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二《猫和老鼠》教学设计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第三小学 张雪霞
2007年6月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生字“咪”、“眯”、“迷”、“谜”中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个规律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鼠、咪、慢、胡、须、眯、迷、糊、刚、抓、谜”11个生字;会写“欢、咪、洞、猫、饱、迷”6个汉字。学习“反犬旁”“食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通过字形分析,初步掌握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声的规律,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个规律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运用部件的表意作用识记汉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时11个生字,能准确地区分“咪”、“眯”、“迷”、“谜”。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掌握形声字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 教学准备:猫捉老鼠的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利用课件,播放猫和老鼠的动画片断。
2、根据学生反馈,引出课题“猫和老鼠”,齐读。师问:影片中的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韵文《猫和老鼠》中的猫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动画导入,符合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多读几遍,读准生字的音。 2、听录音读课文,留意生字的读音。
3、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其他同学正音,指导读准翘舌音“鼠”和“抓”。 4、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5、再读课文,巩固生字读音。 [先过好生字关,为学文打下基础。] 三、图文结合,理解韵文内容
1、韵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猫捉老鼠)
2、猫是怎样捉住老鼠的呢?同学们请看!课件演示整个猫抓老鼠的过程,随机出示韵文句子。
3、理解“不慢不急”、“迷迷糊糊”和“谜”的意思。 4、自由读韵文,注意把韵文读流利。 5、指名读韵文,师评价指导。
[制作动画课件,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直观地感知韵文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
四、学习形声字“咪、眯、迷、谜”
1、出示“咪、眯、迷、谜”,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的特点。(它们当中都有“米”)
2、讨论:怎样记住这四个字?学生交流、反馈。
3、出示课后的“读一读”,帮助学生记住这些字,并能正确体会它们各自的意思。
4、用这些字口头组词,区别这几个形近字。
5、教师小结:这些字部首与它的意思有联系,另一部分与它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这些字叫作“形声字”。
6、出示形声字的顺口溜:形声字好识记,形音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让学生读、背,加深对形声字的理解。
[利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率。并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在感悟中记忆并理解生字的构字规律。]
五、迁移方法,引导运用
1、我们以前还学过这类形近的字吗?指名反馈。
2、出示:清、请、晴、情,让学生自由轻声读,找出它们的异同。 3、给这些字口头组词,并板书: 形 义 相联
形声字
声 音 相近
[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利用方法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自主探究汉字,在自主感悟中发现一些汉字的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形声字,知道了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来识记汉字,区别形近字。
[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学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七、 布置作业
1、试把韵文《猫和老鼠》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你还知道哪些字是形声字?
[作业的设计既是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过的11个生字,指导写“欢”等字,认识并正确地书写部首“犭”、“饣”。
2、拓展延伸,了解猫的知识及故事,加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收集到的关于猫的知识和故事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复习已学过的11个生字。 2、用生字口头组词,说句。
3、教师出示:“咪、眯、迷、谜”,你还记得怎么样区分它们吗? 4、指名反馈,集体共同回忆形声字的规律。
[教师利用学生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对已学的知识起到巩固作用,并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体现了新旧内容的有机结合,降低了掌握新知的难度]
二、拓展延伸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猫是老鼠的天敌,它为人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真是人类的好朋友。
2、引导学生自由反馈收集到的有关猫的知识和故事。 3、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猫? 4、集体反馈。
5、你们还了解到哪些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它们又能给予人类什么样的帮助?学生自由反馈。
6、教师小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有益动物的行列中。
[文道结合,对学生进行爱护有益动物的思想教育,从小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次写字的内容,学生认读。
2、出示部首“犭”、“饣”,指导认读部首名称。 3、指导写部首“犭”、“饣”,学生练习。
4、出示相关的字“猫”、“饱”,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指名反馈,强调:左窄右宽。
6、学生练习写“猫”和“饱”,教师巡视辅导。
7、小组内交流其它字的书写要点,注意“迷”的笔顺规则:先内后外。 8、学生写字,注意写字的“三个一”,教师巡视辅导。
9、写完后先自评:圈出自己认为满意的字。教师选两个同学的书写练习到展台上讲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并通过学习成果的发布,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展示表现自我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四、课时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真有趣,它们都是有其构字规律的,本身都有表义作用,我们应该根据这一点帮助识记汉字,区别形近字。
[总结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情感。]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并组词。
2、说说你知道的有益动物,把你最喜欢的画下来。
[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同时,对所获得的信息加以思考分析,开展多角度的探究性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