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
第一部分 逐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报告 ................................. X 第1章 逐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背景分析 .............................. X
1.1选题现状 ......................................................... 1.2设计内容 ....................................................... X 1.3设计目的 ....................................................... X 1.4设计意义 ....................................................... X 第2章 逐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创作)理论研究...................... X 2.1水墨概述 ....................................................... X 2.2新中式餐饮空间概述 ............................................. X 2.3案例作品分析 ................................................... X 2.4重点理论研究和观点 ............................................. X 第3章 逐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创作)过程.......................... X 3.1“逐墨”餐厅设计定位 ............................................ X 3.2“逐墨”餐厅创作理念和构想 ...................................... X 3.3“逐墨”餐厅方案的确立与完善 .................................... X 设计总结............................................................... X 第二部分 逐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创作)作品展示..................... X 第1章 设计分析图.................................................... X 1.1空间分析图 ..................................................... X 1.2设计元素提取 ................................................... X 第2章 设计效果图 ................................................................................................................... X 1.1大厅效果图(一楼) .................................................................................................... X 1.2前台效果图(一楼) .................................................................................................... X 1.3卡座效果图(一楼) .................................................................................................... X 1.4就餐区效果图(一楼) ................................................................................................ X
1
1.5等候区效果图(一楼) ................................................................................................ X 1.6就餐区效果图(二楼) ................................................................................................ X
参考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水平的提高,对于设计审美感知也逐渐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日益重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流失从漠视到重视,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水墨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历史文化的水墨艺术在经过历史的变迁,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审美的绘画体系。继承和发展好水墨文化尤为重要。因为该课题希望通过空间的组合,以餐饮空间为设计载体,将中国传统的水墨元素和现代的风格相结合,把水墨元素意象化,营造出具有中国传统水墨韵味的空间设计。本餐饮空间运用的元素是水墨,将水墨的造型、色彩、留白和虚实变化进行提取运用到整个餐饮空间的设计中去,不同于市面上的将水墨画直接贴到墙上的表达方式,本餐饮空间的设计更加注重整体空间水墨的意境美, 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形成水墨画的墨韵,将整体的空间以一种水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本课题设计的难点在于整体水墨意境的把控,水墨的意境不是元素符号的堆砌和各部分的简单的相加而是一些基本要素按一定规范有机组合而成的整体结构系统,其意义在于整体性。国内现有的餐饮空间很少有把水墨元素作为设计要素的,有些也只是在墙上贴一些所谓的水墨符号,因此本课题从水墨的不同要素研究再加以设计改进并且运用到其中去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关键词:水墨/艺术/餐饮空间/新中式
第一部分:“逐墨”餐厅设计报告
第1章 逐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背景分析
1.1.选题现状 1.1.1国内发展现状
本课题选择的是以水墨为元素的餐饮空间设计,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艺术对于人们不再只是一种只谈论在嘴上的词汇,越来越多的艺术被人们所熟知,其中,水墨艺术作为中华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产物,在中华人民的心里有着与其他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再加上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逐渐重视,使水墨元素在不同领域都有着很好的展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餐不再是局限于吃饱,还对就餐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水墨元素餐饮空间设计符合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当今时代,人们比起物质,更加热衷于将传统文化的理念与精神反映到人的生活中去。
2
1.1.2国外现状
由于水墨在国内的影响非常之广,国外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水墨转换成不同的艺术形式,使水墨艺术在外国也有一定的受众人群。因此水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发展水墨餐厅的方案是可行的。 1.2.设计内容
本课题选的是以水墨为元素的餐饮空间室内设计,餐厅的风格定位是新中式,我
打算从水墨元素的不同层次将元素提取并加以设计融合到我的餐饮空间中去,从造型上,我提取了水墨画中水的漂移灵动的线条和水墨落墨的干湿浓淡的笔触造型来表达我对水墨的理解,在色彩上,主要以黑白灰为主,搭配以蓝色绿色等点缀色给空间增添活力。提取水墨的五色:焦、浓、重、淡、清,将水墨画的浓淡干湿的色彩运用空间的色彩设计中,并将墨五色在宣纸上不同的造型运动到设计中,墙面的留白给人以不同的联想,将水墨的意境以我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在家具和陈设的选择上,选择更加贴近水墨整体的感觉的新中式家具和陈设。通过运用水墨元素的各个形式,以餐饮空间为载体,分析水墨元素在餐饮空间的可行性,将水墨艺术运用到餐饮空间的设计中,以实例证明水墨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和谐统一。 1.3. 设计目的
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经过历史的沉淀留下了很多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水墨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一种代表着中国的符号,水墨元素由于历史悠久,在国内的设计中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文化背景,可以广泛的运用到餐饮空间的设计中去。本课题的设计主要在传统文化的保留和创新,以水墨元素为主题把具有艺术价值的元素符号融入到餐饮空间的设计中,营造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空间。 1.4.设计意义
通过本课题对水墨元素的研究和设计,有利于水墨艺术在室内设计上运用的更加和谐,不仅让人们了解到水墨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中国传统元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还可以对水墨元素的餐饮空间设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水墨艺术是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本餐饮空间的设计将文化的软实力与室内设计相结合,可以提升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文化。
第2章 逐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理论研究
2.1.水墨概述
水墨,又名“水墨画”,水墨艺术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水墨画”是中国画形式中的一种,“水墨画”就是将水和墨融合,并且在宣纸上作画。通过水与墨的交融即水与墨之间水的比例的变化而产生不同墨色的变化,以此来做水墨画整体的黑
3
白灰层次。墨分五色,主要有:焦墨、浓墨、重墨、淡墨、清墨,这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墨韵”。
2.2.新中式餐饮空间概述
新中式风格来源于传统文化的再次兴起,在设计中,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为基底,并对传统的文化元素进行创新设计,最终运用到餐饮空间的设计中。新中式风格的运用要对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将当下时兴的元素符号与之结合,这两点对于新中式风格的设计尤为重要。新中式风格并不是意义上的对传统元素上的无限填充和照搬照抄而是将传统元素进行简化,在设计中应更加注重设计的韵味和意境。
2.3案例作品分析
关于水墨艺术的设计中,我找到了一些对我课题的创作很有帮助的一些作品。 2.3.1贝聿铭苏州博物馆
图2.3-1 图2.3-2
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图2.3-1、2.3-2)的建筑设计俨然犹如一幅水墨山水画一样,他设计的建筑就融入了水墨元素进去,建筑的墙相当于画纸,观赏用的石头相当于墨,墙和石的组合从远处观赏就像一幅水墨画立在眼前,传统水墨画中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画面的构图来表达整幅画的意境,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同样也用了这种手法,营造出了具有水墨意境的山水景观。
2.3.2北京大董烤鸭店
图2.3-3 图2.3-4
4
北京的大董烤鸭店(图2.3-3、2.3-4)是一家具有十足水墨韵味的餐饮空间,在餐厅的顶部天花和墙面的设计上有黑白颜色相间的流动的水墨线条和水墨的笔触以及水墨在纸上晕开的造型等,整个空间没有一幅画,却和水墨息息相关,并搭配以蓝色的灯光,整体中式特有的韵味更加突出。
2.3.3青岛金沙滩卓越天元销售中心
图2.3-5 图2.3-6
位于青岛金沙滩的卓越天元销售中心(图2.3-5、2.3-6)的设计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设计师以现代东方的妙笔处理空间关系,前台背景运用了流动的线条拼接成了连绵起伏的山形,墙面用光影和水墨图案营造了整个销售中心的意境,携带了山、海、云的气息,长长的艺术长廊提升了整个空间的意趣,将空间变成了可以观赏的风景。 2.4重点理论研究和观点
通过我对水墨艺术和室内设计方面的文献的阅读,比如《水墨艺术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室内设计与传统水墨精神》等,我了解到了水墨艺术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水墨艺术的发展和水墨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意义。我查找的文献资料将水墨元素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在传统水墨绘画中,墨分为焦、浓、重、淡、清五色,根据毛笔的墨量和水的含量有不同呈现的效果,同时水墨画中留白的白色也是水墨艺术中的一部分,因此水墨中的黑色和白色都应是室内设计中的主色,黑白两色相互融合影响就形成了黑白灰不同的层次的美 ,仅仅是黑白灰就能表达出丰富的效果。在传统水墨画中,画家用墨的浓淡来表达绘画的虚实关系和留白,这种手法同样可以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去,近实远虚,传统水墨画更加强调整体绘画带给人的意境,通过留白给人以不同的联想,而室内设计上的留白可以增加整体的空间感,如果墙面采用大量的白色,可以适当加入绿植进行映衬,可以增加观者的注意,在人们审美提高和追求简约的当代,空间的留白具有很大的美感。尽管水墨画中有留白这一部分,但是也不意味着水墨艺术上没有疏密关系,在构图上更要注重简繁搭配,将整幅画的意境表达出来,因此,应将水墨艺术中的疏密手法运用到空间的设计中。在空间的设计中,室内装饰的选择对整体空间氛围
5
的营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室内的具象装饰品应选的非常的精致,可以将一些抽象的水墨符号进行创新设计,可以更加体现水墨元素的风格特点。
第3章 逐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过程
3.1.“逐墨”餐厅设计定位
本餐饮空间的风格定位是新中式餐厅,人群定位是喜爱中餐、能接受中餐的全部人群,本餐饮空间的消费定位是高消费人群,空间整体的风格不同于快餐式的中餐厅,对于空间的设计更偏向于高雅雅致,适合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们。 3.2.“逐墨”餐厅创作理念和构想 3.2.1创作理念
本课题是以水墨为元素的餐饮空间的设计,我的设计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之所以选择水墨为元素是因为水墨元素有很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国经过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并且优化的传统文化,中国人对水墨有一种不可言说的特殊情怀。在当今时代,水墨艺术逐渐走出国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熟悉,经过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外国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水墨艺术不断的被外国的设计师所借鉴,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水墨艺术的包容性也值得我们研究。我希望通过自己对本课题的设计可以让更多的人重视到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3.2.2创作构想
水墨即“水墨画”,水墨是一种较为意象的符号,因此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将水墨进行元素提取,将水墨的意象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因为我打算在造型、色彩和虚实关系上将水墨元素进行提取,将水墨元素具象化,但是同时要注意水墨艺术的意境的表达。在餐饮空间的设计中,整体空间平面的分布构成尤为重要,平面分布的合理与否,对整个空间立体的感受与新中式的水墨意境至关重要,在整个平面确立的同时,在空间的整体风格上要最大程度的把主题——水墨展现出来。在空间的墙面顶面及地面上要有一定的水墨风的体现,家具及室内的装饰摆设更要为整体的空间营造意境,同时,灯光也是整个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体的空间布局要简而繁,繁不是整个空间堆的满满当当,而要注重水墨元素的留白的作用,让整个空间更加的通透自然。
3.3.“逐墨”餐厅方案的设计过程 3.3.1平面图的设计过程
6
图3.3-1
在餐饮空间的平面的设计中,水墨流动的(图3.3-1),水墨是水与墨交融所产生的一种产物, 给人的感觉更加的轻快,虚无缥缈,所以整个平面都是用曲线进行功能的划分,曲线的流动感更加符合对水墨的定义。(图3.3-2、3.3-3)
图3.3-2一层平面图
整体的空间都围绕着中间的表演台,表演台的周围设了水景。餐厅的平面分布要足够合理,不可过分理想化,要充分考虑设计风格和元素,同时也要考虑到餐厅就餐的人的人流动线和就餐餐位需求,空间的两边都设立了半包的包间,来店的客人可以和三五好友一起吃饭聚餐,也设有六人以上的餐桌,餐厅还设立了吧台式的餐桌以供独自前来的客人用餐,可以满足不同人对就餐环境的要求。
7
图3.3-3 二层平面图
3.3.2方案造型的提取
图3.3-2
在空间立面的造型设计上,提取了水墨画中比较常见的水墨山水的风格,(图3.3-2)给人以泼墨山水的意境。空间设立了很多绿色景观,将景观融入进了室内空间中去,吃饭的同时也可以观赏景观。空间的一些墙面隔断采用了半开放的形式,将本该是墙面的换成了一个个细小的圆柱,再将这些细小的圆柱以不同灰度的色彩渐变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种黑白灰渐变的感觉,从我们的眼睛看过去,近的圆柱间隔大远处的间隔小,从外面的空间观察里面的空间就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就像一幅水墨画一样。
在部分的屏风隔断还有墙面的设计上,提取了墨迹的造型及墨五色的色彩和笔触的变化,将不同墨色在宣纸上晕染的效果运用到餐厅就餐区的隔断上,增添了整体空间的墨韵。为了突出新中式的意境,餐饮空间的设计加入了水景和绿化景观的设计(图3.3-3、图3.3-4),恰到好处的景观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景观的设计要注重整体的色调还有韵律,因此不可到处都是景观,在餐厅大厅中央设置了一个水景,水景中央有台子,是弹古筝的地方,餐厅的二层和周
8
围都可以观赏聆听,餐厅的就餐区增加了景观可供观赏的区域,在大厅及就餐区都可以观赏,增加了整体空间的韵味。在顶面的造型上,提取水墨中水的流动的漂移的线条,将不同层次的流线的灯带加以层次叠加,达到整个餐厅主要的照明功能,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美感。
图3.3-3 图3.3-4
在家具的采用上,因为空间墙面已经很丰富,家具的设计应该简约而不简单,并且要有整体感,不应为了简单而简单,家具的色调应该与整体的空间氛围相融 合,为了增加整体的丰富性,可以有一些亮眼的点缀色,对于餐饮空间的摆件的设计,提取了水墨的墨迹的造型,运用疏密结合的线条来完成不同摆件的造型,同时,也可以运用水墨画来进行空间的装饰。
图3.3-5
图3.3-6
9
在材料的选择上,以石材和木材为主,石材以白色大理石纹和灰色大理石纹为主,木材选用灰色与灰黑色的木纹,在隔断采用像宣纸一样效果的透明的布材,好像是文人墨客在宣纸上肆意挥洒自己的灵感,符合新中式和水墨的主题,更加符合了我心目中的水墨映像。
因此,一个完整的餐厅设计要从不同方面进行考虑并提取元素,同时要考虑到空间的整体性,将不同层次的元素进行整合优化,最终达到自己的设想。
设计总结
水墨元素的餐厅,在目前市面上是很少出现的,对于这个餐厅的设计,可以满足许多热爱水墨艺术,喜欢新中式风格的人们的需求。水墨元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本主题设计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水墨文化,也进一步的宣传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水墨餐厅对于时代的发展是有益无害的。
本方案的设计理念是水墨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将水墨元素从不同方面提取,运用到餐饮空间的设计中,并进一步分析了水墨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可实施性、实用性,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保障。
水墨元素的餐饮空间,最重要的就是能否体现真正的水墨韵味,它的整体空间的色调以及墙面的设计和家具装饰摆件的运用能否与整个空间融为一体,能否让人一进入空间就能受到熏陶并沉浸其中,因此,水墨元素在餐饮空间中的运用并不容易并且是十分复杂并且考验功底的。整个空间设计的难点就是整体的色调以及水墨的意境的把握,过少显得没有内容,过多显得满而失了意境,因此,需要查阅大量的案例并且进行不断的尝试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是由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设计能力的不足,导致许多次的设想并不如预期中的效果一样,因此做了很多次的修改,虽然已经比最初的效果要好,但是还是总有些欠缺,此后,对于本课题不足之处还是会做很多方案的尝试与改进,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使设计更加的完善。
第二部分:逐墨——餐饮空间室内设计作品展示
第一章:设计分析图
1.1 空间分析图
10
空间分析图
对空间每层的人流动线和功能分区及平面布置进行分析,将人流动线以红线标上方向箭头表示,将每个空间的功能用不同的颜色的色块表达。 1.2 设计元素提取 1.2.1造型的提取
造型的提取
水墨是水与墨交融产生的产物,水与墨息息相关,水墨给人的感觉是灵动飘逸的,因此曲线是最能代表水墨元素的符号
11
造型的提取
水墨的墨迹造型也是表达水墨韵味的一种方式 1.2.2色彩的提取
色彩的提取
提取水墨中的色彩,墨五色,墨的五色是:焦、浓、重、淡、清,虽然只是黑白灰但是也有多种层次的色调,运用到室内空间设计中也会有很丰富的变化。
12
1.2.3空间鸟瞰图
空间鸟瞰图
一层空间与二层空间的鸟瞰图,中间区域是一二层的共享空间,来用餐的客人可以从二层观看到一层部分区域的情景。
第二章:设计效果图
1.1大厅效果图(一楼)
一楼大厅正面
13
一进入餐厅,视觉的集中点就是一片水景和从楼顶吊下来的水晶吊灯,将整个空间的层次分开,水景中央的表演台可供四周用餐的客人观赏聆听。
一楼大厅侧面
餐厅的右侧是半私密的就餐区,墙面的曲线仿佛连绵起伏的山丘,一条条圆柱组合而成的隔断给人近实远虚的感觉,黑白灰的色彩增加了空间的水墨韵味。
14
一楼大厅侧面
餐厅左侧的楼梯扶手的造型随着整体空间的造型而变化,,圆洞造型的墙面和后面的绿植景观实现了框景的作用,使空间整体氛围更加雅致。
1.2前台效果图(一楼)
一层大厅
15
前台的背景墙将一二层的空间连起来,背景墙的水墨花纹点名了餐饮空间的设计主题,前台的造型与周围墙面的造型相互呼应。
前台侧边
前台的造型提取了水墨在宣纸上由起笔开始到落笔结束时笔触的变化,墨色由重到轻,墨迹的墨丝由多到少,体现了疏密的变化。
1.3卡座效果图(一楼)
一楼正面卡座
16
大厅中间部分设置了两个卡座,可以最近的观看表演,卡座的曲线造型与后面墙面的山形相呼应,卡座中间的绿植与右侧的月亮增加了整体空间的静谧感。
1.4就餐区效果图(一楼)
一层半私密就餐区
鸟笼造型的落地灯将两边的餐桌隔开,使整个空间既联系又有区分,分别设置了六人位与四人位,必要时六人位的餐桌可以合并起来,可以满足不同人数的客人就餐需求。
一层半私密就餐区
带有墨色的屏风将就餐区与外部的空间隔开,空间顶部的圆形墨迹造型以及屏风仿佛墨色在宣纸上晕染的效果使整体空间的墨韵更加突出。
17
一层半私密就餐区
空间设置了由石板和白石子铺成的道路,将景观融入到了室内空间的设计中,提高了整体的意境和前来用餐客人的新鲜感。
1.5等候区效果图(一楼)
一层等候区
等候区有客人等候用餐和休息的功能,等候区的背景墙做了水墨喷洒的造型,与墙面上的毛笔装饰营造出毛笔在墙面挥洒创作的感觉。
18
1.6就餐区效果图(二楼)
二层就餐区
在二层的地面上另起了一层木地板,可以将两边的空间做到区域的划分,水墨色的挂帘既起到遮挡阳光的作用又美观。
二层就餐区
19
不同墨色以及墨迹造型的屏风将区域分割成了不同的小区域,这一侧就餐区设置成了榻榻米的形式,满足不同客人对就餐环境的需求。
二层就餐区
曲面墨色的屏风将包间分隔开,墙面上的墨迹与屏风结合形成了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再搭配以黄色的干花,使整个空间更加鲜活。
二层就餐区
20
吊顶提取了水墨中水的元素,空间的吊顶仿佛一层层的水纹,提高了空间流动感,曲面的屏风将餐桌分隔开,玻璃围栏周围的吧台可以满足当个客人就餐的需求。
二层就餐区
前台背景墙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地面,将一二层的空间连续起来,吧台式的餐桌围绕空间的表演区就餐同时便于观赏。
二层就餐区
空间吊顶的水纹造型围绕着中间的吊灯,仿佛一滴水掉入水面晕染出了层层涟漪。
21
墙面做了水纹的造型,再配以流动的小鱼装饰,使墙面与顶面更加整体。
参考文献
[1] 秦芹.浅析当代水墨中构成元素的应用[J].艺术评鉴,2018d(17):37-38. [2] 梁璐. 水墨艺术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6. [3] 吕澎著.中国当代艺术史[M].湖南: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4] 赵婷.浅谈水墨艺术与室内设计[J].美术大观,2014(05):125. [5] 齐伟民.室内设计发展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 赖贤宗.意境美学与诠释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皮道坚.中国实验水墨[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 [8] 张绮曼.室内设计经典集[M].背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9] (德)瓦尔特·比梅尔(WalterBiemel).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M].商务印书馆, 1999.
[10] David Wastell,Sue White. Making sense of complex electronic records: Socio-technical design in social care[J]. Applied Ergonomics,2018,45(2). [11] 赵志红.大众艺术“话语主体”探寻[J].四川: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12] 赵伟,王逢瑚.中国水墨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物象”应用[J].大众文艺. 2019(23).
[13] 李彦彬.中国传统色彩中的黑白情结[J].艺术教育.2019(07). [14] 张晶晶.浅谈设计中的和谐意境[J].魅力中国.2019(14).
[15] 陈晶淼.传统与现代的智慧碰撞——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04).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