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
题号 得分 第Ⅰ卷 编审: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物理研究室
第Ⅱ卷 总分 11 12 13 14 15 16 合分人 复分人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 请将第Ⅰ卷答案填在第Ⅱ卷前的答题卡上,第Ⅱ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 4.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中物理第一~六章占30%,第七~十章70%。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经过同一位置的动能总相同 B.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经过同一位置的动量总相同 C.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任一周期内回复力做功为零 D.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在任一周期内回复力的冲量为零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且静止在竖直位置,现用水平恒力F将小球拉到与竖直方向成倾角θ的位置,而且拉到该位置时小球的 速度刚好为零.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
A.FLsinθ B.FLcosθ C.mgL(1—cosθ)
D.mgL(1—sinθ)
θ L m F
3.2005年7月26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行中一只飞鸟撞上了航天飞机的外挂油箱,幸好当时速度不大,航天飞机有惊无险.假设某航天器的总质量为10t,以8km/s的速度高速运行时迎面撞上一只速度为10 m/s、质量为5kg的大鸟,碰撞时间为1.0×10—5s,则撞击过程中的平均作用力约为 A.4×l09N
B.8×109 N
C.8×l012N
D.5×106 N
4.在交通事故中,测定碰撞瞬间汽车的速度,对于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
△L
汽车驾驶员》杂志曾给出一个计算碰撞瞬间车辆速度的公式:V=4.9·,式h1-h2
中△L是被水平抛出的散落在事故现场路面上的两物体沿公路方向上的水平距离,h1、h2分别是散落物在车上时候的离地高度.只要用米尺测量出事故现场的△L、h1、h2三个量,根据上述公式就能够计算出碰撞瞬间车辆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g取9.8 m/s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A、B落地时间相同
B.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无关
A B 1
C. 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成正比 D.A、B落地时间差与车辆速度乘积等于△L
5. 光滑斜面上右一个小球自高为h的A处由静止开始滚下,抵达光滑的水平面上的B点时速率为V0.光滑水平面上每隔相等的距离设置了一
A 阻挡条 个与小球运动方向垂直的阻挡条,如图所示,小球越过 n条阻挡条后停下来.若让小球从h高处以初速度v0滚下,h 则小球能越过阻挡条的条数为(设小球每次越过阻挡条
B 时损失的动能相等) n A.n B.2n C.3n D.4n
6. 两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 此时刻两列波的波峰正好在x=0处重合,
则该时刻两列波的波峰另一重合处到x=0处 的最短距离为
A.8.75cm B.17.5cm C.35cm D.87.5
0 0.5 1.0 1.5 2.0 2.5 3.0 3.5 x/cm y
7.如图所示,通过空间任意一点A可作无限多个斜面,如 果自A点分别让若干个小物体由静止沿这些倾角各不相同 的光滑斜面同时滑下,那么在某一时刻这些小物体所在位 置所构成的面是
A.球面 B.抛物面 C.水平面 D.无法确定
A 8. 一列简谐横波以1m/s的速度沿绳子由A向B传播,质点A、B间的水平距离x=3m,如图甲所示.若t=o时 质点A刚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 所示,则B点的振动图象为下图中的 y 0
y A . 甲
y . . . . . . 1 2 3 4 5 6 A y . . . . . . 1 2 3 4 5 6 t/s C y 0 . . . . . 1 2 3 4 5 6 7 8 9 . D B . . . . . . . 1 2 3 4 5 6 t/s 乙 0 t/s 0 . . . . . . 1 2 3 4 5 6 7 B 8 t/s 0 t/s 2
9.如图所示,小物体A沿高为h、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v0从顶端滑到底端,而相同的物体B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从同等高度竖直上抛,则 A.两物体落地时速率相同
B.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 C.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 均功率相同
10,一辆电动自行车铭牌上的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 │ 规格 │后轮驱动直流永磁电动机 │ ├────┬────────┼──────┬─────┤ │ 车型 │26”电动自行车 │额定输出功率│ 120 W │ ├────┼────────┼──────┼─────┤ │整车质量│ 30 kg │ 额定电压 │ 40 V │ ├────┼────────┼──────┼─────┤ │ │ │ │ │
│最大载重│ 120 kg │ 额定电流 │ 3.5 A│ └────┴────────┴──────┴─────┘
一质量M=70 kg的人骑此电动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所受阻力为车和人总重量的0,02 倍.若仅在电动车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以额定功率行驶,取g=lom/s,则 A.此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6 m/s
B.此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5 m/s
C.此车速度为3m/s时的加速度为o.2 m/s2 D.此车速度为3 m/s时的加速度为o.3 m/s’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V0 A V0 B h 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得分 评卷人 非选择题部分共6小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 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 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6分)用砂摆可以描绘简谐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木板在水平面内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同时砂摆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则 砂摆中漏下的细沙在木板上形成振动图线.若已知 砂摆的摆长L。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要测出木板的 速度v,还需要用刻度尺测量 的长 度s,用上述量表示的木板速度的表达式为v= .
O L C B A 3
12.乙(9分)在实验室里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一般采用如图甲、乙两种装置: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 ) A.m1>m2 r1>r2 B.m1>m2 r1 A.直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秤 E.秒表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甲装置实验时(P为碰前 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用装置图中的字 母表示)———————————· (4)在实验装置乙中,若斜槽轨道是光滑的,则可以利用一个小球验证小球在斜槽上 下滑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这时需要测是的物理量有:小球释放初位置到斜槽末 端的高度差h1,小球从斜槽末端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s、竖直高度h2,则所需验 证的关系式为:——· 13.(10分)国际空间站是迄今最大的太空合作计划,其轨道半径为r,绕地球运转的周期为T1.通过查侧资料又知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地球的 自转周期T2.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M的方法; 设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GMmr2入射小球 被碰小球 入射小球 被碰小球 重锤线重锤线O 乙 M P N (1)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修正解法和结果. (2)请根据已知条件再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并解得结果. 14.(10分)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码头、机场和车站,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的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Y=1m/s运行.将一质量m=4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 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m,g取1Om/s2. (1)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多少? (2)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以最 短时间传送到B处时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A 。 v O O’ 甲 M P N mh(2T2 )得M24hGT2222 B 。 4 15.(11分)物体A和半径为r的圆柱体B用细绳相连接并跨过定滑轮,半径为R的圆柱体C穿过细绳后搁在B上,三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o.8 kg、mB=mC=0.1 kg.现让它们由静止开始运动,B下降h1=0.5m后,C被内有圆孔(半径为R’)的支架D挡住(r (1)A在小车上停止运动时,小车的速度为多大? (2)小车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3)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1.5 s内小车B 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v/(m/s) 1.5 1.0 0.5 0 -0.5 -1.0 -1.5 乙 0.5 1.0 1.5 t/s 2 A C B D 甲 h1 A C D 乙 B h1 v2 A v1 甲 B 5 200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1 ACD 2 AC s2gl3 A 4 BD 5 B 6 B 7 A 8 D 9 AB 10 AC 11.AC(2分)(4分) 12.(1)C(2分) (2)AC(2分) (3)m1OP=m1OM+m2O’(2分) (4)s=4h1h2(3分) 13.解:(1)上面结果是错误的,地球的半径R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 (2分) 正确的解法和结果是: GMm2mRhT2222 Rh24 (2分) 得MRh2GT22 。(2分) 2 (2)国际空间站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由G22Mmr22mrT1 (2分) 得M4rGT12。 (2分) l4.解:(1)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μg=0.1X10 m/s2=l m/s2 (2分) 行李达到与传送带同速后不再加速,设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s,则有: s=v2/2a=0.5m (3分) (2)要使传送的时间最短,可知行李应始终做匀加速运行,所以当行李到达右端刚好 等于传送带速度时,传送带速度最小.设传送带的最小运行速率为vmin,,则有: vmin2aL(3分) 因加速度仍为a=lm/s2,所以最小运行速率vmin2aL2m/s2m/s. (2分) 2215.解:第一过程A、B、C三物体一起运动,第二过程A、B一起运动.由动能定理有: 第一过程:(mB+mc)gh1—μmAgh1=(mA+mB+mC)v2/2 (4分) 第二过程:mBgh2一μmAgh2=o一(mA+mB)v2/2 (4分) 代人数据解得μ=0.2. (3分) 16,解:(1)A在小车上停止运动时,A、B以共同速度运动,设其速度为v,取水平向右为 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v2-mBv1=(mA+mB)v (2分) 解得,v=lm/s (2分) 6 (2)设小车的最小长度为L,由功能关系得: mAgL12mAv2212mBv1212mAmBv (m4+m,)02 (2分) 2解得:L=0.75m (2分) (3)设小车微变速运动的时间为t,由动量定理得: mAgtmBvv1(2分) 解得:t=0.5s (1分) 故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3分) (直接作出图象可给谊6分.) 1.5 v/(m/s) 1.0 0.5 0 0.5 1.0 1.5 t/s -0.5 -1.0 -1.5 乙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