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生态廊道规划研究 以中新广州知识城为例

来源:画鸵萌宠网
I 建设 ” J 研究 …—..———— 基于生态安全白{9l 以中新广州知识城为例 ●卫建彬孟庚林 本文结合时空传承下生态廊道在当前城市发展过程发 挥的复合功能,基于生态学基本原理,对位于广州大都市 生态廊道节点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的自然生态本底进行 条深大断裂造成。新丰江、流溪河、增江等广州重要水源 地皆源于此广州“龙脉”;山上茂盛的森林形成了广州城 市之“肺”。 系统分析,提出区域生态廊道的宽度建议,并针对生态廊 道提出生态保护策略。 2现代对广州“生态廊道”的认知 从珠江三角洲区域生态格局角度看,中新广州知识 城是山体地形、森林景观系统与平原农业、城镇系统的交 织区,也是重要的地下水涵养地,同时具备生态生产、生 态服务和经济建设等功能。虽然这些地区地貌地质条件良 好,适宜城镇建设,但这些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水土流 失敏感性强,不宜进行高强度开发。规划控制中应加强对 该类用地的合理引导,严格控制连片开发对其生态环境的 破坏。 一、对生态廊道的认知 1古代对广州“生态廊道”的认知 “白云者,南越主山……自大庾逶迤而来。”这是屈 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对白云山的描述。粤北粤中一带有 系列山峰:从连平县粤赣交界附近的风吹蝴蝶(1270 一米)起,向西南经朝天马(320米,在连平县)、雪山顶 (1O13米,在新丰县)、桂峰山(1085米,在从化龙门 交界)、南昆山(天堂顶1 210米,在从化、增城与龙门 三地交界)、帽峰山(534米,在广州白云从化交界)、 延至市区的白云山(摩星岭372米)、飞鹅岭(96米)、 越秀山(71米)、象岗山(68米),几成一线排列,延 从广州市生态空间格局角度看,知识城位于北部生态 通道的关键节点。北部生态通道在保护生态源和稳定景观 结构上具有重要作用,是城市与重要生态源的通道,也是 物种迁移的通道。因此,保持知识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对于广州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识城内生态廊道现状 伸2OO千米。 这~条如巨龙般斜亘与广州城北的九连山脉,在广 东地理上是很有名的。此山脉延伸至城区中形成“白云越 秀翠城邑”、 “青山半入城”的格局。加上古时芝兰湖水 (今流花湖,汉晋时期其湖面连通珠江)直拍“龙头”象 岗山脚,云山珠水,如青龙戏水。象岗山还埋藏着第二代 南越王墓。 此九连山脉主要由中生代花岗岩组成,也有砂页岩和 变质岩。山脉的形态和走向近乎直线排列,皆因地质上两 中新广州知识城所在区域山体廊道宽度总计约为32 5 千米,其中知识城所占宽度14.5千米,宽度为整个区域廊 道宽度的45%。知识城范围外可能保留的生态廊道宽度 乐观估计8.8千米,占总廊道宽度的28%。 一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内部,假设保留廊道总宽度不超过 半,基本能维持区域生态廊道生态功能的发挥,则知识 城内需要保留廊道总宽度为7千米。假设保留廊道宽度为 总宽度的1/3,不会对区域生态廊道的基本生态功能造成 破坏。则知识城内需要保留廊道总宽度为2.1千米。 通过对知识城生态本底分析,将自然度(自然及半 自然景观类型占到总的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大于90%以 二级生态廊道宽度为1O0~200米,且有50%以上的 当地植被覆盖率。作为辅助性生态廊道,应具有一定的生 物多样性,可结合道路、水体、山谷及绿地等建设。 同时,建议沿谷地保留一条绿色通风廊道。在城市建 设用地区域中,应将二级生态廊道所经过的区域划定为高 绿化覆盖率区,在经济上增加其建设成本,以控制其建设 行为。以此来保证沿山谷大气的流通,使得沿山谷能形成 条绿色通道。 一上视为自然区域。通过人工判断,可识别出在知识城内部 有四条自然度较高的生态廊道,从北到南宽度分别为400 米、600米、500米、700米,总计2200米。 四、知识城内生态廊道的生态保护策略 生态要素的保护与利用遵从“显山、理水、聚湖”的 指导方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显山——对周边山体的保护和利用 结合知识城内以丘陵台地为主,两侧帽峰山、福和 山山体绵延,构筑具有绿山环绕的优越自然生态环境。山 体上茂密的森林,不仅具有涵养水土的作用,还有着吸氨 供氧、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等城市碳氧平衡调节器的功 图l知识城现状生态廊道示意图 能。 2.理水——对河流湿地的保护和利用 从防洪角度,对重要水库及其山涧出口处的扇形泻洪 区地带,包括凤凰河和平岗河等主要河流规划岸线两侧各 1 5~30米范围、山坳湿地密集区等应尽可能地保护自然 环境,增强水网湿地的连通性,以满足涝季的滞洪要求。 从景观游憩角度,沿着水岸设置方便行人休闲游憩使 用的通道,并通达至城市建设用地区域内的慢行系统和城 市公共交通节点,方便居民享用。 3聚湖——对现有水系的梳理整合 梳理规划区现状水系,沿水系规划岸线两侧形成宽度 为1 5~30米的滨水绿地,连通到知识城内主要的城市公 图2知识城规划生态廊道示意图 共开敞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点 同时,充分利用保留的丘 陵山体或鱼塘湖泊,形成大型的公共开敞空间景观节点。 在规划区中部,汇聚周边水系,建设大型人工湖。 凤凰河与平岗河作为人工湖的泄洪通道。沿河进行绿化建 设,打造沿河公共活动空间。 五、结语 三、知识城内生态廊道宽度建议 600~1 200米,是生态廊道可以创造自然化物种和丰 因此,综合区域廊道及区内生态廊道的现状,建议 中新广州知识城南北连接的生态廊道总宽度不应小于2千 米。 中新广州知识城“代表着广州的未来”,其生态廊道 的规划建设充分体现了国内外新城规420建设的最新理念, 可为同类型规划编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富景观结构的最低宽度要求。结合现状生态廊道宽度以及 在区域生态廊道中的比例要求,规划建议在建成区内构 建南北山体廊道连通廊道,生态廊道宽度总和不低于2千 米,可分为两个级别 (作者单位:卫建彬,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 院;孟庆林,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级生态廊道宽度为500米以上,且有8O%以上的当 地植被覆盖率。作为关键性生态廊道,应具有较强的自然 一生态恢复能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成为连接局部区域 的生态通道。可结合知识城两侧山体联系最窄处和主要的 生物水源通道设置,并形成组团分隔区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