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画鸵萌宠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7672453 U(45)授权公告日 2018.07.31

(21)申请号 201721896621.8(22)申请日 2017.12.29

(73)专利权人 河南创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

52号院河南农大科技楼五层505号(72)发明人 王晨辉 王晨明 张云祥 张顺庆 

赵玉清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裕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2

代理人 王瑞(51)Int.Cl.

E01F 9/529(2016.01)E01F 9/524(201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包括基板和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设置在基板上侧,所述围板上端与路面平齐,所述基板和围板组成上侧为开口的长方体腔体,所述围板上端均匀设置固定板,所述围板上部还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面设置有反光条,所述弧形板与固定板交替间隔设置,所述弧形板下端连接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下侧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固定端固定于基板上侧;本实用新型设置于交通路口,降下时保持路面平整和交通顺畅,升起时,与普通减速带起到相同的减速、警示和提示的作用,具有结构坚固、升降平顺、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优点。

CN 207672453 UCN 207672453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包括基板(7)和围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1)设置在基板(7)上侧,所述围板(1)上端与路面平齐,所述基板(7)和围板(1)组成上侧为开口的长方体腔体,所述围板(1)上端均匀设置固定板(2),所述围板(1)上部还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的弧面设置有反光条(4),所述弧形板(3)与固定板(2)交替间隔设置,所述弧形板(3)下端连接承载座(5),所述承载座(5)下侧设置有油缸(6),所述油缸(6)的固定端固定于基板(7)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与围板(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固定板(2)与弧形板(3)的宽度相同、其宽度为1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与弧形板(3)均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在车道的行驶方向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与相邻的弧形板(3)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此间隙不大于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3)的高度不小于固定板(2)高度的2倍且不大于固定板(2)高度的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6)的数量至少为2个、均为同步油缸、其结构相同且相互平行,所述油缸(6)的行程小于弧形板(3)的高度且大于弧形板(3)与固定板(2)的高度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3)的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反光条(4)的凹槽,所述反光条(4)的表面不凸出于弧形板(3)的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6)为扁平式液压油缸。

2

CN 207672453 U

说 明 书

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公路交通运输事业也得到了的快速发展,但交通事故率也随之上升,交通安全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尽量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学校路口、花园小区、停车场以及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特定路段设置一排或几排减速带,提醒或强行降低过往车辆的行驶速度,这样起到了良好的预防警示作用,充分减少了安全隐患,而目前横向设置在路面上的减速带高度固定。[0003]随着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车、车与车的矛盾与事故越发凸显,如何规范各个行为参与者的行为无疑是降低矛盾点的最好方法之一;因此,提供一种结构坚固、升降平顺、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坚固、升降平顺、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实用性强的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包括基板和围板,所述围板设置在基板上侧,所述围板上端与路面平齐,所述基板和围板组成上侧为开口的长方体腔体,所述围板上端均匀设置固定板,所述围板上部还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面设置有反光条,所述弧形板与固定板交替间隔设置,所述弧形板下端连接承载座,所述承载座下侧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固定端固定于基板上侧。[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围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固定板与弧形板的宽度相同、其宽度为10~50mm。[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弧形板均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在车道的行驶方向线。[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相邻的弧形板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此间隙不大于2mm。[0009]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高度不小于固定板高度的2倍且不大于固定板高度的5倍。[0010]优选的,所述油缸的数量至少为2个、均为同步油缸、其结构相同且相互平行,所述油缸的行程小于弧形板的高度且大于弧形板与固定板的高度差。[0011]优选的,所述弧形板的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反光条的凹槽,所述反光条的表面不凸出于弧形板的弧面。[0012]优选的,所述油缸为扁平式液压油缸。[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实用新型采用间隔分离式结构,弧形板升起时,警示交通参与者放慢车速减速慢行或停车等待,交通参与者看到凸起的减速带从心理上迫使放慢车速,以起到规范机动车或是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行为,从而起到降低事故规范交通的作用;如果交通参与者未能

3

CN 207672453 U

说 明 书

2/3页

及时减速,从减速带上碾压过去也没有太大的安全隐患,凸起部位与平时的减速带类似,会稍有颠簸但不至于引发事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坚固、升降平顺、安全可靠、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铺设速度快、扩展能力强的优点。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俯视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板升起状态图。[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板降下状态图。[0019]图中:1、围板,2、固定板,3、弧形板,4、反光条,5、承载座,6、油缸,7、基板。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0021]如图1至4所示,一种交通路口用智能升降减速带,包括基板7和围板1,所述围板1设置在基板7上侧,所述围板1上端与路面平齐,所述基板7和围板1组成上侧为开口的长方体腔体,所述围板1上端均匀设置固定板2,所述围板1上部还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的弧面设置有反光条4,所述弧形板3与固定板2交替间隔设置,所述弧形板3下端连接承载座5,所述承载座5下侧设置有油缸6,所述油缸6的固定端固定于基板7上侧。[0022]所述固定板2与围板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固定板2与弧形板3的宽度相同、其宽度为20mm;所述固定板2与弧形板3均相互平行,且平行于所在车道的行驶方向线;所述固定板2与相邻的弧形板3之间设置有间隙,且此间隙为1mm;所述弧形板3的高度为固定板2高度的3倍;所述油缸6的数量为3个、均为同步油缸、其结构相同且相互平行,所述油缸6的行程小于弧形板3的高度且大于弧形板3与固定板2的高度差;所述弧形板3的弧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反光条4的凹槽,所述反光条4的表面不凸出于弧形板3的弧面;所述油缸6为扁平式液压油缸。。

[0023]本实用新型设置围板1、固定板2、弧形板3、反光条4、承载座5、油缸6和基板7的配合使用,油缸6的伸缩带动承载座5和弧形板3的上升和下降,采用弧形板3和固定板2的间隔分离式结构,设置于交通路口,降下时保持路面平整和交通顺畅,升起时,与普通减速带起到相同的减速、警示和提示的作用,警示交通参与者放慢车速减速慢行或停车等待,交通参与者看到凸起的减速带从心理上迫使放慢车速,以起到规范机动车或是电动自行车的交通行为,从而起到降低事故规范交通的作用;如果交通参与者未能及时减速,从减速带上碾压过去也没有太大的安全隐患,凸起部位与平时的减速带类似,会稍有颠簸但不至于引发事故;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坚固、升降平顺、安全可靠、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铺设速度快、扩展能力强的优点。

[002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

4

CN 207672453 U

说 明 书

3/3页

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

CN 207672453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图3

6

CN 207672453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4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