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应用研究 隐性赞扬语及其应答的语用学分析 口李爱菊 摘要:赞扬语及其应答是人们El常生活中一种表达积极礼貌的言语行为。本文主要从隐性赞扬语入手,阐 述隐性赞扬语在人们交际中的表达方式、内容和功能。总结影响与隐性赞扬语相邻对的应答因素,并从语用学的 礼貌和合作原则出发分析其内涵。 关键词:隐性赞扬语 隐性赞扬语应答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 赞扬语可分为显性赞扬语和隐性赞扬语。以往学者 只是针对显性赞扬语进行研究,而对隐性赞扬语的研究比 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进步,人们知识水平的提 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隐性赞扬语。本文主要对隐性赞扬 语进行分析。 一、隐性赞扬语 (一)定义 隐性赞扬语是与间接言语行为一起的,它是隐含在会 话含义中的价值判断,一般没有明显的褒扬成分,这种赞 扬主要表现在意义上而不是语言的形式上。如“我打篮球 能像你一样就好了”。 (二)表达方式 格莱斯把会话含义分为一般性会话含义和特殊性会话 含义。隐性赞扬是一种特殊的会话含义,是话语的暗含意 义。赞扬者为了使赞扬意义含蓄地表现出来,通常采用以 下几种表达方式: 1.像似法 (1)我越看你越像赵薇了,眉毛眼睛都很像。 2.比较法 赞扬者在不直白地赞扬某人的能力、学识、外表、所 有物时,通常寻找某一个在此方面的知名人士或取得突出 成就的人与其作比较,从而表达出被赞者与名人拥有一样 的才华、学识、能力等。如: (2)听说您孙子的作文获得全省一等奖了,将来肯定 比韩寒还有出息呢1 3.借代 借代是指用此物来代替彼物,借代的前提是两物之间 有相似点。如: (3)王大夫,您可真是华佗在世啊1 4.隐喻 这种表达一般是通过一些诗、成语、歇后语的方式实 现。诗、成语、歇后语的特点就是将所要表达的内容比较 隐晦地表现出来,其特点与隐性赞扬语间接地表现所要传 达的内容相一致。如: (4)你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功能 赞扬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不仅可以缩短交际 者的距离,而且还可以联络感情,维系社会正常的人际 关系,创造一种融洽和谐的氛围,又被称为“社会润滑 剂”。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其功能都是维系人与人之间 正常的交际。 1.可以拉近双方距离 (6)我越来越喜欢吃你做的饭了。一 上例中听话者通过联想认知机制很快理解到说话者是 在赞扬自己做的饭好吃,使被赞者在心理上产生愉悦感, 双方通过语言互动,更加亲切。 2.可以使对方感觉舒服、高兴 (7)一天,小李去朋友晓静家做客,晓静准备了一桌 子的美味,小李看到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对晓静说: “谁娶 了你,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啊!” 3.产生幽默感 (8)一次,几个菜摆在桌子上,丈夫故做陶醉状,对 爱妻说道: “长此以往,附近的餐馆大可不必营业了。” 列文森提出的得体原则中包括了幽默准则,并指出幽 默准则有三个特征:不协调性、情趣性和适切性。上例中 丈夫对妻子的赞扬就体现了幽默准则中的情趣性。这种情 趣是一种谐美的情趣,充溢着轻松、愉快、戏谑、嘲弄, 永远伴随着“笑”这种浓烈情趣。 二、隐性赞扬语应答 (一)同意、感谢 指被赞者表示同意或接受赞扬的应答,多用于较熟悉 的人之间。 (9)A:这张照片就像一幅画啊,你妈妈笑的样子像 蒙娜丽莎。 B:我也这么认为。 (二)不赞同 (1 0)A:你又考第一名,以后我的英语就全靠你了。 B:别这么说,纯粹是蒙的。 这种不赞同有时是出于礼貌,有时是被赞者真的没 有感觉到自己这方面的优点。列文森在格莱斯“合作原 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得体原则”,“得体原则”中包含 了三个准则,第一个是礼貌准则,即在言语交际中,交际 者总希望得到对方的尊重。为了尊重对方,说话人需要适 应语境采取一些恰当的交际策略以示礼貌,求得最佳交际 效果。因此,当赞扬者向对方进行赞扬时,被赞者如若对至 2Ol1.O5 赞扬的。内容进行否定,会使赞扬者感觉到很尴尬,很不舒 自身的赞扬。对上级进行赞扬时也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和环 服。虽然这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但产生的效果不是很好。 境,不能随意赞扬,否则会使上级认为你是有求于他而恭 语言是适应人类发展的,当一种表达不适应社会与人类表 维他,这样他会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甚至产生反感。2.长 达需要时,就会自动隐退或消失,被一种新的表达法所代 幼关系。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长者 替并显现出来。如今,当面对别人赞扬时,通常不会很生 应该给予赞扬,使他们因赞扬而心情愉悦;对于幼者也应 硬地说:“别这么说”或“我才没有那么好呢!”而是很 给予赞扬,使他们因得到赞扬而受到鼓励。此外,在对长 自然地向被赞者说一声:“谢谢”。这样,不仅可以使赞 者的应答时要遵守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3.平等关系。 扬者感觉到自己很有眼光,同时赞扬者也会因为被赞者高 在平等关系中,赞扬语一般表现得比较灵活,只要赞扬的 国语言应用研究 兴而高兴,达到拉近双方距离与交际和谐的效果。 (11)A:我要是有你这样的孙子就好了。 (12)A:我家的房子要是装修的和你家一样好就好了。 (1 3)A:这件衣服简直就是为您量身订做的。 被赞者发出的疑问通常是对自身的不确定,而不是怀 疑对方赞扬的准确性,被赞者其实是想让赞扬者对自己的 疑问给与肯定的答复。 (14)A:您日理万机,真是太辛苦了。 (七)故意曲解意思 (15)A:你的字写得跟庞中华的很像。 这种应答也是多用于关系较为亲密的人之间,会表现 出一种幽默或开玩笑的效果。 语码是指任何一种语言的变体。语码转换定义为在一 次语言交际中出现的属于两个不同的语法体系或亚体系的 言语片段,是一种常见的语用现象或者语用策略。随着外国 语言在我国的广泛使用,语码转换已成为人们日常交际中一 种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在赞扬应答中也较为常见。如: (1 6)A:今天要不是你的帮助,我一定完成不了这么 三、隐性赞扬语及应答的制约因素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从上述赞扬 语及其应答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如何赞扬以及采取什么应 答模式是与一定的因素密切相关的。 交际双方关系的亲疏远近与赞扬应答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交际双方关系很亲近,应答就很随意。多采用赞同、 自我夸耀或故意曲解的应答模式。如:“那是”“那当然 了”“你可得了吧”等应答语。 (二)社会地位的差异 社会地位的差异在隐性赞扬语及其应答中是一个不 可小觑的因素 社会地位通常表现为:1.上下级关系,如 领导和下属。为了维持上下级间的融洽关系,下级对上级 的应答,一般遵守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即尽力缩小自 身和他人之间的分歧;还要遵守谦虚准则,即尽力缩小对 2011.05 得体,符合环境、场合就可以 应答时应遵守~致准则 以及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所采用的应答策略倾向于一致 策略。但多数情况下采用默许、感谢、转移赞扬的应答模 式。如“微笑”“谢谢”“过奖了,你也很好啊!”等。 (三)性别 男性之间很少赞扬,赞扬的也只是彼此的学识、能 力。因为自古以来能力对于他们是最重要的。女性则与男 性不同,古时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描述女子时 多为“貌美如花”“纤纤细腰”等词语,可见,赞扬女性 的美貌自古以来就是很盛行的。所以,在赞扬女性的能力、 学识之外大多情况下是赞扬其外貌、衣着等。“男女有别” 则是自古以来的训诫,因此,异性之间是很少赞扬的。 四、隐性赞扬应答的语用原则 (一)合作原则 格赖斯在《逻辑与会话》演讲中指出:“在参与交谈 时,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的目的或方 向。要求交谈参与者共同遵守的一般原则:合作原则”。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中包括四个次准则: “量”“质”“相 关”“方式”等。赞扬语及其应答语是一种相邻对言语行 为。目的是缩短人们之问的距离,增加人与人之问的感 情。为了使交际能正常进行,达到赞扬的目的,双方必须 以合作原则为前提。 (二)礼貌原则 利奇在他的《语用学原则》中提出了“礼貌原则”, 指出“礼貌原则”包括“得体”“宽宏”“赞誉”“谦 虚”“一致”“同情”等六条准则。赞扬语首先遵循了礼 貌原则的赞誉准则,即最大限度地赞誉别人。在赞扬应答 时要遵循谦虚准则。如多采用回赞、转移赞扬、弱化赞扬 等应答模式。 五、结语 赞扬语及其应答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言语 行为,而隐性赞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隐性赞扬的内容、表达的方式以及应答的模式是多种多样 的。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表达的需要而不断发展 的。因此,赞扬语及其应答的方式也在不断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森林.语用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李悦娥,冯江鸿.析普通话话语中的赞扬及其应答[J】.外语与外 语教学,2000,(9).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张静.论赞扬语及应答[J1.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1 2). (李爱菊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1 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