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张爱玲的红楼梦

来源:画鸵萌宠网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期末论文 张爱玲的红楼梦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人物。有的

是小人物为了安身立命,不得已而为之的悲剧命运;是形态各异,在无奈中挣扎,最终千疮百孔的女子;是男女之间孤注一掷的爱情和注定要被残酷的现实所嘲弄的欲求。张爱玲用十年的时间写出了《红楼梦魇》,这部作品中说到她小时候便开始看《红楼梦》,每隔几年又从头看一遍。由此可知张爱玲对《红楼梦》的喜爱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也不难看出《红楼梦》对张爱玲是有影响的,当然她的小说创作也不例外,所以本文将从《红楼梦》对张爱玲的影响这一角度来浅析张爱玲小说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人物的原因。

关键词:张爱玲 《红楼梦》 女性 爱情

正文:《红楼梦》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至于以一部作品构成了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这在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也足以说明《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喙的。可以说后世无数的文人心中都有一个“红楼梦”,所以他们研究《红楼梦》,也有各个版本的关于《红楼梦》的评论性作品问世。张爱玲自然也有她的“红楼梦”,她对《红楼梦》的情有独钟,致使她的“红楼梦”隐于她的小说中。

最先接触的张爱玲的小说是《半生缘》,而后又读了《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第一炉香》、《封锁》、《多少恨》、《创世纪》、《色,戒》等十余篇小说。初读张爱玲的作品很难一口气读完,因为她的故事不会激起我的好奇心,总觉得太平淡了,故事中主人公的命运和自己的预期相差无几,既然知道了结局,又何必再浪费时间去读它,所以一篇小说往往搁置几次才读完。庆幸的是我坚持读完了,因为读了十余篇之后发现,这些小说的共同点之一便是它们都充斥着张爱玲的“红楼梦”。不难看出张爱玲对《红楼梦》的喜爱成为她心中挥之不去的一种强烈的感情,并深深的影响到她的小说创作。我觉得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红楼梦》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

一、 形态各异,挣扎无果的悲剧女性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1】这是宝玉说的,可赋予宝玉生命的是曹雪芹,可见雪芹先生的观点亦如此。所以《红楼梦》第五回雪芹先生早就指出了十二钗的命运,其中除了袭人嫁给了蒋玉菡,巧姐嫁给了庄稼汉,其余的都令人感慨惋惜。探春远嫁异乡,像一羽断线风筝;湘云少小失去父母,出嫁后又死了丈夫;妙玉想远离世俗,一尘不染,却被贱人抢走,落入污淖之中;惜春看破红尘,毅然出家;元春在寅卯之交死去,黛玉在金玉大婚之夜死去;迎春嫁与品质恶劣的许绍祖,被折磨致死,王熙凤,贾家的大管家,最终也凄惨的死去;李纨守寡教子,贾兰当官后,她也死了;秦可卿与公公贾珍乱伦,上吊而死;宝钗嫁与宝玉,但宝玉的离去她也只能孤苦的过一生。袭人和巧姐是幸福的,至少她们有了依靠,但是这样的结局是她们不曾料到的。袭人曾和宝玉山盟海誓,终究还是只得另嫁他人。巧姐是因为贾家败落,求助刘姥姥才逃过了舅舅的逼婚,后来嫁给了庄稼

汉,她们又何尝不是被逼无奈。

张爱玲受《红楼梦》的影响,她的小说中随处可见的是女性,有老太太,老处女,姨太太,小姑娘,贵妇人……无论哪一类女性,她们之中又有哪一位不是千疮百孔呢?《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梁太太是姨太太一类的,她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嫁给了一个年逾耳顺的富人做小,专等他死。她的如意算盘无非就是丈夫死后分得家产,过上自己追求的物质生活。“他死了,可惜死得略微晚了一些,她已经老了”【2】,所以她如饥似渴想要抓牢每一个男人,不惜牺牲了一个又一个女孩替他弄人。她拼命挣扎,最终也只能与世隔绝,关上门做小型慈禧太太。

《倾城之恋》中的白老太,《金锁记》中的姜老太,《创世纪》中的匡老太……都是老太太一类的女性,她们就如贾老太君一般整日歪在榻上,等着儿孙们来请安。她们唯一的财富便是回忆:父辈的慈爱,童年的无忧,青春的美丽。她们活着的过程就是寂寞得一无所有的过程。

姑娘们的人生也毫无美妙可言,《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寄人篱下,委曲求全,只为在香港完成学业。但当她混迹于梁太太等人的生活圈子后,渐渐无法自拔,在肮脏,残酷,不可理喻的现实中她一再堕落,最终沦为交际花。“从此以后,薇龙这个人就等于卖给了梁太太和乔琪乔,整天忙着,不是替梁太太弄人,就是帮乔琪乔弄钱”【2】,她的未来不能想,想起来只有无边的荒凉与恐怖。《半生缘》中的曼璐,因父亲早逝,母亲年迈,弟妹年幼,16岁便为家人牺牲做了舞女,但她的牺牲行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当弟妹长大后,家人只盼她能速嫁,她已经成为家人沉重的精神负担,在她出嫁后家人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一个原本单纯漂亮的女孩,最终成为旧上海歌舞厅里的三流女郎;一个和妹妹情同手足的女人,最后却利用妹妹对自己的关心,设下陷阱,亲手毁了妹妹的幸福,最终被妹妹抛弃,到死也没有得到原谅。这是一个经历了怎样命运坎坷的女人,她才会如此堕落,她的命运才会如此复杂悲惨?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如雪芹先生笔下的女性般形态各异,承受悲剧的姑娘如薇龙,曼桢,萦珠等令人哀婉叹息;制造悲剧的曹七巧,梁太太,曼璐固然可恨,但她们本身也是挣扎无果的悲剧女性,亦有可怜之处。

二、 孤注一掷的爱情

读完《红楼梦》留在我心里的是惋惜,是深深的悲哀,往往情不自禁流下泪。既不是为了荣宁二府家破人亡流泪,也不是为了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损流泪,就只为那一段段孤注一掷的爱情。

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孤苦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寥悲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她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没有倾诉的对象,只有志趣相投的宝玉让她暗许芳心。偏偏宝玉又是一个风流多情之人,因此黛玉常常患得患失,以泪洗面。而黛玉独有的孤僻和叛逆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所以他们之间的爱情在万恶的封建社会里从一开始便注定是一个悲剧,红尘中走了一遭,黛玉还了宝玉一生的眼泪,宝玉终究还是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你死了,我做和尚【1】”。

秦钟和智能儿的情感的发生,作者没有明言,但是可以想见为了这段情他们在那个复杂环境的挣扎,即便是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但是他们仍旧深陷其中,不能自已,最终秦钟付出了生命,智能儿没有了下落。

柳湘莲和尤三姐的爱情故事兼具传奇和浪漫,一个是世家子弟,行为不羁,舞剑弄酒,眠花宿柳;他先后毒打和义救薛蟠,曾给秦钟上坟,颇具情义;他漂泊处处,行无定所;定情时用家传宝剑为信物;一个虽然遭贾珍之流玷污,可真情不逝,对串戏的柳湘莲一见钟情;并在得到贾琏的许诺后,端言正色,等待自己的心上人来和自己完婚。可仍旧以悲剧收场,可细想想,这个结局是最可信的。以湘莲之为人,以三姐和贾珍不明不白的关系,名声之坏。若不是三姐自尽,湘莲恐怕永远都不会知道三姐用情之深,用心之苦。

在风高浪大的恶劣环境里苦苦挣扎的爱情还有小红遗帕的牵念,思棋撞墙而死,又安抹脖相随的悲剧。这些青年男女之间的真情,感动了无数人,张爱玲亦是其中之一,她曾说:“《红楼梦》的好处之一,就在于它是第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长篇小说,而我们是一个爱情荒芜的国家,它空前绝后的成功不完全与这无关”【3】。这份感动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延续,她的小说中描绘了一个个令人无法忘怀的爱情故事。张爱玲笔下的爱情,又是与世俗紧紧相连的。在她这里的爱情没有浪漫,没有传奇。她描绘的是在平尴尬,残忍,冷酷的人情世态中的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

《色,戒》中的王佳芝,在与老易的相处过程中爱上了他,在行刺的最后关头放走了他。而老易却在当天晚上下令将王佳芝等人一网打尽,并且统统枪毙。这场悲剧的发生既不能怪老易的绝情,也不能怪佳芝的心软。在战争年代他们俩各为其主,无所谓谁对谁错,所以只能说他们生不逢时。

《封锁》中的吕宗桢是一个好丈夫,可在电车里等待封锁解除时为了躲避董培芝坐到了吴翠远的身后。“宗祯没有想到他能够使一个女人脸红,使她微笑,使她背过脸去,使她掉过头来。在这里,他是一个男子。平时,他是会计师,他是孩子的父亲,他是家长,他是车上的搭客,他是店里的主顾,他是市民。可是对于这个不知道他底细的女人,他只是一个单纯的男子”【2】。宗桢告诉翠远很多话:银行职员之间的面和心不和,家里怎样和妻子闹口舌,他读书时代的愿望,他的秘密的悲哀……他就那么无休无歇的说着,奇怪的是翠远也并不嫌烦。他们就这样恋爱了,宗桢甚至想到了同她结婚。吴翠远本是一个好女儿,好教师,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早已认命,可是就在这电车里面对一个陌生的男子,却仿佛情动于衷,非他不嫁了。封锁开放,宗桢走了,对于她,他等于死了。一切短暂如梦,两人迅速重归陌路。他们之间的爱情开始时便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结束也理所当然,因为这不过是封锁之下一场不近情理的梦。

《多少恨》里的家茵和宗豫的爱情彼此欣赏,可是宗豫是一个有妇之夫,他不能毅然的放弃家庭。家茵则是一个善良的女子,她抵不过宗豫妻子苦苦的哀求,也抵不过父亲的纠缠,她更承受不了世俗的眼光,她能做的也只有离开,离开至少还能在彼此的心里留下一份美好的惦念。“多少恨”,注定了这繁花落尽的长

恨一梦,梦里的时间总觉得很长,却只是一刹那,梦里的爱情,无论多么刻骨铭心,梦醒便是烟消云散。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爱上了一事无成,整天在风月厂里游荡的乔琪乔,虽然他们结了婚,她也只不过是弄钱的工具。最后她也成不了像梁太太那样的人,这并不是说梁太太是幸福的。只是因为梁太太的丈夫腰缠万贯,虽然她没能拥有爱情,但至少她的物质生活是不用愁的。薇龙既没有爱情,也没有物质,她却只能在弄钱的生活中老去,她最终孤独的死去。所以她只能对乔琪乔说:“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2】。

《倾城之恋》里的范柳原与白流苏在试探,回旋,斗法,终于在战争的强力挤压之下,有了点相依为命的真情。这场千辛万苦的“恋爱”,白流苏算是赢家,可是她赢得的不过是一个妻子的名份,此外也只有惆怅和苍凉。

爱是人性中的本真流露,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但在《红楼梦》爱情悲剧的影响下,张爱玲的小说中,尘世间似乎没有真爱,她笔下的女性似乎从来没有拥有过爱情,即使拥有,也是不得善终的。乱世中的男女渴望爱情,也曾为爱情挣扎,可是孤注一掷的爱情注定摆脱不了命运的束缚。

三、复杂的人物关系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往往将人物放置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这是长篇小说创作的需要。张爱玲的小说多为短篇和中篇,有的小说人物数量很少,但张爱玲仍能构建复杂的人物关系。

《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在家里有一个泥古不化的父亲,深爱女儿但无能为力的母亲;在梁家大宅里有利用她弄男人的梁太太,有同样被当做工具的丫鬟;在风流场里有她深爱的纨绔子弟乔琪乔,有交际花周吉婕,有年老却色心不死的司徒协;同学中还有曾和薇龙产生过感情的卢兆麟。这纷繁的关系压得薇龙喘不过气来,所以她一再堕落,最终跌入谷底。

《金锁记》的情况更为复杂,小说开篇两个丫鬟的对话便道出了小说主人公曹七巧的种种“不寻常”。而后,一个平常的早晨,婆媳,姑嫂,妯娌,叔嫂,夫妻,娘家人,主仆等诸多关系粉墨登场。分家之后则围绕七巧一家描写了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亲戚之间,母女之间,母子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这个还算富裕的家庭里没有一个正常人,他们在畸形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丧失了本性。

《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白公馆里有装糊涂的母亲,利欲熏心的兄嫂,同父异母的妹妹,早熟的侄女……白公馆外有徐先生夫妇,萨黑妮公主,周遭没有露脸的人。白流苏在这样的夹缝里似乎快要生存不下去了,最后只得向范柳原妥协。

张爱玲一辈子痴迷于《红楼梦》,她自叙:“八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只看见一点热闹,以后每隔三、四年读一次,逐渐得到人物故事的轮廓、风格笔触,每次的印象各不同。……而《红楼梦》是永远要以一奉十的。读到后来,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2】。张爱玲与曹雪芹虽生活

在不同的时代,但都有显赫的家世,可是到了他们这一代已经是绝响了;都有着对人生困境的无可奈何,因此张爱玲对《红楼梦》的极度喜爱是她与雪芹先生产生了共鸣,其实她是他的知己。

张爱玲的出现对文坛来说似乎有点触不及防,可是她从小就在《红楼梦》这片沃土的滋润下成长,所以于她而言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傅雷先生在《论张爱玲小说》中评价她的作品至少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4】。夏志清先生则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她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5】。暂且不论他们的评价是否得当,但张爱玲小说的确实是深入人心的,她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的。虽然1995年张爱玲离我们而去,但是她的作品始终是文坛闪耀的星星。当然张爱玲的成功不仅仅因为《红楼梦》,但没有《红楼梦》,文坛上是否还会有张爱玲就不得而知了。

张爱玲的成功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到了今天经过历史沉淀的传统文化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对于传统文化,正如何老师所说“继承和批判都不是目的,把传统文化当作创作的资源才是现代作家的终极追求”。

注释:【1】《红楼梦》,曹雪芹、高鹗著,长春出版社,2006.1

【2】《张爱玲全集》,张爱玲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3.7 【3】张爱玲《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