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Chomsky和Halliday的语义研究对比分析

来源:画鸵萌宠网
(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8期(总第123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江西师范大学

副教授 钟守满

Chomsky和Halliday的语义研究对比分析

(1951)中的结构系统观Goodman的“StructrueofAppearance”11引言点影响,也受Quine的对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的影响。这是哲作为语言学研究中心的语义研究自1893年以来历经了学方面的背景。第二,20世纪初语言学中结构主义的诞生与好几个阶段,逐渐成为一门涵盖语言学各个方面的学科,它历当时的自然科学中物理和化学对原子和分子的深入分析有经了由研究单个词的历史转向研究词的组合和聚合关系,更关。而50年代的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数理逻辑以及认知心多地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以Chomsky为代表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也影响了语言学。Chomsky从逻辑中借来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把语言同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联系起generate(生成)一词,并把语言学看成是认知心理学的一部来,认为语言既与大脑有关且语言还反映了心理。以Halliday分,运用数学模型使结构分析高度形式化。这是自然科学方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学派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语言面的背景。第三,美国语言学受布龙菲尔德的以经验主义和进行研究,把语言看成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前者从事的是行为主义为基础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和结构分析方法支配,这语言结构的形式研究,后者试图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既强种观点的主要特点是把语言看成是刺激反应链,很难对人类调语言的形式规则,又强调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规则。语言的生成能力作出解释,Chomsky就是在结构主义的描写本文拟围绕语义研究,对这两大学派的理论差异和各自内部语言学暴露出明显不足的情况下进行新路子、新方法的探讨。流派的分岐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是TG诞生的语言学背景。

2.2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产生的背景

21理论产生的不同背景我们一般认为Halliday的理论构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2.1Chomsky的TG理论产生的背景面:一是B.Malinowsky的人类学方面的成果,二是B.L.众所周知,Chomsky和TG理论经历了五个阶段,目前仍Whorf的语言相关论观点,三是J.R.Firth的语言理论。这三在发展。TG理论有过近40年的多次修改。TG理论刚产生方面理论可以看成Halliday理论的学术背景。这些背景为时的背景包括哲学、自然科学和语言学三方面。首先,Halliday日后形成自己的语言学理论提供了有利条件。Chomsky的TG理论形成于50年代末。以往以经验主义和Malinowsky通过对波利尼西亚人的实地调查,发现不同的文

行为主义为基础的结构主义语言观和结构分析方法支配美国语言学,那时的Chomsky在大学所受的语言学教育是结构主义的。而结构主义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50年代,美国的哲学思想中理性主义重新兴起,经验主义面临新的挑战。TG理论就诞生于这样的哲学背景中。Chomsky主张笛卡儿的理性主义哲学,自称是理性主义者。在哲学上曾受

 WashingtonD.C:GeorgetownUniversityPress.

1991.LanguageandIllustration:TowardaCognitive

TheoryofLanguage.Themanuscriptsofaformthcoming

化背景是语言翻译障碍的最主要因素。语言中的意义由语境决定而不可能由它自己本身来描写。Whorf通过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发现一种语言的内在结构与该语言使用者的哲学观和他的整个认知结构有相当密切的联系。Whorf力求描写一种深层语法来建立这种联系。Firth也认为语言不可能与语境分开。语言的意义就在于它在语境中

LinguisticAutomationProject,March1968,YaleUniversity.Also

inMakkai,Adam&DavidLockwood(eds.)1973.

1969.Thefinitenessofnaturallanguage.Language45:831

-43.

book.

Leech,G.1983.PrinciplesofPragmatics.London:Longman.Reich,P.1968.Competence,performance,andrelationalnetworks.

袁毓林,1996,认知科学背景上的语言研究。《国外语言学》第2期。

(通讯地址:515063 汕头大学文学院)

・7・

为语言只由词库和运算构成,运算结果就生成形式表现,故不需要D结构和S结构。实际上,80年代以后的Chomsky理论研究已经很少涉及语义了。

3.2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Halliday着重讨论了阶和范畴语法(ScaleandCategoryGrammar)以及系统语法。前者被称为“新弗斯语言学”。该理论将语言结构视为一套相互交织的在不同层次上起作用的阶和范畴。基本范畴包括单位(unit)、结构(structure)、类别(class)和系统(system)。四个范畴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语料之间的关系涉及三个抽象的阶:级阶(rank),说明阶(exponence)、精密阶(delicacy)。范畴与阶

31有关语义研究的不同时期的论述相联系,说明范畴与实际言语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语法3.1Chomsky的早期(1957—1964)TG理论在语法描写(SystemicGrammar)把语言分为三个层次:语义层次、词汇层中不考虑语义。次、音系层次,它们构成上下衔接的三个系统。旨在说明语言Chomsky认为语法理论不应建立在语义基础之上。为此系统表现为选择关系,选择是第一性的,结构是选择的结果,他还列举“Colorlessgreenideassleepfuriously”这样一个句子,语义是一定语境下的选择。“系统语法”和范畴语法之间最大认为句子由adj+adj+n+v+adv构成,该句符合语法,但无意的区别在于前者加入了语义“阶”和“层次”这个特点。换句话义,因此语法里语义是不起作用的。但到了第二阶段(1965-说,系统语法早期被称为阶和范畴语法。语法就是要建立一1971),他采纳了Katz和Postal的意见,提出了语法、语义、语个关系系统网络,它将解释语言中所有语义上相关的选择。音三部分规则系统(即语言中的三个不同层次。他认为深层系统语法自60年代后期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主要表结构是句子的抽象句法表达(即结构组织的底层平面,决定如现是对系统语法概念的升格。Malinowsky的语言功能性思想何解释句子),表层结构是句法表达最后阶段,为音位规则提对系统语法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人们常把这一后期的系统供输入,最接近我们平时说的话。换句话说,深层结构决定意语法模式称为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Grammar)。义,表层结构决定声音。Chomsky把语义纳入了语法。形成Malinowsky认为必须建立一种语义学理论才能使语言研究深了他的ST理论。Chomsky的第三阶段理论被人称为EST理入下去。语义学理论是解释语言现象的基础,研究各种组织论(1972-1977)。他把语义解释放到了表层结构上,并增加成份的语法特征时,要牢记它们的意义,证明一个表达式应归了“逻辑形式”层次、提出了虚迹(trace)理论。这一阶段为名词、动词、副词或名词性指示词时,我们用的是语义学定Chomsky对其理论进行了两次修正。第一次其主要修正是把义。在系统功能语法里,系统既包括句法描写的各个意项,也部分的语义解释移到表层结构中去。第二次其主要修正是把包括语言中所有的意义组合。说话者根据所要表达的意义在语义解释完全放在表层结构上。表层结构通过语音规则得出系统中选取适当的意项组合。因此,系统功能语法对阶和范语音表达,通过语义解释规则得出逻辑形式表达(即语义解畴语法的语言平面作了调整,插入了一个语言层次。句子的释)。Chomsky的第四阶段理论是GBTheory(1978)(即支配意义由语义层解释。语义层包括概念(ideational)交际

)。在支约论里,Chomsky提出(interpersonal)和话语(即篇章textual)。语义层次一方面受制和约束理论,又简称“支约论”

了普遍语法(UniversalGrammar)和核心语法(CoreGrammar),于语域,另一方面又构成词汇语法的输入。概念部分包括及并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入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虚范畴”物性、语态、情态意义;交际部分包括语气、情态、语调;话语(Emptycategory),认为通过它可以进一步认识语言机制的活(篇章)部分包括主谓结构、信息理论衔接(cohesion)。这三部动过程,普遍语法是一种知识系统(即语言,或者广义的“语分分别受社会语境中的场、意旨和方式三种因素制约。总之,)和呈现的经验(可以理解为现实的语言)之间的中介。核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在于揭示人们是如何根据社会文化语境法”

心语法也就是具体的自然语言的语法,建立在普遍语法的原在语言系统中通过meaningpotential(意义潜势)的选择来实现则基础上,加上具体的变量的值。虚范畴有时也称“空位”各种功能的。语法在本质上是一个语义系统,通过三大功能(gaps),指只具有某些特性但没有实际语音的范畴。它主要指提供意义潜势。Halliday的语言理论较全面。人们通常认为虚代(PRD)和虚迹。前者由基础部分生成,后者是某个Halliday的理论早期受索绪尔和叶姆斯列夫的影响,着重讨论

(variable)和“alpha”由于移位而留下的。它包括“变项”“NP虚了语言形式,中期受布拉格的影响,重点探讨了语言的意义和

迹”两种。虚范畴在支约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虚范畴有功能,后期受弗斯和伯恩斯坦的影响,分析了语言与社会的关助于了解语言结构中语法和语义的表达及规则。90年代,系,对索绪尔“语言”和“言语”作类似Chomsky区分的是“语言

(MP),认能力”Chomsky把TG理论发展到第五阶段,即“最简方案”和“语言运用”,Halliday区分的是“语言行为潜势”和“实

・8・

充当一个功能。语境不同,意义就会发生变化。Firth为描写

其中意义的变化,用了“系统”这一概念,Halliday从Firth那里继承了这一原则,并重新规定了“系统”的意义,创造了一套完整的范畴,同时,Halliday还从Firth那里继承了一条原则,那

(contextofsituation即语言与典型的社会情就是“语言环境”

境有密切联系),并进一步发展了“语言环境”说。他认为语言研究应从社会学角度去研究,他提出了语言学中的社会符号学。Halliday不但受欧洲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影响,还曾师从中国的语言学家罗常培、王力。所有这些为他日后形成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创造了条件。

为LFG)产生于80年代初,也是从转换生成语法的标准理论分化出来的。其主要特点是结合心理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在坚持形式化的数学描写时,又要求反映心理机制的作用。LFG语法学家认为,语法就是将句子的语义映射到句法之上的机制。这样的从语义到句法的映射不同于TG用转换句法成分结构完成,而是通过语法功能这个中介成分来实现。语法功能一方面与表语义的谓词主目结构相联系,另41两大学派的内部关于语义研究的分岐

4.1G.Lakoff和R.Ross是从以Chomsky为代表的麻省一方面又与表层句法结构相关连,因而充当语义和句法之间

句法和语义解释机制三部分构成,句子派分化出来的加州派代表,1965年秋他们公开了与Chomsky的媒介。LFG由词库、

的矛盾,其矛盾的焦点涉及深层结构。Lakoff、Ross和J.在句法部分有两个表达层次:成分结构与功能结构,功能结构Macawley虽然接受Chomsky的基本观点,也同意转换生成语代表句子的语义,表达句子中各语义成分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法的框架,但对其语义部分有不同看法。Lakoff和Ross认为确定共同所指的控制理论提供依据。4.2对Halliday的系统功能理论提出异议的赫德逊(R.深层结构就是语义表达,1967年,他们进而主张取消深层结构

系统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在理论上是一回这一层次,逐渐形成生成语义学(Generativesemantics)。生成A.Hudson)认为:①

对级阶和精密度阶的科学性和必要性持否定态度,主语义学以P.G.Lakoff、J.Macawley、R.Ross等为代表,当时它事。②的中心在芝加哥大学,生成语义学与Chomsky的解释语义学张彻底放弃运用级阶理论来分析语言。赫德逊的观点受到同属转换2生成学派,但两者之间的分歧是针锋相对的。前者Sampson的赞同。Sampson更关心形式的简明性,Halliday则认为syntax和phonology都属于某种语言的“特有现象着重语义上的分析。

R・Huddleston(赫德尔斯顿)则在同意Halliday的关于一(即语义成份)才是所有语(languagespecific),只有“语义特征”人际和话语(语篇)的同时,指出有些(languageuniversal),是这个语言共有现象的句话可以同时表示概念、言的“共有现象”

基础,从这个基础向不同的语言特有现象———句法结构和音成分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功能,Halliday的功能学说中缺少一位表现进行转换。解释语义学认为syntax位于phonology和条能解释所有语言现象的原则(1988)。他还认为Halliday在semantics之间,同时认为syntax是语法基础,句法朝两个不同讨论及物性系统中的各种过程中提出物质过程小句和心理过的方向转换。向上转换为“音位表现”,向下转换为“语义表程小句在语法上存在5点区别时,不应该把它们看作区分动

目标、感觉者和现象等范畴的依据,把它们看作语法特现”。后者认为生成语法有两套规则:转换规则和投影规则作者、

“人”与“非人”、“有知觉”与“无知(projectionrules),分别用来处理“句法”“音位”问题和“语义”征来处理是不妥的。因为

“、事物”与“事实”等区别是语义上的,而不是语法上的。问题。后者认为生成语语法只需“转换规则”就行了。深层结觉”

Halliday把语法上没有明显区别的成分从语义上区分了开来。构本身就是语义解释。

背离转换生成语义语法的另一理论是Fillmore为代表的Halliday在1985年讨论情态时认为,情态可依强弱分为三级:

中等(可由should,probably表(1968)低等(可由can,possibly表示)、格语法论(CaseGrammar)。其代表作为《论格的问题》

高等(可由most,certainly表示),在讨论will用法时,他认又称“格辩”,Fillmore也是从Chomsky为首的麻省派分化出来示)、

“itwillbeoverbynow”中的will表示中等情态,相当于(1968)、的加州派代表之一。他提出了语义“深层结构”并在为

,itwillbeovernextweek”中will不是情态成分,而是其中引入了格(Agent)。他认为所有语言都有表示深层结构probably“

(SemanticCase)。他在格语法中修正了Chomsky将来时,如此一来,同一形式的will在下图中就分为属相距较的“语义格”

(1965),采用了传统语法中的某些术语(但涵义远的B与D两类。的“深层结构”

际语言行为”。Chomsky和Halliday的语言理论可以说均属于

解释性的,但前者认为单纯靠描写语言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解释语言的实质,后者从社会角度解释语言运用的实质。前者强调语言描写的形式化、数学化,后者试图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研究。

不一样),并大写名称首字母。如Agent格(表示生命的“行为

)、者”或“动作者”Instrument格(表示没有生命的“工具”或造

)、成某一后果的“原因”Experincer格(表示生命的“行动或动

作的接受者”theanimatereceiver)和Object格(表示动作所影响的对象thethingmanipulate)等。这里采用的术语有别于传统语法中的subject,directobject和indirectobject等。CaseGrammar(格语法)实际上是针对TG标准理论中不能自圆其说之处而提出来的理论。它与“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有密切关系,被称之为“一种新的、以语义为主攻方向的语法理论”。

以Bresnan(布雷斯南,乔姆斯基的学生)和Kaplan(卡普兰)为代表的词汇2功能语法(LexicalFunctionalGrammar,简称

A

B

C

D 

低等 中等高等

非情态的

情态的

赫德尔斯顿认为这种观点在语法上缺乏根据,在语义上值得怀疑。表示将来的will与情态的will无法分开,他们之间无客观的衡量尺度。语义上的will总带有一定程度的情态。will也不可能出现在D位上。赫德尔斯顿还认为语言的意义

・9・

和形式有时是不一致的。在“Nobodymove”句里,从语义上说“负责”,执行“谁也不许动”不是nobody而是与nobody含义51结束语相反的everybody。其分歧在于赫德尔斯顿意指对该句所表示以上我们综合对比分析了Chomsky和Halliday有关语义的“过程”负责。Halliday拟指对“实际活动”有关的“语气”负问题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两大学派几乎是在同一时期、沿着不责。对“Heleftbeforethevotewastaken”这句话的分析。赫德同的路线发展起来的。两者的发展有共同之处,如其各自的尔斯顿认为Halliday把“beforethevotewastaken”看作从属于内部都产生过分歧。他们的理论均是解释性的。两者在许多heleft,属形合连结,这种区分会引起麻烦,应该把beforethe方面又是对立的,如Chomsky的理论是关于语言结构的形式votewastaken看成语义上表示时间的附加状语。很显然,赫研究,Halliday的理论是关于形式和意义如何结合起来的研德尔斯顿没有区分词汇语法层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层的概念功究。或者说前者强调语言描写的形式化、数学化,后者从社会能。角度解释语言运用实质,试图把形式和意义结合起来研究,应

Berry认为系统的功能学派缺少一套前后一致富有条理该说两者又是相互补充的。因此我们认为把这两大学派放在的科学研究方法。转换生成学派最感兴趣的是句子本身是否一起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将有助于各语义理论的相互补充,也合语法,系统功能学派则应着重研究语篇本身是否合语境,应有助于语义理论的日趋完善,语言学研究有可能得到促进和努力找出语言与语境之间的联系所具有的规律和模式,即规进一步发展。则。Berry甚至主张回到60年代的阶和范畴的理论框架。因为那个理论框架阐明了结构、系统、类别和单位等概念及它们参考文献

(1)N.Chomsky,SyntacticStructures,Mounton&Co,TheHague的相互关系。

1957.

Butler(伯特勒)认为Halliday的“语义学与真实性毫不相(2)N.Chomsky,AspectsoftheTheoryofSyntax,TheMITPress,

(1987),他认为强调形式化没有必要的看法使系统功能语干”Cambridge,Massachusetts,1965.

法与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互不妥协,这种不妥协导致系统功能(3)N.Chomsky,SomeConceptsandConsequencesoftheTheoryof

GovernmentandBinding.TheMITPress,Massachusetts,1982.语言学与语用学各走各的路。这是因为Chomsky的理论及其

哲学思想在语用学界占了主导地位。他认为这两派没有根本(4)JohnLyons,NoamChomsky,Fontana,London,1977.

(5)GeoffreySampson,SchoolsofLinguistics,StanfordUniversity

性的冲突。只不过系统功能学派重视各种社会因素对语言的

Press,Stanford,California,1980.

影响,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各种心理和哲学因素对语言的支配。(6)G.R.Kress(led).Halliday,SystemandFunctioninLanguage,实际上两种理论应结合使用。语用学有助于系统功能语言OxfordUniversityPress,1976.

学,而系统功能语言学也有助于语用学。系统功能语法是以(7)C.Butler,PragmaticsandSystemicLinguistics,inJournalofPrag2

matics.1987.语义研究作为出发点,语用学则主要是通过语义学与语法学

(8)R.Fawcett,CognitiveLinguisticsandSociallnteraction,Heidelberg:

相互发生关系的(Leech1983)。

Groos.1980.

R.P.Fawcett(福塞特)与Halliday的分歧表现为福塞特采(9)Fillmore,G.J.TheCaseforCase1968.

用的认知方法而不是Halliday的社会语言学方法。他认为前(10)M.A.K,Halliday,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

LondonEdwardArnold,1985.者可以包括后者,后者则不行。虽然福塞特把语言学看作认

,近五十年来语言学的发展”《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第知心理学的分支,认为语法建立在生成基础上是最为重要的(11)周流溪“

3、4期。

目标,但他不同意Chomsky的转换理论,一方面深层结构应当

(12)伍谦光《语义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是生成语义学派所谓的“语义学”或系统功能语法的“意义潜(13)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法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势”,另一方面转换过程完全可由系统网络和体现规则承担。(14)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福塞特把Halliday的“语义潜势”进一步理解为“理论运用者的(15)俞如珍等《当代西方语法理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意义潜势”。为此他提出了“认知系统功能语法(cognitive(16)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

(17)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Fawcett1980)福塞特还认为systemicfunctionalgrammar)。”

1997。

Halliday的语义功能三类分法不科学,有的语义功能未包括进(18)周玉秀译,伍铁平等校,R.A.HallJr“:对乔姆斯基理论的某些批去。因此他提出了包括8个功能的模式。福塞特模式取消了评”《福建外语》,,1998,2。

(通讯地址:330027南昌 江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Halliday对纯理功能和语义功能的区别,而突出了包含于体现

部分的体现规则。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