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画鸵萌宠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者:王爱珍

来源:《写作(中旬)》2016年第11期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不仅导致了课堂教学的高耗低效现象,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 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面对的是具有巨大可塑性和创造性的人。语文课堂生活已不仅仅在于“文化的复制”,而是在于通过师生间积极地交往与互动,使课堂教学绽放出生命的活力,帮助学生实现生命的价值。所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动发展的基础,是落实主体性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要从思想感情上热爱学生,从认识上要相信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从心理学上要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其特点。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与自己人格平等的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情感、个性差异与智慧潜能。这样师生之间你尊重我,我信任你。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问,才能大胆果断而自主地决策,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二、以“情”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是情感的动物,往往情感上的共鸣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能够以“情”激“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激情,那么对于教学效果的获得及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都会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究竟在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如何做到以“情”激“情”,规范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首先,老师要做到亲和学生,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及时全面地去了解学生的主观需要,尊重学生,努力与学生做到相互理解。例如,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中,为了了解学生的主观需求及对于教学的想法,老师可以专门组织一次教学活动,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提出自己想要的教学方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讨论,选出最符合学生心意的教学方法。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选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学习知识。例如,老师可以采用问题式的教学,在每节课之前就课文中可能涉及的一个主题让学生先搜集资料,然后提出一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质疑,再由老师进行解疑,当然也可以设定同学之间的讨论、解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吸收知识。最后,把课堂中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一篇阅读来讲述一些阅读课文的背景知识,然后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自己去品味作品的内涵,让他们在文学作品中感受情感,自己去思考、去辨析,从而获得美好的感受,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给予学生自由、自主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人的自由是以人的独立性为前提的,如果一个人不从事争取自由的实际活动或者在活动中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而且,服从于他人意志的强制,仍然不能算是真正的自由主体,充其量只能算是潜在的自由主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主体性教育,必须先使学生具有独立性,即应把学生的“权利”还给学生,首先是“选择权”要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阅读,自己欣赏,自己感悟,表现出充分的自由。而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为他们提供机会和可能选择的学习资料,扮演帮助、促进者的角色。其次,是“说话权”,一个人是否能形成自我,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他是否有足够的机会和能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现在的语文课堂,学生“说话”大都主要是为了回答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零散的问题,学生很少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实学生“说话”除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不理解之外,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满意或不满意,表达对他人的反对或赞赏。更重要的是展示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所以,在教学中不妨多些如下的交流用语:“你读或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感动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想法?…„你能具体说出自己的想法吗?”这些教学语言的恰当运用将大大促进学生说话的愿望与质量。当学生“说话”时,教师的任务是“倾听”并引导其进行创造性的说话。理想化的“说话”状态,应是发生在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层次的,平等自由的对话。这样“一个声音”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各抒己见,标准答案将失去它的魅力,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文化和价值。 四、激励质疑,启迪思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优化语文课堂结构,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允许学生随时“插嘴”、提问,争辩,甚至提出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是用心思考、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可贵表现,理应得到老师的热情鼓励和赞扬。现在对学生的随时“插嘴”,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我总是抱欢迎、鼓励的态度给予肯定,并做出正确的解释。知识浩如烟海,教师不可能万事精通,被学生“问倒”之后,教师要表现出“不知为不知”的坦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千万不能怕尊严而训斥学生。同时,教师还要虚心好学,积极探寻学生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也可以让学生带着新的问号下课,引导他们自主学习,鼓励他们的创见之疑,创见之问。这样,自主学习就落到实处,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努力营造一种和乐融融的教学氛围,以灵活的教法,新颖的学习方式关爱学生的成长,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个性才能得到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