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
试题(无答案)
满分:120分(含书写2分) 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22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2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chāi( )使也交卸了,正是huò( )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sùsù( ) ( )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填空:(10分)
①《陋室铭》中描写陋室外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春望》诗的颔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③《望岳》诗中能见出诗人凌云壮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④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 。
⑤崔颢在《黄鹤楼》中抒发乡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 。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使家长们都认识到了不适当管教孩子是不行的。 B.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肩负起建设伟大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 C.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再蔓延,当地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我用了整整一小时左右,才写完了这篇作文。
4.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通顺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①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万山纵横,莽莽苍苍,一直延伸到青海中部。
②在古希腊的神话中,天神们都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这里是上帝、众神的乐园。 ③这座山就是被称作“亚洲脊柱”的昆仑山。
④同样,在中国的某些古典神话中,皇帝和他的神仙们也都居住在一座高山之上。 ⑤在青海境内长约1200公里,平均海拔5500公尺,山顶皑皑白雪终年不化。 A.⑤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⑤ C.②④⑤③① D.④⑤③①② 5.名著阅读(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通过________(方式)实现人生价值,开始了新的生活。(1分)
(2)他来自农村,到北京后选择了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但他虽历经奋斗,却仍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请问他是谁?出自哪部小说?作者是谁?(3分)
他是: 作品:《 》 作者:
阅读(46分)
1
后来,和她一直在同一战线的爱人退却了,他想再要一个孩子,可她却不同意,她怕有了另一个孩子,自己就不能全心全意地照顾这个女儿。终于,爱人和她离婚了,她没有丝毫的怨怼,甚至觉得是自己对不住他。她带着女儿艰难地生活着,可不管怎样苦怎样累,每天她都要用轮椅推着女儿去看夕阳。她还查阅了大量有关的资料,努力地教女儿一些知识,虽然收效甚微,她却从不放弃。
那是一个雨后初晴的黄昏,她推着女儿从外面回家。在家门前有一个小坡,下过雨有些滑,她推了几次都没能把轮椅推上去。后来,她用尽力气终于把女儿推上了坡顶,喘着粗气对女儿说:“宝贝,咱们又胜利一次了!”就在这一刻,那孩子忽然就笑了,而且笑出了声。她一下呆在那里,在斜阳之中,女儿的脸上就像绽放了一朵美丽的花,灿烂无比。她从没想到,女儿笑起来竟是这么美!多年的种种,在这笑容里,都变成了幸福的点滴。
那一瞬间,女儿笑了,妈妈却哭了。
几年以后,当她面对记者,仍能清晰地记起女儿第一次笑时的每一个细节,记起自己心中的那份幸福与感动。她此时已经开了一个学校,专门招收脑瘫儿童,她把自己的爱给了更多不幸的孩子。她说了一句让所有人动容的话:“天下没有不幸的脑瘫孩子,只有不称职的母亲!”
她的女儿在十六岁时画了平生的第一幅画,画中是一所房子,而这所房子却是一个母亲的怀抱,在房子里,在母亲的怀抱中,是一个笑靥如花的小孩。当这幅画出现在电视中,当人们知道了这对母女的故事,都哭了。许多人打电话对她说,那幅画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的画,画中的房子是最美的房子。因为有了爱,那房子便成了最温暖的家!
是的,母亲的怀抱,永远是世界上最美的房子。
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题目“世间最美的房子”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人劝她,就别要这个孩子了,这种病治不好,会拖累你一辈子”这句话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你谈谈对“天下没有不幸的脑瘫孩子,只有不称职的母亲!”这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相信读了本文,你一定对母爱有了更深的认识,此时你最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记叙文(二),完成11 ~ 14题。(11分) 那一声吆喝
③“腊梅?”我好奇地凑上前,“这是腊梅么?”说不来重庆话的我,不得不“憋”着一口“半罐子”普通话。“你说啥子?刚从南山采来的嘛!”老人显然不悦。老实说,我这是头一回看见有别于我故乡江汉平原的山腊梅,或许是这山城特有的水、土、雾的缘故吧,重庆腊梅竟是桔黄色的,不像我老家腊梅张扬的那种大红:主杆笔直、修长、枝叉繁多而不柔弱,花色呢,淡雅而质朴,像极了纯朴厚道的重庆山民。 ④“买一束嘛!”老人催着我,“才4块钱,便宜得很!”我迟疑着。我不是拿不出这4元钱,也不是舍不得这4元钱,关键是我没这份养花的闲心。为了糊口,从湖北老家刚漂泊到重庆的我,自己都养不活,还养花?再说,一个没有栖息之地的落魄者,能有花的栖身之地吗?
⑤“好的,等我找到工作了一定来买。”我把玩、夸奖了一番老人的腊梅后,就走了。“我等着你—娃子!”
⑥一个礼拜后,四处碰壁的我,终于得到了重庆长风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巴一的赏识,他用一颗博大的爱心接纳了我。安顿下来后,我自然想到了老人,想到了我曾对老人的许诺。
⑦可是,当我踩着吆喝,风风火火地赶到山坡时,却物是人非。那不停地吆喝着的竟是一位中年妇女。“老人呢?”我问。中年妇女先是一愣,后是惊喜:“你找到工作啦?!”这回却轮到我发愣了:“你怎知道„„我是来找老人买花„„”
⑧“不错唦。”中年妇女说,“那老人就是我婆婆。我婆婆说,这几天有个外地娃子来重庆找工作,好多天了都没找到。还说那外地娃子只要一找到工作,就会来找她买腊梅的。听口音,那外地娃子一定是你不,
3
大兄弟?”
⑨“是我。”我说,“我买花„„是找老人。”“一样的。”中年妇女说,“我婆婆前几天到南山采腊梅,不小心摔了下来,老人一直惦记着你找工作的事,就要我来这里等你,还说如果你来买腊梅,就证明你找到了工作,她的心也就落地了。”
⑩我的心呼啦一热。等我买下一束腊梅后,中年妇女就立马起身走人,惹得要买腊梅的顾客直纳闷。“大姐,人家要买腊梅呢”,我不解。“傻兄弟,”大姐朝我扮了个鬼脸,“婆婆正等着我去报你的喜讯哩。” ⑾我不知泪是怎么流出来的。以后的日子,我总是静静地守着窗台上的那缕淡淡的不肯离去的暗香,任它们绽放、凋谢。
⑿雾,散了。我朝山坡上望去,可那苍老的背影,还有那熟悉的吆喝不再重现。
⒀再好的花,总有谢的时候。可那苍老得近乎哀伤的吆喝,总像腊梅正艳时的那股若有若无的淡淡暗香,隐隐地、隐隐地在我心里浮动。 (选自《美文》,有删改)
11.文章开头“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一句,在文章里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江汉平原和山城的腊梅各具有什么特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卖花老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内容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刻画卖花老人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言文,完成15~18题。(20分)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②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③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
(1)高可二黍许________________(2)神情与苏、黄不属________________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________________ (4)珠可历历数也________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照下面括号内的提示,用文中相关词语填空(2分) (1)苏东坡——_________________ 。 (肖像特征) (2)佛印—— _________________ 。 (神态特征)
18.从选文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50分)
19.步入初中两年有余,同学们体验到了很多好奇、兴奋和满足,或许还感受到了困惑和忧虑。对生活与学习的关注和思考,让我们觉得自己好像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同学的关爱和鼓励,来自陌生人的帮助,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 请记下让你最感动的生活片断,以《让我说声“谢谢你”》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⑪字数600字以上; ⑫写一篇记叙文;
⑬文章叙事清楚,内容充实,写出真情实感; 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