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红,张咏梅: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郭继红,张咏梅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济源459000) 摘 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准确进行专业定位,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确立了基于工 作过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对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了系统设计。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课程体系;项目课程;工作过程 DOI:10.3969/j.issn.1672—0342.2010.03.02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342(2010)03—0075—04 高职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 尽管已经进行了多次的改革,并吸收了欧美的一 向,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 些教育思想和教育科研成果,但就整个课程体系 要的,实践技能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 而言,课程按学科领域的知识内容分类设置,强调 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 本学科的完整性、理论叙述的详尽性、思想观点的 的核心,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如何 统一性、结构体系的严密性、教材编写的规范性。 改变教育观念及方式,如何对高职课程体系进行 这是一种凝固的、静态的课程,与教育创新和培养 改革、构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当前社会 学生独立精神、创新能力、批判精神的要求不相适 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职教 应。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整体性 现代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使电气自动化技术 当前课程内容缺乏整体性,具体表现在:理论 专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不够完整,跟不上电气行业实际发 现代大型企业对从业人员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 展趋势,同时教学内容重复现象严重;实践教学深 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当前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 度不够,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节的 结构性矛盾突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 现象,缺乏整体的规划和安排。 培养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学科本位思想的课程模式尚存 提高生产一线生产、安装、调试、设备维护、售后服 学科本位思想至今对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 务和运行管理等相关岗位从业人员的素质显得尤 程体系仍产生重要的影响,表现在电气自动化专 为迫切。为了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 业教学计划中课程结构设置还沿用着学科本位的 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的社 课程结构,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 会竞争力和教育质量,应坚持面向就业市场的办 课”的“三段模式”,甚至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 学理念,紧随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适时调整课 也几乎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习惯于“学科课程” 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宽口 的思考方式。 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构建 一、现状分析 我校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 综观目前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 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学生 收稿日期:2010—03—22 作者简介:郭继红(1971一),女,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电气技术。 75 第9卷第3期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Vo1.9 No.3 SeD.201 0 2010年9月 自主学习为目的,吸收学科知识体系、能力本位体 系、行动体系等课程模式的优点,基于工作过程结 构与行动序列分析,构建以项目课程或学习领域 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一)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确定培 养目标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要涵盖企业岗 位和职业资格要求,学生通过在校的三年学习,不 仅能掌握专业知识、就业技能,而且在获得学历证 书的同时,又能顺利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一张或多 张职业资格证书。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 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 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追求 完美的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 需够用的专业知识,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电气自 动化设备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 维护、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二)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构课程 体系 现代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必须从整 体出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突出工作过程在 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实际工作需要组织 课程,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高职电气 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要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及系统 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进行全面了 解,根据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我们 与企业人员共同研讨论证,设置了职业核心能力 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专 业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五个模块。 (三)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从岗位需 求出发,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课程实现以就 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能满足本行 业岗位或多岗位转换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课 程要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并能有助于 培养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 能力,也要考虑其动态性和前瞻性,要不断适应我 国自动化行业发展的趋势。 (四)以项目为主体建设专业核心课程 项目课程的总体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 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 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 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 76 的选取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融合相 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以 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 践的一体化。 在设置项目课程过程中以产品、工作对象、操 作程序、设备或系统的结构、岗位、典型工作情境 等为逻辑线索而展开。例如本专业的核心课程 <<PLC控制技术》选择恒压供水系统作为教学载 体。对其控制对象进行任务分解,分为9个学习 模块。 (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教、学、做一体 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将课 堂设在实训室,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项目为载 体,按项目的实施过程开展教学,对于电气自动化 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以项目为导向,通 过边教边学、边学边练、学做合一的“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 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项目开发的主体,极 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融合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建立开放式 评价体系 开放式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评价 主体和评价过程等三方面。 评价标准:立足社会需求,课程标准与职业资 格标准接轨,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调 一致。评价主体:不仅有学校和教师,还有学生、 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评价过程:不仅要落 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更要落实学生自评、 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 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 三、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 程,其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就是通过校企合作, 共同开发、开发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组建由相关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构成 的课题开发组 课题组是进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开发和实 施项目研究的组织机构。我院的电气自动化专业 课程体系开发组是由机电企业具有丰富工作与管 理经验的优秀行业人员、课程专家和本院的专业 学科带头人所构成。 (二)进行专业岗位调研,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郭继红,张咏梅: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塞 通过对济源钢铁公司、高压开关厂等企业进 即:针对工作岗位,归纳整理对应的业务范围,确 行调研,在此基础上,校企合作,与企业人员共同 定专业工作领域,整合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过 分析论证,进一步明确了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 程,总结完成这些工作过程所必备的职业能力,并 知识、能力及素质,确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 对实际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过程分析,确定专业的 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 学习领域(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设置了 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追求完美的创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专业核心 新精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需够用的 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五个模块。 专业知识,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 (四)根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 及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 专业课程 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设置参照了原劳动和社 ・(三)构建课程体系 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测评与认证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标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按满足电气自动化技术 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员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要求进行开 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原则。因此,课 设;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则根据岗 程体系需进行系统设计,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 位职业技能的要求进行重组和整合,并将相关的 业能力的目的。根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我们 职业资格标准引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为加强学 与企业人员共同研讨论证,按照工作岗位一业务 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安排了半年的顶岗实 范围一工作领域一工作任务一职业能力一学习领 习。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域(课程)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课程体系的开发。 表1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五)建设专业核心课程 实验、实习合为一体,课程教学全部在实训室完 核心课程内容的开发应从岗位要求的职业能 成。以项目为导向,采用边教边学、边学边做、学 力出发,以实际工作任务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 做合一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 学生通过真实的任务学习,进行知识的探索和职 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 业能力建构。在设置项目课程过程中以产品、工 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项目开发的主体,体验 作对象、操作程序、设备或系统的结构、岗位、典型 到学习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不仅明确了要 工作情境等为逻辑线索而展开。 干什么,也知道了怎么做才能更好,极大激发了学 (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化 习的积极性。 教学模式 (七)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 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考 程,我们取消了原来的实验和实习,将理论讲授、 核,理论部分以试卷为主,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知 77 第9卷第3期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1.9 No.3 2010 i 9月 Journal of Jiv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il Seo.2010 识运用能力。实验和实训考核按项目进行,考核 容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基于工作过程,以 内容包括实训成果、技术报告、仪器设备操作和态 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不仅在教学过程中 度,各项考核按一定权重相加来评定实验和实训 强化了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细化了岗位方 成绩。 向课程,而且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定向人才培养, 专业核心技能课程采用了教、学、做一体的项 拓宽了学生就业口径,从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按需 目化教学,同时作为职业技能证书课程,考核分为 办学。 课业考核和职业技能认证两部分,各占一定的比 重。课业考核按各课程教学项目进行,从知识、技 参考文献: 能和态度3个方面进行评定,各项目的考核结果 [1]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按一定权重记入课业考核成绩。职业技能认证又 学报,2008,(2). 分为2种考核方式: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该项 [2]马树超.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 成绩记为满分,未通过不 ‘分;不参加和未通过国 [J].职教论坛,2008,(1). 家职业技能鉴定的,必须参加本专业技能认证,成 [责任编辑程光辉] 绩分为优秀秀、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者必须重新 认证。 结 语 在我院经过两年的实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urse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of Course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GUO ji—hong,ZHANG Yong—mei fJ/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yuan 459000,Henan,ChinaJ Abstract:Based on the mode of work—while—study,positioning the specialty and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course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the course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work process and project course is positioned.Then course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course of Electir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is designed. Key words:electircal automation;course system;project courses;work process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