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质量保证体系结构

来源:画鸵萌宠网


5 质量保证体系结构

质量保证体系结构按照《许可规则》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建立并实施的。通过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对开展的质量控制活动进行具体规定,以确保所涉及的产品符合标准、安全技术规范、法规规定的要求并提供客观证据。公司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由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设计技术规定及有关记录表卡四个层次组成。 5.1 质量保证体系要素

本公司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要素包括:体系结构、组织机构及职责权限、文件和资料、合同管理、设计控制、持续改进、人员管理、执行许可规则。 5.2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

a) 第一层是质量手册。包括了术语和缩写、适用范围、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体系结构、组织机构及职责权限、文件和资料、合同管理、设计控制、持续改进、人员管理、执行许可规则、各要素质量控制系统程序图、控制环节和控制点等,明确了本公司压力容器设计的质量方针并描述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结构层次和相互关系。

b) 第二层是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是质量手册中的有关内容实施细则。规定了压力容器设计体系要素所涉及的各职能部门、人员开展质量控制活动的过程、步骤、方法、接口关系,通过质量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质量控制环节的承接、质量控制点的监控等技术活动而规范地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包括了文件和资料控制、合同控制、设计工作程序、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不合格控制、信息收集处理、纠正预防控制、人员管理及培训等程序和各级设计人员管理、各级设计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各级设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设计条件编制与审查、设计文件编制管理、设计更改管理、设计文件复用管理、设计条件图(表)编写、设计文件签署、标准化审查、设计文件档案(含电子文档)保管管理、设计文件的质量评定、信息反馈管理、特种设备设计许可印章使用管理、设计工作程序、外来文件管理、体系文件管理等制度。

c) 第三层是压力容器设计技术规定,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并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制定的技术要求,规定了有效开展许可范围内的压力容器设计所采用的手段、方法和步骤,是各级设计人员具体开展压力容器产品设计工作的技术规定。

d) 第四层是有关记录表、卡,是满足体系运行的基础文件,是满足质量控制环节、

质量控制点有效实施的衔接、证明性文件,表、卡的有效运用充分反映出设计质量符合标准的实际情况、证实体系运行的效果、进行质量追溯和分析。 5.3 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

本公司根据《许可规则》和公司实际情况建立了文件和资料控制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持续改进控制系统、人员管理控制系统、执行许可规则控制系统等质量控制系统,对各个质量控制系统的多个重点控制过程以流程图展开的形式形成控制环节,将控制环节中需要控制的重点活动设置为控制点。其中:

a) 文件和资料系统共设置了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管理、外来文件管理、设计文件档案(含电子文档)保管管理等控制环节,设置了编制、会签、审批、标识、发放、修改、回收、保管、销毁等控制点,对外来文件设置了收集、购买、识别、控制、使用、管理等控制点。

b) 合同管理系统设置了与顾客沟通、承接合同的原则、合同评审、合同签订、合同管理与变更、合同文件等控制环节,设置了授权、评审、签订、保管、变更等控制点。

c) 设计控制系统设置了设计条件编制与审查、设计文件编制管理、设计文件更改管理、设计文件复用管理、设计条件图(表)编写、设计文件签署及标准化审查、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的技术规定等控制环节,设置了设计许可、设计条件审查、设计任务书、方案设计、设计文件、设计校审、标准化审查、风险评估报告、签署、归档、发放、修改、复用审查等控制点。

d) 持续改进系统设置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不合格控制、信息收集处理、纠正预防控制、设计文件的质量评定及信息反馈等控制环节,针对各个控制环节设置了相应的控制点。

e) 人员管理控制系统设置了各级人员管理、各级设计人员培训考核管理等控制环节,设置了岗位人员条件、人员管理、培训计划、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培训考核等控制点。

f) 执行许可规则控制系统设置了接受监督、许可证管理、许可印章管理、提供相关信息等控制环节,设置了相应的控制点。

6 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

6.1 组织机构

为确保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活动有关的管理、执行、验证工作能够有效实施,公司建立了压力容器设计组织机构和质量保证体系机构。 6.1.1 压力容器设计组织机构

6.1.2 质量保证体系机构

公司管理层中由公司总经理任命主管压力容器设计工作的总工程师为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并授权设计技术负责人组织和主持压力容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工作。质量保证体系及构图如下:

6.2 职责及权限 6.2.1 总经理

a) 负责公司压力容器设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颁布和组织实施; b) 批准压力容器设计质量手册;

c) 每年至少主持一次管理评审,确保设计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方针的适宜性;

标准化审查人员校核人员设计人员总经理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科机械工程设计部总经理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人事科技术质量科石油工程设计部天然气工程设计部公用工程设计部管道工程设计部热工工程设计部科技开发部信息档案中心出版发行部高新产品研制中心技术负责人(总工)批准人员审核人员

d) 负责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责和权限的分配及公司资源的配置;

e) 任命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人及审核、校核、标准化审查和设计人员;

f) 对公司的压力容器设计质量负法律责任。 6.2.2 单位技术负责人

a)贯彻执行国家技术政策、法规、标准和公司质量方针; b)在总经理领导下,主管公司压力容器技术工作;

c)负责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并监督体系有效运行; d)审批压力容器设计管理制度、程序文件;

e)批准或授权其他人员批准公司设计许可资格范围内的压力容器设计总图; f)负责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的正确使用;

g)负责各级压力容器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考核及业务交流工作; h)审核年度设计工作综合报告并组织上报;

i)对造成质量事故的设计产品,组织分析、评估、提出纠正措施和改进方案。 6.2.3 压力容器设计批准人

a)在单位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压力容器设计日常技术管理工作;

b)负责组织各级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各级设计人员,并负责开展相关技术交流;

c)参加重大技术原则和设计方案讨论,审查设计结构、计算方法、材料选择和技术条件的确认;

d)审查关键性技术问题;

e)协调校核、标准化审查以及审核之间的工作分歧;

f)对Ⅲ类容器设计技术方案的安全可靠性、先进性、经济合理性进行确认批准; g)负责组织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标准的学习和贯彻执行; h)主持压力容器设计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6.2.4 审核人员

a)参加压力容器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案的讨论及审核,协助设计校核、设计人员确定结构设计、技术方法、材料选择和技术条件;

b)审核压力容器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设计条件的要求、是否执行有关的国家现行标准、法规的规定;是否符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c)对主要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的正确性负责;

d)指导设计、校核人员的工作,协调解决设计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和分歧意见; e)负责处理设计和校核之间在技术问题上的分歧意见,必要时组织中间审核,避免设计返工;

f)认真填写《压力容器设计文件校审记录表》、《压力容器设计质量评定表》,做好设计质量评定工作。 6.2.5校核人员

a)协助设计人员解决一般技术问题;

b)全面校核文件文件(包括图样、计算书、技术条件、说明书、压力容器风险评估报告等)是否符合设计条件、制造要求以及设计文件的齐全和完整性; c)校核设计是否执行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及各项规章制度;

d)校核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数据输入的正确性;安全附件计算及泄放装置选择的正确性;

e)校核设计图样图面质量:零件和部件图、剖面图及投影是否准确,管口方位、尺寸、符号是否正确,零件数量、质量是否齐全正确;

f)校核技术条件描述施工完整正确,表达是否通顺、简练、准确;

g)认真填写并签署《压力容器设计文件校审记录表》、《压力容器设计质量评定表》; h)对校核过程发现的问题,应与设计人员充分沟通,妥善处理;对分歧意见提交审核人员决定;

i)对校核的设计文件质量负责,负责对归档文件后设计文件的修改校核; j)协助设计人员处理制造、安装、使用以及顾客提出的有关技术问题。 6.2.6 设计人员

a)认真贯彻国家现行压力容器设计的法规、规范,正确执行有关压力容器设计标准遵守各项设计管理制度;

b)承担具体的设计任务,对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负责;

c)认真审查设计条件,领会顾客要求,根据有关法规、标准开展设计工作,向顾客反馈的设计文件应清晰、正确、完整;

d)根据设计条件图、设计任务书或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要求,控制调研、收集资料、提出设计的压力容器的主要结构、材料选择、技术条件等方案;

e)正确运用设计资料和技术方法,作好受压元件的强度计算和受力分析;

f)仔细理解校核、标准化审核、审核提出的意见,实事求是地进行完善更改; g)编制设计文件,按比例制图,全部视图投影正确、图面清晰、尺寸、符号准确无误,文字表达规范、准确、简练;

h)负责校审后图样的复核,规范地整理设计图样、计算书和说明书等必要的设计文件,按照规定办理签署和归档手续;

i)认真作好设计技术服务工作,处理制造、安装、使用中的质量信息。 6.2.7 标准化审查人员

a)按照设计任务书或设计条件(图)表的要求,为设计人员解答设计相关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

b) 审查设计文件中采用的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是否正确,贯彻是否符合规定;

c) 审查设计计算书内容是否完整(包括安全附件计算),其计算及参数输入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规定;

d) 审查设计图样是否符合国家制图标准,所选标准图、通用图是否恰当; e) 审查技术要求是否符合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有关要求,内容是否准确、清晰、完整;

f) 对归档前的技术文件进行完整性检查;

g)认真填写并签署《压力容器设计文件标准化审查记录表》。 6.2.8 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科

a) 负责设计项目顾客要求评审及总体进度控制; b) 协助机械工程设计部收集顾客反馈的设计质量信息。 6.2.9 经营管理科

a)负责设计项目合同评审及合同控制;

b)负责对合同信息传递,包括设计条件和合同修改的信息等; c)协助机械工程设计部收集顾客反馈的设计质量信息。 6.2.10 技术质量科

a)组织压力容器设计持证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及资格评定工作; b) 负责向设计鉴定评审机构和许可实施机关报送年度综合报告; c) 负责有效版本清单的定期发布; d) 负责体系文件的维护;

e) 负责体系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实施工作, f) 负责设计文件质量抽检工作。 6.2.11 人事科

a) 负责压力容器设计相关人员培训工作;

b) 为压力容器设计配备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力资源。 6.2.12 机械工程设计部

a) 负责压力容器的设计工作及设计质量的控制; b) 具体负责压力容器设计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

c) 负责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归档;

d) 对各级设计人员资格、业务、培训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各级设计人员在批准权限内开展设计工作;

e) 及时贯彻执行最新版本的规范、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对设计图纸和文件的正确性、有效性负责;

f) 负责对压力容器各级设计人员、设计手段(技术装备)、设计工具(标准、规程等)、设计环境等方面提出资源配备的计划并落实;

g) 设计文件按照三级校审制度严格执行,不能漏签、代签; h) 负责设计信息的收集及顾客满意度调查;

j) 负责文件和资料、设计控制、持续改进、人员管理、执行许可要素的控制。 6.2.13 其他设计部

a) 负责向压力容器专业提交《设计委托资料单》和设计数据表(图)。 b) 负责质量记录的收集并及时归档。 6.2.14 信息档案中心

a) 负责压力容器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的采购、保管、登记、借阅、发放、回收等管理工作;

b) 负责压力容器设计文件和记录的建档、保管和借阅管理。 6.2.15 出版发行部

a) 负责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复印、晒制、装订和发放工作。 6.2.16 高新产品研制中心

a) 负责向机械工程设计部反馈质量信息。

6.3质量方针和目标的管理 6.3.1 编制和批准

a) 压力容器设计质量方针和目标由技术质量科负责起草,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发布。

b)质量方针是公司宗旨和总体经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必须深刻理解和贯彻执行。目标是公司管理方针的具体体现和要求。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必须贯彻落实并努力完成压力容器设计质量目标。

c) 单位技术负责人协助总经理组织实施和评审压力容器设计质量目标。 6.3.2 质量目标分解落实

质量目标自上而下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并进行考核。公司质量目标分解如下: 1) 机械工程设计部:生产任务分解率100%,设计文件正确率100%、设计

文件优良率85%、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率100%;用户满意率90%,许可证章使用正确率100%。

2) 人事科:压力容器设计人员培训计划完成率100%

3) 技术质量科:设计质量信息反馈率100%、设计文件抽检执行率100% 4) 信息档案中心:文件资料保管完好率100% 5) 出版发行部:设计文件发放正确率100%

6) 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科、经营管理科:合同评审率100% 7) 其他各设计部:设计条件提供率100% 8) 高新产品研制中心:设计质量信息反馈率100% 6.3.3 质量目标的定期考核

质量目标的考核由技术质量科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将分解的质量目标落实到本部门责任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形成质量目标统计报告,每季度提交技术质量科。技术质量科核实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形成考核报告,向技术负责人报告考核情况,每年向总经理报告并提交管理评审。 6.4 方针、目标的评审

技术质量科组织与收集相关信息,提出修改和调整方针、目标的意见,作为公司管理评审的输入。 6.5 支持文件

a)《压力容器各级设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