渔家与农家内容各有不
都历史悠久,富有日照文化特色。同,但又互相融合,由此形成了沿海渔农节日文化交融,这是日照地
但是,绝大多数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纪念品缺乏创意,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东港区的渔民节、莒县浮来山的“福寿
不能反映地域文化特色。一直以来,干海产品、贝壳、珍珠项链被认文化节”。充分利用日照独特的海洋生产与渔村生活习俗衍生的海
为是沿海城市最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但大部分都存在着品质低文化,做大一批突出海洋文化及海洋生产习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劣现象:贝壳类纪念品包装简陋、干海产品卫生质量不尽如人意,品牌活动项目,并将沿海民俗文化融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时尚文化
甚至出现假冒的珍珠项链,使沿海旅游纪念品的魅力逐渐减弱。中。进一步整合、充实旅游节庆活动内容,吸引中外游客,提高当地
因此,加强政策服务和引导,以多种形式特别是通过提供必要的知名度,促进旅游经济全面发展。
非遗传承人及旅游企业等,根据新同时,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浮莱山庙会、峤山庙会、太阳崇拜、的经费来扶持和鼓励专家学者、
美观性、地域性、文化性、实用性、保存性等原则发掘开发“鱼五莲山庙会等进一步扩大浮莱山、峤山、太阳山、五莲山的知名度,颖性、文化”和“海洋文化”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纪念品,制作民进一步突显日照山海特色,形成旅游品牌效应。
间工艺品、音像制品、精美画册、特色风味食品等,将无形的民俗文4.2 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提升文化内涵
化赋予旅游产品的实体中,创造个性化、精品化的旅游纪念品,达充分挖掘当地非遗文化民间文学资源,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到既创收又抢救、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大连通过举办旅游遗产秃尾巴老李传说、孟姜女传说,精心包装、大力宣传,将他们融
纪念品设计大赛,初步形成了系列产品;青岛的以“海洋之心”和“海入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中,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
洋之魂”为主题的纪念品很受欢迎就是成功的案例。区。通过景观设计和景点文化包装,将当地的经典民间文学故事内
同时,尽量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规格、档容融入到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增加景区、景点的文化内
次和品位。造型新颖、美观大方、富有文化特色的包装能够提升纪涵,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和档次。如鱼骨庙的传说、奎山传说、吕母
念品的档次和品味。传说、五莲山民间故事、九仙山传说,均能增添五莲山景区、九仙山
景区和奎山景区的人文色彩,使之成为有吸引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典景区。6 结语
日照作为一座新兴沿海开放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自然环境优4.3 开发体验型旅游项目,丰富项目内容
开发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体验型、娱乐性和参与性强的旅游越、文化底蕴丰厚、经济发展迅速,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项目,是吸引游人最有效的手段。充分利用日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资源打造多样化旅游产品,不
目前,日照沿海的乔家墩子村、王家皂村等民俗旅游村推出了仅能丰富日照的民俗旅游内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吃渔家饭,乘渔家船,住渔家屋,”为内容的“渔家乐”民俗旅游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实现历史文化名城——日照实现城市科学活动,让游客观赏、体验渔家民俗文化。刘家湾赶海园推出的海上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潮间带钩蛏、捉蟹、打海蛎子、扒蛤蜊、拾蛄蝼等活动,让游客体验到渔民的生产习俗及丰收的喜悦。参考文献
[1] 日照第一批市级文化遗产名录[EB/OL].http://www.论证、深入挖掘和开发日照在现有旅游项目的基础上,调研、
rznews.cn/news/folder16/201302/2013-02-04306377.html.着力打造有质量、有特色的沿海地区渔民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
[2] 日照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EB/OL].http://“渔家乐”旅游产品,开发观赏项目的同时积极开发体验型旅游项
www.rznews.cn/news/folder16/201302/2013-02-04306377.目,使游览、娱乐与休闲、学习相结合,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html.
如:推出具有非物质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组织游客参加诸如
[3] 雷蓉,湖北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类研究[J].商业
学习渔家劳作,观看和参与渔民舞龙、吹渔家号子、听渔家故事、尝
研究,2012(07).
渔家风味小吃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4] 章皙妮.谈旅游体验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莒县过门笺(中国剪纸),被列[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1).为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照农民画、民间彩塑泥塑(泥人郑彩[5] 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EB/OL].http://塑、莒县泥塑彩绘)制作、手工制陶技艺(东港手工轮盘制陶技艺、莒wenku.baidu.com/view/f405b46e25c52cc58bd6be7a.县黑陶加工技艺、莒县慢轮制陶手工技艺),捕捞技艺(踩高跷推虾html.皮)等项目均可开发成参与性民俗旅游活动。合理组合各种旅游项目,赋予景区、景点以更丰厚的文化、历史、民俗、科学内涵,实现旅游与开发的互动,进一步扩大旅游市场。
5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文化商品开发
近年来,日照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2009年被联合国授予
www.chinabt.net 2014年7月
18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