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女娲补天说课稿

来源:画鸵萌宠网
《女娲补天》说课稿

说教材:

《女娲补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将这篇课文放在以“神话、传说故事”为主题的单元中,其意图有两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兴趣;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设计理念: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培养,正是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对本节课的设计,目的是想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全新语文教学模式。 说目标:

基于以上考虑,我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知识目标: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品读感悟女娲补天的原因,抓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可怕”。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感悟女娲补天的原因,抓关键词、想象画面,感受“可怕”。 说教法、学法:

整堂课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意识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主动读书,用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不断进步。

说流程:基于文本解读和目标拟订,我将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质疑课题 引出精彩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我以成语抢答引出课题,当孩子们齐读课题之后,让他们根据课题质疑问难,然后根据孩子们的提问,梳理出主线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进行新课的学习,去通过阅读解决心中的疑问,这样不仅引导孩子学会猜读,还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唤起他们内心深处强烈的阅读期待。

第二板块:自主学习,探究感悟。在这一板块中分以下三步进行: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围绕“可怕”,感悟探究

在第一课时我主要精讲的是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围绕“可怕”一词,具体描写了天塌地陷后,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的一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去感悟,去体会,因此我努力设计有层次的读,让学生

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身临其境品读感悟,这样在读悟结合中让学生感受到天塌地陷的可怕。从而也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3)、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新课标提倡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女娲补天》这一课的语言训练点是非常明显,文本对于天塌地陷这一可怕的一幕采用的是总分的写法,先总写可怕,再分写怎样可怕,层次非常清晰,对于作文刚刚起步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语言训练点,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在孩子们了解了文本的写法后,让他们也学着这种总分的结构来练习说话,我给他们准备了一个非常熟悉的话题:“课间活动真热闹啊!”让孩子们围绕这句话具体地说课间十分钟的快乐。孩子在交流中自然而然地领悟了总分的这种写法,我相信在以后的习作中也会学着去运用了。 第三板块:拓展延伸

引入原文,适度的拓展与链接,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实现了“用教材教”的目的。这样的设计,使得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的学习还在延续。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讲,听了教师对原文的朗读,他一定能体会到原文所描写的惨烈情景比课文严重的多,他也能感受到课文所写只是部分。对于喜欢神话故事的同学来说,让他们找到了神话故事的源头活水。

授课结束了,但是思考并没有结束。在我的课堂还存在许多不足,

譬如:上课时,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的评价语言不够丰富。小练笔本应是课堂教学的亮点,由于对学生学情不够了解,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够,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我将认真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法,积累更多成功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