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连除应用题”教学尝试
作者:牛春玲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59期
【摘 要】小学数学第六册教材已出过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的连除的应用题。其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量有关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教材的要求与连乘应用题相同,既可以分步列式解答,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关键词】小学数学 连除应用题 能力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这节课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1.使学生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学会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连乘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会有条理地叙述思维过程。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热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的把握,教学难点的突破
认识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两种解答方法.理解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解题思路。 三、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 (一)提出问题 激疑诱趣
1.出示例题1: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解答)
2.改变复习题的一个条件和问题后,出示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教师提问:例题与复习题在条件和问题上有什么变化?
教师导入:已知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还能用原来的方法解答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研究的新知识.(板书:应用题)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学习两种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出示例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自由提问,思考讨论.
教师提问:看到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如下问题,教师可以进行简记:①这道题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用线段图如何表示?②要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什么?③分步列式如何解答?
(2)汇报结果,共同探索:①教师提问:谁能回答第①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线段图。②教师提问:谁能解决第②个问题?
结合学生讨论,教学两种解法,并列出综合算式.
第一种解法: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每队多少人?(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已知条件中告诉我们共有90人,平均分成2队,求每队多少人?就是把90人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知道每队45人,又知道每队分3组,就能求出每组有多少人? 每队多少人? 综合算式:90÷2÷3 90÷2=45(人) 每组有多少人?45÷3=15(人) 第二种解法:(借助线段图)要想求每组多少人?必须先求出一共多少组?知道每队分3组,分成2队,就是求2个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6组对应90人,要求出每组多少人?就是把90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一共多少组?综合算式:90÷(2×3) 3×2=6(组)=90÷6每组多少人?=15(人)90÷6=15(人)
2.观察比较,归纳概括。
教师提问:观察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引导学生说出:相同点是所求的问题一样。不同点是先求的不一样,第一种解法先求的是每组多少人,第二种解法先求一共多少组,所以第一步的解法也就不一样。 3.引发思考,掌握检验方法.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两种解法可以互相检验,除了这种方法外,还可以怎么检验应用题?(小组讨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引导学生发现:把已经计算出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逆运算,如果最后算出的结果与题目的已知条件相同,说明解答正确。 15×3×2=45×2=90(人) (三)、分层练习反馈矫正
1.独立用两种方法解答,口头检验。
(1)图书馆买来新书240本,平均放在3个书架上,每个书架上放4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
订正:答:平均每层放20本。
(2)商店卖出7箱保温杯,每箱12个,一共收入336元,每个保温杯多少元? 2.说出分析过程,列综合算式不计算.(1)三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有43个学生,一共做纸花258朵,平均每个学生做纸花多少朵?(2)奶牛场有5个牛棚,每个牛棚里有12头奶牛,一天喂1200千克饲料,平均每头每天喂多少千克饲料?
3.连乘应用题与连除应用题对比练习.(1)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每条21元,一共卖了多少元?(2)百货商店卖出3箱西裤,每箱20条,一共卖了1260元,每条多少元?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除应用题的不同解答方法及验算,与上两节学习的连乘应用题是有一定联系的.同学们今后解答应用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运用合适的方法正确解答。
(五)、布置作业
1、电池厂生产了7200节电池,每12节装一盒,6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2、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2盒钢笔,每盒10枝,一共用去160元.每枝钢笔多少元?
3、两个缝纫组做同样的衣服,第一组做34件,第二组做42件,一共用布228米.平均每件衣服用多少米布? (六)探究活动:分糖游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活动目的:使学生在动手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活动内容
(1)布置任务.某食品公司为宣传产品,给学校送来一批糖果.三年级每班分到150块,想想:先按小组平均分配,再从小组平均分给个人,每人能得到几块?有无剩余?每人是否得到的数量一样?和同学一起议一议.先调查、再计算.如果这150块中有2个品种,又该怎样分配?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做好记录。 (3)汇报、反思,通过活动谈谈有什么收获。
(4)方法措施:教师为学生准备150块糖或学具,讨论交流后真正让学生分一分,以验证他们开始的设想是否合理.给学生的提示越少越好,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结构不良”的问题环境(如:平均分后有剩余,剩下的怎么办),更能便于孩子们进行深层思考,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