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奂生想,他和吴楚之间,其实也谈不上交情,不过认识罢了。要说有什么私人交往,平生只有一次。记得秋天吴楚在大队蹲点,有一天突然闯到他家来吃了一顿便饭,听那话音,像是特地来体验体验“漏斗户”的生活改善到什么程度的。还带来了一斤块块糖,给孩子们吃。细算起来,等于两顿半饭钱。那还算什么交情呢!说来说去,是吴书记做了官不曾忘记老百姓。
陈奂生想罢,心头暖烘烘,眼泪热辣辣,在被口上拭了拭,便睁开来细细打量这住的地方,却又吃了一惊。原来这房里的一切,都新堂堂、亮澄澄,平顶(天花板)白得耀眼,四周的墙,用青漆漆了一人高,再往上就刷刷白,地板暗红闪光,照出人影子来;紫檀色五斗橱,嫩黄色写字台,更有两X出奇的矮凳,比太师椅还大,里外包着皮,也叫不出它的名字来。再看床上,垫的是花床单,盖的是新被子,雪白的被底,崭新的绸面,刮刮叫三层新。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他知道自己身上(特别是脚)不大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随即悄悄起身,悄悄穿好了衣服,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好像做了偷儿,被人发现就会抓住似的。他下了床,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又眷顾着那两X大皮椅,走近去摸一摸,轻轻捺了捺,知道里边有弹簧,却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然后才真的悄悄开门,走出去了。 到了走廊里,脚底已冻得冰冷,一瞧别人是穿了鞋走路的,知道不碍,也套上了鞋。心想吴书记照顾得太好了,_______________!一向听说招待所的住宿费贵,我又没处报销,这样好的房间,不知要多少钱,闹不好,一夜天把顶帽子钱住掉了,才算不来呢。
他心里不安,赶忙要弄清楚。横竖他要走了,去付了钱吧。 <1>陈奂生为什么会“心头暖烘烘,眼泪热辣辣”?
<2>文中对陈奂生所住的房间环境作了细致地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3>文中最生动的细节描写是陈奂生不敢坐沙发,课文后面则有他交了五元住宿费后故意“扑嗵坐下去”的描写,从前后不同的描写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和心理?
1 / 2
word
<4>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 A.这就是我该住的地方! B.这是不是我该住的地方? C.这哪儿是我该住的地方! D.这可不是我该住的地方!
<5>设计陈奂生回忆自己与吴楚之间的交往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称赞吴楚这样的干部平易近人,深入群众,廉洁奉公。
B.为了说明陈奂生与吴楚之间地位悬殊,陈奂生对吴楚的做法感到不可理解。 C.过去既谈不上交情,现在却如此关心自己,陈奂生内心十分感动。 D.说明了陈奂生小农思想的狭隘。
[参考答案]
1.被吴书记的做法所感动。(回答此题要结合文中具体细节,前面的情节是陈奂生又记起了过去吴书记在他村里蹲点时做的好事,当下又是他生病被吴书记发现了,让他住进了招待所。)
2.直接写出了农村贫困生活与城镇生活的差距,同时回答了陈奂生“吃了一惊”的原因;间接揭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要求改善生活的复杂心理。(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要以当时的社会环境作为切入点。)
3.陈奂生思想的狭隘和落后,他觉得“不坐白不坐”,既然交了钱,坐坏了也活该。(回答此题要注意陈“交了五元住宿费后”这个特定情节,结合全文来理解。)
4.C(本题考查句子衔接,要根据上下文意推断。下文有“一向听说招待所的住宿费贵,我又没处报销……”可以看出,此时陈奂生想的是这不是我该住的地方,C项委婉地表达了此意。)
2 /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