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正 辽宁林业科技 2013 No2 第2期 Journal of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Technology 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展望 安镇荣 (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根据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笔者指出开展黑果腺肋花楸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迫切需求,以密度配 置、大苗建园、改变生产作业方式、安全果品生产等为研究方向,提出各龄级适宜密度、机械化栽培管 理、果实达到无公害(绿色或有机)的目标,从而实现黑果腺肋花楸的高效栽培,推动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黑果腺肋花楸;高效栽培;技术;展望 中图分类号:¥793.9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714(2013)02.0042—02 和批量供货。我国黑果腺肋花楸栽培尚处于起步 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原产于美 国东北部,欧洲国家多有栽培。黑果腺肋花楸是一 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灌木浆果树种,在适生性、果实 功能物质含量、果实产量等方面均优于蓝莓。其果 实内含物、提取物及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 阶段,果实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截至2012 年末,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河北、 北京、山东、新疆、江苏等12个省(直辖市)均栽培黑 药等领域,尤其在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脑血管 疾病及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方面具有独特的 功效,在我国乃至世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 我国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发展现状 1.1 黑果腺肋花楸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O年代初以来,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 研究所分别从朝鲜、美国等国家引进黑果腺肋花 楸,承担了2001年国家林业局下达的国外先进农业 果腺肋花楸,但因管理不善等原因,栽培面积现仅 133-3~166.7 hm ,其中辽宁省2012年新增面积约 53.3 hm 。就近2 a的发展趋势来预测,未来5年内 栽培面积有望达到1333.3~3333.3 hm2,据估测 2013年春季市场上有苗木200~300万株。果实利 用的研究和开发也正在进行中。 1.2产业发展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黑果腺肋花楸虽引进较晚,但从目前来 看,发展势头良好,因此迫切需要相应的高效栽培 技术。这些技术包括:①为了使效益期提前,提高 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急需以采用大规 格苗木造林及密植为特征的早期丰产技术;②为了 提高整体栽培技术的机械化水平,尤其是果实采收 作业的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急需适合机械 化作业的密度配置和相应的农业机械;③由于对食 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人们急需有机果品(绿色或无 公害);④将各项栽培技术措施整合为具有区域特 技术引进项目“腺肋花楸属(Aronia)优良种质资源 及栽培与利用技术引进”。2005年12月,该项目技 术成熟,引种栽培成功,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目 前我们已获得腺肋花楸属(3个种)来自全球3个种 源地的l3个品种。这些品种在适应性、丰产性、果 实品质和观赏性方面各具特点,可以满足区域栽 培、果实深加工和园林绿化的要求,为进行良种选 育奠定丰富的种质资源基础。 目前相关单位和部门正纷纷引种黑果腺肋花 楸。2003年小批量黑果腺肋花楸干果开始出口到 日本。2006年,德国、以色列分别要求批量(60— 200 t)订购干果产品或提取物。2009、2010年,韩国 开始到中国购买苗木。国内提取物加工企业、制药 企业和保健品加工企业也纷纷要求提供果实样品 收稿日期:2013—0l一22 色的综合配套的高效栽培模式,有利于技术的推 广、普及和产业的持续发展。 2现有栽培技术的产业化评价 我国半干旱地区以及湿润、半湿润地区均可栽 培黑果腺肋花楸。在降水量500 min以上的地区, 且土层厚度达到40 cm以上时,黑果腺肋花楸生长 基金项目:国家“948”项目(2001—51)。 一42一 第2期 姜镇荣: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展望 良好。苗高30~40 cm,主枝3条以上的3年生苗建 园,定植密度3 m ̄2m,当年坐果率30%,3年可形成 产量,7年进入丰产期,果实产量15 t/(hm2・a)。栽 培管理以手工劳动为主,田间管理标准尚未严格以 无公害(绿色或有机)果品生产为目标。 2.1 改变密度配置 黑果腺肋花楸根系浅,结果早,中、幼龄树移植 成活率高。建园初期(幼树期)密植(密度10 000 株/hm ,株行距均1 m),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 资源,实现早期群体经济产量快速增加、效益期提 前的目标。幼树通过约3 a生长,在果园即将郁闭 前,通过1~3次的密度调整(稀植)达到标准设计 密度(1 666株/hm ,株距2 m,等行距3 m或不等行 距,即大行距4 m,小行距2 m)。同时,密植培育了 大规格的苗木。 2.2大苗建园 大苗的抗性优于幼苗,便于作业管理,降低管 理成本,因此可以采用密度配置试验结果提供的最 优技术方案及密植园培育的大规格苗木营建栽培 示范园。苗龄3~5 a,苗高70 cm以上,冠幅50 cm 以上,主枝5条以上。建园栽植成活率达到95%以 上,比幼苗建园提高5%;定植当年坐果株率达到 100%,比幼苗建园提高50%;丰产期提前2 a,果实 产量由15 t/hm 提高到22.5 t/hm 。大苗建园即成 园,效益产出早。 2-3栽培管理机械化 在整地、中耕、水肥管理、喷药、果实采摘与装 箱等作业中运用专业机械,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提 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损耗,便于集约化管理,加快 产业化发展进程。 2.4生产无公害(绿色或有机)果品 无公害(绿色或有机)果品生产技术的研究,是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较快的形势下,达到市场准 人制度,提高果实及其加工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现实 要求。其研究重点是果品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与 肥料的安全施用。在调查美国白蛾、桃小食心虫、 黄刺蛾、金龟子、蚜虫等主要虫害发生规律的基础 上,开展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技术的研究,尽量使 用生物制剂或低毒农药,使用符合国家生产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063—2009复混肥 料(复合肥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有机肥料(NY525—2012))的肥料。依据国家相关 标准,采取综合技术措施,使果实产品达到国家无 公害(绿色或有机)果品标准。 3推广及应用前景 在国内,普通花楸果实提取物加工企业有数 家,产品已出口到很多国家,30% 75%纯度的产品 市场价格3 000—10 000元/kg,而黑果腺肋花楸有 效物质含量是普通花楸的10倍以上。此外,我国 30%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随着人民生活 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营养和保健的需求也越来越 高。因此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提取物及其加工产品 潜力巨大。 目前,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产品在全球的需求正 迅猛增加,而在北美、欧洲,其种植业和加工业正面 临人力资源短缺的困扰,因此黑果腺肋花楸栽培业 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此外,日本和韩国开 始购买我国的黑果腺肋花楸干果和苗木。 辽宁省光照资源丰富,劳动力和土地相对便 宜,适宜黑果腺肋花楸生长的区域广阔,果实品质 优良,利用引、育、繁筛选出的黑果腺肋花楸优良品 种及高效栽培技术营建丰产栽培基地,将为其产品 加工开发培育充足的原料。 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使效益期大大提 前,提高栽培作业的机械化水平,而且生产的果实 产品无公害(绿色或有机)。此项技术成果更易于 推广,可极大地调整我省经济林品种结构;产品能 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强我国林业和林产品在国 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增加国家出口换汇,形成面向 国外和国内两个市场的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实现改 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姜镇荣,韩文忠,等.黑果腺肋花楸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 发展应用[J].林业实用技术,2007(9):14.15. [2]姜镇荣.黑果腺肋花楸栽培技术[J]_防护林科技,2009 (3):118,122. [3]韩文忠,姜镇荣,马兴华,等.国内外腺肋花楸产业和技术 发展概况[J]_防护林科技,2007(3):57.58. [4]姜镇荣,韩文忠,马兴华,等.黑果腺肋花楸配方施肥试验 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0(1):34.35. (责任编辑:张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