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QA负责依《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QA工作指引》、《生产工令单》或客户特殊要求等对每批成品进行抽样检验与判定,对成品的缺失提出处理,必要时依有关文件提出《纠正与预防行动报告》。 3.2 品保主管负责对QA提出的缺失与其他部门协商,必要时采邓纠正预防行动。 3.3技术部必要时协同品保部主管对QA提出的缺失进行分析处理. 3.4生产部负责成品的送检,纠正与预防行动的实施. 4.0定义: 4.1 QA---制程品的品质保证 4.2目视标准:在40W日光灯的光源下,被检品距光源60CM,目视距离30CM,以正视或45度斜视暇疵,目视5—10秒不易看到为合格. 4.3严重缺点:critical defect凡有危害产品本身或其它产品的使用及对人身安全有隐患的缺点,用CRI表示: 4.4主要缺点:Major defect 凡是使产品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之目的,或是显著降低其实用性的缺点,用MAJ表示 4.5次要缺点 :Minor defect 实际上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或不会引起较大抱怨的缺点,用MIN表示. 5.0作业内容: 5.1生产部成品完成包装后,由包装组长安排人员按不同订单,不同机型,批次,分别组批送待检区通知QA抽检,如果订单数量大于500台,则按每500台为一批组批,如果订单数量小于500台,按全数为1批提交QA抽检. 5.2成品QA按照工作指引和相关标准,执行MIL-STD-105EII级一次正常抽样检验,根据AQL严重缺陷=0,主要缺陷=0.25,次要缺陷=1.0对组批成品进行检测判定,并对每一订单抽取2PCS成品作拆机检查:作业的工艺\\主要材料的外观与组合应符合要求,且在成品检验报告上记录抽检结果 5.3 QA对经过测试检验的批量产品做相应的标识,以追踪并管制该批产品的品质状况; 5.4 QA经过判定当批合格后,须在当批产品的外箱侧唛上盖“QA PASS”章,并通知生产移送至合格品区或办理入库 5.5 QA在抽检中发现不合格品,呈报品保主管确认后,对不合格批作出标识,并开出<纠正及预防行动报告>或<品质异常处理单>立即通知生产部包装组长或生产主管进行对机签名,并将当批产品移至不合格品区. 5.6 QA抽检的不合格品经确认后,如属外观\\包装问题,须由生产部进行原因分析及纠正与预防措施 5.7QA抽检的不合品经确认后,如属功能性问题,则由品保主管\\技术部技术人员对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填写在<纠正及预防行动报告>或<品质异常处理单>的问题成因栏内,如属人为\\工艺\\材料问题造成的,则由技术部纠正和预防措施 5.8相关部门在进行纠正措施时须明确反工的具体方法和临时的改善措施,品保主管须对返工方法按改善措施作确认. 5.9 生产部按照返工指示对QA判定拒收的不合格批全数返工,返工合格后再次送QA抽检,直至QA抽检合格方可入库\\出货. 5.10QA在抽检过程中如同一产品在一个月内连续2次发生主要缺点并为同一问题,品保部主管应召集技术部,生产部等相关人员作专案检讨,研拟改善对策,QA对处理结果进行追踪,并将追踪结果向总经理呈报. 5.11品质记录: 5.11.1QA须对每天的成品检验结果作总结,统计出当天的批合格率、抽检不良率,并作成周报,以便于了解本周成品的品质状况,并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执行作追踪与记录; 5.11.2QA须对当月检验结果作总结,并作成月品质总结报告,以利与品质目标达成与否检讨,及作为品质改进的依据。 检验要求: 检验 检验标准 项目 包装箱应无破损、脏污,尺寸应正确,唛头的印刷应清晰、内容应符合要求。 包装箱的封口应紧奏,胶纸封合应牢固、应无开品粘贴不牢的现象(开口应≤5mm)。 包装箱内的产品应无混装,短装现象。 包装箱内的附件应无错装、混装、短装、多装、漏装的现象。 包装袋包扎紧奏、完好应无破损、脏污。 包装的产品、附件应紧奏,应无松动无晃动现象。 包装箱上的标贴、标识应正确,贴的位置应符合要求,应无漏贴、歪斜。 外观 组合 产品上的商标、测试标志或其它贴纸粘贴的位置应正确,应无漏贴、贴错、贴歪斜等现象。 生产通知单 样机 目视测量 生产通知单 样机 直尺 目视测量 检验仪器 工具/依据 检验 方法 缺点 等级 MAJ MIN MAJ MAJ MIN MAJ MIN MAJ 包装 产品上的商标和其它贴纸应无脱落、浮翘,起泡面积不得超过其总面积的1%。 电源输出线材数量、长度、线号、插头的规格应符合生产通知单的要求。 电源输出线应无损坏绝缘皮,破裂露铜线、脏污,束带应无松散。 电源输出线材插头应无脱落、反向、脏污等。 线材端子应无松脱,发黑、脏污等。 线扣组合应紧奏,应无松动、破损、脏污,异色等。 产品上的公母座、I/O开关、电压切换与机壳组合紧奏,应无松动、歪斜、装反的现象。 公母座、I/O开关、电压切换的表面应干净、亮泽,应无脏污、破损、异色、刮花、划伤、端子松动等。 风扇与机壳组合应紧奏,应无松动、歪斜、装反的现象。 各固定螺丝应锁紧,表面应光亮、干净,应无松动滑牙,花头、生锈、油污等。 外壳顶部和侧面不允许有脏污,生锈,脱漆、色差现象。 外壳顶部不允许有明显刮花,划伤现象。 侧面的刮、划伤以不允许超过一处长1CM、宽0.5mm或长3CM、宽0.2mm。 底部划伤、刮伤不能露出底材的现象。 直尺 游标卡尺 螺丝批 比对 MIN MAJ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MIN 经仪器测试,电性能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应无电性能的问题(不开机、自动开机、灯不亮、风扇不转、掉线、掉端子、线错、纹波不良,PG/PF不良、OPP不良等)。 高压测试:要求1800V、10mA、3s用耐压测试仪测综合测试仪、试。 线材治具、性电性能 接地测试:要求25A、≤100mΩ、5s用接地测试仪测能标准、螺丝试。 批 绝缘电阻测试:要求: 500Vdc/25A&、≥100mΩ、5s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 机内杂物标准检验:机内不能有任何杂物,如有3MM长导电物体作严重不良处理,如有3MM长绝缘杂物作轻微不良处理。 PCB上要求点胶固定的元件应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 成品内部唛拉片、飞机座装配位置、工艺应符合作业指导书要求。 拆机 检验 成品内PCB的组合应紧奏、牢固、应无松动、螺丝滑牙。 元件应依规定的位置插入并贴板,不得漏插,插错、插反、浮件或元件倾斜,松动等。 元件应清晰易辩、干净整洁、应无腐蚀、脱落、脏污、破损等。 螺丝批 生产通知单 企业标准 MAJ 仪器 测量 CRI MAJ MAJ 目视 工艺 检查 MAJ MIN MIN PCB上不同线路间应无焊锡相连、短路、开路等。 PCB上焊点应光亮、饱满,焊接应牢固,应无虚焊、冷焊、锡裂、不露脚、锡尖等现象。 PCB的焊锡面,元件面应无锡珠,锡渣或其它金属残杂物等。 PCB的防焊漆不可脱落,不可因所受高温而变色。 PCB的铜箔应无气泡,(直径≤2mm可接受3个)。 各焊接线应按规定的位置进行焊接,应无焊反、焊错、假焊等。 锁螺丝后不得引起被锁物变形、破裂。 其它 特殊作业的符合与良好性依照生产通知单、客户特别要求进行检验判定。 MAJ MIN MAJ MIN MIN MAJ MAJ 生产通知单客户特别要求 MAJ:主要缺点;MIN:次要缺点;CRI:严重缺点。 以上项目要求全检,全部合格则判为合格,不合格则返工或返修。必要时,到外协 厂对零部件进行现场检查。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根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而制定,适合于开关电源的确认检验规程。 2. 引用标准 GB4943-2001; GB9254-2008; GB17625.1-2003 3. 检验项目及要求: 3.1 如下表: 产品名称 认证依据标准 试验项目 标记与说明(1.7) 电气结构检查(2.10) 接触电流(5.1) GB4943-2001 抗电强度(5.2、6.2) 保护接地导体连接电阻(2.6.3.3) 直插式AC适配器插头结构形状和尺寸(3.2.1) 一次/年 一次/年 确认检验 一次/年 一次/年 开关电源 一次/年 一次/年 电源端子传导骚扰 电信端口传导共模骚扰 30M--1GHz辐射骚扰 1GHz以上辐射骚扰 1GHz以上辐射骚扰 电源端子传导骚扰 电信端口传导共模骚扰 30M--1GHz辐射骚扰 1GHz以上辐射骚扰 GB17625.1-2003 4.以上检验项目由有能力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并提供确认检验报告。 核准 审核 制订 一次/年 一次/2年 一次/2年 一次/2年 一次/2年 GB9254-2008 一次/两年 谐波电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