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
研究 新词 语就 是要 寻找 其规 律,预测 其走 向趋 势,引 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 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 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新词 新语 是观 察社 会生 活的 晴雨表 ,是 反映 现实的 一 面镜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 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随着社会经 济、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词语 也随之发展变化。
二、调查的时间安排、方式等
根 据教 学要 求和具体 安排 ,本人于 8 月 1 日至 8 月 22 日认真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我选了在档案局进行调查, 通过翻阅资料、谈话访问等方式,对汉语新词语在公文 写作和撰史修志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情况,使我明白了新 词新语在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从而 进一步的明确了汉语新词新语规范用语的重要性。
三、调查过程
起 初 ,在 具 体 的 工 作 当 中 ,我 和 其 他 一 些 朋 友 出 文
件 时,主题词不太会写,经询问发现文件规范的主题词表 里的专用主题词已远远不够用了,然后我通过查阅资料 的方 式,切 实翻阅 了几 本《 中国档 案主 题词表 》,发 现近 几年,由于社会变化产生了很多新词新语,主题词表中 确实 没有 ,诸如:“ 节约 型社 会”、“和谐 社会”、“ 一站 式”、 “窗 口 行 业 ”、“可持 续 发 展 ”、“多 快 好省 ” 等 等 公 文 正 式用词出现了惊人的增加。
后 来 ,我 通 过 访 问 写 史 志 的 同 志 ,了 解 到 ,他 们 在 续 编史志的过程中,对出现的新词新语是特别细致辨别的, 有些工作总结、信息、人物传记等,由于受方言、口语 等因素的影响,在文中出现的也是很频繁的,特别是一 些新 词新 语可能这 一时 期,“我”也 和作 者、叙述 者受 同 一个因素的影响,对一些感觉有新意的新词新语作编史 工作中疏忽了,但有些词语只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表达 着某一地域人文所理解的意义,有的甚至有很大的模糊 性,那么“我”如果没有经过仔细的校对,没有查找出 来,没有用稳定的、人们已经约定俗成的固定词来写, 那这段史志很有可能给后人造成模糊的概念,甚至会造 成歪曲历史的现象。
所 以在 我们 的工作、学 习中 ,规范 用词 是十 分必 要的 。 不久,我又在《新疆法制报》上发现了一片名为《女 洗手 间叫“ 听 雨轩 ”》的 报道 ,此 标题 醒目 的在 报纸 首页 。 《找不到洗手间》的报道是这样说的:张女士在乌鲁木 齐市阿勒泰路某酒店吃饭时突然内急,可转
了半天也没 找到洗手间。她问一位服务员洗手间在那里,对方指着 一个 门牌 上 写 着 “听 雨 轩 ” 的 房 间说 :“ 那就 是。”张 女 士正在纳闷,突然看见一位男士从对面的“观瀑阁”走 出来,不禁哑然失笑。后来,记者来到乌鲁木齐市解放 北路文化巷惠丰酒店,发现这里的男洗手间标志为“轻 松阁 ”。随 后记 者来 到了 许多酒店 、商场 、宾 馆等 公共 场 所,发现这了的男女洗手间的标志也是五花八门。试想, 连本地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这样凭自己感觉、 想象出的新鲜词有多大意义。所以,在信息社会高速发 展的时期,特别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下,规范用词 用语,已是信息共享的必然要求,就更不用说诸如卫生
间、停车场、安全标示等用词的规范了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 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 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 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 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 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 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 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大家谈的主要是对以修辞方式构 成的新词的研究,这种构词方式我们把它叫做修辞方式 造词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比如 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 施跟 群众 公开见面 ,即 形象 又生 动。诸如“蛋糕”、“绿 灯”、“断奶”、
“窗口”、 “余热”、 “网络”、 “黄牌”、 “拳头”、“婆婆”、“阵痛” , “铁饭碗”、“红眼病”、 “花架子”、“大锅饭”、“毛毛雨”、“大气候”,“一 刀切”、“走后门”、“打头阵”、“剃光头”等都是通过 比喻式构成的。 还有 借代 式新 词语,如“菜 篮子”、
“ 绿
色食品 国脚”等。以比喻、借代、仿拟方式构成
的新词语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其他修辞方式如比拟、 夸张、谐音构成的新词语.
四、调查的结果
随 着网 络时 代的发展 ,我 在网 上、一 些专 业书 刊上 对 新词新语进行了肤浅的研究。
国内 国外 文化 相互 碰撞 ,彼 此之 间相 互交 融、相互 渗 透 ,产 生 了 一 批 反 映 时 代 变 革 的 新 词 新 语 。诸 如“ 的 士 ”、 “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随着国内旅游热兴起,在市 场经济的驱动下,许多农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点的商业 服务,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饰,仿照“的 士”,出现了“马的”、“驴的”、“轿的”、“摩的” 等系列新词。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 映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换。
比 如“ 下 岗 ”一 词 ,在 计 划 经 济 时 期 是 不 存 在 的 。进 入 90 年 代后 ,由 计划 经济 向社 会主 义市 场经济转 轨,市 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 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与“下岗”相对应,运用 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此外,“绿 灯”、“黄昏恋”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的重要 社会问题。
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 如“绿色工
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产业” “绿色农业”“绿色事业”、“套书”“套裙”“套餐” “套会”“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 形象性和系统性。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 革开 放以 来思想解 放的 结果 。如 “绿灯 窗口 龙头 新 星 拳头 黄牌 气候 余
热 婆婆 短平快”
~坛:体坛 ~星:歌星 ~霸:电霸
歌坛 影坛 泳坛 足坛 网坛 明星 笑星 舞星 泳星 新星 水霸 车霸 鱼霸 油霸 波霸 声霸
英语热
武侠热 ~~热:
热 旅游热
中国热 琼瑶热 追星热 足球
~~上班族 族: ~~
吃喝风 风:
追星族 麻将风
红唇族 推销族 打工族 工薪族
浮夸风 宴请风
修辞用词往往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
映的客观事物本身有相当多数属临时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 现象。如:“ ~~热”、“ ~~风”只不过时髦一阵子也就失去 了存在的意义。即使“ ~星”、“ ~~精神”等也只能在一个 特定时期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词语能风行一阵, 当事过境迁也就烟消云散了。有些会超越原语言环境,被更 多的人认可并使用,逐步获得一般词语的性质;有些只是偶 尔出现或偶尔重复出现,很快被遗忘和淘汰。如今的时代是 人文时代,人格得到尊重,人的价值受到重视,个人的创造 精神也得到提倡、保护和发扬,词语中以比喻、借代方式产 生了不少于个人专名有关的词语。如:“牛玉儒”、
“孔繁 森”等,只要一个人的作为、贡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很快就会得到应有的承认,受到尊重。当今的时代亦是一个 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因而被用来做借 体或喻体的多为经济、 文化科技领域的事物, 如:“中关村” 、 “硅谷”、“短平快”、“气候”等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当 今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以及广大群众视角中心的重要 转移。其次,这类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词语意义的模糊 性是指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由比喻和 借代凝固形成的新词语,其意义普遍存在相当模糊性。
一般来说,一个新词语从开始出现到被社会接受, 其意义总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这是由
于人们对这个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深 化。此外,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 糊性,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模糊不定的概念。某种修辞
说法能否形成新词新义,它们的寿命是长是短,主要取 决于人们使用这种说法的情况,即约定俗成的程度。
总 之 ,通 过 调 查 研 究 ,使 我 更 深 切 的 体 会 到 祖 国 语 言 的广博魅力,更加明白了汉语新词语的一些规律,要注 意规范使用,特别是在规范行文和编史修志的工作中, 一定要谨慎细心,决不可用临时出现的
自我感觉良好的、 没有被通用、稳定的词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