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楸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苗期试验研究

来源:画鸵萌宠网
2010.5 湖北林业科技 23 楸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苗期试验研究 杜超群‘ 许业洲‘ 胡兴宜‘ 王军辉‘ 陈 彪‘。 (1.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武汉430075;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北京 100091; 3.湖北省荆门市林业局 荆门448000) 摘 要:作者对引进的5个楸树无性系组培苗进行了苗期无性系对比试验,并对组培苗移栽时 不同苗高和截干处理对1a生苗木生长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无性系间1 a生株 高、地径生长量差异显著,冬季受冻害差异极显著,5个无性系中001—4表现最好;组培苗移栽 前不同苗高和截干处理对无性系1 a生长量不存在显著影响,苗期生长状况仅与无性系相关。 本研究为楸树无性系组培苗的苗期选择及移栽方式确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楸树;无性系;组培苗 Study on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of Superior Clone of Catalpa bungei C:A.Mey.in Seedling Stage Du Chaoqun‘ ’Xu Yezhou‘ ’Hu Xingyi‘ ’Wang Junhui‘。 Chen Biao‘。 (1.Hubei Academy of Forestry Wuhan d 30075;2.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 1;3.Jingmen Forestry Bureau in Hubei Province Jingmen 448000) Abstract:The contrast experiment in seedling stage was carried out in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of five fine clones of Catalpa bungei C.A.Mey.Effect Was analyzed in one-year growth of clone that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Was trans・ planted in different height and truncated trunk.The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to different clones were as follow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five clones in height and stem base of one-year seedlings・an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cold injury.The best clone was 001-4.There was not significant effect on one-year growth of clone that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Was transplanted in different height and truncated trunk.The growth condition of seedling just related to clone.This study provided a basis for cloned selection in seedling stage and transplant of tissue culture seedling of Catalpa bungei C.A.Mey. Key words:Catalpa bungei C.A.Mey.;clone;tissue culture seedling 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属紫葳科 殖问题[3],导致楸树造林种苗供不应求,良种推广 Bignoniaceae梓树属Catalpa L.,是我国特有的 应用困难【4]。而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楸树离体组 珍贵优质用材树种和著名园林观赏树种,其材质优 织培养技术为迅速扩大优良种质资源提供了一条 良,用途广泛,树体高大,树姿优美,集用材、观赏、 有效途径。中国林科院楸树育种研究小组利用组 环保等优点于一身,深受群众喜爱,自古就有“木 织培养技术将人工控制杂交选育出的优良组合进 王”之美称[1]。近年来,楸树作为优良乡土树种,在 行扩繁,获得一批优良无性系组培苗。作者对引进 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区发展迅速,栽培 的5个无性系组培苗进行了苗期无性系对比试验, 面积不断扩大L2]。由于楸树存在自交不亲和,不结 并对组培苗移栽时不同苗高和截干处理对1a苗木 实或结实率低,种子发芽率低,扦插生根困难等繁 生长量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楸树无性系选择和组培 *收稿日期:2O1O—O3—36 24 楸树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苗期试验研究 总第165期 苗移栽方式的确定提供依据。 3.1.1 不同无性系移栽存活率比较 1试验地概况 由于供试的组培苗已进行过炼苗和健化,平均 试验地位于湖北省林科院九峰试验苗圃,地理 高度达20 cm以上,根系好,生长健壮,所以苗田移 位置东经114。29 ,北纬31。22 ,海拔高度70 m,属 栽后调查发现5个无性系移栽存活率均很高,平均 值达到96 ,方差分析无性系之间不存在显著差 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7℃,极端最高 异(表1)。 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一18.1℃,年均相对 表1不同无性系方差分析 湿度77 ,年降水量1 284 mm,无霜期240 d,年 蒸发量1 392 mm,土壤类型主要为黄粘土,pH值 6.4,有机质含量1.58 。 2材料与方法 2.1供试材料 供试材料为中国林科院提供的的5个楸树无 3.1.2 不同无性系生长量差异比较 性系组培苗,序号分别为001—3、001—4、002—6、004- 5个无性系1a株高生长量顺序为:015-1>001- 1、015—1。 4>004—1>002—6>001—3,均值为155.49 cm,方差分 析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表1,2),株高最大的无 2.2试验方法 性系为015—1,是均值的1.26倍,最低的001-3仅为 5个无性系苗期对比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重 均值的67.7 9,6。地径生长量顺序为:001—4>002—6 复区组设计;4个无性系(001-3、002—6、004-1和 >004—1>001—3>015—1,均值为1.55 cm,无性系间 015—1)组培苗按不同苗高(10,20,40 cm)分级,进 差异达显著水平,地径生长最大的为001-4,达1.76 行移栽时不同苗高对1 a生长影响的试验,采用不 cm,最小的015—1均值为1.48 cm。无性系内株高和 同苗高、不同无性系双因素试验设计;2个无性系 地径的变异系数比较小,除015-1地径生长量变异 (002—6和015-1)选择苗高为25 cm植株和截干后 系数为32.13 以外,其余均小于3O.oo ,说明通 苗高为25 cm植株进行移栽时截干处理对1 a生 过组培得到的无性系苗木生长较为整齐。 长量影响的试验,采用不同处理、不同无性系双因 3.1.3 不同无性系冬季冻害程度差异比较 素试验设计。 由于1 a生楸树幼苗木质化较差、髓心大,容易 试验设计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O株, 受冻害影响出现冻梢现象,主要表现为梢部不同程 株行距为30 cmX30 cm。于12月底对苗木高度、 度地变黑变枯。对5个无性系进行调查,发现均存 地径生长和冻害情况进行调查。 在不同程度的冻梢。无性系之间冻梢率和冻梢长度 调查数据用SAS9.0软件进行分析,移栽存活 存在极显著差异(表1),受冻害最为严重的是015-1, 率和冻梢率经反正弦转换后再进行数据分析。 冻梢率达34.9O ,冻梢平均长度达到16.78 cm,说 3结果与分析 明该元性系抗寒性较弱;最轻的为001-3,冻梢率为 3.3O ,冻梢平均长度为2.75 cm(表2)。 3.1 不同无性系生长差异比较 衷2不同无性系多重比较 E 塾 垡_垄夏 燮 O15—1 196.38a 2O.85 28.O9 O15—1 37.9a 015-1 001-4 188.97a 24.67 22.84 002—6 30.8a 004-1 004-1 182.09a 14.79 24.50 004—1 17.4b 002—6 002—6 129.72b 27.26 20.87 001—4 5.3bc 001-4 001—3 105.23b 2O.56 32.13 001-3 3.3c 001-3 2010.5 湖北林业科技 25 3.2 移栽时不同苗高对生长量的影响 理间株高和地径差异均不显著,说明移栽前的苗高 对后期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无显著影响(表3,4)。 分析移栽时不同苗高对无性系1a生长量的影 无性系间株高差异极显著,地径无显著差异,处理 响,发现移栽时苗高10 cm的苗木高生长平均值最 与无性系两因素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大,移栽时苗高40 cm的苗木地径生长最大,但处 表3 移栽时不同苗高组培苗1 a生长量方差分析 表4移栽时不同苗商组培苗1 a生长量比较 移栽时截干处理后无性系la高生长与地径生 株高/cm 地径/cm 长均大于对照(表6),但方差分析显示差异不显著 移栽时苗高 均值 移栽时苗高 均值 (表5),无性系间株高存在显著差异,地径存在极 显著差异,截干处理与无性系两因素间不存在显著 的交互作用。 3.3移栽时截干处理对生长量的影响 表5 移栽时截干处理与对照组培苗1 a生长量方差分析 表6移栽时截干与对照组培苗1a生长量}B较 组培苗移栽之前的苗高差异对苗期生长没有 显著影响,移栽后同一无性系生长很快趋于一致, 无性系内变异较小。移栽前进行截干处理的苗木 比对照在高生长和地径生长两方面均略有优势,但 4结论与讨论 差异不显著。 一般来说,苗木早期生长性状与苗木今后的收 5个无性系1 a株高、地径生长量平均值为 益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研究时间较短,笔者只观测 155.49,1.55 cm,无性系间生长差异明显,主要表 了1 a生苗木的生长差异,无性系早期生长表现是 现为株高、地径生长和冬季受冻害程度分别存在显 否稳定,有待于今后继续开展造林试验进行研究。 著或极显著差异。无性系015-1具有高生长优势, 株高均值最大,但是地径生长最小;001-4高生长 参考文献 排名第2,地径生长排名第1。结合冻害情况进行 [1]郭从俭。钱士金,王连卿等.楸树栽培.北京:中国林业 分析,发现冻害最为严重的无性系正好是高生长最 出版社,1988. 大的015-1,冻害最轻的是高生长最小的001—3,主 [2]张锦,田菊芬.优良乡土树种楸树种质资源与发展策 要原因在于高生长太大,越冬时树梢未木质化部分 略.安徽农业科学,2003,31(6):1012 ̄1013. 多,抗寒性弱,更容易受冻害。在后期生长过程中 [3]杨玉珍,王顺财,彭方仁.我国楸树研究现状及开发利 用策略.林业科技开发,2006,20(3);4~7. 各无性系抗寒性表现如何,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研 [4]王新建,张秋娟,祝亚军等.楸树新品种及速生丰产技术 究。综上所述,苗期试验结果证明,001—4在5个 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河南林业科技,2004,(1):30 ̄31. 无性系中表现最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