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J i a 0,Y U Y a n J j 1=If l☆教育研究☆l 浅析教师形象的塑造 付再学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9)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中,教师居于核心地 位0本文从师生关系的构建入手,探讨了教师形象的重要性及如何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指出塑造教师形象的过程就是 扮演教师角色的过程。 关键词:教师形象;角色扮演;师生关系 中圈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219--02 问题的提出 师生关系是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良好的师生 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及取得良好 的学习效果。反之,则会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使之丧失学 习兴趣,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 关系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 量和校园文化的好坏。 师生关系说到底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它是在教育活 动中由教师和学生两种角色互动而形成的。教师和学生是 师生关系的主体,对师生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从 系统的角度看,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决不仅仅只有教师和 学生,还包括其他一些方面.如家长、学校、社会大众媒体 等。在所有的因素中,教师具有核心的作用。影响师生关系 的主要因素还在于教师,因为教师在学校中毕竟处于主导 优势地位。另外,从传统的观念上来看,“一日为师,终身为 父”,教师在学生 tl,目中仍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从现代的 教育制度来看.教师在学校处于教育者的角色,拥有丰富 的资源;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道德的模范,是 学生的引路人、监护人,教师头上罩着光环。从学识、阅历、 经验来看,教师仍然要胜于学生,学生也需要教师在情感 上、性格上、心理上给予关 tl,、体贴和指导。因此,教师的形 象、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l】 二、教师形象的涵义 形象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空间形式,也是精神状态的一 种表述。并作用于人们的感官。教师形象是教书育人,为人 师表的人格魅力,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风采展现。良好的 教师形象是美的化身,是学生模仿、追求、敬重的偶像;不 良的教师形象不仅让学生品头论足,产生疑惑,而且给社 会职业道德造成影响。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教师形象的涵义。一方 面,它是教师的外貌、仪表、举止、风度、谈吐等因素组成 的教师外部形象的总和;另一方面,它是教师对教师形象 的认识和判断,或者说,是教师的外部形象给学生的 tl,理 一、印象。 人的外貌、身材、服装等构成静态形象。外貌和身材是 天生的,服装可由人选择。教师给人的初步印象几乎都是 在视觉上,此时首因效应将发生很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 利用首因效应,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教育心理学 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是师生 交往中心理的内在因素,教师的衣着、打扮、姿态,甚至细 致的表情都会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人的言谈、举止、行为、风度等构成动态形象,与静态 形象相比,它在教师形象艺术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动态 形象其实就是角色扮演,其舞台就是与学生见面的公共场 合,如课堂中的授课、课外的辅导、举办的讲座等等。如果 教师能够在这些场合适当地控制、调整自己的形象,那么 将会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师影响力,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 关系。 三、教师形象的塑造 塑造教师形象的过程就是扮演教师角色的过程。我们 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但如何才能扮 演好我们的角色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角色是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也就 是说,角色有一套社会标准。我们只有把握住了这套标准 才能够按照人们的社会期望去做,胜任这个角色。作为教 师,只有按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 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接受。那么学生期望中的教师是什么样 子的呢?他们对教师有什么要求呢? 般来说,学生对教师的期望存在看似矛盾的两方 面:一方面期望教师“像个教师”;另一方面又期望教师“不 像个教师”。所谓“像个教师”是指教师学识渊博、能力出众、 品德高尚,能够获得学生的赞赏和尊重。教师形象与这方面 因素成正比关系。教师要想树立良好的形象,就应当在这些 方面做得更好。在学识、能力、品德方面高人一等、出类拔 萃。所谓“不像个教师”是指教师能够关心学生、没有架子、 与学生在感情上接近、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形象与这方面 一219 作者简介:付再学(1974-),男,山东昌邑人,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现为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 向:社会工作、社会保障。 Theory Research 学I理I论 要注意: 因素成反比关系。它要求教师尽量缩小同学生的感情距离、 减少感情上的摩擦和冲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 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上述两种期望看似矛盾,但在实际 工作中并不矛盾,而且是能够通过努力做到的。 其次,努力做到学生期望的教师形象。在了解了学生 对教师形象的期望之后,教师必须全面理解和领悟这种期 望,然后在此基础上认真实践。第一,反思自己是否“像个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现状有个准确、全面的审视:自己的 学识、能力、品德方面是否真的达到要求。千万不可不懂装 懂。冒充内行,假装高明。这样不但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学生需要的是具有真才实学的教 师,而不是滥竽充数、假装清高的教师。同时,要在准确认 1.克服急躁情绪,切忌动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 意自己的言行表率作用,切忌动怒。如果动怒,一方面有损 于教师形象,改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成的威信、形象和 地位;另一方面也解决不了存在的问题。一旦遇到问题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心平气和地加以解决。 2.克服传统观念的不良影响。受传统文化影响,目前仍 然存在很多关于教师形象的不恰当的看法。这些看法对于 教师树立形象,扮演角色起到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有: (1)在学生面前不流露真情实感。儒家文化中“长者为尊” 观念使许多教师始终在学生面前保持着不苟言笑、一本正 经的表情。在许多教师的信念体系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识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和道德水平, 不是通过相互之间良好的互动来增进了解和融洽,而是要 不断地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第二,要做到“不像个教师”, 保持一种“我在上你在下”的心理威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 应当注意:(1)坚持原则。不能无原则地向学生讨好、拉近 生产生敬畏。这样,在学生眼中,教师严肃刻板,高高在上, 关系。关心学生是出自真心,而不是为了迎合学生达到自 令人畏惧,难以接近。而许多教师却认为这就是教师应有 己的目的。这样做只能暂时得到学生的认可,但最终会失 的样子。(2)对教师形象的非理性定位,使不少教师努力希 去大多数学生的信任。(2)一视同仁。关心、接近学生不能 望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不容置疑的权威形象。所以往往在工 搞亲疏有别,不能因为与自己合得来就亲密无间,合不来 作中出现这样几种现象:第一,教师“唯我正确”,排斥学生 就格格不入,最终形成小帮派。这样只会影响教师形象,丧 对问题的独到见解。第二,难于向学生认错道歉。一些教师 失学生对自己的尊重。 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碍于“面子”上的尊严,很难坦然诚 再次,要不断充实教师形象的内在基础。教师的外在 恳地向学生认错道歉。哪怕心里怀着歉意,也要放在心中 形象的魅力来自于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徒有其表只能博得 扛着。第三,不能告诉学生自己也有不懂的地方。因此湎.又寸 一时的好感,这种好感也只是一点感性的东西,因而是非 学生的请教,或者搪塞敷衍,或者巧妙打发,认为在学生面 常不牢靠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想使自己的形象长久 前说“不知道”是很没“面子”的事,有损于“师道尊严”。(3) 具有魅力,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充实其形象的内 维持“说一不二”的控制权。因为把师生关系定位在管教者 在基础。具体来说,就是不断加强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与被管教者的范式中,所以许多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 学识水平和道德品质。 己放在主宰者的位置上,武断地认为自己对事情的判断就 道德品质是教师形象内在基础的第一要素。教师在教 是真理,特别在学生做出有违相关规定或教师自认为学生 书育人过程中必须育人先育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违反了规定时,立即给予严厉指责批评,甚至立马做出处 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必须起到表率和榜样的作用。只有 罚决定,不给予学生解释或争辩的权利。对于教师自身而 德高望众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爱戴和尊重。 言,也许是出于“为了学生好”,但往往在客观上却容易犯 学识水平是教师形象内在基础的第二要素。一方面, 主观主义的错误,既有可能伤害学生,也使自己陷入不良 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为学生授业、解惑;另一 情绪之中。口】 方面,教师应该具有宽广的知识面。现代社会,人们的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形象的塑造需要我们认真地思考和总 水平普遍提高,教师要胜任教育者的角色就必须要水涨船 结。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将外 高,具有更广博的知识。 在的形象与内在基础结合起来,表里如一,内外兼修,真正 文化素养是教师形象内在基础的第三要素。一方面, 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 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 学习和接受我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的精华,并使之溶化 参考文献: 在自己的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的个性特征之中。 [1]王多明.教师形象与师生关系的建构[J].昌吉学院学报,2004。(1). 总之,只要教师能够不断充实自己形象的内在基础, [2]李霞云.“教师形象”自我构建与心理健康的认知分析[J].内蒙 那么教师形象就会具有长久的、真正的魅力。 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1). 四、教师形象塑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扮演好教师的角色,必须 Analysis of portraying the teacher image FuZai-xue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Management,Xinjiang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49) Abstract:The relation of teacher and student is one kind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which 1s formed 1n educate practices by teacher and student.In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teacher and student relation,the teacher resides in the core status.The article,which starts in the teacher and student relation’s const,ruction, discu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acher 1mage and how to portray the good teacher 1mage.And it points out that the process of portraying the teacher 1mage 1s the process of playing the teacher role. Key words:the teacher 1mage;playing role;the relation of teacher and student (责任编辑/肖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