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画鸵萌宠网
 关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切的民生问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国家中小学中长期发展计划纲要》对此明确提出2012年初步实现教育均衡,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均衡。而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上。11月8日,教育部袁贵仁部长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尽最大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我市政府和教育部门也为教育均衡发展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但我市教育不均衡的现象还较为严重,特别是城区学校的择校热愈演愈烈,部分学生家长为读名校,提前一年就开始作各方面的准备,一到招生期间,名校校长特别繁忙和苦恼,要协调和照顾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不得已经常关掉手机。而一开学,名校普遍存在大班额现象,小学每班65人左右,初中班70多人。每间教室塞得满满当当,上课的教师苦不堪言,家长也怨声载道。四川省教育厅也明确提出,从2012年秋季起,中小学起始年级班额人数要控制在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内(小学45人、中学50人,基本消除70人以上特大班额。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扩大城区学校办学规模,更重要的是加强农村学校的建设,让学生就近入学,避免出现“城里装不下,农村无人装的现象”。

而当前农村教育存大的普遍问题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是城乡学校办公经费差别较大。尽管近两年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有所上升,但随着农村学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减少,个别学校只有一百多人,学校办公经费存在下降趋势。大部分农村学校只能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而无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个别学校甚至保持正常运转都存在问题。

二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是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等,整体素质不高,教学积极性不够,教学方式陈旧、单一,且因身处偏僻乡镇,工作条件较差,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部分学校还存在教师紧缺,有不少代课教师。

三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各类教学仪器往往不足,功能室不齐,硬件设备设施和城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而学校又我经费进行改善。

四是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特别多,大部分学生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极差,心理上也存在较大问题,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无心学习。

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特提以下建议。

1、加大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力度。

一是对农村学校除按正常的生均公用经费划拔外,对生源较少的,经费特别困难的学校,可再考虑一定的经费补助,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二是加大农村学校各项教育设备设施的投入力度,配齐配足各类教学设备和体育器材,针对个别学校特殊困难可拨专款解决。

2、积极实施教育对口支援工程,促进城乡学校师资交流,资源共享。

一是建立城乡学校的结对帮扶制度,要将结对子学校进行捆绑式评价,促使优秀学校结对子不走场,不搞形式,从学校管理、教师交流、培训提高和硬件设备、学生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上对薄弱学校进行有力的帮助和支援,让结对子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教师的交流,要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制度,城区中小学教师晋升职称,应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的经历。同时选派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到城市学校挂职锻炼,提高农村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鼓励优秀骨干教师跨校兼课和名师带徒,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逐步实现名师资源城乡共享。同时,财政要拔出一定经费,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交流和支教教师,要解决

其交通费和住宿等各种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支教、乐于支教。

三是加强城乡学生结对,积极组织学生间的交流,通过“走进乡村、享受自然”和“走出乡村,体验城市”的同吃同住同学习系列活动,增进城乡孩子间的理解和友谊,在近距离的接触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3、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教育的良好氛围,可将各级机关和部门定点联系一所农村学校,从各方面帮助和关心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培养,同时积极资助农村贫困学生,确保他们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可能的情况下资助其完成高中和大学的学业,从而改变其自身和家庭的命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