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议初中生对于学习倦怠感的自我心理疏导策略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14-03 教改聚焦 浅议初中生对于学习倦怠感的自我心理疏导策略 文/谈黎吉 摘要:在现实观察以及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阐释学习倦怠的定义、表现症状及现状,从外部因素、认知因素、内部因素几个层面上 分析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并根据原因总结出学生学习倦怠的疏导策略。 关键词:学习倦怠;原因;策略 不再是”被迫“进行的活动;(2)让活动不再成为 在咨询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个学生:小红的成绩一直排在 “想从事“的活动,年级后面,由于九年级的功课比以往难了很多,她的很多知识出现 “重复”进行的活动;(3)把身心应激反应从消极转变为积极。 了脱节。虽然很想学,可是没有太大的毅力,在教室坐了半个小时 不到就开始坐不住了,也不想做任何事情,只是发呆。期末考试前, 1.激发学习内部动机,以积极心态面对学习 当我们对一项活动充满兴趣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到厌倦或乏 很多同学都安心复习功课,但是小红说看着历史书就突然烦躁,心 味。因此消除学习倦怠感的最好办法,就是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 里想学,可就是看不下去,实在没办法,就选择到咨询室来求助老 趣,让孩子主动、快乐地学习。 师了。其实在初中生学习过程中,这样的学生并不少见。想学但是 在激发内部学习动机的时候,要注意及时给予反馈,让孩子感 又毅力不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习倦怠。 一受到努力是有效果的。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改变学生过去 “学习是痛苦的“这一错误认知。其次,明确学习的意义。没有明确 、学习倦怠的定义 所谓学习倦怠感,是指在紧张与忙碌的Et常生活及学习过程 的学习意义,尤其容易产生倦怠感。第三,改变过去的评价标准,从 中,情绪会随着大环境的变动,呈现出一种身心紧张或者调试不 “避免失败”到“每天进步一点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当的负面感觉。 二、学习倦怠的原因 1.外部原因:过于严格的评价标准 2.创新学习任务,保持学习新鲜感 设想一下,每天同样的时间坐在同一个地方面对同样的人用同 样的碗筷吃同样的饭菜,会有什么感觉?学习也是这样,有创新才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表现得更 会带来新动力。 优秀一些,于是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特长等行为表现,为孩子订 首先,保持学习计划的弹性。注意不要将所有的余暇时间都排 了很高的标准。并且常常拿其他孩子或自己过去的优异表现来做 好日程表,不要把计划订得太死板,把学习内容按“重要”“较重要” 对比,在孩子表现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往往又采取严厉的惩罚措 “暂时不重要”分类,先把重要的学习内容完成。其次,改变学习环 施。长此以往,孩子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乐趣,挫折感日积月累而形 境、变化学习内容,通过改变学习活动的环境来保持新鲜感。如把 成了倦怠心理。对他来说,做得好是理所当然的,做得差就是自己 书桌挪一个位置、换个地方、换个同桌等。 不行,学习所能带来的只有惩罚,没有奖励或乐趣而言。 3.学会处理情绪、调节压力 2.认知因素:对待学习活动的错误信念 首先,应该认识自己内心的冲突和矛盾,不要一味地自责,甚 曾经在一次课上,我问学生:“大家觉得学习辛苦吗?认为辛苦 至放弃学业。其次,无论自己多么不喜欢学习,每天都要保证一定 的同学请举一下手。”我本来以为会有很多人举手,因为我知道他 的学习时间,即使只有10分钟也好,但绝不能完全不学习。第三, 们学习刻苦,但是举手的人寥寥无几。我接着问:“认为自己学习不 当不良情绪出现的时候,加上父母老师的责备、批评,会加重这种 苦的同学举一下手。”此时几乎没有人举手。我换了一种方式问他 恶劣的情绪,不要带着这种情绪投入学习中去,可以适当地选择某 们:“觉得自己应该更刻苦、更努力一些才能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请 种方式发泄之后,再投入学习中。 举一下手。”此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毫不犹豫地举起了自己的手。 没有手举起来。 通过观察、访谈和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初中生的学习倦 我最后问:“觉得自己的学习应该可以更轻松一些的请举手。”居然 怠情况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对此,除了自身的努力改变之外,还需 要家长和教师的关心和支持,及时关注了解情况,正确地引导和 鼓励。在缓解初中生学习倦怠的情况中,不是只通过某一方的努力 事,如果学习充满了乐趣,那是不对的。很多家长和教师在激发孩 就可以彻底解决问题的,还是需要调动家庭的支持、学校的资源、 子的学习动机的时候,都喜欢采用“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会……” 自身的努力共同解决。 “如果你学习成绩上不去,就不能……”的说话方式,这种方式的潜 参考文献: 在含义是“学习不是为了成功,而是为了避免失败”。在这样的教育 [1]王晓丽.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的思考及对策[J].辽宁教育 理念下,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学习,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反而要一 行政学院学报,2006(01). 次次地接受失败带来的痛苦体验。如此一来,学生逐渐会对学习产 [2]胡俏,戴春林.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 生厌倦感和无力感。 2007(01). 3内部因素:缺乏良好的个体心理素质 [3]魏珍冲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个别差异研究 学生的心理素质不过硬,特别是缺乏毅力和意志力,是造成学 [D].南京师范大学,2007. 习倦怠感的内部因素。 三、学习倦怠的自我心理疏导策略 对倦怠感的心理疏导,可以通过三方面人手:(1)让活动成为 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在他们的思维里学习不应该是轻松的 (作者单位・编辑江苏省常州市花园中学) 一陈鲜艳 】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